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探讨了利他和利己动机驱动下的欺骗行为在行为和神经机制上的差异,及不同强度利他动机之间的差异。行为结果发现,个体在利己动机下相比于利他动机下会更多地撒谎,且在高利他与低利他动机下的撒谎程度显著正相关。ERP结果发现,在利己动机下,有机会撒谎比无机会撒谎条件诱发了更大的N2和更小的P3波幅;而在高低利他动机下,两种条件的波幅差异不显著。结合行为和ERP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基于利他动机与基于利己动机的欺骗行为存在本质不同,而基于不同水平利他动机的欺骗行为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确认识和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和由人所组成的社会所面临的最为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贾旭东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的《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一书 ,选择“亚当·斯密问题”为切入点 ,以市场经济为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 ,在吸收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原理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 ,对这个问题作了全方位的解析。理论层面 :从逻辑、价值和制度三个方面界定了利己与利他的含义 ,阐明了利己与自私、利他与无私的区别 ;从逻辑、价值、制度和行为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S.罗森  成官泯 《世界哲学》2005,(2):43-57,F003
本文译自《难以描述的日常性:哲学的可能性之研究》(The elusiveness of the ordinary:Studies in the possibility of philosophy,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第三章:"康德和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的先验替换".作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及其后继者非常关心幸福或至福,把它当作人类努力的最高实现,康德在这点上与亚里士多德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尽管他以配享幸福来代替幸福.但是,虽然他承认幸福是人类努力的一个基本目标,他对幸福论的攻击则为19世纪突显的诸如以满足(黑格尔)与工作(尼采)来替代古典的幸福观作了准备.我们可以满足于我们已尽了最大努力以配享幸福,即便我们不能肯定因而也不是真正幸福的.满足无疑低于幸福,而工作则意味着在无尽劳作这有限意义上的满足.在20世纪,幸福被代之以焦虑(克尔凯郭尔已经讨论过并把它从属于宗教的拯救或永福)与本真性(海德格尔).作者认为,幸福观的这种没落史与实践哲学的持续败坏,和它在现代数学与经验科学图景下的转型有关,而加速其没落的,则是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兴盛,更不用说行为理论与更时髦的人工智能哲学了.在这一章中,作者让亚里士多德分别与康德和海德格尔这两位现代大哲对质,意在让我们看到完全免于先验论或本体论意图的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如何不同于先验论或本体论意图的理解.亚里士多德与康德的对质点在于从日常或前理论生活中形成出德性的方式不同,而另一对质的要点则在于把日常生活变形为本体论,伦理与政治于是从对"日常性"的考虑中被清除掉了.译者认为,作者所努力的方向,即把现代大师放在更广大的背景特别是古典的视野中进行考察,对于我们如何以适当方式继承自康德以来的现代哲学传统,意义重大.本文所翻译的是这一章的前半部分,题目是译者所拟.  相似文献   

4.
任敏 《美与时代》2008,1(1):134-136
对孔子人性教育本体的伦理一元论观点提出质疑,阐释孔子人性教育本体中伦理之维和审美之维,由此造成的人性教育中启蒙理性与审美自由的表层悖论,进而指出在伦理维度与审美维度的内部,又分别裂变为理性与异化、审美与平庸的深层悖论.其内在矛盾折射了中国传统人性教育模式在现代教育理念下的焦虑.  相似文献   

5.
赵勇 《学海》2003,(1):13-15
肯德鸡、麦当劳的霓虹灯装点着中国都市的夜生活 ,黄皮肤的女人们学着白种同类们的样子洒着法国香水 ,北京的摩天大楼与纽约的没什么两样 ,中国制造的一颗螺丝钉同样可以装配在日本产的汽车上。在都市里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是现代化的滚滚洪流。当人们想逃离现代性的囚笼时 ,把边远乡村想像成“世外桃源” ,是位于现代性边际之外的自由与自在。实际上 ,我们人人已经置身于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之中。全球一体化的过程 ,同时就是现代性从中心向边缘渗透和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 ,我们称之为“现代化” ,它所展演的属性 ,即为“现代性”。吉登斯认为…  相似文献   

