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潘兴旺 《天风》2005,(4):4-5
哥林多前书第12章讲恩赐,13章讲爱的重要性,保罗强调一切的恩赐,如方言、天使的话语等等,若没有 爱,就如"鸣的锣,响的钹一般",没有爱,我们的讲道,我们的知识,都与我无益,反而会成为别人攻击我们 的理由。"爱是不自夸,不张狂"(林前13:4)。"自夸"新约出现一次,意指"夸张、夸耀";"张狂"新约出现 七次,意指"自高自大、自吹自擂、吹风箱、不实在"。 "爱"在原文中有几个不同的表达,其中,agape是指神的爱,是圣洁无私的爱,在新约圣经中作名词出现 有116次。 爱有许多特质,有许多层面,包含许多丰富的内容,但今天我们主要看哥林多前书第13章4节的下半节。 这节经文特别提醒我们:爱是不张狂,不自夸。爱是实在的,需要我们彼此建立。  相似文献   

2.
寻找钻石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每一种困境中都蕴藏着机会。"这样的机会一旦被发现,就像埋藏在沙子里的钻石一样珍贵。数年前,我在一次演讲中讲到我们如何被大量"钻石"包围着,只要我们能够识别它们,那些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5,(11)
<正>经文:约10:1-6"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在中国教会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次会议像这一次一样与一个人直接相关,即纪念我们敬爱的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在金陵协和神学院读书时有一次经历让我难忘:蒙学校的抬爱,我有了一个学习声乐的机会,有一次丁主教领我们几个不同班级学声乐的同学去听音乐会。谈话间他问我:"说说毕业后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 《天风》2014,(5):37-37
<正>一次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七次,乃是七十个七次。"对于这段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对话,更多的困难并不是在意义的理解上,而是在现实的执行上。有人一面唱着"人非圣贤,孰能无罪"的美德之歌,一面却又燃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复仇之火。有时候,基督徒也难免落入这种矛盾的痛苦之中。耶稣对彼得的回答实在值得我们思考。一、饶恕的量与质  相似文献   

5.
正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感觉:当自己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一条信息后的没几分钟,就会挂念收获了多少枚"赞"?渐渐地,我们或多或少对"赞"上了瘾。也许你不好意思承认,其实心理学家研究证明,这种情况还算正常,因为当我们收获一个"赞"所产生的快乐与我们吃巧克力的感觉是一样的,我们情不自禁地想要更多。加州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拉里·罗森曾在其博文《点赞的力量:我们喜欢被关注》中说,年轻人对待点赞的态度如同喝水,而每点赞一次顶多就是"小啜"一口,  相似文献   

6.
周仕忠 《天风》2010,(8):7-8
在我们人生的每一个经历背后,每每都有神要向我们所说的话,彼得经历了三次"得鱼",他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7.
"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为学宗旨。对于"致良知"的时间和机缘,学界只是笼统地声称其酝酿生成于宸濠、忠泰之变时期。通过对第一手资料——《江西诗》的爬梳和细读,我们发现"致良知"酝酿成熟于阳明第二次游历九华山期间。我们把阳明九华"致良知"之悟凝练为"九华悟道"。本文首先考证阳明九华之旅的次数和时间,指出阳明第二次游历九华山是在正德十五年三月,而非该年正月。正月,阳明只是在江上遥望九华。其次,通过对九华之旅前后诗歌主题和基调的对比,揭示在此次之旅中阳明已从宸濠、忠泰之变的灰暗心境突围而出,为"致良知"的成熟提供了条件。最后,通过细读阳明九华之旅留下的诗歌,我们发现九华的神奇给予阳明以深邃的启悟,神秘的体验赋予他极度的自信。"致良知"思想最终成熟。  相似文献   

8.
母亲的风筝     
正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母亲。在她眼里,我们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妈妈时常辅导我们功课,尤其是算术。她不希望我们去搞文科,而要我们搞理工科。她明白理工科的基础,在小学里便是算术了。有一次,临近大考,她辅导我"换算"。她一定要问我:"一丈等于多少米?"我说:"老师只要我们知道一米等于多少市尺就行了。"可是,妈妈说:"万一有一道题目是一丈等于多少米,你怎么办呢?"她的逻辑是对的,我想不出任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已咨询3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一个新手,她向督导汇报了自己最近一次咨询的经过。怎样回应来访者转移话题?督导:"你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当来访者想要转移话题时该怎么办?你能说一下具体的情况吗?"被督:"我们在第二次咨询中谈及来访者为人际关系而苦恼,但没有谈完,当时约定第三次咨询接着谈。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社会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变革,由于"智慧地球"这一概念的普及,智慧博物馆也成为一种博物馆新形态。同时AI技术迅速发展,这个被誉为"第四次产业革命"主导的智能技术,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文章以重建后的湖南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湘博")为例,采用比较分析法和实地考察法,从展馆导览服务、文物展示、观众互动等方面尝试提出AI应用实践,并分析AI技术给湘博带来的机遇。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膜拜的是神,而神的背后有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强大力量;我们认同的是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之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亲情和不竭动力。应邀参加谷关大道院的"八八蟠桃圣会",是我第二次到台湾参访。这也使我又一次有机会亲身感受到道教作为信仰、作为中华文化的纽带将两岸信众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强大感召力和凝聚力。一、盛大的"八八蟠桃圣会"  相似文献   

