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民族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在我国还掀起了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潮。当代民族文化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品牌包装也不例外。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形象,更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象征,所以品牌包装与民族元素逐渐融合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一种潮流趋势。在品牌包装中创造性地运用民族元素具有极其重要的发展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了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双重表现及其改变,结果表明:从外显的层面上看,相对国外品牌,消费者普遍认为国产品牌在质量印象、传播印象上不如国外品牌,在价格印象上比国外品牌好,在服务印象和整体印象上二者无差异;相对国外品牌,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具有更为积极的内隐品牌刻板印象;以直接劝说方式激发的民族情感不能改变外显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但是以间接劝说方式激发的民族情感可以使消费者对国产综合型产品的外显整体印象更为积极;无论以直接还是间接劝说方式激发的民族情感均不能使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产生更强的正向内隐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品牌来源国刻板印象的激活并非完全的自动化过程。  相似文献   

3.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契丹民族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契丹民族尊孔子为大圣,接受儒家思想,兴儒办学,兴礼立制,以德治国,纲常名教,提高了契丹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了契丹帝国的振兴,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封建化进程。契丹民族倡导儒风不及金元,仍保留着尚武习俗,他们吸收儒文化有劳古朴 重实用的特点。他们在北方草原地区首开儒风,则加速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为我国北方民族的大融会,元朝统一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独有风格越来越被世界瞩目,中国风这几年就备受国内外追捧。“新中式”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升华,既保留了中国的最精华部分,也融合了国外的时尚元素,它的出现将让中式家纺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传承与融通--《老子》与《周易》中民族精神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与<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部经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结晶.其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性格与情操,影响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思维特质.<老子>上承<易经>之风,下启<易传>之理,以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构建了与其"道"哲学相符合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在<易传>中得到传承与融通,两者互补互进,共同缔造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灵魂,推动着中国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和积淀.这些民族精神则表现为"刚柔同构"的进取精神、"宽厚相得"的道德情怀、"中和为用"的和谐观念以及"重生利物并重"的人文理想,其中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贯穿始终,突出了中国民族精神最一般的特质与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整体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各行业中都刮起了一场文化风,在设计的各个领域内都随处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其中展示设计的发展对弘扬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发掘城市文化特色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下物质资源极其丰富的世界,人们已经需求的越来越多,在已有的物质的基础上,人们更多的是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对于传统文化的渴望也更为迫切,国家的民族文化和现代展示设计的结合,使展示设计更加具有文化内涵和民族精髓,更走向国际化,并无形中走进人们的生活和内心深处。通过叙述展示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阐释其在展示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坐落在燕赵大地的中国感光材料生产基地———乐凯胶片公司,从建厂之日起,坚持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选择,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弘扬民族品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乐凯精神”,创造了为世人称誉的光辉业绩,成为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骄傲。一、充满“血”...  相似文献   

8.
自我-品牌联结(self-brand connections,简称SBC)是指消费者使用品牌构建、强化以及表达个体性或社会性自我的程度.自我-品牌联结形成机制包括两种,消费者认同的视角阐述了消费者会根据自我认同的不同纬度,构建出一系列从个体性到群体性再到更加普遍的民族层面上的品牌联结;品牌意义传播的视角流动性地阐述了自我-品牌联结形成的三个阶段.自我-品牌联结的影响效应是指品牌联结会对品牌关系形成积极、正性的影响,但该效应的发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调节.未来研究应关注自我-品牌联结的文化心理、自我心理以及我国消费者民族品牌联结的培育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国未来的旅游纪念品设计,必须站在民族文化的制高点上,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并有选择地吸收其精华。荆州的旅游产品更是如此,唯有真正地继承楚文化和其他特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够树立地方旅游品牌文化,才能继承本土文化和发展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0.
姓氏,是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拥有的独特符号,它是中华民族团结的纽带,也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文化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蕴含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姓氏图腾是姓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华夏民族至关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中华姓氏文明的焦点价值乃是民族的凝聚、协作、和谐、融洽。将姓氏文化与现代化品牌文化相结合,挖掘我国的姓氏文化的内涵,不论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还是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煜 《美与时代》2014,(6):34-34
影片中的“中国风”不是纯粹的古典元素的堆砌,而是中式风格的古雅与现代风格的素雅的自然衔接。电影场景的环境艺术设计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和地域风格特点是体现电影文化的重要方式,在这样的场景环境艺术设计里,传统的文化被蕴含在新的设计中而得以继承和流传。  相似文献   

12.
程琛 《美与时代》2013,(7):123-124
当今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且逐渐改变了以往将产品的实用性置于首位的消费模式。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民族自主品牌的崛起,面对同质化的商品竞争,那些"大品牌"的产品慢慢在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因此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创造自己的品牌,已成为每个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对中国风插画的意境美进行阐述,论述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国风插画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并提出应将国内外插画创作的精髓以及多种创作方式合二为一的做法。当今,插画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视觉语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而中国风插画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文化的建设是国家文化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时代进步对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提出的重要要求。文化底蕴不仅是城市文化品牌塑造的依据,还是城市文化品牌发展的重要内容。构建良好的城市文化和品牌形象,能够满足实际的民族文化传承需求,并且能够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基础条件。针对当下我国城市建设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科学的对策希望能够优化和完善相关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少数民族对中国大一统理论的贡献、少数民族与中国大一统的历史实践、少数民族与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少数民族与中华民族的构建等四个方面,比较系统和深入地分析了少数民族与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少数民族建立大一统政权的历史贡献,少数民族为维护国家大一统而做出的卓绝努力,以及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建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史实证明,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族人民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日益加深,外来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备受追捧。笔者担忧,大学校园浓郁的"洋节"风是否会冲淡大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扬。以调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来研究大学生对民族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态度。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对"洋节"的态度,进而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目的是既要弘扬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又要借鉴西方节日文化中的元素,以此来思考如何让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得到发展和传播,形成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7.
品牌标志是品牌形象的核心要素和最为直观的部分,作为一个形式符号,对品牌文化属性的体现,便是其中的一项关键职能。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品牌标志的文化内涵可以从标志设计对象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时代文化中寻找灵感和突破口。品牌标志是一种精神的载体,一种文化的物化形式,一种个人价值的体现,一种世界性语言和文明的象征。文化内涵是品牌标志设计的命脉,品牌标志的文化特征往往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而消失,反而得到了重新认同和进一步肯定。  相似文献   

18.
坚持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的优良方面,加强对本民族的认同,特别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这对于中国多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社会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民族认同之阐释 关于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民族认同问题的研究,首先应该探讨中国少数民族道德生活与民族认同的实质.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文章对民族创意产业与乡村旅游建设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为更好地将民族创意产品与乡村旅游建设相结合,文章提出应首先明确旅游区开发定位,并结合当地的乡村资源,树立与民族元素相关的文化品牌,在此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将乡村建设与民族创意产业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城市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反映。因而,应该努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品牌、提升城市竞争力、塑造城市新形象,并在其中融入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独特城市品牌想象。文章主要论述了地域文化在城市品牌形象中的设计表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