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实现个人自由的正确途径呢?黑格尔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黑格尔的回答是基本正确的。因为自由的确是在它的内部机制中,在同必然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的。但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回答才更为完全、更为科学。因为自由机制的运行、自由的真正实现,并不只是对必然的认识,而且是一种社会实践;不只是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它必然引起客观对象的变化。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很多种其他的形式,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科学技术以及艺术活动等都属于社会实践的范畴。其中艺术活动作为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文学理论在当下的使命不是关于文学之规律与本质的探讨,而是关于文学的立场与理想的表达,它是对文学活动的反思与研究,它关注文学活动内部的每一个变化,追问变化的意义.在确立理想与追问意义的过程中,文艺理论承担着启蒙、教化与介入社会的使命,而教授文学理论的过程,也就是训练理性思维能力,进行启蒙与教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越是深刻而全面地揭示我们正经历的时代的性质,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革命改造过程越是复杂和成熟,就越是感觉到创造性地研究唯物辩证法的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增长,因为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基,是马列主义世界观的核心,是对旨在按照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改造人类和人本身的科学和实践进行哲学-方法论证的核心。只有依靠由于对生活中新现象的认识从而创造性地丰富了的唯物辩证法的范畴工具,才有可能在极为复杂交织变化多端的现代事件和冲突中科学地确定方向,在政治和意识形态视野内把握住社会进步的主要历史路线,揭示其规律性和趋势,制定和实现符合时代命令的政治、经济战略。  相似文献   

5.
荀子继承了孔、孟人性"相近"的观点,认为人人都具有趋"恶"的本性。在对人趋"恶"的本性进行深入分析后,强调人性改造的重要性和可能性。荀子所提倡的理想社会,是施行礼义的社会。荀子建立了以"礼义"为核心的社会道德价值体系,并进行了详细论证。荀子设计了"圣人"、"君子"等道德理想人格形象,"圣人"人格的突出贡献是在努力改造自身的基础上制定了礼义法度,"君子"人格的突出特点则在于对"礼义"的学习、贯彻和维护。  相似文献   

6.
徐嘉 《学海》2005,(1):99-102
近现代以来 ,科学以及它所造就的技术力量正越来越强烈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活动负载着伦理价值。因此 ,塑造德艺双馨的科技理想人格 ,是实现科技伦理价值原则的必然要求。科技伦理的普遍性价值原则和诸学术规范内化为科技人员的道德良知 ,形成了科技精神与伦理精神完美结合的科技活动主体 ,产生了多种类型的科技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7.
理想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现象。它是与现实相对应的范畴,又与空想根本对立。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的,它是人们对社会现实(包括个人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趋势或发展规律的一种正确反映,是人们(基于现实的)对社会和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一种追求、想象和向  相似文献   

8.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必然。人们通过实践,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并且进一步在实践中利用客观规律改造世界,获得预想的结果。这时才有自由。必然和自由,是对立的统一。自由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根据必然性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不断地从盲目的被动状态转化为自觉的主动状态,也就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广大工农兵群众和革命干部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从而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人的主体地位的现实确立只能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实现。而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又必然使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主体应有的自由与责任,从而以高度的积极性、巨大的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投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就使得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现了人们的理想与追求。它通过美的形象和令人愉悦的形式,感染着人们的心灵,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丰富着人们的情感。艺术美并不是孤立的形象,它必然反映真理,并用真挚的情感来表达,当人们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并追求它时,就会产生追求真理的动力。而音乐作为艺术的一个特殊门类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是统一广大群众情感的一种工具,一种组织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个社会占主要地位的道德,即社会主体道德,只能是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相适应的道德。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合理性的深刻社会基础。从更高的道德立场来审视,它的内容也许不那么崇高,但它适应于初级阶段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必然在实践中产生积极的影响。道德建设目标只有建立在可行性的基础上,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出发,才能逐步将其提高到理想的高度,缺乏可行性这个中间环节,任何崇高的理想都是不可能达到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宗教社会观是宗教本土化、社会化的核心要素天主教和其他世界性宗教一样,都是存在于社会中的宗教,是以社会为自己的存在基础和服务对象的。宗教离不开社会。民族与社会的发展历史不因某种宗教的存亡来决定,而对于宗教来说,它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决定着它的生存与发展历程。某种宗教要适应社会,必然要与当地的文化相适应,必然要与本民族的民情风俗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殷树凤  余达淮 《学海》2014,(6):122-126
作为国家、社会、个人三元关系集中交叉的"中观"领域,当代中国"官民共建"的社区建设实践表明,社区建设必然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密切合作,是需要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的过程。它为研究和推动国家、社会、个人三元关系的调整,推进马克思主义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和典型素材。  相似文献   