12.
"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从2002年开始举办,已经到了第四次。前三次我未能与会,这次特赶来祝贺。这个会开得有意义,正当其时。讲这个会开得有意义,是因为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  相似文献   

13.
一次偶然的机会,打开了"坊上人"网站,首页上"坊上人感恩"五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一下子触动了我们的心弦,因为它,透露着这个穆斯林企业的定位、担当和道义。这也成为我们走近"坊上人",感受和讲述他们感恩创业史的最初缘由。感恩于时代,他们创立了清真餐饮的金字品牌在采访之前,曾对"坊上人"董事长盛志明、总经理刘西艳做着各种想象,  相似文献   

14.
默然无语     
"因我所遭遇的是出于你,我就默然不语"(诗39:9). 默然无语是担当、忍耐、宽恕与爱的最高表达境界. 当耶稣一次又一次被带到那些所谓的"审判宫"面前接受"询问"、"审判"时,我们看到他更多的时候是选择沉默的.  相似文献   

15.
"四月京城花枝艳,春风鸟语入诗眼"。4月14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平信徒委员会八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来自全国26个省市天主教"两会"负责人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在天主经的祈祷后开始,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房兴耀主教主持会议。房兴耀主教首先代表"一会一团"向出席这次会议的主教、神父、教友代表,及中央统战部王志刚处长、国家宗教局二司郭伟司长、王涛副处长的光临表示感谢。房兴耀主教在讲话中说:我们今天第一次专门召开平信徒会议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7)
正心手相牵渡难关,众志成城打胜仗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全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莫道春光难揽取,浮云过后艳阳天。"疫情给了我们一次集体考验,也让我们看到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及爱心充盈、信心满满的样子。疫情发生后,福建神学院以爱抗"疫"、以智抗"疫",在疫情中学习、在疫情中成长。对抗疫情,福建神学院有如下三方面的反思、对策及行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家著名公司的董事长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公司危机均化险为夷,使企业屹立不倒,记者问他:"您将公司转危为安的灵感来自何处?"他说:"林中独步。"我深有感触,有的时候,我们忙碌了很久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因为我们焦急的情绪和浮躁的心态掩盖了事物的根本,这让我们仅仅在表层着急忙碌,做了大量的无用功,效果却甚微。在更多时候,独处产生感悟,  相似文献   

18.
<正>移情剖析(一)这是一个一对一的个案督导场景。咨询师正在学习精神分析的咨询技术。她正在跟督导讨论一个刚做了三次的新个案。咨询师:"这次我想讨论一个新个案,我刚接手做了3次。最近一次发生了一些事情我不太有把握,我想和您探讨。"督导:"请你先介绍一下个案的简单背景。"咨询师:"这是一名正在读研的女生,她由于情绪低落走进咨询室。我们一共有三次面谈,每一次她都塑造出不同的形象,第一次是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3,(6):1
前不久,"兴教寺申遗"和"丽江佛像"事件,引发社会广泛讨论,更震动了众多佛子的心。古德云:"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面对佛教被肆意商业化、庸俗化的现实,我们除了无奈与痛心,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佛教徒潜在的忧患意识被再一次唤醒,佛教如何继承传统,如何"化世俗"而避免被世俗化的问题,已严重地放到我们面前。近代西方"宗教世俗化"理论认为,宗教从超越的彼岸回到人间是不可抵挡的历史潮流。在文化与价  相似文献   

20.
紫陌 《佛教文化》2011,(1):76-80
"我们不是在表演,我们是在礼佛.这场音乐会是佛教文化的一次展示,是僧人礼佛的真实再现."伴着耳畔梵呗清音,天台山华顶讲寺方丈--性贤大和尚意味深长地给我们讲述着参加佛道音乐会的经历,带我们一起回到天台山佛道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公演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