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义逻辑悖论研究及其社会文化功能论纲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张建军 《哲学动态》2005,(11):47-51
逻辑悖论研究是一个跨学科的边缘性、交叉性研究领域,其多层面意义与价值已经并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我通过对20世纪逻辑悖论研究百年历程的考察,将以往的研究划分为三个不同层面:Ⅰ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具体解悖方案研究;Ⅱ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Ⅲ一般意义的解悖方法论研究.[1]区别不同研究层面,既可避免把不同层面相混淆导致的理论混乱,也有利于把握各层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挥各种不同旨趣研究成果的适当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三十年逻辑悖论研究的主要特点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芳 《哲学动态》2012,(6):105-111
当代逻辑悖论研究有三个不同层面:一是特定领域某个或某组悖论的建构及其具体解悖方案研究;二是各种悖论及解悖方案的哲学研究;三是关于悖论的发现、解决及其功能的一般方法论研究。文革前,中国学界的逻辑悖论研究主要体现在莫绍揆、沈有鼎等学者在第一层面的研究上。中国学界关于逻  相似文献   

3.
G.Priest在1998-2003年之间有一个对sorites悖论的模糊解悖方案,根据该解悖方案,对含混语言的最佳语意论应该是某种的模糊语意论。在这样的模糊语意论中,边界语句是既真且假的语句,而sorites悖论中所涉及的离断律和等同传递律则不是有效的推论步骤。Priest并试图利用这样的语意论去说明:为什么sorites悖论看起来像是有效的论证,以及为什么切割点的存在尽管必然却违反直觉。我在本文中论证:Priest的模糊解悖方案是一个完全失败的方案,因此最好被放弃。我论证,Priest的模糊解悖方案至少有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它与Priest的真理理论以及双面真理论不兼容、它对于sorites悖论的诊断有特设的嫌疑、它对于sorites悖论为何看起来有效的说明不具有可信度、它对于切割点存在何以违反直觉的说明也不具有可信度、它有将高阶含混性崩塌为一阶含混性之虞。  相似文献   

4.
生产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但关于它的含义人们多年来争论不休,还无定论,各种互悖的说法也比较多。争论是难免的,也是必要的。但长期地争而不决,纠缠于词句之争,滞留于互悖的见解,显然不利于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阿尔都塞对斯宾诺莎的回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二国际之后,阿尔都塞更为明确地将辩证唯物主义的史前史从德国古典哲学前溯至斯宾诺莎。通过有关研究,阿尔都塞确证了马克思哲学的"科学历史结构",认为拒绝开端与主体,使马克思接近斯宾诺莎并克服了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成就了肯定辩证法。回溯斯宾诺莎的目的是"摆脱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可疑的区分",并确证其"哲学实践"理论,为当代激进理论的复兴开放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6.
顿新国 《学海》2012,(5):180-183
归纳悖论研究是当代逻辑哲学、科学哲学、形式知识论等领域的核心话题之一。归纳悖论的两次研究高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回归归纳悖论的源发语境,分析和澄清其涵义及真实"悖境",梳理解悖的历史脉络,可以表明归纳悖论的研究应该且正在实现认知转向。同时,这种认知转向对构建合理的信念接受理论、解决葛梯尔问题等知识论疑难、构建新的动态认知逻辑分支,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理论与经验之间的联系问题是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主要有两个不同研究维度--理论对经验的解释与说明以及经验对理论的确证."确证概念在经验科学方法论中占据着中心地位."[1]对确证关系的阐释中有一种非常符合直观的理论--假说-演绎模型(Hypothetico-Deductivism).  相似文献   

8.
1983年2月,在列宁格勒举行了关于逻辑问题的第二次协作会议。会议由俄罗斯联邦高教部哲学理事会组织。莫斯科、列宁格勒、第比利斯、基辅和伏尔加格勒的逻辑学方面的著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上讨论了相干逻辑和似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 logic)问题。会议开始的第一天,E.A.西多连科和E.K.沃伊什维洛作了导论性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相干逻辑和似协调逻辑产生的原因,它们的哲学意义以及它们同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哲学合法性"的提法不妥,乃是把两个了不相干的词硬拼凑在一起,于学理不通。质疑者用"合法性"一词,把草创者的贡献一笔勾销了,这是不公允的。质疑者"以中解中"或"中话中说"的诉求,没有可行性。质疑者之所以陷入误区,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理论视野过于狭窄,受到单数哲学观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哲学与现象学对西方哲学影响深远,同时又是几乎"互不相干"的两大哲学运动,然而饶有兴趣的是,它们都是从语言分析开始,通过对语言表达式的分析确立意义范畴,并围绕意义问题构建各自的哲学体系的.弗雷格和胡塞尔是德国同时代的思想巨人,分别被尊为语言哲学和现象学的创始人.弗雷格开创了意义分析的先河,在他思想的影响下,意义问题继而成为分析哲学探讨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意义理论也构成了胡塞尔现象学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悖论研究是一个古老的研究领域,信念修正理论则是最近三十年发展而成的新型逻辑理论。悖论的形成、发现与解决是一种典型而复杂的信念修正过程。虽然这两个领域的亲缘关系非同一般,但迄今为止学界对这种亲缘关系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从信念修正理论的角度提出一种重新审视悖论相关论题的新思路,进而提出一种基于信念修正理论的新的解悖方法论,最后依据这种解悖方法论对罗素悖论给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这种交叉研究的新思路不仅能推动悖论研究的发展,也能为信念修正理论指出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意外考试悖论是对"知识"概念的直觉理解所提出的严峻挑战。克里普克在新近出版的文集中对该悖论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把产生该悖论的根源指向了所谓"知识的持久性"。该方案实际上是沿着蒯因的路线进行的。然而,索伦森所提出的该悖论的一个变体却巧妙地表明,即使不诉诸知识的持久性,仍然会产生悖论,也就是说知识的持久性并不是意外考试悖论产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索伦森提出的这一变体可以用来较为充分地反驳克里普克所提出的解悖方案。  相似文献   

