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寿堪 《哲学动态》2001,1(10):28-31
元哲学的共性与个性 ,即哲学自身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哲学的本性至关重要。当我们反思半个世纪来我国哲学所走过道路的时候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 :哲学与政治关系始终没有很好解决 ,不是走向这个极端 ,就是出现另一个偏向。我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就是对元哲学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问题 ,缺乏真正了解所致。1   哲学 ,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是研究两类问题 :一是客体 (自然界、人类社会 ) ;一是主体 (人自身 )。前者是关于世界的存在问题 ,它要解决的是如何认识与改造世界 ;后者是关于人的存在问题 ,它要解决的是如何理解人与…  相似文献   

2.
哲学·科学·宗教——罗素答W.魏亚特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什么是哲学?答: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世上没有两个哲学家会作出同样的回答。我认为,哲学是由对一些人们还没有精确认识的问题所作的各种思考构成的。问:哲学和科学有何区别?答:广义地讲,科学研究我们所认识的东西,而哲学则研究我们所不认识的东西。这是一个简单的定义,也正因此故,随着知识的进步,各种问题会不断地从哲学领域转向科学领域。问:哲学有什么用处?答:哲学实际上有两个用处。其一是对那些不能加以科学地认识的东西,保持活跃的思考,因为  相似文献   

3.
记者:听说您原是理工科大学毕业生,是什么原因使您转而从事哲学研究的呢? 答:这件事说来话长。简单地说,个人职业的这种转变,是由当时社会为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提供的机会和我个人的选择所促成的。记者:那么现在您对自己当初的这种选择有何感想? 答:说实在的,我觉得没必要过多地对这个问题谈"感想",这一切已成为过去。  相似文献   

4.
走向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哲学盖勇,徐庆文当代中国哲学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伴随着20世纪帷幕的徐徐落下,我们将走向新的世纪.面对这样的一个历史时刻,中国哲学将如何定位,一这是一个非常富有意义的课题。从哲学的现状看,当代中国哲学应着力处理好下列几个问题:第一,处理好政治与哲学的关系。中国当代哲学的历程昭示我们,过分强调哲学的党性和政治价值,片面理解哲学为政治服务口号,甚至将哲学与政治等同起来,对哲学过分干预和不断施加压力,就会使曹竺私大独立性,成为政治的附庸和为政治宣传作论证作辩护的工具。第二,找寻哲学走向现实的关键环节,使哲学从理性抽象过渡到理性具体。必须处理好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既不能要求直接对应,又不能远离实际生活。第三,应淡化一下哲学研究中的体系建构热。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闭门造车式地建构种种体系,是一种浮澡心态的体现。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认为应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哲学研究,展示哲学的鲢力,这是世纪之交哲学努力的方向。首先植根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关注现实生活,既是哲学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土壤,也是走向未来的重心与主题,这是它获得恒久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哲学走向世纪之交的另一重要特征是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一门通学--叶秀山教授哲学治学答问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 :在现实生活中 ,哲学常被人误认为“无用之学”。作为哲学工作者 ,您对此如何理解 ?答 :哲学的存在和发展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传统。哲学绝不是无用的 ,历史上 ,无论哪个民族 ,都从未取消过哲学 ,较大的民族 ,都会有比较系统的哲学思想。哲学不能立竿见影地帮助人们解决眼前的具体问题 ,其发展也不能停留在为别的行业、别的科学门类总结经验的层次上。哲学家去总结别的行业、专业的经验 ,还远不如其本行业、本专业人士。哲学有自己的学术专业 ,具有纯粹性 ,应该强调其自身发展。因此从事哲学研究首先就…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这个当前全球性课题的解决,有赖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表明人与自然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问题,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几千年哲学史中各派对此问题都有自己的解答。随着当代人与自然矛盾的激化,这个问题再次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一个纯粹抽象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与实践相关联的问题,同时也是这个领域中主客体矛盾历史地发展的问题。一、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据:人始终具有受制于自然的“受动性”,而“人化自然”则永远具有“人道主义”的品格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逻辑的…  相似文献   

