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世纪文化工程在谋划中──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座谈会发言纪要本刊特约记者赵建政[本刊讯]4月9日至10日,"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大藏经工程)"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北京部分高等院校的...  相似文献   

2.
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座谈会纪要本刊通讯员1995年4月8日至9日,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办公室主办的“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座谈会”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务院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办公室、佛道教司、宗教文化出版社的同志,国务院宗教局副局长杨同祥主持...  相似文献   

3.
1996年4-6月新闻摘记4月3日,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副局长赤耐会见并宴请来访的俄罗斯佛教代表团。4月4日至5日,辽宁省委、省政府在沈阳召开全省宗教工作会议。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参加会议并讲话。4月9日至10日,大藏经编纂及电脑化(大藏经工程)座...  相似文献   

4.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汇。我国是世界上收藏大藏经最为宏富的国家,拥有汉、藏、傣、蒙、满等多种文本。80年代以来,我国的大藏经出版事业进入了近代以来最为活跃、最富建设性的时期,校勘、整理、出版了汉、藏文大藏经多种,包括《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房山石经》、《乾隆版大藏经》、《丹珠尔》、《南传大藏经》等。这些藏经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佛教文化事业正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兹依次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海外大藏经编辑及电子版大藏经的情况方广一大藏经是中国人创造的一个词汇,指佛教典籍的总汇,在古代中国,它主要指汉文佛教典籍。在现代中国,“大藏经”除了指汉传佛教传承的汉文大藏经外,包括南传佛教传承的巴利语大藏经、藏传佛教传承的藏文大藏经,还包括诸如梵文...  相似文献   

6.
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总汇。我国是世界上收藏大藏经最宏富的国家,拥有汉、藏、傣、蒙、满等多种文本。80年代以后,我国的大藏经出版事业进入了近代以来最活跃、最有建设性的时期,核勘、整理、出版有汉、藏文大藏经多种,包括《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房山石经)、《乾隆版大藏经》、《丹珠尔》等。这些藏经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佛教文化事业正进入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同时,除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之外,这几部藏经也是我们接触较多的藏经。兹依次介绍如下。一、《中华大藏经》简称《中华藏》,由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辑,中…  相似文献   

7.
《法音》1991,(12)
继香港郭兆明博士送我会巴利文《大藏经》之后,9月4日,泰国教育部长卡斯瓦斯迪·帕尼契博士偕夫人一行5人赍英译本巴利文《大藏经》三套赠予我会,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北京广济寺接受了这套经典。巴利文《大藏经》,又称“带传大藏经”,为南传佛教所依据的圣典。据《锡兰岛史》记载,公元1世纪末,锡兰(即今斯里兰卡)王婆伽马尼王于无畏山精舍集500圣者书写口传“巴利三藏”,始具今日巴利文《大藏经》的原型。至5世纪,佛音前  相似文献   

8.
1990年9月12日上午,本刊在津召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座谈会,与会者发言踊跃,部分同志在会后将自己的发言整理成文,谨选载如下八篇。  相似文献   

9.
祝贺《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方立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图书馆、中国藏学中心等单位一些有志于佛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学者,采取研究班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收集、整理、研究散逸在汉文大藏经以外的佛教文献,令人无限感佩。他们在社会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环境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藏文史料证明,在明永乐帝以前西藏还没有出现印刷出版业.至元武宗海山帝时,其国师大德加央刻印出版了卫巴·洛赛也西等翻译的《大藏经》,存于那唐寺.卫巴·洛赛也西、译师索南卫色和加戎·降曲崩等人整理编辑了西藏各地的《大藏经》.从此,西藏《大藏经》日趋完善.萨迦、贡唐、采贡唐和大隆等地流传的《大藏经》只是手抄而成,未能印刷.此后布顿大师编纂了《大藏经》.舍去了重复的部分,重编次序,增加了不少有关佛教的  相似文献   

