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野蔬入馔     
即使是用时令鲜蔬作为入馔原料烹制的菜看,也并非都可以成为居士菜中的上品,就像我曾提到的那几款用嫩丝瓜烹制的菜肴,也只有丝瓜炒鲜菱角仁和丝瓜炒鲜核桃仁才能有此殊荣。用其它时令鲜蔬烹制的菜肴,虽然还有多款是居士菜中的上品,但是否堪称上品,与入馔的原料取得之难易,菜价之贵贱并无关系。北京居士菜就有不少用野蔬烹制的上品菜肴。当年北京的野菜,只要能破出功夫,自己采去,根本无人  相似文献   

2.
北京居士菜     
早年间北京庙宇颇多,寺院里烹制素斋是常有的事。念佛吃素的居士中亦有不少调鼎高手,在他们之中流行过多款珍馐美味,他们烹制的毕竟和寺院里的素斋有所不同,而称之为居士菜。  相似文献   

3.
在拙作《吃主儿》中,我提过居士菜中的一款炸茨菰片,这种炸制的菜肴在北京居士菜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其原因显而易见,当年在北京哪儿像南方那样,一年四季有那么多的新  相似文献   

4.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都,又是元、明、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成为世界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都城之一。北京数百年来就是中华各民族的聚居之地。随着八方人士进京,各民族菜肴也纷纷进入北京。经过历代厨师的努力改进和发展,广为北京百姓所接受,从而形成了北京菜。现在人们公认北京菜是由适合北京人口味的山东菜、以牛羊肉为主的清真菜和历代北京宫廷菜及北京官府菜组合而成。清真菜即各族穆斯林的菜肴,其为北京菜肴的组成部分,并具有悠久历史,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后,北京牛街就是从海陆两路及蒙古人西征后迁徙而来的穆斯林…  相似文献   

5.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6.
刘凌维 《天风》2018,(2):39-39
余秋雨在上"开讲啦"节目时提到一件事:有几年,他忙着寻访世界古文明遗址,快走完的时候,一家传媒老总提出陪他走最后一站。寻访古遗址的日子里,余秋雨相当于脱离了社会,他不能看电视,又无法看报纸,完全不知道这几年世界发生了什么,于是他对传媒老总说:"给我补补课吧。"  相似文献   

7.
所谓藏代,就是指在一定的场合,不直接说出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巧妙地利用对方或自己前面提到过的某一词语来代替的说话方式。根据藏代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三类:判断式藏代、反应式藏代、后果式藏代。明代浮白主人的《笑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人留客吃饭,家中只有一样豆腐作菜,便自言自语地说:“豆腐是我的性命,其他菜的味道都无法相比。”后来他到对方家作客,对方记住了他的偏爱,就在鱼肉中都放了豆腐。他一见鱼肉,便埋头“苦”吃,对方问:“老兄,你不是曾经说过豆腐是你的性命吗?今天怎么不吃豆腐了?”他回答说:“…  相似文献   

8.
正成家立业之后,越发懂得了作为母亲的不容易,所以这几年,但凡出去旅游我都带着母亲,我想让她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想让她尝尝各地的美食。可是上一辈的人,是不喜欢外食的,不是嫌贵就是吃不惯。母亲更喜欢亲自张罗一桌菜,把我们招呼在一起,看着我们大快朵颐。母亲的厨艺是真的好,她了解我们的喜好,每个人都能吃到最爱吃的菜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建议出去吃,也让母亲轻松一下,母亲却坚决反对:"外面的不卫生,还贵得要命,不去不去,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9)
正近日,与几位弟兄姊妹去餐厅聚餐,这也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后第一次与大家聚餐,坐定后,服务员热情地送上餐具并给我们放了几双公筷和几把大调羹,服务员询问我们的口味喜好后帮我们点餐……美味的菜肴经过精心搭配后,种类和分量刚好够我们吃完,  相似文献   

10.
爱上洗盘子     
胡传十 《天风》2009,(3):52-52
记得有一次去加拿大的渥太华,当地的一位朋友请我们到他家做客,典型的西餐,菜吃得很简单,但来来回回盘子却换了不少.朋友彼得是个单身汉,饭后同行的一位耿女士为了回报"盛宴"之情,自告奋勇地要求洗盘子,彼得乐不可支地答应了.就着咖啡的余香,我们坐在客厅里山南海北地闲侃,不知不觉快两个小时过去了,大家似乎已经忘了洗盘子的耿.  相似文献   

