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轮回之境     
正说到轮回,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树木的年轮。各种树木,以多姿多彩的年轮,一圈套一圈,年复一年自内拓展,向外推进,生出了一幅幅美妙的画卷。轮回的年轮,斑斓的年轮,荡人心魂的年轮,摄人心魄的年轮,分明是时间的印记,生命的痕迹,生活的图景。时间在轮回。时时刻刻、分分秒秒,滴答有声,由起点到终点,由终点到起点,画着永远的圆,从不间断,永不停歇。日升日落、月圆月缺之间,轮回的时间在明明灭灭中流过,我们感受  相似文献   

2.
凌晨时分,天色还蒙蒙亮时,只要不是下雨天,从我书房的窗口看出去,景色就像一幅粗细有致的风景画。远近的房屋错落在树木丛中,除了点点路灯,一切都是墨黑色的,像从黑纸剪出来的画,贴在不染尘埃的天幕。  相似文献   

3.
凌晨时分,天色还蒙蒙亮时,只要不是下雨天,从我书房的窗口看出去,景色就像一幅粗细有致的风景画。远近的房屋错落在树木丛中,除了点点路灯,一切都是墨黑色的,像从黑纸剪出来的画,贴在不染尘埃的天幕。  相似文献   

4.
树林听人说,这里原先是一大片树林,生长着杨树、榆树、椿树、楸树等各种各样的树木。树上停留着许许多多的鸟儿,枝杈之间筑有大大小小的鸟巢。树下丛生着形形色色的杂草和野菜,蹦跳着无忧无虑的蚂蚱。春夏两季,这里绿树掩映、浓荫遍地,整个树林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泼墨画。秋末冬初,这里叶落萧疏、枝干遒劲,整个树林就是一幅凝练、传神的黑白素描。后来,这里只剩下了一棵杨树。众鸟也高飞去了。剩下的杨树越长越粗、越长越高,整日伸长了脖子,不知在张望什么。  相似文献   

5.
树木图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适用于成年人,也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因为孩子们都见过树,且见过不止一种树,他们可以从所见过的树中自由地挑选能反映自己心理意象的树。作者在咨询中所用的画两棵树的技术,是法国心理学工作者斯托勒"画四棵树"技术的变形。斯托勒让作画者画四幅画。标准程序是这样的:准备好四张A4白纸,削好的4B铅笔,但不使用橡皮、直尺和圆规。第一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树,不要画松科的树。当作画者画完第一棵树之后,把这幅画收起来;然后再给作画者一张A4白纸,并且给出第二幅画的指导语:请按照你的想法,画出一棵与之前不同的树,不要画松科的树。  相似文献   

6.
<正>"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他要强使一种土地滋生另一种土地上的东西,强使一种树木结出另一种树木的果实;他将气候、风雨、季节搞得混乱不清;他残害他的狗、他的马和他的奴仆;他扰乱一切,毁伤一切东西的本来面目;他喜爱丑陋和奇形怪状的东西;他不愿意事物天然的那个样子,甚至对人也是如此,必须把人像花园中的树木那样,照他喜爱的样子弄得歪歪扭扭。"在《爱弥儿》  相似文献   

7.
树木是绘画测验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其主要的分析体系为房树人测试与树木测试, 二者对树木的操作过程和分析方法存在差异。树木意象的测试具有一定的信效度, 可以有效地反应个体的心理状态, 敏锐地体现出个体与当前环境的交互作用, 检测病理性创伤反应, 鉴别特殊群体。未来研究可考虑测试的文化特异性, 进一步检验树木–伤疤–创伤理论并完善其在灾难心理领域的应用, 也期待研究者改进测试程序并继续对其进行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法音》1989,(2)
人有人的性格,物有物的性格,天地日月有天地日月的性格,树木花草有树木花草的性格,甚至每一机关团体,都有每一机关团体的性格。人和物性格如此,佛光山是一融和传统与现代佛教的道场,所以佛光山亦有佛光山的性格,今将佛光山的性格略述如下: 第一、佛光山有人间的性格:我们的教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倪云林的以树为主的山水画作品进行研究,在元代时期,将树木的的精神映射到人的身上,这一方面是树木自身个性的代表。山水画中的树木形象给予了人们深刻的启迪,代表着深刻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克劳德·洛兰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风景画家之一,被认为是风景画最大宗师,开创了理想风景画的新视野,在欧洲风景画历史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英国的风景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克劳德·洛兰的画作中,常看到巨大的树木出现在画面的两侧边缘,整个画面在树木的围绕下显得如此和谐、宁静,这种以树木取景框是古典主义绘画的一种表现自然的特征,区别于作为绘画边缘的画框的概念。克劳德·洛兰的取景框在他创作的不同阶段都有所体现,看似相似的树木被巧妙安排在不同题材的画作中,组成牧歌式的基调,洛兰式的风景,给人以深远宁静,庄严肃穆之感觉。  相似文献   

