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年前,他揣着120元钱领着弟弟背着几件木工工具和村里许多青年一起去北京寻梦,到了北京他只剩下40元。接下来他们四处找工作。一个月过去了,他记不清跑了多少单位,说了多少好话,遭了多少白眼。但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这名无户口、无住所、无担保的“三无”人员。尽管他们把生活费控制在每天一元钱,但口袋里已所剩无几。  相似文献   

2.
正"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他终于熬出来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不知是酸楚还是庆幸的感叹。一个"熬"字,浸润了多少人生辛酸,又蕴含了多少人生哲理!对于"熬",古往今来不少智者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夫子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他说的是一种"熬"的境界及由  相似文献   

3.
正"快"已经成为一种情绪和追求。许多人认为,只有比别人更快,才能获得更多、占有更多。但"快"是要付出成本的,忙忙碌碌中,很容易把自己的"初心"丢了,把生活的意义变得面目可憎。在"知乎"上,有位网友说,他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看到他的同学、发小一个个地找  相似文献   

4.
不忘初心     
正现在是一个连梦想也可以卖钱的时代。有个朋友来找我,他加入了一家"生鲜配送电商平台",这个平台的商业模式是把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推送到电商平台上,通过流量、差价赚取利润。他说,平台已获得了A轮融资,数额达六百万元。他还直言不讳,为了获取B轮投资,他们迫切需要做出业绩,这也是他找我的原因,希望我能牵头把我所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求职心理问题,可以用十句话来表达。第一句是,“我一定要在某地找一家单位!”他说,除了上海、北京、广州,我肯定不到其他的地方去找工作。这些学生,把择业目标定在一个地方,期望值非常高。如果这些地方没有用人单位录用他,他就会感到沮丧,感到受挫。  相似文献   

6.
一年春晚要做"金猴贺喜"的工艺品,组委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于是想了一个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找厂家,他们通过互联网来找,他们在电脑上输入"义乌工艺品"字样,窗口马上跳出100多家  相似文献   

7.
正在许多人眼里,织补是一件女子做的细致活,要有耐心,要眼力好。但在杭州,却有一位"90后"的小伙子,打破了这个常规。他把织补做到了极致,先后有北京、海宁等地的顾客不远千里找他。他就是织补名人董怀利。董怀利出生于安徽省,父母早年来到杭州,以在街头缝补为生。他本人性格沉稳,不善言辞。2008年初中毕业之后,董怀利在商场做了一名导购员。但很快他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工作,因为他不擅长交谈。便  相似文献   

8.
正王建从北大医学部毕业后,成为北京一家医院的肿瘤外科医生。由于每天工作繁忙,经常误了饭点,只好找个烧烤摊随便垫补一下。某天深夜,做完手术的王建急匆匆奔向那家常去的烧烤摊。突然发现老板正鬼鬼祟祟地鼓捣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是正在挖地沟油。回到家里,王建再也睡不着。他想,在北京像他这样身处窘境的医生不在少数,如果自己开一家烧烤店,让大家有一个干净卫生的聚餐"据点"应该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绘丹 《思维与智慧》2007,(13):25-25
他5岁时,就进了妈妈单位的托儿所。妈妈的单位是一家小厂,托儿所不大,很简陋。他在家门口常听到别的孩子介绍他们所在的幼儿园多么多么大,有多少玩具,阿姨讲过哪些故事。而他所在的托儿所只有七八个孩子,一个阿姨,几乎什么好玩的东西都没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0,(9):63-63
问:我与男友交往了三年,但未有过越轨行为。他虽有多次要求,但都被我拒绝了。他以前对我百依百顺,我对他也是很放心。然而,最近我去他单位找他时,竟然发现他和一个女孩在那里搂抱亲热。当时气得我差点晕厥,真想上去打他两巴掌。可我是基督徒,不能冲动。我知道我爱他,但他竟然毫不留恋地提出要与我分手。我真是伤心透了,整天魂不守舍,以泪洗面。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请帮帮我!  相似文献   

12.
为自己而活     
正电影《芳华》中的男主角叫刘峰,这名字拖长了音节念,便是——"雷又锋",而这个人恰恰是一个雷锋般的存在——大伙儿工具坏了找他修,脏活累活找他干,连猪跑了都找他去追……刘峰自己也一直都是以"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螺丝钉精神"要求自己的。我们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提倡这种"螺丝钉精神"。所谓螺丝钉精神,就是在社会这架"机器"上,只要需要,无论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15,(7)
<正>[新华网]在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西区广场,一名年轻男子笔直地站在一幅招聘广告牌旁,招聘广告上的职位写着"我的女票"、"岗位试用期为一个月、感觉良好可提前转正"。牌子上还介绍了他对女友的年龄、身高、学历、体重等要求,拒绝拜金、物质的女生,并留有QQ号码。尽管围观者不少,可摆摊一个多小时并无人应征。[随感]要找女友,何必在高校里高调摆摊找女大学生?而且,将找女友称为"招聘",难免有将爱情作为商品交易之嫌;"试用"一个月,满意可转正,更令人感到对女性的不尊重。社会的开放,也使  相似文献   

14.
愚钝的力量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从一个村子里找了两个人,一个愚钝且软弱,一个聪明且强壮。爱因斯坦找了一块两英亩左右的空地,给他俩同样的工具,让他们在其间比赛挖井,看最终谁先挖到水。  相似文献   

15.
转身之美     
他家住山东泰安,在北京读大学期间,结交了一位澳洲友人,两人热情相约有朝一日一同游览泰山。但直到10年后,他们才找到实现心愿的机会。彼时,两人都已过了而立之年。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友人患了医生也束手无策的绝症,已生命无多。两人第一次相伴登泰山,或许也将是今生最后一次了。他祈祷上苍能特别眷顾他们,赐予他  相似文献   

16.
同心城里提到回族穆斯林李进锐老汉,谁都知道。因为他遇事主持公道,为群众消除矛盾,平息是非。乡亲们有个大小口舌,都愿找他评说评说。他虽不识多少字,但能为群众分忧解愁,谁心里不痛快,听他一席话,会叫你含笑点头而去。李老在  相似文献   

17.
一个工厂主的生意清淡,他想改行,于是打算变卖自己的旧器材,他心想:"这些机器磨损得很厉害了,能卖多少算多少吧,能卖到4万元最好了,如果别人压价压得狠,3万元我也咬牙卖了。"  相似文献   

18.
安德安教友,生在一个小村庄,今年将近五十岁。少年时期的他,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充满了美好理想。六十年代末,由于风湿性关节炎,使他的一条腿成为残废,这对一个要强的年轻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呀!他为此不知受了多少疼痛、流了多少泪,但他没有被人生的坎坷所征服,而...  相似文献   

19.
我曾几次接触疯人院里的男人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天地里,他们虽受着百般照料,但其情之凄,其状之惨,笔者不堪言叙。是什么样的病毒侵袭了他们,使他们的心理患上这种泯灭人性的疾病?记下他们的言行,或许能给健康的人一些启迪。 一、他要一个红袖章 他,1953年生,今年整整45岁。黄军帽,黄军装,黄书包,黄球鞋,典型的红卫兵装束,差的只是一个红袖章。他注视我一番后悄悄地拉住我:“你是从北京来的吧?”他叭嗒一个立正,右手举  相似文献   

20.
宽恕的智慧     
有个心理学家一次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宽恕你的敌人"。在长时间训练后,他问在场的人有多少打算原谅他们的敌人,大约一半人举起了手。显然,心理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