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丁 《思维与智慧》2004,(12):32-32
有个读书人,科考屡次失利,50多岁了还是个秀才。别看他学问不怎么样,一部《三国,演义》却读得滚瓜烂熟。人称“三国迷”。  相似文献   

2.
苏为德(Hubert Seiwert)教授于2002年9月25-28来四川大学宗教所访问,为宗教所师生发表了题为“世界宗教市场:当今世界的宗教经济”的演讲。苏为德教授是德国宗教历史学会主席、莱比锡大学宗教科学研究所所长。早年毕业于波恩大学,学习比较宗教学。他的研究专长是中国宗教历史,尤其是中国民间宗教、当代西方宗教和宗教学理论。其博士论文为《中国古代的占卜》,教授论文是《台湾的民间宗教与民族传统》。他的新作《中国历史上的民间宗教运动》将于今年出版。  相似文献   

3.
为孔子立传,是不少孔子研究者的一个心愿,然而能够将其付诸实践、撰写成书的却并不多见,杨佐仁先生则是其中之一。他与宋均平先生合著的《孔子传》,经修订后于1999年9月由齐鲁书社再版。这是一部演义性的历史文学传记之作。既然是演义性的,也就不允许有太多的阙...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电影日益丰富。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不再局限于民间手工艺的传播,也不再局限于诗歌传颂的爱国情怀,而是从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多元文化,使更多人受到文化熏陶。《白蛇:缘起》是以东方文学小说《白蛇传》为原载体而改编的电影,在电影制作中也蕴含着诸多文学元素与美学元素。  相似文献   

5.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中的虚实问题一直是众多小说评论家争论的焦点.进入当代社会,小说的话语模式虽然发生了改变,但是对历史小说的虚实问题的探究一直都在进行.相对于古代小说评论,这一时期的学者对<三国演义>的虚实问题研究更加深入,更加系统,特别是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品三国以后,对<三国演义>创作中虚实问题处理的利害得失的评论已成为学术界新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明清民国时期的全真教研究,目前国内外学术界主要使用碑刻、方志等新出资料以及《道藏》《藏外道书》等教内资料和保存于各地各级档案中的档案资料,而较少涉及到文学资料。事实上,明清民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以王重阳度化全真七子为主题的小说、宝卷和善书等,如《七真因果传》《七真祖师列仙传》《七真天仙宝传》《七真宝卷》《金莲仙史》和《重阳七真演义传》等6种不下于40个版本的文学作品。作为现存于上海市图书馆的惟一一个版本,《重阳七真演义传》一方面表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即以神话的方式讲述了王重阳度化七子之事,其中不乏情节错乱、时空颠倒等谬误之处,另一方面又坚定地排除了其他仙传对于七真事迹的抹黑,如妓院修真、房中采战等事。总之,《重阳七真演义传》表明了以养真子为代表的一批全真居士在清末民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为全真教的形象重塑和身份护持所做出的努力,而此书曲折的刊刻历史,也体现了全真教与民间宗教之间复杂的双向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傅绍良 《学海》2001,(2):205-206
张新科博士的《唐前史传文学研究》是作者继《史记研究史略》、《中国古典传记论稿》、《史记与中国文学》等专著之后的又一部力作 ,全书约 2 5万字 ,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的资助 ,由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不仅标志着作者本人对中国传记文学的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而且也将整个中国史传文学的研究提高了一个新的学术水准。总括张博士的系列著述 ,我们不难发现 ,他对史传文学的研究是有一个从史传文本的解读到人类文化精神的感悟的认知过程 ,他的这部《唐前史传文学研究》(以下简称《研究》) ,便是力图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去…  相似文献   

8.
《家谱宝卷》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谱宝卷》是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经卷中的稀世珍本,被中外学者所看重。本文对该部宝卷的不同版本、所属教派、问世年代以及形式与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考证与论述,并揭示了该部宝卷在中国民间秘密宗教发展史中继往开来的历史地位,和对封建社会下层民众信仰世界与世俗斗争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木人是明末清初民间宗教信仰世界中的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继承与发展了其师大乘天真圆顿教创立者弓长提出的宗教思想,在风雨飘摇、天下大乱的明清鼎革之际,以救度天下苍生的博大胸襟,整合、升华了明中叶以来出现的众家民间宗教思想,构建起一套系统的民间宗教思想理论,从此结束了中国民间宗教长期没有成熟思想理论的时代,引领清代民间宗教信仰运动步入了更加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0.
正赵士发教授新近出版的佳作《现代化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著》),可以说是他数年前出版的《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的续编,或者说是其中基本论点的深化和具体化。故《新著》最鲜明的创新点,是依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现代化新视野、新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这里既彰显了著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拓展,更显示了著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的新思想、新方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知识分子反思题材的小说,深受苏联文学和"五四"文学传统的影响,但却没有把握其精髓。张贤亮是新时期的重要作家,有22年的劳动改造经历,小说多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重述他们在政治风暴前后的变化。作家在确认知识分子身份的同时,却失去了对历史的真实反思。这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从他的两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创作的话语环境中我们可以窥探一二。  相似文献   

