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教词典     
身神 道教气功名词。道教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天地所有者,人身亦有。故天地间有神,人身中亦有神。人身中之神,总名“身神”。《云笈七签》卷五十五《思神诀》谓身神有“三魂、七魄、三元、五真、一神、百神、三万六千神”,身神的邪正取决于心,“心正则神正,心邪则神邪”。主要身神有二十四神,即上景八神,包括脑神、发神、皮肤神、项神、膂神、鼻神、身神、目神;中景八  相似文献   

2.
道教词典     
身神 道教气功名词。道教认为,人与天地相应,天地所有者,人身亦有。故天地间有神,人身中亦有神。人身中之神,总名“身神”。《云笈七签》卷五十五《思神诀》谓身神有“三魂、七魄、三元、五真、一神、百神、三万六千神”,身神的邪正取决于心,“心正则神正,心邪则神邪”。主要身神有二十四神,即上景八神,包括脑神、发神、皮肤神、项神、膂神、鼻神、身神、目神;  相似文献   

3.
道教辞典     
五神 古代人体精神名词。(1)指五脏神。河上公《道德真经注·成象第六》:“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2)指头与四肢之神。《真诰》卷五:“当存五神于体。  相似文献   

4.
陈来 《哲学研究》2022,(1):41-51+126
随着“气质之性”说的确立,“气”的观念成为朱子晚年讨论已发未发问题时的一个要素。文章从黄榦论性时所引述朱子“气不用事”的思想出发,梳理分析明清朱子学和朝鲜性理学中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对于朱子学中所说的“未发”,如果从性去理解可称为主性派,从心去理解则是主心派。主性派中,又可细分为主“天地之性”说和主“气质之性”说。主心派中,又可细分为“未发为中”说和“未发不中”说。通过这些不同理解,可见有的问题朱子本人虽论述较少,但却成为后世朱子学者的重要讨论对象。正是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形成了朱子学内部的不同观点或派别,这一过程也使得朱子哲学体系中的各种逻辑可能性得以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5.
安孝辉 《天风》1994,(9):2-4
复活的主查彼得爱主之心时,对彼得提出任务:“你牧养我的羊。”使徒彼得在晚年也劝勉与他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  相似文献   

6.
周磊 《中国哲学史》2021,(2):37-43,53
明代“气学”心性论建构存在两种不同的路径,分别以王廷相的“性由心主之”与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为代表.王廷相建构了现实、动态的人性论,其“性由心主之”理论将人心设定为人性养成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这种致思方向符合“气学思维”逻辑推演.而吴廷翰的“心由性主之”则依然没有摆脱理学“复性”模式,人心在人性养成过程中作用较低,因此...  相似文献   

7.
《黄庭内景经》的脑学说和心脑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医学持心主神明说,至明清以后才提出脑主神明说;道教则在东晋以前出世的<黄庭内景经>中已经对脑主神明有了明确的认识.本文即剖析了<黄庭内景经>中的脑主神明说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心脑关系问题.认为其中的脑主神明说主要体现为脑为精神之主宰、生命之根本两个方面;心脑关系则体现为脑主神明而为百神之宗主,心主神明而统帅五脏六腑一身之生理运行;脑神静、心神动;脑神无为、心神有为;脑主神明之体,心主神明之用;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脑主神明说是道教炼养学的医学理论创造,需要大力开掘.  相似文献   

8.
坐忘铭     
正心为形之主,身乃神之舍。身安则神安,心明则神明。观乎人生,碌碌于追名逐利所惑者多;安分于抱朴寡欲无累者少。所惑者乃神之昏暗不明,所累者为心之骄躁难平。然何由得少惑少累?天隐子曰:简事收心,物我两忘。如此,惑者自明,累者自清。自明自清,神静心宁。知  相似文献   

9.
保守我心     
林孔华 《天风》2001,(9):8-9
司马桢的《坐忘论·收心》记载着一句话:“心者一生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其意为,心是人一生的主宰,掌管着人的意志、思维,主导人的精神;心的静动与否,则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着人的一切行动。海涅说:“在一切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人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 对于人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比心灵更重要,因为心灵主宰着人的全部。心灵如果出现问题,则整个人都会有问题。人之所以为善或成恶,都是由于内心世界的主观因素决定和  相似文献   

10.
灵修心得     
田素良 《天风》2001,(8):42
“馨香之祭”源于上帝的祭坛,基督生命之光,照亮吾心。我愿跟随,甘心奉献,事主爱人,灵里甘甜。由主引领,纯洁恩源,步步进深,与神相印。爱源丰盈、美满。 主赐义工祷告碎言,愿作小鱼,贡献主前,让主祝福掰开,神恩浩大,无边无量。 (一) 宇宙万物的创造之主,从亘古到永远你是上帝。人类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的心身医学思想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473061)郭延东,吕云玲(一)心主神明而率全身的心身理论《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卫气》云“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  相似文献   

