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国情怀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公开运用理性对生存处境进行分析和反思后所形成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体现了人之为人的理性精神。就国家而言,人们的共同生活和理性认同构成了国家存续的前提;就个人而言,国家的功能和目的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理性诉求。正是个人与国家不可分割的密切关联,使得人们在理性的基础上产生了对于自己的祖国的热爱之情,爱国成为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理性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
吾主耶稣提倡"博爱"。 博者,广大也。博爱,自然是广大的爱。具体说来,包括爱国、爱教、爱岗、爱家、爱人与爱仇。 人生在世,都有自己的国家、信仰、家庭与交际。有亲人有朋友也有小人和仇家。 热爱自己的国家,具体表现在应该为国家的富裕、强大、安全与尊严而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诸如遵纪守法,尽心工作,依法纳税、服役当兵、发明创造、为国争光等等,都是热爱国家的实际行动。只要每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穆斯林素有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既源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滋养,又源于伊斯兰教爱国理念的教导,伊斯兰教倡导"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1)马良骏阿訇是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著名宗教人士、成果丰硕的经学家和穆斯林群众敬仰的爱国爱教光辉典范。1867年,马良骏阿訇出生于甘肃张家川,自幼受到家庭的良好熏陶,热爱求知、热爱国家。从20世纪初开始,他在新疆半个多世纪的宗教生涯中,讲经授业、著书立说、团结民众,坚定地倡导和践行伊斯兰教中国化,大力弘扬伊斯兰教爱国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4.
魂丽诗篇传真情──古代爱国诗品读徐启斌古代爱国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璀灿明珠,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妙教材。深入阐发古代爱国诗歌所蕴含的爱国义理,全面发掘深埋于其中的精神能源,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爱国精神、推进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5.
自从人类进入产生国家形式的阶段,爱国就成为被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念。爱国价值观源自人们社会化的生活方式,是公民与国家关系的集中表达。爱国价值观基于对于国家的归属感,基于对国家历史与文化的承载,基于国家的共同体生活。爱国价值观的内涵在于对于国家的忠诚,对政治体制、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对公民道德的持守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确立社会主义爱国价值观的伦理意义在于:爱国价值观是国家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是实现社会协调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培育公民美德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近日,我国宗教院校统一使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爱国主义教程》(通用本)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它弥补了我国宗教界长期以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缺乏系统材料的不足,对于加强宗教院校学生和宗教界的爱国主义教育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对包括宗教院校学生在内的宗教界人士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历史形成的热爱和忠诚自己祖国的感情、思想和行为。无论一个人的国别、民族和信仰如何,都有爱国的要求。在我国,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各族各界人民团结奋斗的光辉旗帜,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结合各宗教的特点,指导爱国宗教团体加强对宗教…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以热爱共同体为标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古希腊时期有所展现。古希腊公民热爱自己的城邦,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及实施"爱国主义教育"上,注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并强调将热爱共同体当作精神信仰和价值追求。古希腊时期"爱国主义"精神发展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精神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读古蘭经一卷二章126—129节的召示,我体会到穆斯林有四大任务: 一,培养自己。从穆斯林立場要真誠热爱主道,坚固信念,实踐念、礼、齐、課、朝五功,全面体现衣玛尼(信仰)、伊斯倆目(順主道)、依哈撒尼(行好)伊斯蘭三大要素精神。从人民立場要真诚热爱祖国,坚定意志,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学習国家政策法令,加强为国为民爱国守法观念,以增强祖国建设力量。二,齐理家庭。就是要使家庭中的全体成員由男到女、由老到少都要具有爱国爱教的观念,并有爱国爱教的表現。  相似文献   

9.
李静 《天风》2000,(11)
今天的教会还在地上,就必须要适应周围的环境。中国的基督徒生活在中华大地上,就要在这个地方为神传扬福音,为基督作好的见证,因此,应当正确看待教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一、教会应有爱国的见证 基督徒应当爱国,因为爱国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天经地义的事,也是主耶稣的教训和圣经的真理。 主耶稣就是一个爱国的榜样。他生在犹太国,从小就热爱自己的国家,他熟悉本国的律法,遵守  相似文献   

10.
吴志福 《天风》2015,(3):54-55
2014年底,我赴欧洲旅游,于平安夜抵达意大利首都罗马。第二天一早,出发参观举世闻名的古罗马遗址。在这遗址里最有名的建筑当属被列入"世界新七大奇迹"的科洛西姆竞技场(Colosseo,亦译作"罗马斗兽场"、"罗马竞技场"等)。透过竞技场保留下来的残垣断壁,抚今追昔,一幕幕历史活剧在脑海中浮现出来。科洛西姆竞技场原名"弗拉维奥露天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72年,罗马皇帝韦斯巴芗为了庆祝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下令在原  相似文献   

