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全国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入之际,中央统战部日前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研讨会,这是我们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做好各项工作的又一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只要我们稍稍留意一下佛教史和文学史,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自佛法东传中土,中国古代文人学士大多烦心或笃信佛法,尤其是盛、中唐以后,文人近佛、学禅已是一种普遍的人文景象,唐宋著名的文学大家几乎没有不与佛道禅法发生干系的。在这批文人雅士中,白居易的崇佛司禅可以说是极具代表性的。白居易(772一846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太原人,李商隐给他作墓志铭,称其为“太原白公”。白居易一生笃信佛法,他读佛书、悟佛理、作佛家语,极喜与僧人交流,据增传载,他尝与高僧惟宽、甄公、道标、慧琳、智常、神凑、寂然、智如、…  相似文献   

3.
学二老师     
学二老师姓“夏”名“学一”,镇教育办公室成教专干,年近花甲,精力旺盛,为人豁达乐观,与世无争,无论老少皆能友好相处,同事们便亲昵地呼他为“学二老师”。  相似文献   

4.
汤用彤学述     
以研究文化守成主义而知名的美国汉学家艾他先生引用乃师费正清之言回:“自从与西方沟通后,中国历史稍微容易理解些。因为在接触后,中国人多少有些关于西方文化的认识,观念、思想上容易与西方人沟通”(见《关于文化守成主义的对话》,《原学》第二辑页1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此论虽隐含着令人莫可奈何的话语霸权,却也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在这个轻飘飘的“稍微容易理解些”的背后,却是几代中国知识分子在心灵深处饱受由古今中西之争所带来的沉重的心理负荷一那既是思想学派的纷争,更是个体心灵的撕裂。曾经有肯…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中国思想界,处于万花筒般的动荡剧变中,要找出能转时代潮流而不为时俗所转的大思想家,委实不多。在长江流域,先是在下游的南京,抗战期间转移到上游的江津,存在着一个特立独行的佛教知识分子集团。他们以殉造者的精神,过着近乎苦行借的研修生活,探讨着终极的佛教真理,却公开宣称“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与一切迷信和独断无缘。在一个义利不辨、师道不行的时代,他们高扬师道的价值,终生献身于师门事业,前赴后继,薪尽火传;然而,为了求道的真实和学术的尊严,以“依法不依人”的磊落胸怀,敢于修正师尊的思想。他…  相似文献   

6.
东福寺位于京都市郊,与日本其他寺院一样,建筑都是灰瓦木墙,而且用的都是本色,朴素清冷,更像人们心目中的佛家“精舍”宋福寺是模仿中国浙江径山万寿寺建造的,几经沧桑,径山万寿寺已荡然无存,而东福寺则成为日本临济宗的大本山,下属370个寺庙。东福寺派省长福岛庆道先生称中国佛教是日本佛教的老家,80所代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老家拜访一次。福岛省长对客人谈得最多的是他率日本僧众回径山万寿寺遗址朝拜的情形。从裱装在大镜框中的照片上可以看出,朝拜那天,他们背着供品,冒着雨,走了好长一段泥泞小路。其虔诚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7.
我近来时有午夜梦回的体验。o夜深忽梦少年事”,倒并没有什么别的酸溜溜的感觉,而是常让一种“中毒太深”的清叹感伤占据脑海。中什么毒?中佛教的“毒”也!从20岁算起,我有幸承蒙佛祖加被,赏我吃“佛教”饭,整十三年啦!老实说,虽然也拿了学位,造些许文字业(以至于今),但要论起学问功夫,有的是比我渊博的师哥师姐乃至师弟。那么,又怎么中毒太深的呢?没别的,只不过在不知不觉间,被佛教的“毒”浸润到个人心理乃至血脉骨髓里去也!不是说“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吗?误落佛网中,有十三年功夫,验之体之以个人刻骨铭心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人力资源的从业者和心理学的初学者,经常在工作中或是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对于不同的人,即使是同一件事,也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又比如面对前来咨询的员工,如何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义比如为什么要学心理学。心理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不但能够拓宽思路、增加认知,而且可以部分地解答我之前不少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佛学与死亡学佛日死亡,是自然界对人类这个万物之灵的最大挑战。没有谁不面临这一挑战,没有谁不在与死亡的战斗中惨遭失败。明人袁中郎说得好:“茫茫众生,谁有不死?堕地之时,死案已立。”每个人从呱呱堕地便开始了向坟墓的进军,死神之绞索从一出生便套在每个人的脖...  相似文献   