6.
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进化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含适应性理论是进化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假设, 个体的亲属是其适应性的载体, 但亲属们的价值有所不同。大量研究发现, 亲属的利他行为表现出不对称性, 即遗传相关系数相同的亲属表现出不同的利他倾向。如祖父母对孙辈的投资中, 外祖母往往投入最多, 外祖父和祖母次之, 祖父投入最少。研究者用内含适应性理论来解释这种亲缘利他差异, 进而提出了“父亲身份不确定性”等具体的进化假设。未来研究中, 国内研究者应在正确理解内含适应性理论的基础上, 更多关注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 采用多种数据采集方法和统一的评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是那些值得称赞的品质,人的德性就是既使得一个人好又使得他出色地完成他的活动的品质。我们认为,公民德性是指公民为了实现人的价值、追求幸福生活和实现社会的善,正确行使一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而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和能力,这些品质和能力体现在道德、理智和实践三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性资源,这些德性资源对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德性培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江畅 《道德与文明》2012,(5):104-110
修养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人生境界,根据环境和主客观条件所进行的旨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或某种素质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也指通过这种活动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或某种素质的水平.从人的个性特征看,修养可以划分为观念修养、知识修养、能力修养和品质修养.此外,还有为了获得智慧所进行的智慧修养.品质修养的主要目的是使品质成为有德性的,因而品质修养也可以说是德性修养.德性修养是指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所进行的养成和完善自己德性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它是道德修养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整个人生修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并在整个人生修养中具有基础地位,是使人达到更高人生境界的基础.德性教育与德性修养之间必须实现和谐对接和良性互动,只有这样,两种活动的功能才能得以有效发挥,真正取得德性养成和完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宗教道德的排他性 宗教道德的特点之一,是它的排他性。 比如基督教道德的第一要义是: "你要尽心、 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 是最大的。" (《马太福音》第22章,第37、38 章)这就是说,如果信仰上帝,就是最高的道德。 否则,就是没有道德。其他宗教也都认为只有自己 信奉的教义才是神圣的和绝对可靠的,对此不允许 有丝毫的怀疑。他们都宣称自己的道德规范也是宇 宙性的、永恒的,宗教经典的正确性是超时空的,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医疗环境是广大民众的共识和愿望,但临床实践仍面临诸多困境。资本垄断医学导致道德沦丧;技术统治医疗导致伦理缺失;利益吞噬人性导致人性亏损,任何完善的机制、体制、规范也难以完全规范医生的诊疗行为。德性伦理兴起是化解道德危机的迫切诉求,也是医学道德建设永恒的主题。摆脱医学道德危机,不仅需要伦理规范的约束,更需要道德与良知的支撑。务必要重视德性伦理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让道德的力量唤醒被麻醉的良知,从而超越资本逻辑、超越技术理性、超越自我意识,让现代医学真正为人类健康造福。  相似文献   

11.

疫情防控会造成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成功悖论”:虽然疫情防控给社会带来了整体利益,但具体的参与者个人却似乎没有得到什么实际的利益;于是,当疫情防控成功一段时间之后,一些强制性防控措施就会日益受到质疑,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逃避防控的“免费搭车”行为,直到再次暴发疫情。“成功悖论”反映出疫情防控中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之间的冲突:为了社会整体健康而限制个人权利是否能够得到伦理辩护?悖论的根源在于自由主义价值观导致了个人与社会的割裂,而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有助于克服这一悖论。