13.
哲学反思的审美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国有 《学海》2001,(2):19-24
本文从人类的审美活动出发,对哲学的根本特性--反思性--进行了系统的本体论追问与论证,从而以新的理论视野阐释了哲学反思的生存论根据.本文认为,有必要从"审美维度"出发理解"哲学反思",因为"哲学反思"的根据是人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在"审美"活动中本真地显现.从"审美维度"出发,就为更加深入地理解关注、守望人的"存在"的"哲学反思"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为敞开和确证"哲学反思"的合法性,为进一步建构、发展哲学提供本体性的生存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语义悖论研究的新思路——情境语义学解悖方案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已有解悖方案的思路及不足自古老的说谎者悖论提出后,两千年来有关悖论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特别是20世纪以来,罗素、塔尔斯基、克里普克等对悖论问题的关注,更进一步深化了人们的认识。但众所周知,无论罗素的类型论方案、塔尔斯基的语言层次理论,还是克里普克的真值间隙论方案,均没能合理地解决悖论问题。罗素的类型论方案试图通过对“自指”的限定来消解说谎者悖论,被认为是“用大炮打苍蝇,苍蝇虽然死了,但毁灭的东西也太多”!塔尔斯基试图通过给语言分层的方法来解决说谎者悖论,但“特设性”的指责却无法逃避。克里普克的方案最…  相似文献   

15.
引言 1963年美国年轻的哲学教授葛梯尔在<分析>杂志上发表了<确证的真信念是不是知识>一文,这篇不足三页的小文章引发了当代英美哲学界对确证本质的四十余年的争论.[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围绕着"确证何以可能"的问题逐渐形成了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两大主流学派,两者之争占据了当代英美知识论研究的中心舞台.[2]  相似文献   

16.
旧证据问题:一种动态的消解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证据问题是指贝叶斯确证理论在讨论旧证据确证新理论(假说)的问题上将出现不合理的结果,它的消解是贝叶斯确证理论辩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倡导一种基于Levi理论的动态方案来消解这一问题。在这种方案下,知识汇集的动态性使得旧证据在新理论引入前后的置信概率可能是不相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证明,经新理论扩充后而得到的知识汇集无论是一致扩充还是不一致扩充,均存在一个旧证据E,它对该新理论具有确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首先,本文在第二节中提出了谎者悖论所包含的一些问题,比如加强的说谎者悖论,Curry悖论,Yablo悖论,偶然的说谎者悖论,以及塔尔斯基的真不可定义性定理。其次,在第三节简单介绍了塔尔斯基的分层理论,并且指出了他方案的一个最大不足之处就是把一个真谓词分成了很多个个真谓词,这和我们的直观很不符合。之后在第四节介绍了我的一个解悖方案,并讨论了它的一些性质,比如可靠性,完全性,以及我的方案和塔尔斯基方案的区别。第五节说明了第二节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在我的这个方案下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在精神哲学视域下深刻剖析了婚姻伦理关系,婚姻伦理本质在于夫妻双方个别性的人与婚姻伦理实体之间“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婚姻持存的精神基础是“具有法的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婚礼和一夫一妻制确证婚姻伦理的崇高与神圣.黑格尔对于婚姻伦理的精神哲学分析对解决当前我国婚姻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难题,缔造“有精神”的婚姻,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  相似文献   

19.
E.K.沃伊什维洛在状态的概括描述的语义学(参见E.K.沃伊什维洛:《相干逻辑的哲学一方法论观点》,莫斯科,1988)中把对古典谓词逻辑来说相干逻辑结论的关系确定为下述形式:M在这里相干关系表示状态概括描述之集合。该语义学(作为根据“美国方案”所建构的语义学)的重要特点是使用了作为自觉的、平等的、独立的(自主的!)具有真理性的“真”(T)和“假”(F)意义。同时对于否定给出真假条件的下列定义:实际上认定义(1)可以看出,相干结论的关系具有保留其值的特点。然而可以证明(我甚至说尤其是证明,其中不使用除具有…  相似文献   

20.
量子干涉、纠缠以及消相干是量子信息理论的三大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哲学所要关注的重要物理学前沿概念.不管是从历史的发展脉络、还是从概念之精细分析,这三大概念皆保持了一种关联性.基于这三大概念的意义和关联性分析,本文概括了由它们所触发的典型哲学问题,笔者认为,这些典型问题包括:宏观量子态的制备、非相互作用与相互作用、还原与突现、理论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实在论与反实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