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主教传入我国,若从1582年利玛窦来京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若从唐太宗贞观九年,即公元625年,景教传入长安为基督福音传入我国的最初界线,那么,教会在中国的历史已长达1370年之久了。在这浩翰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教会虽几经沉浮,但今天已在中华大地上扎稳了根。特别是近十多年来,不断发展的中国天主教正根深叶茂,茁壮成长。但中国教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就得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关于教会的  相似文献   

2.
自从19世纪中叶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教会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置身于中国教会大背景中的中国教会妇女事工的走向,也同样受到教会内外各种条件、因素及其互动关系的影响,与当时社会历史及教会自身的发展密切相连,带着鲜明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3.
基督的福音传入中国已有很长历史,但由于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国家,教会的领导权,长期为代表殖民主义势力的外籍传教士所控制,教会成为殖民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基督福音的光辉也受到了损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神长教友和中国人民一样站起来了。我们从惨痛的历史教训中感到必须纯洁教会,改变旧中国殖民地教会状态,走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在爱国爱教的前提下为基督做见证,才能传播基督的福音,教会才有光辉前途。经历过十年动乱严峻考验的天主的儿女们,赢得了上主的特殊恩宠,正在重建主的教  相似文献   

4.
从中国基督教历史看教会的本色化段琦基督教传入中国如果从唐代的聂斯托里派算起,前后有四次。如何本色化始终是中国基督教会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完全解决。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有据可查的是被定为异端的聂斯托里派,称为景教。它在唐朝共存在了21...  相似文献   

5.
自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首位基督教传教士来福州传教至今,基督教在福州宣教已有160年的历史。在这百多年风雨历程中,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揉和。本文描述了近代西方基督教传入福州后,基督教圣乐事工在福州教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教会音乐对福州社会、音乐、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严锡禹 《天风》2009,(11):51-53
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是非常曲折的。如果从635年景教传人中国算起,基督教在中国迄今已有1374年了。然而,今天的中国基督教的背景,与亚洲所有国家基督教的背景一样,都是在西方传教运动的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根据我个人对包括亚洲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基督教会历史的理解,这些国家的教会,大约都经历了传入、反思和独立三个阶段,只不过每个国家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而已。  相似文献   

7.
周联华 《天风》2012,(4):28-29
景教因为是聂斯脱利派(Nestorians)传入中国,一直被视为异端。我人固因耶稣基督因景教传入中国为荣,终因聂斯脱利(Nestorius)是异端,而耿耿于怀。今由东西双方教会负责人加以澄清,该是多么重要的事!中间一段“误解”云者就是指聂斯脱利派,后辈的教会负责人不好意思指前辈的错误,只能说“误解”耳。  相似文献   

8.
卢庆喜在《天风》2004年第六期撰写文章,认为作为传道人,积极参加神学思想研讨,对开阔传道视野,引导信徒爱国爱教、积极参加三个文明建设都大有裨益。现在的教会特别是农村教会,已经到了非建设或调整神学思想不可的地步了。纵观教会历史,教会是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求得发展的。不然,就会被社会所“遗弃”。基督教三次传入中国,一直都维持着一个外国人宗教的面貌,缺乏群众基础,没有实行自治、自养、自传,更不用说自主自办教会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基督教是在1950年9 月23 日以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全国1527位基督教教会及团体负责人和信徒发起的“…  相似文献   

9.
<正>教会自诞生之日起就逐渐形成了一些优良传统,并在悠久的历史中为人类社会塑造出不少美好的范式。自基督教传入我国两百年以来,在革除封建陋习、促进民生福利等方面都做出过积极贡献,成果为历史所肯定。然而,以往在处理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上,教会大多采取的是批判、对抗、冲突的态度,难免引发抵触与排斥。进入新时期,教会若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天主教是作为“洋教”传入中国的。翻开法国耶稣会会士史式徽著《江南传教史》,在在可以看到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脉络和中国教会的殖民地性质。从明末到本世纪的四十年代末,这个蒙受屈辱的历史,持续三百多年。五十年代初,中国教会开展了反帝爱国运动,清除了教会中的帝国主义势力。这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组成部分。这一历史性事件导致中国天  相似文献   

11.
<正>基督宗教源于东方,在希腊、罗马的历史处境中发展成普世性的宗教。在四次传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几多相遇、可曾相知"的尴尬后,基督宗教能否丰富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否与中国已有的儒、释、道一起,绽放于中国文化的百花园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需要依靠当今教会在基督教中国化方面的努力。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与处境化,包括探索发展基督教中国化  相似文献   

12.
蒲圻地处湖北东南长江南岸,与湖南相邻,是历史上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地方。 19世纪中叶,天主教传入蒲圻,以后成立了蒲圻教区,教区总堂设立于此地。 据可靠口碑得知,圣教会传入蒲圻一带有130—150年的历史。现年68岁的崇阳人吴孝秋教友说,他原籍通城麦市,其上五代高祖是位中医,曾去陕西行医,在那里领洗进教,回乡后向亲邻传播,由通城及崇阳及  相似文献   

13.
郭硕知 《中国天主教》2009,(3):26-26,27
自唐代,中国就开始传人天主教体系之宗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出土于明末陕西,是世界基督教史上的重要文献,也是迄今为止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文字资料。”虽然景教在当时被公教会定为异端,却也可称天主教的一个变种,客观地传入了天主教的基督信仰。至元代又称“也里可温”。是时又有受尼格老四世差遣而来的若望,孟高维诺将正统天主教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社会意义,"它介于教会和国家、地方教会和整个教会、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之间"。(朱梅芬《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它不是教会,但可以客观反映我国教会的地方特色及时代价值。作为由中国天主教广大信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基督教会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要全力打造平安教会,使教会与整个社会和谐共处。一、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向不可偏离历史经验和现实表明,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关系到基督教在中国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16.
<正>自基督教传入中国以来,基督教音乐作为重要的教会礼仪,与中国音乐乃至中国文化之间,经历了从摩擦冲突到妥协融合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基督教音乐以输出地的文化气质、音乐特色和时代风貌为主导,巧妙地吸纳了传入地的民间文化元素,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与演变,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形式多样、特色浓郁的中国基督教音乐文化。一传统基督宗教音乐以圣诗音乐为主体,具有旋律优美自然、曲调纯净高  相似文献   

17.
天主教在武汉地区的传播及影响张笃勤历史上,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三派都曾先后传入武汉。其中,尤以天主教传入最早,经济实力最强。直至今日,它依然是武汉市拥有众多信徒的教会之一。天主教在武汉地区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明朝末年至清朝康熙年间,是...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天主教如何在自立中自强成为时代的命题。一个自强的教会应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是一个敢于创新和超越的教会,是一个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和辨别是非能力的教会。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自近代大规模传入福州以来,在西方文明理念和中国社会进步大潮的推动下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得教内女信徒的地位有所改善和提高;但由于基督教教义天然的保守性和近代中国社会改良的滞后性,女信徒的教会地位又有一定的局限。教会中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的实现最终有赖于全社会女性地位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20.
包智敏 《天风》1996,(10):18-19
东方教会伊拉克及俄罗斯教区主教(Metropolitan)吉瓦基斯·斯理瓦(Gewargis Sliwa),应中国基督教协会的邀请,于今年8月1日来中国访问。主教首先访问了西安,8月5日到达上海。 东方教会与中国教会有着特殊的历史联系。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