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节奏"是绘画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当中的节奏主要是通过线条、色块、形体与明暗的组合和有规律的变化、运动来体现的.节奏是形成绘画旋律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潘禄  钱秀莹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1):1910-1919
节奏感知是人类独有的认知现象, 听觉在节奏加工中具有优势, 声音节奏可以更好地与肢体运动同步, 但视觉和触觉通道在节奏感知上也有着各自特点并存在广泛的交互作用。视觉通道的节奏感知较弱, 与听觉节奏同时呈现时会受到时间定位上的拉扯, 但通过加入运动信息和增强后天经验可以得到强化; 节奏刺激可以调节注意在时间上的分配使其同步化, 这种调节作用可以单通道或者跨通道地出现; 触动觉与听觉联系紧密, 人们可以通过听触通道的整合对节奏进行高级加工。  相似文献   

3.
王峥 《美与时代》2014,(9):99-99
分镜是动画的灵魂,在动画作品中,所有的人物运动、镜头运动和场景调度都需要通过对动画分镜进行严格控制和把握来实现。可以说,分镜是集合了动画所有的视听元素和情节变化的脚本,他的节奏控制是吸引观众注意力和把握观众情感变化的重要环节。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需要一套优秀的分镜,而一套优秀的分镜就必须把握好节奏变化,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阐述动画分镜中的节奏变化及运用。  相似文献   

4.
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学生活泼喜动的特征,也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本文旨在阐明节奏游戏的种类及其在音乐教学中作为重要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节奏游戏让具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学生快速地走进音乐、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生活当中也可以巧用节奏等音乐元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梁磊 《美与时代》2004,(11):89-90
一前言 健美操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练习者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陶醉于音乐的旋律之中,融化在物我两忘的艺术审美境界之内,在欢乐中健身、美体、减肥.所以健美操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6.
人际运动同步是一种“社会胶粘剂”, 能促进儿童产生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儿童的人际运动同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提升, 其同步表现受到运动方式、节奏刺激类型、同步对象等因素影响。在人际运动同步过程中, 时间感知、运动计划和运动执行三大认知因素参与其中, 既制约着个体同步能力的发展, 也影响个体同步的表现。孤独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性障碍,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异常的人际运动同步。未来的研究不仅要探讨孤独症儿童人际运动同步的异常机制, 还要更多关注人际运动同步训练在孤独症群体中的实际应用和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7.
歌唱是一门情感艺术。人的情感是人的一种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运动形态,在歌唱中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力度、速度和音色的变化上。歌唱是演唱者通过对声音的强弱、高低、快慢、长短、明暗来表现歌曲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纯声音、节奏、旋律尽  相似文献   

8.
音乐节奏和画面节奏之间的适当的音画合-和戏剧上的适度,要比音乐本身的质量更为重要.音乐若是将注意力吸引到它本身而忽略了影片显然是不恰当的,最好的电影音乐应当是"听不见"的,音乐是为影片服务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年轻心身医学研究专家税所弘在东京进行大量忧郁症的针灸治疗,得到各界高度赏识。他提出了克服忧郁心态的五种主观要求。笔者相信,这五种要求对于心身患者自律神经颇有帮助,它们可看作是忧郁患者步入健康的必备前提。这五种要求分别是:一、恢复自身生命的节奏。生命的节奏是属于个人独自的东西,实际上每个人都生活于自己的各种节奏之中。而各种节奏包括生活环境造成的社会节奏,也包括先天遗传和自然的生物节奏。自身的生物节奏包括睡眠、饮食、呼吸、排泄等过程,这些节奏的混乱会使身体感受不适,进而引致精神  相似文献   

