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柔弱的力量     
一位年长的女士,有个极调皮的孙儿,但在她面前,孙儿乖巧.和她的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孙儿第一次到她那儿小住,见面的那一刻,她以赞誉的口吻说,你的长相很有雕塑感,当模特非常合适,能不能坐在院子里让奶奶做个雕塑呢?调皮的孩子听了奶奶的赞誉,心里甜滋滋的,乖乖地静坐了两个小时。  相似文献   

2.
看起来,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 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听的和最不愿意听的。然后,喜欢听的未必化成快乐,但不喜欢听的一定化成了痛苦,其他的都化成了风。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的湖滨中学里,他被说为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但是,比他低两个年级的一位金发男孩经常到班里来找他,因为他父亲是图书管理员,金发男孩要通过他借一些最新的电脑书籍。  相似文献   

4.
我有个朋友,她说她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处海边的小屋。因为可以喂马、劈柴、发呆,然后,坐在房子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这话怎么听着如此耳熟?想起来了,它曾出现在海子的一首诗里,就是那个已经自杀的著名诗人,他说:"从明天起,  相似文献   

5.
听、说、读、写是有文化的正常人言语交际的四个基本环节。言语行为有两个方面即:口语行为和书面言语行为。这两个方面有着各自的神经结构基础。但就个体言语发展来看,从听语到口语,到书面言语却又是相继形成,相互推动,相互制约的统一的大脑过  相似文献   

6.
李静和戴军长达十多年的友情岁月早已成为娱乐圈里的一段佳话。从当年默默无闻的普通歌手,到当今娱乐圈炙手可热的一线主持人,长达十余年的时间,无论地位身份如何改变,他们却始终保持着那份真挚的友情。虽然情谊深厚,但李静和戴军的友情也并非总是波澜不惊。有一次在彩排时,两个真性情又脾气大的老朋友因为主持上的分歧大吵起来,还彼此撂下狠话,李静脱口而出说:"能跟我合作是抬举你,你知道吗?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我才跟你合作主持。听着,没有下一次了!我这辈子再不  相似文献   

7.
我不想用四海驰名的云岗石窟、万众赞叹的山西彩塑、气魄宏伟的佛光寺大殿、内容丰富的宝宁寺明代水陆画、古寺云集的清凉圣地、庄严动人的五台山佛乐来说山西的佛教艺术,实在是因为往深里说自叹无能,往浅里讲,没人要听。我想通过两件小事谈谈我对山西这个佛教艺术圣地的感想。一件是关于梁思成先生的。我曾听赵朴老讲梁先生保存着一双佛脚,他曾风趣地对朴老说:“到关键时刻,我还能抱抱佛脚。”前些日子看到林诛女士写的一段文章,她说:梁先生有一双踏在直径仅二十公分的莲花上的佛脚,是他在佛光寺后山抬来的。梁先生说:“这是唐代…  相似文献   

8.
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父亲便开始在附近的中学里做语文老师。他是一个痴迷于讲台的人,即便是无需加班的周末,饭后散步的时候,也常常东拐西拐就到了学校。哪怕只是看一眼校园里的花草,听一听那些住校孩子们的读书声,他这一天,才算没有白过。  相似文献   

9.
吴邑人 《天风》2002,(6):56
第一章素素出嫁那是个上半天,说是从海城来了两个衣着规矩的男人,找到哈教士要带走刘小姐。哈教士敷衍—会应付不了,喊刘小姐到客厅去。刘起初不肯出去,后来只得去。素素她们听得很清楚,原来刘小姐家在海城,因为不听父母之命,叫她嫁人,她不肯嫁给那个男人。她在杭城读过洋学堂,在杭城信了耶稣教。在礼拜日去礼拜堂做礼拜,不  相似文献   

10.
准时赴约     
正周末,我受邀去参加一场饭局,正好搭了同事的顺风车,便早早到了酒店。因为到得早,我便独自在包厢里百无聊赖地刷着微信。当朋友到的时候,他惊讶道:"听服务生讲,你都到了一个小时啦?""那必须的。我从不迟到,一向诚实守信!尤其是饭局。哈。"我打趣着,"谁让你不早  相似文献   

