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对《周易》心理学思想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可以从研究成果、研究热点、研究领域、影响范围、应用性等方面分析已有研究的特点。已有研究的不足体现在:研究人员少;系统性差;经验化强,严谨性差;表面化;个人化;存在空白点;经、传混淆;重义理,轻象数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总体指导原则,并尝试提出了具体建议:加强多学科合作研究;加强实证性研究;加强多领域全方位研究,构建完整体系;加强《周易》在组织管理心理学和健康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注意限定语境;继续推进国际化,规范学术翻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工业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正在形成和迅速发展,这就是计算机心理学。也有人把这个分支的某些领域称为“软件心理学”、“认知工程学”和“人与计算机界面心理学”等等。计算机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使心理科学在新的技术革命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也使得心理学各分支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大大推动了心理学本身的发展。本文就计算机心理学的兴起和主要内容作一些介绍,并谈谈计算机心理学的研究趋势,特别是人与计算机界面方面的研究,以期为在我国开展计算机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本禹 《心理科学》2006,29(5):1278-1279
时间和人格都是心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研究内容。时间无处不在,它不仅是基本心理过程的存在方式,而且也是人格特征的存在方式。时间与人格心理的研究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时间与人格心理学探索》一书,向我们详尽地展现了时间和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综观全书,主要凸显四个方面特点:一、研究取向上强调中国化;二、研究过程上体现长期性;三、研究方法上注重多样性;四、研究成果上凸显创新性。  相似文献   

4.
"心理理论"的实验任务与研究趋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理论”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和最活跃、最多产的领域。本文介绍了“心理理论”的涵义,解释为什么称之为“理论”,在作者自己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心理理论”实验任务进行了总结分析。主要从实验任务的角度探讨心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认知与神经机制方面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我国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引进”的学科,与发达国家心理学的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心理学比较落后。因此,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心理学,有必要出版有关西方心理学史方面的书籍,让从事心理学及有关学科工作、研究的人了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吸收。借鉴西方心理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用于指导我国心理学的研究,丰富我国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6.
涂冬波  蔡艳  戴海琦 《心理科学》2013,36(2):469-474
计算机化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CD_CAT)是将认知诊断的基本理论、方法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相结合的产物,是现代测量学发展的新领域。对于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AT)中的选题策略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然而对于计算机化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的选题策略研究却很少报导,而对于计算机化认知诊断自适应测验的初始题选取方法的研究却更少。本研究采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对HO-DINA模型下CD_CAT的五种选题策略及二种初始题选取方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不同初始题选取方法及选题策略均会影响对被试诊断的准确性及能力估计的精度;总体来看,对于二种初始题选取方法,本研究提出的“T阵法”优于传统的随机法;对于五种选题策略,SL_GDI法最优;初始题选取方法及选题策略的搭配中,“T阵法”和SL_GDI法的搭配最佳。  相似文献   

7.
智力和思维研究是心理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课题,也一直是众多学科、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我国,林崇德教授是活跃在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杰出代表。2008年年底,久负盛名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林教授致力于智力和思维研究的专著《我的心理学观———聚焦思维结构的智力理论》一书。作为其封笔之作,林崇德教授倾尽全力将40多年教学科研精髓都凝聚在该书之中。无论是该书的理论体系,还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站到了该研究领域的一个新高度上,称得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开创了我国心理学界“立一家之言,一派之说”的先河。  相似文献   

8.
自1978、1979年以来,我国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领域中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这些研究进行分析与评价,查明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于当前和今后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提高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水平、促进这两门学科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伍麟 《心理科学》2004,27(1):239-240
20世纪中叶逐步形成与发展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以胡塞尔现象学为哲学基础,总体上体现为一种内源性研究取向,强调反思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的结构与意义,主张发展作为人文科学的心理学,坚持把“生活世界”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根基,重视意识“意向性”的心理学价值,发展特有的心理学研究程序与方法。处于非主流心理学地位的美国现象学心理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贡献,但其影响又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0.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过程或阶段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儿童心理学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列宁曾指出:儿童智力发展史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儿童心理学能为教育工作、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提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就决定了我们探讨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道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卫 《哲学动态》2001,(6):14-17
美育的任务 ,就其特殊性而言 ,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对我国来说 ,“审美发展”(aestheticdevelopment)是一个从西方英语国家引进的美育理论概念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美育理论结合的产物 ,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 2 0世纪各种心理学理论中 ,发展心理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可谓最大 ,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不少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和实验研究报告。但是 ,无论是在美学界 ,还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 ,我国对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审美发展研究却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是依据皮亚杰…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发展状况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连荣 《心理学报》1990,23(2):101-106
本文利用文献计量手段,对主要是近二十年来心理学发展中的一些情况进行了研究。本文所探讨的共分五个方面的问题,它们是: 一、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心理学文献的增长情况, 二、近三十年来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增加趋势, 三、二十年来心理学的研究的主要课题方面的一些变化, 四、“半衰期”与心理学文献老化年限, 五、1988年被引用得最多的影响程度高的心理学期刊。  相似文献   

