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观念,它具有客观存在性、功利性、不可复制性、民族性、可塑性等特点。企业文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它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的一种“柔性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因此,应该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管理是一门艺术。面对企业的管理,作为管理科学中基本理论问题的人性假设理论问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地对企业进行人文化管理,其理论和实践,都必然地要建立对此理论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因此对于人性的正确、深刻认识和理解之于管理效果好坏、管理成败的意义就十分重要。人性是以人为本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人性假设作为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已经成为各种管理研究的出发点。人性假设理论一般将人分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四种。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对我国的企业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它熟悉,是因为我们这些年来所进行的企业管理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或多或少都同“企业文化”有关,企业家们和企业的政工干部在实际工怍中已不同程度地把企业文化的实际内容付诸实践。说它陌生,是因为“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存  相似文献   

4.
论儒商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儒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儒商文化对于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形成企业文化的中国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企业文化构成的几大主件,具体分析了儒商企业文化传统的现代价值。认为儒商的“仁爱”“民本”“民生”、爱国爱乡、“自强不息”、“反求诸己”的精神,可以作为现代企业精神的思想来源;儒商的以义取利、诚敬就业、言信货实、和睦谐调、勤俭廉洁的道德,可以转换为现代企业道德的内容;儒商重视理念、行为形象,使视觉形象与之相统一,以及突出道德形象和形象的民族性的方法,可以供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借鉴;儒商以性善论为主的性多元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以及极具凝聚功能的家族亲情式管理、灵活的经营战略和“顾客满意”的经营方针,是现代企业管理值得挖掘的智慧宝库。  相似文献   

5.
企业人本管理思想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我国企业实行“人本”管理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我国管理理论、管理哲学亟待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对“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思想的若干问题 ,作一概要性的述评。一、“以人为本”企业管理思想的演变“以人为本”思想由来已久。可以说 ,伴随人类产生 ,管理就面临着人事管理问题。不过 ,对人的管理成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则是工业社会的事。雷恩通过早期工业社会的管理的全面考察后提出 ,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生产制度后 ,就面临这样一个突出问题 ,即为了实现预想目的 ,如何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心智模式内涵、特点和东方管理核心“人为为人”思想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都重视人自身的修炼,从对两者关系的阐述中提出心智模式修炼应与“人为为人”思想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初步描绘出“人为为人”心智模式框架图。本文最后进一步探讨了“人为为人”心智模式在现代管理中对人的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管理和对组织凝聚、企业文化变革与提高企业效益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珊 《学海》2004,(6):112-114
人类需要终极关怀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是对物本管理的一种超越。它改变了以往对企业、对人的看法。一方面,企业不仅是一种组织,还有自己的组织人格;另一方面,人不单是创造财富的工具,而且也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产、资源和财富,人是企业的主体。人作为一种存在  相似文献   

8.
义利关系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与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密切的一种价值观。以孔子“义利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对医院构建遵守道德规范、讲求诚信、以人为本、完善激励机制、“以质量为核心”等经营之道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将引导医院实现其所追求的道德观念和法律价值,达到道义与功利综合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中的励士方略与现代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崇 《管子学刊》2005,(1):89-93
随着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激励”越来越为人所重视。其实中国很早就有“激励”一词,《孙子兵法》中就充满了激励思想和高超的励士方略,如道义激励、感情激励、环境激励、赏罚激励、气势激励、危机激励等,我们应认真学习、领会、借鉴,并与现代西方的激励理论与方法相结合,将其运用于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必将会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0.
先秦儒家思想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科学管理的核心”等已逐渐得到全球的广泛认同,中国也在努力引进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但我们一直面临一个问题,即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国化或本土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挖掘其现代价值,借鉴前人的智慧,应是构建中国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张惠琴 《学海》2003,(6):134-137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人类的管理活动也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现代管理越来越呈现出伦理化的趋势 ,“人本管理”是这一趋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体现。长期以来 ,由于受古典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影响 ,许多企业在管理活动中依然表现出重物轻人的倾向 ,只重视管理过程中技术、制度因素的作用 ,忽视了伦理道德的作用。不是从人性出发 ,通过共同的伦理价值观来规范和引导员工的行为 ,而是单纯地把员工当作手段 ,采取纯粹理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方式 ,从而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  相似文献   

