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旧唯物主义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及其周围的感性客体是物质的。这只是自然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历史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生活和历史的基础和本质,不是旧唯物主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9,(5)
"市民社会"是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之一。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它作为"伦理实体"的一个阶段,肩负由家庭伦理实体向国家伦理实体的自然过渡;"市民社会"也涵盖经济体、公共领域和社会与国家的统一体等多重含义;并最终构成黑格尔哲学体系中"自由及其定在"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由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三同志主编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以下简称《原理》)对“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社会有机体”这三个概念作了如下的区分和规定: “社会经济形态”专指社会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即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有机体”则是一个范围最广的范畴,它包括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还包括不能归入上述三个层次的其他社会要素。我们认为,《原理》对这些概念的上述规定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4.
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学海》2019,(5)
性别研究的核心概念"gender"在女性主义思想中被赋予重要的政治意涵,并形成了sex/gender对立的研究模式,这使得早期性别研究在强调gender具有社会性的同时忽视了身体与性的因素。后现代女性主义者朱迪斯·巴特勒通过消除sex的自然性,破解了sex/gender的二元对立,从物质化的角度刻画了二者之间的实际联系,进而描述gender的运作逻辑,以揭示其与sexuality的复杂关系,阐明其维持异性恋霸权基型的社会功能,对此概念进行了有益的改造。  相似文献   

6.
“多少”概念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数量判定任务,分别用2~30和5~100范围内点子图为刺激,研究个体“多”和“少”概念的发展。结果发现:在5~100点子条件下,随年龄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均显著增大;7~9岁是个体“多少”概念发展的转折期;个体对“多少”概念的认知具有相对性;在本实验的两种条件下,随年龄增长,个体“多”概念的判断值、“少”概念的判断值、“多”“少”概念的临界值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值的2/3、1/3、1/2,“多”概念与“少”概念判断的不确定距离逐渐趋于刺激点子数最大变化范围的1/3或略小于1/3。  相似文献   

7.
作为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同一性概念从深层次上暴露出构造性主体的虚幻,并在一个开阔的视野下,把人类高尚概念王国的有机母体——变动不居的动态自然思辨地牵连出来。同一性相互关联的四种形式与时代的发展处于互动过程中,时代的张力和机遇由此产生。同一性内在地存在着肯定与否定的悖论,也存在着同一性到非同一性的辨证运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针对有人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而讲的,并没有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一个什么概念。后来我们在许多文章中,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概括是否恰当呢?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1、我们知道,这两对矛盾包括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矛盾(阶级矛盾是体现在生产关  相似文献   

9.
关于“克隆人”的社会思考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关于“克隆人”的社会思考潍坊医学院(261042)郭继志潍坊市人民医院李秀荣生物界一方面沿着自然进化、物竞天择的方向发展;而另一方面,人类对物种进行了刻意的人工选择。从原始的驯化动物、人工栽培植物,到现代技术革命的生物工程,为医学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做...  相似文献   

10.
儒教问题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各种观点加以梳理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儒教概念的使用十分混乱,这无益于严谨的学术争论的开展。因此,有必要考察儒教概念的缘起及其内涵,将宗教意义上的儒教与哲学意义上的儒家(儒学)加以区分,并进行研究视角的新转化。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9,(4)
马克思"定在(Dasein)"、特别是"社会定在(gesellschaftliches Dasein)"概念继承了黑格尔哲学的方法论传统,并在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展现出新的内涵。青年马克思一方面把劳动与资本的关系阐释为定在与其背后的支配性本质的辩证关系,另一方面以人本学批判工人作为定在的非人处境。"社会定在"一方面指经济关系中的特定存在,另一方面指有待实现的人的本质性存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强调经济事实作为定在的历史性与关系性,在此基础上,他揭示了劳动、货币、资本在现代生产方式中超越自然定在、成为抽象一般的过程。作为"社会定在"的商品、货币与资本的各种形态,都是现代生产方式下社会关系的结晶,马克思由此超越了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的拜物教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如今,因特网(Internet)已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对现实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网络社会”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在特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网络社会”自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道德。那么,“网络社会”的道德提出了哪些新课题,具有哪些新特点,其发展趋势如何呢?我们必须跳出“纯”技术的视界,对之作一番认真的探索与思考。一、“网络社会”:新…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不少语文教师对形式逻辑知识了解不够.在进行逻辑知识教学时,他们十分需要有关的参考资料。这就要求教学参考资料的撰写者必须以准确严密为第一要义,力避知识性的错误。但有些文章的作者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在讲“概念”  相似文献   