  相似文献   

12.
在去西方中心论的全球史观的指导下,威廉·麦克尼尔、斯塔夫里阿诺斯和杰里·本特利在他们各自的著作中强调了东方或不发达民族对人类历史的贡献。在此观点之下,麦克尼尔在《世界史》中把大量篇幅给予建筑、绘画和雕刻等艺术活动,认为艺术活动同样是人类对时代生活的深刻反映。而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仍然把主题放在传统的政治军事活动上,他对人类历史的分期也以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为分界点。作为后来者,本特利对两种趋向取中间态度,但在对人性光辉的关注上,他在《新全球史》中以更巧妙的方式强调了无差别的生命之贵。  相似文献   

13.
德性作为一种内在自觉的约束力在古代社会中曾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各种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础.近代以来,德性却在各种"强力场"的强势冲击下逐渐"边缘化".时这种"边缘化"的产生,现代性无疑有重大的责任.在德性伦理的重建中,德性伦理也存在着自身的悖论,这就要求伦理学界互相借鉴,以期实现道德伦理体系的完整性和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真主的存在 按伊斯兰教经典讲,真主是存在的,是真实的,是永恒的,是固有的,是无始的,是无形无影的。真主是穆斯林信仰的全人类的主宰,是宇宙万物的主宰。真主是超时间、超空间的,是造化万有的,是化育万物的。《古兰经》中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人性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统一体,它是德育建构的内在动因.理论上人性观为德育预设了理论的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方法论体系,形成了德育范式;历史中人性观的发展预制着德育形态的变迁.人性与德育的相关性在现代社会具体化为“主体”认知发展带来的三次德育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以水资源两难情景为实验任务,探讨了社会价值取向与反馈在社会两难决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1)社会价值取向在决策者的两难决策行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合作型个体比非合作型个体显著地表现出更多的合作行为.个体的社会价值取向可以作为预测两难决策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 (2)不同的反馈类型对具有不同社会价值取向的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影响不同.非合作型个体受反馈信息影响比较明显,而合作型个体则不易受他人的决策信息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德性伦理学复兴的要旨在于对规则伦理学的拒斥,通过对后者的行为评价体系进行一种德性论的"还原",以给行为评价提供一种前道德的评价依据;当代代表性的德性伦理学家都不同程度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带有形而上学的自然主义德性论具有排斥倾向;建立一种基于人性、德性和自然三者走向同一以及人生的意义与自然的意义走向同一之上的德性伦理学,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德性论对德性复兴运动深刻的启示要求,可能为伦理学研究的不利现状指出一个崭新的前进方向;德性伦理的复兴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也提供了反思的契机,为道德教育提供了真实的理论依据和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8.
利他性惩罚者是如何在演化中得到选择的?三个实验表明:利他性惩罚有利于惩罚者获取权力。实验1和2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发现,被试倾向于将权力分配给做出利他性惩罚的个体,其心理机制可能是利他性惩罚提高了人们对惩罚者的能力评价。实验3的结果进一步显示,群体间竞争强化了上述现象。上述结果为理解利他性惩罚的演化机制提供了一种权力视角,并为理解人类社会中领袖的最初涌现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通过有第三方的信任博弈考察6~11岁中国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儿童对描述性规范的理解如果达到成人理解的标准,就更有可能做出利他惩罚;(2)不同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的关系受到年龄的调节作用,即在6~8岁儿童中,描述性规范理解可预测利他惩罚;而在9~11岁儿童中,指令性规范理解可预测利他惩罚。这提示学龄儿童的规范理解与利他惩罚之间关系的形成过程可能存在从描述性向指令性的转变倾向,与社会规范的习得过程和形成过程或有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20.
德性伦理学的特征与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西伦理思想史上,主导性的规范伦理学都是德性伦理学,即"人是什么"或人"应当成为什么"的问题处于规范伦理学的中心地位.同时,"是什么"包括了"做什么"的问题.对于行为,义务论强调了道德原则的重要性,功利论强调了后果的重要性,德性论则强调对人的判断的重要性.同时,德性伦理学的重点在于对德性的研究,德性指的是人的内在品性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