14.
知识的命运     
该著立足于打破科学哲学家和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在学术论争中陷入的理性与社会二分的知识论僵局,试图解决知识生产的经验条件和理想的成功条件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科学哲学家忽视社会力量在科学知识建构中的作用,主张科学知识理性认知过程的结果。科学社会学家则认为,科学家的认知活动必然要受到许多非认知的社会因素的影响。这种歧异隐含的一个共同假设是:把社会力量作为非理性的偏见之源。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和社会正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共同追求的价值理想。社会正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价值准则,既是“以人为本”发展观的价值诉求,也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与社会正义和谐统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追求社会分配正义、社会交换正义、社会补偿正义和社会共同的正义价值,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刊于今年第7期发出“现代技术革命与社会发展”征文启事后,很快得到响应,现已陆续收到一些来稿;还有许多理论工作者对此表示很感兴趣,准备参加研究和讨论。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内容丰富而又意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问题,它涉及整个社会生活,因而需要多种学科从各个方面和角度进行探究,当然也需要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概括。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密切联系当前的社会实践,关心和研究社会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否则,它就会失去生命力。那种认为与技术革命有关的问题不是哲学性问题,而把哲学研究仅仅局限于基本范畴的考察的看法,显然是极其狭隘的片面的看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改造世界的武器,它内在地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职能,它应当也能够对社会实践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新趋势作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并对实践活动提供有益的建议或见解。同时,它又必然会从研究和概括新问题、新经验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现代技术革命所引起的以及可能引起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既是深刻的,又是普遍的,它势将影响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和前途。由现代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本质是什么?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什么作用?它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它对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有什么意义?这些当然是需要从世界范围的角度首先加以  相似文献   

17.
正胆智胆智,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肩负天下大事;胆智,是一种壮士断腕的能力,敢于断喝邪恶或者混乱,扭转社会不良风气。胆智,意旨当机立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胆智,也是老谋深算,智慧者,懂得踩住老虎的尾巴,使人不受它伤害,获得主动权。智者知道鞭打大龙的身躯,它才会吐出腹中的宝珠,无需神仙保佑,理想必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来稿摘编     
一、魔方:改革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有人机智地将整个社会改革比做“魔方”。“魔方”是立体结构,它的几个面有机联系为一个整体,在运转过程中每一个面的结构的变化,都必然引起其他面结构的相应变化。社会改革也是这样,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形态结构的相应变化。人类社会是一个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内容的有机大系统。当人的实践活动以某种较稳  相似文献   

19.
张中凯 《美与时代》2013,(12):109-109
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存在于一切领域中,生活中的伟大、崇高、优美、正义、劳动、斗争、爱恋、友情等等,都闪烁着美的光彩。而就新闻来说,也同样是一种社会现象,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新闻报道是对现实社会最直接、最迅速、最全面的反映,它涵盖了整个社会。所以,美的事物也必然是新闻报道所不可缺失的。  相似文献   

20.
前面谈到,人们创建和信仰佛教是出于避苦求乐思想,而基于这种思想人们又设计(幻想)了各类佛国社会。我们知道,所谓社会理想,主要是指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它包含着对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性质和特征的要求和设想,……包含着对一定的理想人格的选择标准。”(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第439页)那么,所谓佛国社会的理想人格究竟是什么,是否也包含着一定的选择标准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