12.
《水经注》是中国文化地理与古典文学名著。郦道元以"访渎搜渠"的实地考察精神为《水经》作注,使《水经注》成为一部以水道为纲的中国文化地理名著。《水经注》追求统一的理念和"新益见闻"的内容,它在河流记述和文学表现上都产生了远大于《水经》的价值。《水经注》所征引的汉魏歌谣谚语,不仅有描写山情水貌、表达认知环境智慧的山水歌谣,还包括褒扬循吏功绩、书写三国历史的汉魏文化歌谣。《水经注》汉魏歌谣谚语为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保存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3.
张强 《学海》2008,42(3):168-174
<金瓶梅>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比,<金瓶梅>在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叙述结构及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是基督徒信仰的源泉。圣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巨著,在世界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古希腊文学外,旧约是西方文学另一个重要的母体和源头,为西方文学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很多优秀作品的题材都直接来源于《圣经》,或是从《圣经》中获得取之不尽的文学滋养。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一种审美化意识形态,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形象  相似文献   

15.
钱松岩是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杰出的中国画家。他绘画题材独特,多为革命题材,他的作品融传统技法与现实写生于一体,是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的典范。代表作品有《红岩》、《莫愁湖》、《井冈大瀑布》、《延安颂》、《常熟田》、等。这些作品代表了五六十年代新国画的一些面貌。他的画以古拙、稳健、沉着、浑厚为突出特色。钱松岩独特画风和杰出创作才能以及诗书画全面修养对中国画创作题材的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6月7日至18日,应荷兰、芬兰、挪威三国圣经公会邀请,以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为团长的中国宗教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了上述三国。作为访问团成员,我们感悟甚多。一、成果显著的交流荷、芬、挪三国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国家,也是信教人数众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其价值观同属欧美思想体系。加之三国与中国相距遥远,对中国了解不多。因此,在对待宗教问题上,特别是在对中国宗教和人权状况问题上,受欧美媒体和政治的影响较深,对中国宗教的情况缺乏了解或存在误解,有时还随同美国等国家对我进行指责。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宗教工作者代…  相似文献   

17.
从世界文学的视野来看,在张柠《三城记》中可以看到浮士德、哈姆雷特和列文的影子。《三城记》在叙事模式上虽然与《浮士德》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却没有采用传统小说的深度模式,而是采用了一种扇形结构。主人公顾明笛既没有成长为英雄,也没有被社会吞噬,但他在不断的追求中保持了自我。顾明笛作为一个典型人物,他的精神困惑和不断追求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症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三城记》是以世界文学的眼光来写当代中国的精神现象。  相似文献   

18.
民间美术的创作主题总是反映出对现存生活需求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所有民间美术的恒常主题都具有一定功利性。在美术创作中,民间艺人不断总结,从而在筛选与扬弃中形成了固定的表现方式,即约定俗成的吉祥寓意。民间美术作为人们精神世界的载体,以原生态的、大巧若拙的形式表现着人们内心的渴求、对世界的理解以及现存状态的思考。追溯民间美术创作主题与动画创作题材的文化史渊源,动画作品题材选择民间美术中所表达的主题寓意借鉴,其母题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9.
孔子在正史中是圣人,但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却是一个通俗化的文学形象,与史统孔子形成很大区别。然而,小说对于孔子的通俗化又与历史上尊孔、非孔有异质的文化特征:这是民间思想极度活跃的表现,是民间追求感官娱乐的审美心性所使然,表现出民族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对孔子的认同与变异。  相似文献   

20.
《法音》1995,(6)
李瑞环会见中韩日佛教界人士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在北京会见了中国、韩国和日本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代表。李瑞环首先对韩国、日本的高僧和朋友们的到来表示欢迎。他说,中韩日是近邻,三国之间有很长的交往历史,三国文化有许多相同之处,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