10.
自相矛盾     
“有的人,生活的节奏明快、鲜明,富有弹性;也有的人,生活的节奏迟缓、呆滞,毫无活力。”“日本人的生活节奏太快,太强”。“我们有的人节奏松滞、缓慢的生活,我是早有所感的,……什么‘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些人根本不懂!工作上磨磨蹭蹭,业余生活也水水汤汤。这样的生活,谈得上什么节奏?!”“没有节奏的乐曲,无论如何是不会悦耳的。没有节奏的生活,也必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舞蹈的生命,舞蹈从它第一天诞生就和节奏同时存在。节奏也是舞蹈和音乐结合的纽带,它们相辅相成,共同创造着直观可感、有声有色、优美生动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音乐形象靠的是乐音的运动来表达内容与情感,美术形象靠的是色彩、线条的具体造型来表达内容与情感。二者在节奏、韵律、意境等方面却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似之处。音乐家可以从绘画作品中得到启发,而画家也可以从音乐中获得灵感。这种“互动性”为它们之间的融合与渗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谈起节奏,人们往往把它和音乐联系起来,词典中对节奏的解释也和音乐相关。从狭义上讲,节奏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等要素有一定规律的轻重、缓急的交替组合,从广义上讲,节奏是指合乎一定规律的相互对立的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交替、往复组合。书法如同音乐一样具有丰富的节奏已是书法界公认的事实,唐代书论家张怀瓘在《书议》中称书法是"  相似文献   

14.
<正>四、节奏知觉节奏知觉指我们对音符时值及其组合的知觉。这是音乐感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西方传统音乐中的节奏是以均衡脉动为基础的、各种合乎比例的时值的有规律组合。节奏知觉就是指对音值组合的准确把握和感知。1.音符时长知觉有研究表明,西方传统音乐时间序列中两个较为凸显的范畴:音符时长(或出现间隔)200-300ms(每秒钟5-6个音)的被知觉为短时间;音符时长(或出现间隔)450-900m s (每秒钟约1-2个音)的被知觉为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管林初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28-33
近二、三十年以来,生物反馈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新颖的心理治疗技术,并迅速从医疗实践中扩展到体育领域。本文以射击运动为例,可见生物反馈技术在射击运动员的培训中为运动员自我调节各种生理参数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经过一定的培训,运动员能很快学会正确地将他们的心率、呼吸和其它生理指标调整到最佳机能状态。并利用生物反馈技术,协调运动员的各种精细动作、调节运动节奏、纠正运动员的不良习惯和不准确的姿势,进一步地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元分析考察了言语节奏在言语加工中起作用的时间进程及影响因素。对36篇脑电文献(共43个独立效应量)进行分析,发现节奏影响言语加工主要表现在早期阶段的N100和P200成分、中后期阶段的P300、LAN、N400和晚期正成分上;个体对节奏违反非常敏感,言语节奏加工早于句法加工,在言语加工的中后期阶段,节奏与语义和句法发生交互;任务类型调节言语节奏对言语加工过程的影响,在外显任务中,言语节奏对言语加工过程的影响大于内隐任务和同时包含多项任务要求的混合任务。注意和预期是言语节奏加工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支持交互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正>事物不仅存在于空间中,而且存在于时间中,具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开始、进行和终结。众所周知,音乐是在时间维度中展开的音声运动。近年来,对音乐信息加工的时间性感知探索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成果亦逐渐涌现。本文从时间知觉基本属性的论述开始,切入音乐时间知觉的特殊体现;结合现有相关研究成果和具体音乐实例分析,从节拍和节奏知觉两个方面,对音乐信息加工中的时间知觉特征及其与人体运动、经验背景、社会文化等互动关联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时间节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赞美时间节奏变快,成了不少文章的主题。加快思维和工作节奏,也是普遍的呼声。快节奏几乎是高效率的同义词,体现了一种紧迫感和时代感。但是,认为时间节奏总的  相似文献   

19.
耶稣形象的成功塑造得力于多种因素,包括作者对叙述节奏的精心处理.就叙事性作品而言,对叙述节奏的深入分析已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成为"叙事学研究成效最显著的方面之一". (D.F.Tolmie,Narratology and Biblical Narratives:A Practical Guide.San Francisco:International Scholars Publications,1999,P.87.)  相似文献   

20.
合作是人类行为的核心,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孤独症儿童因神经生理、时间同步以及运动能力等缺陷,导致其在社会交往中合作能力不足。研究发现,人际同步可促进儿童的合作行为。通过人际同步干预,孤独症儿童的联合注意、积极情绪及运动技能等与合作相关的能力获得改善,神经系统得到激活,社会适应能力也有所提高。人际同步干预目前仍在同步机制、感知互动质量等方面存在局限性,未来除了关注同步形式、节奏频率及个体差异等变量对孤独症儿童合作行为的作用机制外,还应关注他们在复杂开放式社交场景中的感知互动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