7.
认识论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谁产生谁;另一方面是思维是不是存在的反映,它和存在能不能一致。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前三章中所讲的认识论,正是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根据列宁对认识论所作的三个结论,认识论本身有这样三个最主要的问题,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当中,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形而上学的根本不同。这三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8.
自有哲学反思以来,认识人就是一种困难的探索。“我仍然不能认识我自己”——这是苏格拉底遵照德尔斐的神瑜,对这个问题的直率的承认。哲学家历来就认真地以不同方式寻求自我认识,事实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广泛和最困扰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基本问题始终是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不仅因为它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作用,而且还在于其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哲学基本问题是否真的落后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变得无意义呢?抑或仍然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方向和主流?理论思维是历史的产物。本文考察了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它在当代哲学思想发展史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主客体范畴的功能和主体性的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每一个哲学范畴都有其特殊的功能,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现在人们如此重视主客体这对范畴,也是因为它具有其它范畴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那么,主客体范畴的特殊功能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把握主客体问题的实质。首先可以肯定,主客体范畴不是用来解决世界统一的基础即何者为第一性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个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这对范畴的任务。主体和客体不等于意识和物质。主体不是一种纯意识的东西,而是一个包含物质和意识两方面  相似文献   

1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哲学研究中,大量的哲学论证其前提依赖于直觉,从直觉出发建构哲学论证是当代哲学的一个主要特征。由此引发的一个问题是:专家直觉与大众直觉哪一个更为可靠?传统哲学家认为专家具有洞见,大众则充满偏见,这种立场被称之为专家辩护。实验哲学家反驳了这一看法,认为专家直觉和大众直觉同样不可靠,所谓的洞见不过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偏见。追索这一思路,本文认为哲学在根本的意义上是人间之学,专家和大众直觉都值得同等对待。本文一方面引介讨论实验哲学对专家辩护的批评,另一方面从概念上理清直觉和理论的关系,指出专家辩护不能成立的深层原因,进而在此新理路下,重新理解哲学与科学的区分、重新理解哲学的本性。  相似文献   

13.
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是自真正的、独立的自然科学面世以来始终存在着的老问题,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无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们在议论,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是被指导与指导的关系吗?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在国内外都曾发生过对诸如摩尔根学说、控制论、相对论等的批判,这些批判的意图是想以哲学来指导自然科学。这些批判也确实一度表现出哲学对自然科学的讨伐,令人有哲学给自  相似文献   

14.
语言问题是 2 0世纪西方各派哲学都面对的重要问题 ,更是贯穿于整个英美分析哲学传统的核心问题。 2 0世纪英美分析哲学之空前地强调语言问题的重要 ,是同其重视知识论的传统分不开的。希尔说 :“古代和中世纪哲学主要关心存在问题。近代哲学主要关心认识问题。到了现代 ,哲学却不断关心意义问题。当然 ,大多数现代哲学也关心认识问题 ,但它接近这个问题既不从研究主客体关系的立场出发 ,也不从证明假设的正当性着手 ,而是通过意义辨别或语言表达的分析来解决。” (希尔 ,第 4 81页 )这段话点明了西方现代哲学发生语言学“转向”的一个重要…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的个人之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戴茂堂 《哲学动态》2005,1(3):11-13
和谐是一个关系范畴.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关系只是对于人的关系.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从理论上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便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具体说来,这个问题可以更加清楚地表述为:第一,为了社会的和谐,是否应该牺牲个人的差异?第二,如果一个和谐的社会还要留给个人自由的空间,那么,这自由空间是否有一个边界?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精神世界中,哲学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又变化无穷的领域。走近哲学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一场接一场的辩论,人类的理性、思想和智慧在这里相互砥砺,竞长争高。辩论以问题为中心,旧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又随之产生。就连哲学是什么这个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哲学作为一个学科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这也许正是它的常态。对于哲学是什么与做什么,需要不断地追问。这是哲学令人困惑之处,也是其充满魅力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7.
如何从哲学的角度开展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研究,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探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根据,可能是适合哲学思考的选题之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既涉及对现实生活提供的新材料的掌握与分析,又会涉及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原理的理解、对历史必然性与选择性的理解、对社会演进机制的具体把握,对民族范围内的历史进程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进程相互关系的认识等一系列历史观问题。人们不能向历史“颁布法则”,也不应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恩格斯指出过对“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命题的两种不同理解,这对我们研究社会发展问题也有启发意义。下面发表的一篇文章和一封致编辑部的信,是差不多同时收到的。它触发了我们开辟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划分根据问题的探讨”栏目的想法,或许关心改革的社会现实又关心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研究的理论工作者会有兴趣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从逻辑学向自然哲学的过渡一直被后来的研究家们视作黑格尔体系中的一个难题。逻辑学的理念是在什么意义上“外化”为自然的?自然哲学的性质及对象是什么?它与经验自然科学及其对象的关系如何?这一连串问题都是与“过渡”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甚至有理由认为,国内黑格尔哲学评价上存在着的一些偏颇部分地也正是由于人们在这一问题上  相似文献   