11.
逸山 《中国道教》2008,(6):48-48
冬季三月,天寒地冻,树木凋零,生灵万物精气封藏,代谢缓慢,是一年中最宜进补的时节.  相似文献   

12.
当我们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中呈现的艺术美所感动.一幅能让欣赏者感到震撼的作品,其选择的题材是非常重要的.题材的确定容易为艺术家找到一个创作的方向,而在既定的题材中体现某一主题,却是一幅作品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3.
“桃花流水杳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每到春天,我就把这幅字挂在壁龛间。上边有“昭和十五年一月。李白之句”和西田几多郎先生的落款。记得这是父亲还在台北去京都拜访老师时得到的,是我喜欢至令留在身边的一幅字。 春花中我喜欢贝母。这种摆放在茶室里的花原产中国,一名编笠百合,质朴潇洒,开花时谦恭地头朝下,插在伊贺花瓶里,十分谐调。花色沁人心脾。我从前借住过的寺院背后,遍地都是。我曾采过几支摆在房间里。不知现在怎样了?野花次第凋谢,叫人说不出的惆怅。 冬天过去,春光普照大地,树木孕育花苞,小草嫩芽破土而出。三、…  相似文献   

14.
智慧语丝     
正山林里培植一棵树木,如果一年就把它砍伐下来,只能当柴火烧;如果三年后砍伐下来,可以用来做桌椅;如果十年以上的树木,就可以作为栋梁。所以"不求速成"就是要我们能经得起岁月霜雪的熬炼,能够历久,才能更大、更高!——星云大师1.地球上如果只开一种花,那么,地球也会变成花的荒漠。2.智慧与愚蠢是孪生姐妹,愚蠢被发现时,智慧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在心理老师高级班的培训中,老师给我们讲授了树木人格图的技术及其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树木"象征着人的原始本能或内在情感,某种程度上是画者的象征和自我投射,因此可以通过画树来分析来访者内心的世界或其人格特征。作为一名心理老师,在课题调研过程中,我利用这个技术对一名留守儿童进行了心理辅导。他叫洋洋,男孩,今年6岁。  相似文献   

16.
《洛神赋图》作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文学性叙事题材绘画,采用连环画式的构图方式,通过山石树木作为衔接点将画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自然地串联起来,使得一个个孤立的画面相呼应,不仅打破了诗画界限,还发挥了艺术想象力,完成了文学艺术向绘画艺术的转化,营造了浓郁的诗画情意。同时,《洛神赋图》作为魏晋时期绘画风格的最典型代表,其表现出来的注重传神、超凡脱俗的基本审美倾向,树立了中国古典绘画的典范,开创了中国山水画的雏形,对于中国早期绘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故乡的果实     
一想到故乡的树木可以在夏季、在秋天结出成熟的果实,或青或红,还有树上那些果状鸟卵,我便起了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显通寺佛教协会过厅两侧,有十二扇木制屏风,东面六扇屏风上各刻有一幅署名郑燮的兰竹图。图画精雕细刻,秀丽别致。兰竹疏淡超脱,秀劲绝伦,随意挥洒,笔趣横生,是一套宝贵的艺术珍品。六幅兰竹,分为两组:一组为三幅翠竹,一组为三幅兰花。第一幅为两竿瘦竹,两攒翠叶。落款署名“郑燮”。捺有篆刻“郑燮”之印。第二幅为七竿半截巨竹,两枝青青幼竹。落款草  相似文献   

19.
问柳     
正古人聪明,"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又是秋末冬初季节,秋雨渐凉,寒风逼近。"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街道旁,公园里,山坡上,各种各样的落叶多了起来。除了不落叶的松树、柏树外,北方所能见到的其他树木,比如槐树、椿树、杨树、榆树以及那些苹果树、梨树、杏树、核桃树等等都渐次落下了叶子。这些树木历经了又一个寒暑,在心里多了一圈可  相似文献   

20.
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他对二十世纪的艺术史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人们称他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毕加索是整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现代派画家,他的作品对现代西方艺术流派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