11.
《大藏经》是总汇佛教典籍的丛书,最初在南北朝称为“众经”、“一切经”。天台五祖灌顶追记四祖智(山豆页)的行状《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引铣法师语总结智(山豆页)一生“有为功德”,说“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经》十五藏”,此即汉文“大藏经”一词的首见出处。前贤圆晋在《民国增修大藏经概述》(《南行》第6期,上海1948年)中,以简洁断语云:“结集佛所说教  相似文献   

12.
正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道教协会组织实施的《中华续道藏》编纂工程,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附"专栏25文化重大工程"第六项"中华典籍整理"中。该项提出要"支持《中华续道藏》、《大藏经》等宗教典籍整理抢修"。本篇是对未来五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所做的总体  相似文献   

13.
任连明 《法音》2023,(2):15-24
<正>一、引言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原,但是最早的汉译佛经何时何人何地译出已难以考证,但是就目前的资料来看,东汉桓帝时译僧安世高是大规模汉译佛经第一人,之后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体系庞大的汉文《大藏经》。“我国的大藏经,在宋代以前,均是以‘写本’形式流通,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大藏经也呈现出显著的特征。汉文雕版大藏经,流传至今并有确切实物验证者,共有二十一部。”[1]数量如此之多的佛教文献,  相似文献   

14.
大藏经中直接以女性命名或由女性主持翻译的佛教文献,数目众多,但除个别经典如《宝雨经》外,学界对其他经关注较少.本文试从这类资料入手,依据敦煌写经题记,对其进行整理,探讨其在佛教史上的作用和地位.将其与传统女性观进行对比,分析“八敬法”、“五碍说”得来之原由,从而论证女性在佛教初传和汉译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的要求,2007年11月4日,《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编辑委员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全体会议。会议宣布《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正式启动。91岁高龄的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著名佛教研究专家、《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主编任继愈先生出席会议。来自国内各高校和社科院系统的编委会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前所长杜继文研究员主持,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方广教授介绍了《续编》前期所做的部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古代的汉译大藏经[日]浦晋在佛灭以后经过数次结集而成的佛教经典,包括宣说佛的教法的“经费”,宣说教戒的“律藏”,论释教法的“论藏”,并称为“三藏”,是佛教的根本经典。发源于印度的佛教逐渐向国外传播,也传到中国,2世纪后半叶在中国正式开始译经。印度...  相似文献   

17.
根善  果三 《法音》2002,(10):86-86
江苏宝华山隆昌寺举行建寺1500周年庆典本刊讯秋高气爽,桔绿桂香。10月18日,素有“律宗第一山”之称的句容宝华山隆昌寺隆重举行建寺1500周年庆典暨祈祷和平法会,海内外诸山长老、大德居士和省市有关领导、各界嘉宾数千人参加了庆典。中国佛协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隆昌寺方丈慈舟法师主持了这一庆典。随后还举行了隆昌寺北坡路、戒公池、观景楼、传贤堂等工程竣工典礼。宝华山原名花山。隆昌寺始建于梁天监元年(502),明神宗敕赐大藏经及“护国圣化隆昌寺”匾,遂称为隆昌寺。据《宝华山志》载,从古至今“得戒僧徒遍于天…  相似文献   

18.
藏文大藏经简介见心十四世纪时布顿大师将藏文大藏经,总分《甘珠尔》、《丹珠尔》两大类。这是藏传佛教对佛教典籍的独特的分类法,此后便成为定式。《甘珠尔》收显乘、密乘两大部分的经、律。其中显乘收佛陀“三转法轮”所说经典,即初转法轮于鹿野苑所说的四谛法及戒律...  相似文献   

19.
佛教在中国流传近两千年,重要的佛教经论和资料都保存在中国的汉文、藏文、傣文佛教经籍之中。为了适应当前的大好形势,对于我国的佛教《大藏经》,实有重加整理、编纂、刊行之必要。一九六二年春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各方面的要求,召集了会议,决定重新编定《中华大藏经》。首先的工作是编定目录,然后再选定古刻本,加以校勘,影印出版。  相似文献   

20.
罗苹 《现代哲学》2000,(4):119-120
广东哲学界于8月2日-4日在鹤山市举行了研讨会。会议的主题内容是研讨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中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文化建设”问题。与会者发言踊跃,阐发了不少新观点、新思想,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