10.
(一)我是带着巡礼佛教圣迹的愿望进入新疆的。1992年初秋,作为北大考古系研究生,在晁华山教授的安排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8,(3)
律学重光的先决问题吕现代中国内地大部僧团的戒律废弛,毫无生气,这是和律学之不明密切相关的。因为从清代以来,很少有人切实请求律学,戒律几全等于具文,它的组织集体、指导行为的真精神,早就黯然不彰,本来依据戒律构成的僧团自然也徒存形式,终至于萎靡不振了。...  相似文献   

12.
道教内丹学揭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道教内丹学的发展历史和流派;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剖析了内丹学基本理论的秘密。同时,对男子单独静坐的清修丹法、女子独自修炼的女丹程序,乃至男女双修的阴阳栽接丹法都作了剖析,初步揭示了这种在道教中师徒口诀秘传的内丹学的真相。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学2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本世纪初年王国维首先把西方“美学”介绍到中国,中国人始知有“美学”并开始自觉地建构美学学科的独立体系至今,已近百年。百年的历程坎坷曲折,所幸它终于盼来了自由发展的大好时机,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20年。由于政治开明,思想解放,“双百”方针得到真...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素质概念作出自己的解读,将素质教育定位在“因材施教,学迭性天”的理念上,并对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孟强 《哲学动态》2023,(8):111-117
作为理解技术的概念框架,“器官学”由斯蒂格勒引入哲学界。从词源上看,“organ”的基本含义是“工具”,而“器官”之义到近代才出现。在斯蒂格勒之前,卡普和弗洛伊德已尝试从器官角度理解技术,视技术为“器官投射”或“辅助器官”。斯蒂格勒的广义器官学旨在探讨身体器官(有机体)、人工器官(技术)与社会器官(组织、制度)之间的关系,并特别强调人与技术是“转导关系”。基于对器官学诸侧面的刻画,我们可进一步把它理解为关于人与技术的“替补”存在论。技术的器官学之思表明,技术对“此在”具有构成性,人的生存离不开作为人工器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郭由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25-125
艺术是什么?何谓艺术?我们试图到先哲们的著作里面去寻找答案,但却遗憾地发现,人类的美学史似乎是一部“美学困惑史”,功利与非功利、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等种种问题一直不得其解。  相似文献   

17.
《四川心理科学》2014,(22):81-81
2009年9月,列五中学与史迪威教科文国际交流中心合作,成立了国际交流部,始称“史迪威国际交流部”,后更名为“教科文国际交流部”,开设出国留学国际班,开展国际互访活动。  相似文献   

18.
唯识学在对真如的阐释上有其独特意趣,它特别与真常学的真如现有着明显的差异。在理论上,唯识学与真常学隶属不同的逻辑体系。但是,千百年来,中国佛教界一般又多把两者混为一谈。即使是历代名师,也不免武断,用真常理论来揣测唯识奥义,这是有其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根源的。真如是佛教哲学的指向所在,因而对真如如何理解就决定了其是否是佛法和是否是究竟法。唯识学是印度三时圆教,为《解深密经》所印证,所以玄类法师西行大意,就是为了澄明真如的本义,他坚信唯识学为佛法之极谈,这是有其逻辑理由和事实根据的。本文所谈的问题有两…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乐曲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快,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理性和感性进行和谐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0.
王艾明 《金陵神学志》2000,(3):13-18,34
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表明,三自原则中的自治原则将成为中国教会未来的神学体系中有关教会论理解中的实践原则。教会性的欠缺是中国基督徒的团契目前较为紧迫的问题,也是正在进行中的神学思想建设很快就要遇到的课题。如何理解中国基督徒的团契,即日常口语中的中国教会这样表述的内在本质并对之作出有效的界定,构成了本文的意图。从表象上来看,自治原则并非艰涩话题,但是,若要阐释出其中的实在之意且使之具有实践性,那就必须从教义学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