11.
何谓好慈善?古罗马慈善伦理思想家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提出只有"善施"才是一种真正的好慈善。所谓善施,包涵三个层面的意蕴:意向性层面(善意)、介质性层面(善物)和实践性层面(善行)。通过对这三个层面意蕴的解读,明确作为好慈善的精神本质是善意,物质载体是善物,道德实践是善行。可见,对于一个真正的好慈善——善施而言,这三个层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2.
"德性"是罗马共和时期和帝国早期日常政治生活中的高频词,也是拉丁史纂与文学的重大主题、罗马国民认同与国民教育的核心概念,以它为中心的一系列概念共同构成了罗马的政治伦理观念和政治价值体系.相比于其他对罗马政治文化的概括,"德性政治"这一范畴能够更好地揭示罗马共和国占据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借以对内宣示特权、罗马国家借以对外宣示霸权的意识形态及其心理—动力机制与社会—政治供给机制,它也是理解罗马历史上贵族竞争与贵族展示的锁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与它以之为原型的罗马德性政治在许多重要方面构成了有趣的对比,这种对比凸显了罗马德性政治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正>二、怎样理解爱国爱教的基本内涵我们常常将爱国爱教挂在嘴上、写在文件里,可爱国爱教究竟有哪些含义呢?爱国爱什么,爱教爱什么?对很多人来说,这似乎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但仔细琢磨又一下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爱国爱教不是抽象的标签,也不是空洞的口号,应该有具体的实在的内容,有可感的火热的温度。我们所说的爱国应该是指,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由衷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始终注意维护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万物之灵,是自然界中的最高级动物,具有社会属性,有着极为复杂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活动,时时刻刻与这个世界发生着联系,包括人与环境、人与人、乃至人与人之间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早在古罗马时期的庞贝壁画中已经出现了具体的人物肖像画作品,由此可以看出人类自古以来就不缺乏对自己的认识和描绘,"人物"也是许多画家热衷于描绘的重要题材,因此,人物油画及其内在精神的表达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独特的审美价值。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对比中西方人物画以及经典绘画理论进行举例论证,再就"油画中人物形象的内在精神"这一主题展开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古罗马宗教中,维斯塔是最美丽的神祗,宛如象征她的火焰一样圣洁无瑕。她的名字源于梵文词根"vas",意为"奕奕生辉"。罗马人把维斯塔看作家庭和国家灶火的化身,把对火的敬畏升华为对女灶神维斯塔的崇拜,而且把她看作关乎国家社稷的神明;维斯塔贞尼则是侍奉维斯塔女神的女祭司。  相似文献   

16.
民主的精神象理性主义一样在西方源远流长,不过起初是涓涓细流,只兴盛于古希腊雅典等城邦,且把妇女、奴隶排除在外。古罗马共和制也多少有些民主之风。后来中世纪的一些新兴城市也曾多次试行之。但民主的精神至英国革命、法国革命以后才蔚为壮观,许多专制帝王人头落地,民主的思想深入人心。这是从发展的大趋势而言,其实专制制度也不那么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在法国虽有大革命烈火焚身,但君主制在19世纪多次复辟。在英国议会民主制虽强大无匹,但仍对君王低首致敬。至本世纪初欧洲真正能够称得上民主制的国家屈指可数。除英国外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阿克苏宗教界于2010年10月19日,开展了以"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卧尔兹"演讲比赛活动,12名爱国宗教人士进行了演讲,地市相关领导、爱国宗教人士代表  相似文献   

18.
热爱祖国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也是基督徒的世间使命。爱国爱教的统一,是今天中国基督徒“爱德”的重要表现。作为华夏炎皇子孙的中国基督徒首先应该热爱社会主义新中国、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富于爱国传统的回族人民以忠勇和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和祖国独立,涌现出了左宝贵、马本斋等彪炳千秋的民族英雄。生活在抗战大后方的甘肃临潭西道堂教民也积极参与抗日民族救亡运动,以实际行动注解了"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这一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穆斯林素来具有光荣的爱国传统,对于国家有着极强的认同感。"爱国是伊玛尼的一部分"已深入中国穆斯林的心,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穆斯林的心理传承。一处理好政教关系,才能实现两世吉庆。伊斯兰教法本身由两部分组成,这就要求穆斯林应该智慧地处理好教法与世俗法关系。"仪巴达特"——人与真主的关系部分,属于个人功修,如礼拜、封斋、朝觐等。"穆尔麦俩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部分,属于灵活变通的内容,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