13.
潘菽逝世已有30周年,中国心理学界缅怀他的最好方式之一是,弘扬他的三个心理学思想精义,将之体现在行动中,促进中国心理学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坚持潘菽“心理学是中间科学”的主张,使中国心理学研究的视角、方法与主题更加多元化; 秉承潘菽重视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遗志,提高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水平; 落实潘菽关于中国心理学“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特点”的倡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使中国心理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体系和灵魂上都真正获得独立。  相似文献   

14.
江勇  孔克勤 《心理科学》2006,29(6):1508-1511
日本人格心理学领域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对“大五”和“自我”的研究是其主要关注点,同时还重视对人际关系的研究,强调理论研究的应用化取向与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和整合。但目前日本人格心理学研究仍然存在一定局限,对此加深认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证实,现代心理中存在着“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与冲突。科学主义研究方法的局限性受到了批评,首先,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抹杀了“人”的存在,割裂了人性;其次,他忽视心理现象与人的存在的社会历史性;另外,科学主义的研究方法所提倡的“价值中立”说,既在操作上不可行,同时也压制与扼杀了弱势群体的观点、愿望和呼声。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也因片面夸大情绪、需要与非理性体验的作用,具有神秘主义色彩而受到批评。总的说来,片面强调科学或片面强调人文的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都会产生消极作用。基于这种认识,当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有三个主要趋向:①整合两种文化,实现心理学中两种文化的统一,②将人文与社会科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重视文化、历史与社会环境因素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③心理学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学与教"的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郭裕建 《心理科学》2002,25(1):104-106
自196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教学心理领域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高了心理学在教育实际领域的可应用价值,也导致以认知主义为主导的研究倾向。然而,认知心理学中的方法论的局限,特别是信息加工观点的关于人是“物理符号系统”(H.A,Simon语)假设的机械主义和科学主义倾向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研究的局限和倾向,在当今以人为本、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人文主义教育领域中不免显得捉襟见肘,因而限制了这种研究在教育实际领域的适用性。因此,体现了建构主义和社会文化思想的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在近十多年来应运而生。了解这种思想的“学与教”的观点及研究,对于教学心理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和平心理学把提升人的幸福与尊严、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世界和平作为终极研究目标。但在研究领域内部,不同流派存在的观点并不一致,也难以统一到同一个理论框架中。关于和平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类模型:积极和平心理理论模型、和平文化心理理论模型、和平进化心理理论模型。以上三种研究模式都认同回归心理学的和平价值,挖掘个体和平潜能,建立星球公民责任感。未来的和平心理学需要克服现有人性观的片面性,树立全面的人性观; 克服过分强调积极和平的倾向,建立全面的和平心理学研究观; 超越零和思维,深入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内涵,推动我国和平心理学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理论创新离不开心理学研究对象扩展性探索,即心理学研究对象边界与范畴的延伸。从科学意义上,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可证实的心理现象,它是以本体论为前提预设,以可证实性研究方式,以实验方法为技术支持,体现的是研究者价值无涉的研究立场。心理学研究对象扩展性探索新视野在于心理学研究对象还具有主观性、价值性以及常识性水平,体现的是研究者价值涉入研究立场。从价值无涉到价值涉入转向不仅是心理学研究领域和研究视域的扩张,而且也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换,引领和推动心理学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心理信息工程学产生于心理学的信息化进程之中,是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涉及心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领域,是一项跨学科研究。本文对其学术本质、学科内容和方法进行总体论述,以促使其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秀君 《心理科学》2003,26(3):533-534
实验心理学是运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在心理学各分支中,实验心理学的地位可谓特殊且重要。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日益深入,实验心理学的方法、技术和理念等已深深地影响到心理学研究的所有领域!即便是过去以为难于进行实验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目前也在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所以说,实验心理学以其“科学地实验”而在心理学界独树一帜,成为心理学各领域进行研究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