12.
道教内丹性命双修与中国器乐形神俱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钊 《中国道教》2004,(4):11-13
一 、道 教 内 丹 学 中 的 性 、命 身 、命 、气 、精 、形 等 物 质 性 范 畴 。 固 ,气 聚 则 神 灵 。 性 无 命 不 立 ,命 性 命 二 字 为 道 教 内 丹 学 之 纲 在 “性 命 关 系 ”方 面 则 代 表 了 “物 无 性 不 存 。 真 人 云 :“神 是 性 兮 气要 , 内 丹 学 文 献 中 对 性 命 问 题 的 质 与 精 神 ”、“身 与 心 ”、“形 与 神 ”、 …  相似文献   

13.
主持寄语见33页主持寄语本期的故事 ,出自《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章第一》中的《菩萨本生》。说的是佛过去世为菩萨时 ,布施度无极的事。“布施度无极”是布施度至极无上的行持。这种行持是“慈育人物”———以大慈之心抚育万物 ,“悲愍群邪”———以大悲之心怜悯有罪恶的人 ;“喜贤成度”———为贤人的成就欢喜赞叹 ,这就叫度。还要“护济众生” ,“跨天逾地润弘河海”———天下、地下、江、河、湖、海 ,平等对待 ,一视同仁地给予布施。这是极难行之道 ,就连帝释天也没能完全做到。帝释天———佛教护法神之一 ,为忉利天之主。据《大智…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劝发菩提心文》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何趣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是也。云何名为邪正真伪大  相似文献   

15.
荆棘百合 《天风》2006,(20):28-29
常常听说“我受圣灵感动……”常看见一些人很容易热血沸腾,要行善、要祈祷、要读经、要唱诗、要服侍神。只是他们一阵热气之后,爱主之心就烟消云散了,热心时,他们说是受圣灵感动,但灰心时,他们是否认为圣灵不再感动,圣灵离开了他们呢?圣经中不缺少受圣灵感动的例子,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圣经中更告诉我们神是一位有计划、有组织、会管理的神。我们对神的工作方式、意图若缺乏了解,我们就不能按他的心意去行,去规范我们服侍神的心态、动机、目的以及明白最后要承受的结局。从神带领以色列民族出埃及这一特大历史事件,我们了解到神的心意。首先,创世记16章13至14节神在亚伯拉罕在世时就预备了亚伯拉罕之后裔寄居别人之地400年后要领他们出来。  相似文献   

16.
道教辞典     
[性命]①性为神,命为(炁)。《丹经指南》:“灵光一点,浩然常存,本来面目,性也;玄关一窍,先天至精,真一之炁,命也。性即神也,命即炁也。”《性命圭旨》:“性者神之始,神本于性”,“命者炁之始,炁本于命”。②性为太极,命为两仪。《道门语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性也,两仪者命也。”“人自父母构精之始,一点灵光藏于胞胎之内,先天元性化为离之阴汞;先天元命化为坎之阳铅,是为元炁,自此一水一火,一升一降,神炁交而心肾俱,温养久而胎婴成,由是脱离母腹,独辟  相似文献   

17.
一 (原文)世俗以疾咎鬼神者多矣。至于患疫,则日有疠鬼主之。余尝过无锡,适州人出郭迓神。诡衣冠面具为凶丑状,旗旄鼓吹,卫从而舁之。日,此主疫之神唐张巡也。原其谬,盖以公有疠贼之  相似文献   

18.
《管子·内业》篇之精神学说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管子·内业》是一篇讨论精神学说的文章。篇中使用的“道”、“精”、“气”、“神”、“性”等字,都是同义语。——第十五节云:“心能执静,道将自定。“而第七节则云:“敬除其舍,精将自来;……严容畏敬,精将至定。”证明“道”就是“精”。——第三节云:“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心术》下则云:“气者身之充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证明“道”就是“气”。  相似文献   

19.
刘敏 《周易研究》2023,(1):94-104
“心为太极”是邵雍提出的观点,本由先天易学的象数推出,有天地之心为太极之义,学者可以通过观物、虚静的功夫复见天心。朱子学对此的阐释大为不同,强调心对太极之理的本具,但本心为太极仍然可以成立。此说在朝鲜性理学的主理一派那里成为论心的重要依据,极大地丰富了性理学的心论类型。李退溪依此而强调心之未发唯理,因其所言理具有活动性,故只需用主敬功夫便可以优入圣域。李寒洲则进一步提出“心即理”,但其理不能直接活动,故其功夫既不如退溪直截,也没有阳明学良知呈显的自然之妙。退溪之说于朱子学有所溢出,寒洲之说则仍能合乎朱子之意。  相似文献   

20.
道教修炼最讲一个“静”字,静字贯穿修炼之始终。筑基炼已讲“静”,炼精化炁讲“静”,炼气化神讲“静”。道教认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昼夜随起随灭,而入静为修炼之起点,其目的是炼妄心返正心,以至与道合真。《元始天尊说升天得道真经》云:“古今常存,总持静念。”即谓修炼主静第一。修炼中先要身静,身静则心静。身心两静,才容易入静。入静后的功态与验证。初步静坐,能达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时以慧心除之,只觉周身唯一心灵而已,才算入静。反之,静坐后,一念即起,一念又来,而不能以正念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