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养壶·养心     
台湾作家林清玄写过一篇文章叫《养壶》,他说:一把好壶,它的外表和内力都酝酿了时间的光泽,有着深沉的香气,即使不放茶叶,光是冲进开水,也会有茶的香味,那香味是无数好茶所凝聚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乡间熬茶     
正南方茶乡的茶叶到了北方的村庄,村庄人觉得用开水泡出的茶味道太淡了,太寡了,不够味,唯有经过慢火熬出来的茶才过瘾。村庄的清晨,上了点年纪的人,每天起个大早,熬茶、喝茶似乎成了他们每一天的头等大事。待屋子烟熏火燎地萦绕着茶香,早饭也快做好了。饭熟端到炕头上,茶香搅和着饭香,男人喝下几杯熬出来的浓茶后,再给女人接几杯,茶后吃了饭,就准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旅     
桌上放着一杯茶,几枚茶叶上下颠簸着,犹如人生的沉浮。我蜷缩在阳光里,静静地看着,脑海中追溯起那个古老的蛮荒年代。却发现,《圣经》中那些古老的片  相似文献   

4.
于闲晨静夜,在假日双休,凡"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机,懒懒地偎在沙发或床侧,左手茶,右手书,书韵与茶香交替成趣,任思绪穿越红尘俗世,游历千山万水,想起那一片片曾经鲜亮的茶叶……青山上,在朝晖夕岚里,盈绿的青春,妩媚的笑靥,它曾沐浴灿烂阳光,遍览流云  相似文献   

5.
正乡人饮得最惯常的,是砖茶。砖茶是别处产物,却因了种种原因,倍受家乡父老的喜爱。记忆里,乡下人家,每家都有两只暖水瓶。一只里装白开水,另一只里泡砖茶。用暖水瓶泡砖茶,是个很简单的活儿。待水烧开时,将备好的砖茶叶一撮,咸盐一撮放进暖水瓶,再装上沸水即可。泡茶泡茶,关键在泡。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等待。泡好的茶,有特殊的香气。是茶叶  相似文献   

6.
我国茶叶的命名及其语言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饮料之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饮茶、种茶、制茶都起源于我国。在世界上我国的茶叶被誉为中国的三大发明之一,它与我国的丝绸、陶瓷一样久负盛名,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我国茶叶种类之全,名称之纷繁,可谓世界之冠。本文不谈茶文化,只谈茶叶的命名及其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7.
梁圣心 《佛教文化》2010,(2):104-107
<正> 茶叶最早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是在中国,并逐渐升华为一种文化的载体,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和商业贸易的开展,种茶、制茶的技术和煮茶和饮茶之方法,先后传入日本,朝鲜,再经过南方海路传至印尼、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由北方传入俄国、波斯等,16世纪流传到欧洲大陆并进而至美洲大陆,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8.
则韵     
正泡茶时,许多人从来都只是凭感觉往器皿里放茶叶,方式简洁随意。早在唐朝,日本使者就将华夏民族的饮茶习惯带回岛国,秉承韵味十足的礼仪,整个过程时刻保持敬畏态度。《茶经》中记载,烹茶时量取茶末投放的量具称之为茶则。则者,量也,准也,度也。精准地量出适量的茶叶,遵循茶道烹煮后才能饮上一杯口味上乘、回味悠长的佳茗。口渴时,端坐静候千回百转后才呈  相似文献   

9.
如今,大多数中国老百姓都知道沈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然而他那并不高明的骗术却曾经在短短几年中猛赚5000多万元。当骗术戳穿后,受骗者才如梦初醒,觉得自己真的是受骗了。 这个骗子行骗的手法是什么呢?就是从茶厂购进价格很低的三级茶叶,然后分装成小袋,每袋份量大约能泡一两杯茶,先以一元一包出售,因畅销,涨  相似文献   

10.
正中日两国一衣带水,交往历史悠久。唐宋时大量日本僧人来华学习生活,这些僧人不但将中国佛教带回日本,还使许多中国的文化习俗扎根日本,演变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茶便是其中之一。一、来华日僧与茶在日本的流行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在唐朝时流入日本。茶的流入与来华日僧密切相关,这些僧人因仰慕中国佛教而来华,归国时除了佛法还把茶与中  相似文献   

