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新 《学海》2006,(1):5-12
《塔木德》完成于公元400-500年间,它被认为是继《圣经》正典之后犹太民族编撰的又一部重要的文化典籍。编撰《塔木德》的历史是犹太民族“从圣殿崇拜向书本崇拜”过渡的历史,是犹太教“经典时期”步入“拉比犹太教”时期。《塔木德》的出现为犹太文化的千年大厦树立起了中心支柱,由此形成了犹太文化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并为犹太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约瑟夫斯是第二圣殿后期重要的犹太作家,其作品在记载相关犹太历史的同时,也极好地体现了两希文化的融合.尽管受到第一次犹太战争的影响,约瑟夫斯的历史观念和历史书写依旧体现出极强的犹太特性,反映了在艰难的历史环境中犹太知识分子的求索历程.本文围绕着犹太人与上帝的关系,犹太人如何看待自身的命运,以及犹太人如何对待异族人的问题,分析了约瑟夫斯的上帝观和先知论、"神权政治"论,他对犹太民族灾难的反思,他对族际关系的态度以及他的末世论.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约瑟夫斯的历史观,成为左右其历史书写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饶本忠 《学海》2011,(3):80-84
犹太律法是犹太民族的法律制度,它对犹太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犹太民族曾有律法民族之称,它的发展深受犹太民族的宗教、历史等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犹太律法呈现出发展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宗教性、信守上的民族性以及属人法性等特征。其中,连续性特征常常被人所误读,属人性特征是犹太律法中最为人所知的特征,而宗教性是犹太律法的显著特征,民族性特征使犹太律法呈现民族特色。正因如此,犹太律法不仅成为犹太文化重要内容,而且也是世界法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希腊哲学的观照下精心辨析、正确把握犹太拉比与早期基督教各具特色的释经理念,不仅有助于从源头上厘清阐释学的基本性质,而且能对后世西方文化-文学理论的某些动向形成深层次认知.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里,表面的物质性文字是暂时的,其内在的精神性真理才是永恒的,要想还文本以其固有之义,须借助于由表及里的精神性阅读和阐释.犹太拉比则相信语言与存在同等重要,上帝之言或经文等同于上帝本身,由此其释经理念表现出对文本神力的推崇,及其对阐释之无限可能性的强调.从保罗以灵义废除字义的主张那里,能发现早期基督教释经学对犹太释经理论的背离,及其对希腊语言学的传承.20世纪中期以来,一批大胆挑战希腊-基督教阐释传统的犹太裔批评家已然崛起,显示出蒸蒸日上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在希腊化时代最初两百年间,以多比雅家族为代表的犹太世俗贵族迅速崛起.伴随着犹太世俗贵族的兴起,犹太社会迎来了第一次希腊化浪潮.本文通过分析希腊化时期犹太世俗贵族兴起的历史条件以及犹太世俗贵族与世袭祭司贵族的夺权策略,揭示了这个时期犹太世俗贵族对犹太社会希腊化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对犹太民族认同造成的影响,并总结了这次希腊化尝试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穆艳秋 《美与时代》2007,(2):100-102
卡夫卡与犹太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犹太文化背景出发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城堡>的深层意义.它讲述的是身处异乡的犹太人的"独特的感觉".在欧洲,有着歧视和排斥犹太人的传统.卡夫卡生活的年代,反犹主义盛行,犹太人生活艰难,加上父辈的影响,构成了卡夫卡或小说的主人公K被迫走上了通往"城堡"之路的社会、家庭背景.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上存有多种障碍,有他们自身的因素,既无法摆脱犹太精神格托世界对他们的影响,也有语言所引起的交流障碍等.  相似文献   

7.
阿拉伯哲学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阿拉伯,人们往往把它同沙漠、骆驼和粗犷愚昧的贝杜因人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一个思想文化落后的地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阿拉伯地区,是地球上一块古老之地,它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这块陆地上,存在着世界上两个最古老的文化圈。一个是尼罗河文化,另一个是两河流域文化。它们是人类  相似文献   

8.
敬畏上帝观是犹太人对他们信仰的上帝的一种本能的自然尊敬和爱,是犹太教信仰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犹太教教义的一项重要内容.犹太人的敬畏上帝既与爱上帝、敬畏罪以及惩罚等观念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在犹太教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犹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犹太人无国度而幸存千年现象成为学者研究的一个"谜".本文以伊斯兰世界崛起时犹太人为研究切入点,梳理伊斯兰世界犹太人的社会组织、经济生活和文化历史,揭示犹太-穆斯林文化的跨文化关系.这两种文化不断交融,互助共生,创造了犹太历史上最发达的物质文明和最伟大的文化遗产,架起了古代和现代之间的一座宏伟的桥梁,从一个侧面解析犹太人幸存之"谜".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脚步迈进了21世纪,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也传播发展了1350年,对中国穆斯林的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产生了深远影响。长期以来,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流融合,既保持了原有的特点,又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具有了显著的中国特点和民族色彩,成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中国穆斯林,特别是回族等内地穆斯林的历史,以经济活动为先导的中国穆斯林先民,从踏上中国这片土地开始,就把自己的命运同经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