14.
陈军亚 《学海》2023,(1):54-60+93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建立在中国实践和经验的主体性基础之上。中国经验并非既有知识体系的“注脚”,或者创造性地适应于既有知识体系,而是要在学术研究的知识体系内做出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田野政治学将田野现象和经验作为知识生产或概念建构的来源,“板结社会”是源于中国经验的概念建构,在国家建构的知识体系内,是基于国家权力进入乡村社会所遭遇的乡村社会政治形态做出的中国经验的自主表达。对于国家建构而言,国家权力穿透社会遭遇中间阻隔的一般规律赋予“板结社会”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有效性,它为20世纪上半期国家建构遭遇“内卷化”的结局提供了解释力,也为1949年后中国国家建构的实践进程提供了认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正>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社会治理的含义,是针对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作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有序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实现和维护群众权利,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邪教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反政府,严重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后悔的“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效应:一个概念框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结海 《心理学报》2003,35(5):701-710
首先回顾了假设思维及后悔研究中的实验研究和现场研究的结果及相互之间的矛盾,总结先前研究对“做/不做”这对概念的界定。再探讨“做/不做”这对概念的不足后,作者用“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来替代“做/不做”。在“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框架基础上将事件分为“整体事件”和“分段事件”。研究证实“做/不做”只适合于“整体事件”而不适合“分段事件”。“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效应的提出改变了先前研究思路,并扩大了标准理论的解释能力,将“做-不做”效应和“特例-常规”效应整合成“状态改变-状态继续”效应。同时,该框架部分地解释了长期存在于实验研究与现场研究中的假设思维所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虚概念”是曾经困扰我国逻辑学界的一个问题。前辈们关于虚概念的提出无疑是有功绩的。但这一提法本身不尽科学,最好予以废止。一、就其原定义而言,所谓“无外延或外延为零之概念”,不合逻辑、概念理论体系和客观实际本身。如果承认一个概念,竟然可以没有外延,那么还能称为“概念”吗?而在实践中如果承认这种“畸形概念”存在,又会导致把“共产主义社会”这类概念归入“虚概念”范围。如果不承认其存在,那么“共产主义社会”算“实概念”吗?但外延所指在现实中又不存在,虽然“必然存在”,但毕竟尚未存在。如果释为“真实概念”,是完全正确的。在这里“虚概念”究竟与“实概念”还是与“真实概念”相对呢?始终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工程"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概念。然而,究竟应如何理解社会工程哲学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如何在历史唯物主义中挖掘社会工程哲学的学理基础,仍然是需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科学所使用的语言进行批判的分析,这是分析哲学的教条之一。因为他们相信,“通过对语言的一种哲学说明可以获得对思想的一种哲学说明”。而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综合的说明”。具体到伦理学,在这个领域,哲学的首要任务是对“善”这个伦理学根本词语的意义的澄清,这就是所谓元伦理学的方向。对于一个真正打算让伦理学既能通达天理(形而上学)又能脚踏实地(指导人类的生活和行动)的学者来说,这样的立场当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甚至是不能接受的。  相似文献   

20.
“人”的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最中心概念之一,但是毫无疑问,它并不是一个人们具有统一意见并且得到明确定义的对象。这个概念的出现乃是由于人(不论是个人还是人类这一物种)的一种需要:把他们自己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和与众不同的东西。并且,这种不同的性质既是形而上学的又是伦理学的。关于人格(personhood)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乃是何种特质和属性从本质上把人同所有其他类型的实体区分开来的问题;伦理学的问题乃是人的何种东西使得他们既具有道德价值(因此不应该以某些方式对待他们)又具有道德责任(因此对他们的行动能合理地进行褒、贬、奖、罚)的问题。人的形而上学的概念同伦理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清楚的:它们是否是相同的概念、相同的实体概念、抑或一个是另一个的充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