11.
正吃茶喝茶品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当我们细细品啜一杯清香的茶时,似乎也品味出中华文化的厚重和广博。道教与茶文化渊源深厚,以下对此作一探求。一、"茶""道"相辅(一)道以茶为佐——茶的自然功用与宗教功用茶之性,益于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作为历史悠久的饮品,茶最早的功能就是药,这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可以得到证实。除了解毒,茶还别有养生特效,"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  相似文献   

12.
云南穆斯林普遍嗜好饮茶,尤其酷饮绿茶。那醇美芳香的绿茶气味,那碧绿晶莹的绿茶汤色,历来为他们所钟爱,被视之若宝。绿茶是当地穆斯林家庭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宁可数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他们一生以茶相伴,休闲时饮茶,繁忙时也饮茶;上坟“做好事”饮茶,结婚摆喜宴也要饮茶;若有客人到访,也必首先待之以茶。故凡上年岁的滇中穆斯林,几乎人人喜饮茶、善饮茶,个个皆品茶、鉴茶高手。一般未入水浸泡的干茶叶,他们无需品尝,只要观其颜色,再凑鼻孔一嗅,便能分辨出茶之种类及优劣等级。饮绿茶,是云南穆斯林的共同嗜好,饮茶方式在不同地区也…  相似文献   

13.
别样的告别     
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我国茶叶种类繁多,举世闻名,国人有4700多年的饮茶历史。记得当年“全国翻译导游资格考试”题中有一道关于茶叶的填空题:  相似文献   

14.
杯水人生     
一杯水,静静地立在桌子上。玻璃的杯子,清澈透明。 氤氲的热气在杯子上方盘旋,似奔涌的激情,更是向上的力量。微卷的茶叶正被开水的温度与热情浸泡开来,慢慢地舒展自己的身姿,在一杯水里开始生命的舞蹈。  相似文献   

15.
杯水人生     
一杯水,静静地立在桌子上。玻璃的杯子,清澈透明。氤氲的热气在杯子上方盘旋,似奔涌的激情,更是向上的力量。微卷的茶叶正被开水的温度与热情浸泡开来,慢慢地舒展自己的身姿,在一杯水里开始生命的舞蹈。有了温度,有了热情,就有  相似文献   

16.
茶叶栽种历史悠久,相传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利用茶叶治病,两千多年前已开始人工栽培茶树。秦汉之后饮茶之风逐渐传开,唐朝时栽培茶树已扩展到全国大部分地区。被尊为茶祖的陆羽(733~804),出身于寺院,三岁为竞陵西挡寺智积禅师收养,专为他煮茶,练就一手采制、煮饮茶叶的手艺。他编著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  相似文献   

17.
释戒毓 《佛教文化》2010,(1):109-115
<正> 讲禅和茶,是现在人的时尚,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人们谈到茶就会联想到禅,谈到禅就联想到茶,禅和茶紧紧的联系到一起。"茶"和"禅"的相结合,茶已不是简简单单的茶,而是赋予禅的精神,把茶提升到文化上,精神层面上,使茶更具有魅力。"禅"和"茶"结合在一起,以为非常高深的"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得到,感受得到,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下。  相似文献   

18.
爱的大家庭     
吴晓琛 《天风》2004,(6):16-17
今年的夏似乎来得早,不到五月就有热潮的感觉。校园里的茶枫正茂盛,红色的叶子让许多同学忍不住停下脚步想采下做成书签,但终究没舍得;茶枫会变色,天气一开始热了,它就渐渐变绿,在炎热的夏里无疑成了华东神学院一道别致的景象,让人因夏日烦躁不安的心有了舒畅的平息。与鲜红灿烂的月季相比,多了含蓄也多了成熟更不缺乏生命的执著,于是我们都喜欢那两片不大的枫林,并一直成了我们的依恋,与母校一样。 母校很美,美得让人心动,美得让每个华东人留  相似文献   

19.
生命之旅     
桌上放着一杯茶,几枚茶叶上下颠簸着,犹如人生的沉浮。我蜷缩在阳光里,静静地看着,脑海中追溯起那个古老的蛮荒年代。却发现,《圣经》中那些古老的片段,竟与生命之旅如此的契合。  相似文献   

20.
西方传教士与十九世纪福州的茶叶贸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州成为近代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与西方列强对茶叶的大量需求以及要急于展开对福建的茶叶贸易分不开的。在福州开埠前后,基督教传教士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福州茶市的日益兴盛,传教士与茶叶贸易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触角从单纯传播福音开始延伸至与茶叶相关的经济活动,其身份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本文拟对西方传教士与福州茶港开埠以及与茶叶贸易及商务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等作一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经济活动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