11.
石匠的诀窍     
我家正在装修,两个小伙子从地板上的一堆石头里挑选着,他们选中了一块巨大的青石,胳膊发颤地抬到他们的师傅面前。这位老者看来一生都在与石头打交道,他的双手布满了老茧和伤疤,关节也比别人粗大。我注视着这个双手抚摸着石头的老人,因为常年都在太阳下劳作,他的脸庞非常粗糙  相似文献   

12.
正我时常看到小区的垃圾房边,有个苍老瘦小的身影,在垃圾房里捡拾报纸、纸板。她总在傍晚或是清晨出现,因为这个时候小区里的人相对会少些。一个傍晚,路过垃圾房,有个尖锐的声音传来,一位富态的戴着眼镜的中年妇女,在不停指责那位瘦小的老太太。我听了个大概,老太太把中年妇女临时放在楼道里的几个纸箱,当成垃圾拿走了,而且拆解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     
一个人,三个字,很有意味。它和两个人不同,两个人,就有了依靠,有了温暖,有了温度。三个人,就有了热闹,到一群人,就彻底热闹了。一个人,是寂寞的,是风景的,是丰子恺的那幅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空灵的,只剩下一钩新月和冷掉的茶,而人,已经孤独于月下寂影里。喜欢一个人,是很小的时候,才十多岁的年龄,我不合群,大过年的,一个人跑到城墙上听一个老头吹箫,那时家乡的城墙还没有拆,风大,到处是土,我穿着碎花衣裳,听他吹箫。  相似文献   

14.
马德 《思维与智慧》2014,(10):26-27
我说,这是进口药,特别贵,总是打的话,有了抗药性,就不顶事了。岳父果然听了我的,每天只打两针。到打下一针之前的两三个小时,他就疼得挺不住了,疼得控制不住,就猛烈地用小锤敲打自己的胸部,咬牙坚持着。  相似文献   

15.
面对负担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两个一胖一瘦的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叫两个小和尚到附近的镇上去化缘。从寺庙到镇里有两条路。一条是近路,要经过一片浅溪和一座独木桥;一条是远路,之所以远,是因为要绕过一座山。胖和尚每次都走近路,总是稳重地过独木桥,小心翼翼地淌过小溪,然后到镇上化了缘,也不逗留,便沿着原路早早地回到庙里;而瘦和尚每次都走远路,  相似文献   

16.
风和树叶     
古刹里有两个堪称是莫逆之交的和尚因琐事发生纠纷,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而掀起一场舌战。一个小和尚战败后因不服输而耿耿于怀,于是前去找老和尚评理。老和尚听其述毕已是成竹在胸,他带着小和尚来到树林里诵念佛经。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一年只有两个季节,旱季和雨季。从11月份开始,太阳一直炙烤着大地,直到第二年的5月份,第一滴雨才噼里啪啦地砸下来。干燥了半年的植物,抖抖身子,哗啦啦地抽节拔芽,各种菌类更是如雨后春笋,一夜之间开遍了山林。雨季一到,村民们便争先恐后地往深山里去,凌晨两三点,村子里已经看不到人影了。因为山里长着一种叫做松茸的菌类,这种菌味道鲜美,早已成为餐桌新宠,价格逐年飙升。因此,雨季挖  相似文献   

18.
学会快乐     
曾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贫苦的家庭,虽穷志不短,总能处处往好的地方去想。有个好心肠的有钱人很想帮助他们,可这家人的邻居却告诉他说,“他们家穷是装出来的,因为我经常听那家孩子说他们吃得有多好,到哪儿去游玩了,那种生活是一般家庭所无法享受的。”有...  相似文献   

19.
乡关何处     
很多年前,我被搁浅在大山的皱褶里,苦咽父母脸上的汗水。突然有一天,我害怕了,因为屋后的山花在年复一年复制着一个从荣到枯的过程,不曾改变;而屋前的泥巴土路弯弯曲曲伸进荒芜的野外,数日没有过往人烟,不曾改变。我知道,我必须逃离了,逃离一座大山的宿命。  相似文献   

20.
可贵的300元     
周灵才 《天风》2008,(14):10-10
圣经记载:“耶稣有一次对银库坐着,看众人怎样投钱入库。有好些财主往里投了若干的钱。有一个穷寡妇来,往里投了两个小钱,就是一个大钱。耶稣叫门徒来,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有余,拿出来投在里头;但这寡妇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