11.
译文:   社会上讲到杂家,一定会提到医家、星相家之类.然而,在论及死生之道这方面,只有医家的说法有道理,不是其他杂家所能相比的.这是怎么知道的呢?曾经有人问过星相家说:“假说有两个人八字相同,而一个还活着,一个已死了,这到底是什么缘故呢?“星相家说:“一个时辰可分为八个时刻,这两个人同时出生,而时刻不同,所以生死不同.“问者又问:“假设这两个人出生的时刻又相同,而一个还活着,一个已死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星相家说:“一个时刻还可分为十五时分,这两个人出生时刻相同,而时分不同,所以生死不同.……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经常性"的,永远在写稿的作者,所以我习惯记下一些发生在我周遭的小小事情,并且从小小的事情中反刍一些意义。最近,我到一位厨师朋友的餐厅吃饭。当晚,餐厅的人不多,厨师朋友做完菜后,出来和我聊天。"唉,真不知道生意该怎么做?最近,我们这条街开了好多家餐厅,竞争者愈来愈多,把这里的生意搞得愈来愈难做。"他说。  相似文献   

13.
暖老温贫     
正去母亲家聚餐,四世同堂。老太端一碗白米饭,佐以腐乳两块,双手捧着吃,我们才尝了几道菜,老太手中瓷碗已空。"菜,老太吃菜!"儿子在一边喊,老太笑着接过碗,对重孙说:"你吃,老太没牙,咬不动了。"握着老太枯如树皮的手,抚弄她干瘦的背,感到时光像一把刀,旧了容颜沧桑心田,使人想起一个词——暖老温贫。  相似文献   

14.
妻子说我们真是缎子被面盖鸡笼啊。我说怎么啦?她说现在不少人都认为我们家有钱,说你一个月至少要赚几千块钱,不然你怎么会放着那么体面的工作不干,要回家专门从事写作呢? 而实际上,我们家欠的外债刚刚还清,我们家的电视、沙发都还是十年前的过时货,我一直想将386的电脑换成可以上网的够档次的电脑,也因为拿不出钱来而将计划一再推迟。所以妻子就说我们家是缎子被面盖鸡笼,是外面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甚至还有点儿惹人眼目,可实际的家底却像个空空的鸡笼,不值一谈。 我也只能笑一笑。一般人也只能从这个层面上来理解我的辞职…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城市两个家,一家在城这头,一家在城那头,虽相隔不远,由于工作上的原因和家庭的兼顾,与父母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平时很少回去,只有到了周末才能抽空前去。父母以前住惯了院落,即使是拆迁换成了楼房,还是按照老习惯总是敞开着门。接近中午,母亲开始忙乎,我对母亲说:"简单做些菜,别太多。"母亲随即回:"不多,够吃才行。"我想  相似文献   

16.
那是在半个月前,我跟中学时的几名同学搞了一个小型聚会。在闲聊的时候,有一位同学偶然提到了板凳。这使我忽然想起了那个身材矮小,两腿患有残疾的男生。板凳,是我们曾经送给他  相似文献   

17.
黄金斌 《天风》2003,(1):10-11
保罗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使徒,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那么作为我们事奉上帝的人来说,我们从这几节经文中又能得到一些什么样的启迪和帮助呢?下面我就以“美好的仗、当跑的路、所信的道”为题来与大家作一分享: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对移情现象这一事实并不完全否认,但对这个现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具体研究的工作却至今还无人来做。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移情说”与李普斯等人的唯心史观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致于一提到“移情说”几乎就把它看成“唯心主义”的代名词。我们这里所提到的“移情”,与过去的移情说根本不同。在我们看来,移情作用是现实人类的社会本质力量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并且在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中有其深刻的基础,而又反过  相似文献   

19.
拥抱阳光     
正家住东房,常年不见阳光。说常年有点苛刻,早晨八九点钟时可见,不过这个时候,家中大多无人;傍晚时可见,夏天西晒,太阳把厨房烤得火热,刀具、炊具烙铁一样烫手。所以,休闲在家的日子格外珍惜阳光。别人家送来一大盆君子兰,孔雀开屏一样长得高大硕  相似文献   

20.
《天风》2018,(11):21-23
在介绍马礼逊的圣经翻译和中国牧师何进善时,我们都提到过英华书院。今天我们就专门介绍一下这所学校。早在1812年,马礼逊就希望创建一所传教学校,他说:“要在马六甲建立一所学校,来培养海外传教士。”通过米怜的辛勤工作,马礼逊的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