19.
一哲学是什么?这是一个让国内的哲学学者已经有些厌倦的话题。如果说这个问题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凸显与哲学的边缘化及其与时代的脱节有关,那么这个问题的降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哲学对自身位置的认可及其向生活的贴近。但问题的降温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一方面,哲学观问题是哲学只要存在就会不断追问的恒久问题,哲学正是在对此问题的不断追问中前行的;另一方面,对待哲学的态度根本上乃是对待生活的态度,前者不过是后者的缩影和表现。换言之,哲学观所折射的其实是人生观、生活观:一个功利主义者、个人主义者势必把哲学看作工具或谋生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的经验证明,注重从哲学的层次上探讨和回答当代实践与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哲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处理哲学与时代、哲学与现实的关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行之有效的正确途径。这也就是通过发挥哲学自身的功能来丰富和发展哲学的过程。本刊自1986年以来开展讨论的商品经济与道德进步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在改革实践中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一些研究者已经意识到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和伦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并力求通过哲学原理研究和伦理学研究的结合,来克服过去对原理的简单化、公式化理解。应当承认,要科学地解释和回答当代社会生活实践提出的诸多异常复杂的问题,决不是轻而易举的,这需要理论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头开始,重新钻研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例如,要真正科学地解决商品经济发展和道德进步的关系问题,就要具体地研究: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本质和功能,是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和环节受基础所决定的,又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和环节来实现其特殊功能的?它跟经济基础的关系,同上层建筑的其他成分跟经济基础的关系,有什么区别与关联?对这类问题的深入考察,又要求对整个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中实际存在的而非臆造的一系列问题作系统而深入细致的考察。近年来人们普遍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整体化趋势,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性思想来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过程,但这是否意味着唯物辩证法的一整套方法论已经过时?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体关系,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因素内部的不同成分之间关系(例如同一社会中道德上不同体系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上,还要不要彻底贯彻唯物辩证法?如果在这些因素和成分之间客观存在着矛盾,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它们相互间是不适应的,而如果基本上是适应的,是否就意味着没有矛盾?还有,构成社会形态的这些因素和成分之间的关系又通过什么样的具体形式体现为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各种关系(主体与客体,目的、手段和结果,认识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自觉性和自发性,等等),这些关系和矛盾怎样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又怎样在实践活动中解决,等等。对于诸如此类问题的扎实研究,将丰富和深化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加强伦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将为解决实践中的各种难题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当然,象这样一些重要课题,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问题是,学科之间缺少沟通与合作,加剧了研究的难度。我们希望以这个问题的讨论为新的起点,加强哲学同其他科学部门以及哲学原理同其他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现实问题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的密切结合。我们这里发表的《经济与道德关系问题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对道德适应关系的辩证思考》两篇文章,就意在推动上述一些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