12.
本文指出“顺道观、求实观、顺变观”是我国古代管理哲学的三个基本思想 ,“人和、重器、运筹”成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原则 ,我国企业应将传统管理文化的精华融入企业改革之中 ,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建构适合本企业的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凝聚力 ,重视人才与科技 ,鼓励技术创新 ,以备企业后劲 ,作为企业经营者更需要“合纵连横” ,深谋远虑 ,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建立起适当的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13.
论华人企业的家族式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论述了东南亚地区和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产生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指出它根源于中国儒家传统的“家庭本位”文化及其由此造成的社会结构。这一模式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又有与规范的市场经济相冲突的一面。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 ,应该引起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理论思考穆紫,毕素华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特征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和各类企业的发展,现代的企业家和企业研究者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已日渐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认识到人是企业中最珍贵的资源,要改变过时的管理观念和手段,真正...  相似文献   

15.
从全球化视角看全球宗教复兴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末叶全球性的宗教复兴运动,引发了社会学界及宗教学界的广泛兴趣。对它的解读尽管林林总总,但“现代性/反现代性”似乎已成为一种主导性话语模式。以“世俗(现代/神圣(反现代)”的视角阐释这场宗教复兴运动的起因,尽管有其合理性,但并不绝对真实。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趋势,对地球文明与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宗教运动便是这种影响的一种情境互动,或者说,它就是当代全球化体系中的一部分,是全球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所引发的一场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6.
一、创建东方企业文化,乃当今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从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经济腾飞的现实中,人们强烈地意识到具有东方特色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推动企业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成功的企业无不具备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精神”,本田公司的“本田精神”,都是企业文化精神的集中表现。这种精神力量对企业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企业文化包含多重文化结构。企业技术装备,文化设施,企业环境,可谓企业文化的外部结构,当人们谈到某企业的良好信誉时,首先是指它的技术先进,产品质量信得过。人…  相似文献   

17.
评现代新儒家的文化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新儒学文化理论的核心,是它的文化价值观,即关于文化的组成及其价值结构的见解。这种见解,反映了现代新儒家的文化理想,体现了他们在文化问题上的基本立场,规定了他们文化哲学的理论框架。现代新儒家对于中西文化的评价和他们在中国文化现代化问题上的根本方针,都可以从其文化价值观中找到根据。一、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精神文化现代新儒家一般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他们承认这三个层面对于人类生活各有其意义。例如钱穆在其《文化学大义》中就提出,文化包括“三个阶层”。第一个阶层“是属于物质经…  相似文献   

18.
柔性管理:二十一世纪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刚性管理为基本内容的泰罗制,强调“以规章制度为本”,是一种机械的、非人性化的管理,其结果是不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有悖于“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这一初衷。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将成为未来管理的发展趋势的命题,并对柔性管理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以及柔性管理的表现和实施条件,我国企业实施柔性管理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和必要的准备工作等方面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王娟 《美与时代》2006,(12):29-30
尽管还没有人正式提出“悲剧消亡论”这一概念,但是我以为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代工业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文艺,尤其是有关文学创作的美学理论是有这一不良倾向的。本文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形态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它的喜剧”这句话谈起,结合其原有语境和文艺发展的实际,试谈悲剧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一个特殊、复杂的美学形式永远存在下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社会契约:现实与理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西方重要的社会政治思想家罗尔斯的正义论以重新复兴“社会契约论”为特征 ,它唤起学术界不少人对于社会契约模式的关注 ,也唤起更多的人从罗马民法、市场经济乃至基督教“圣约”传统中寻找社会政治模式的热情。然而 ,近现代以来 ,主流思想的看法一直是认为“从身份到契约”是社会进步与现代性出现的主要标志 ,不仅充分肯定其具体实践 ,而且积极把它推广到对于整个社会以及政府国家的理解 (如“公共选择理论”等 ) ,就是我国在当前体制改革中也有许多人看好社会契约论模式。因而问题是 ,罗尔斯的新意在哪里 :他的“新”社会契约模式与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