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身研究的诊断标准(DCPR)是由国际调研组提出的心身医学研究临床诊断概念和结构框架.人们对影响躯体疾病的易损性,病程,预后,康复的心理因素的评估受到日益关注.DCPR的研发理论基础是将来源于心身研究的心理变量转变成用以鉴别诊断的可操作性诊断标准.ICPR是一个简单、有效和可靠的定式访谈工具,可用于筛查、诊断心身疾病和心理生理障碍.补充ICD- 10、DSM、CCMD的临床诊断应用的不足.包含了十二组心身综合征,其目的是将影响躯体状况预后和治疗价值中的心理变量转化为客观的心身医学研究用诊断标准用工具.这十二组症状包括健康焦虑,死亡恐惧症,疾病恐惧症,疾病否认,持续的躯体化症状,转换性障碍,继发于精神障碍的功能性躯体症状,周年反应,精神消沉,易激惹心境,A型行为和述情障碍.提出心身疾病临床多轴诊断系统.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医心身内科学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关于中医心身内科学的概念中医内科疾病传统上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类。按照心身医学的疾病分类,人类疾病分为精神疾病、躯体疾病和心身疾病三类。中医内科疾病也可分为中医内科精神疾病,中医内科外感躯体疾病和中医内科心身疾病。中医学作为一级学科,中医内科学作为二级学科,中医心身内科学应作为三级学科,它的概念应是研究中医内科中的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其方法手段是中医的心身并治。2  关于中医心身内科学的基础研究中医心身内科学的理论基础,源于《内经》的“形神合一论”、“天人合一论”、…  相似文献   

3.
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外学者将神经科学与哲学研究统一起来,集合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双方的研究成果,以此来共同推进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因此诞生了一门介于神经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独立学科,它有着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门学科就是神经哲学。  相似文献   

4.
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外学者将神经科学与哲学研究统一起来,集合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双方的研究成果,以此来共同推进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因此诞生了一门介于神经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独立学科,它有着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门学科就是神经哲学.  相似文献   

5.
教师的应付方式与心身健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心理学界对应激与健康的中介机制——应付的研究概况,重点是应付的定义、应付的分类、教师身心健康等。在此基础上,简述了作者对广州和澳门两地区184名中小学教师心身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结果,并对两地差异情况进行了分析,还就如何增强教师的心身健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格维度、自我和谐及行为抑制与心身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登峰  崔红 《心理学报》2007,39(5):861-873
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人格维度、自我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对600余名被试问卷测量的相关、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人格维度可以直接和/或通过行为抑制和自我和谐对心身症状有着正向或负向的预测作用,而且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行为抑制和心身症状本身都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它们之间又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7.
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影响的效果,将非医学专业的大学生分为健康教育干预组(97名)和对照组(93名);干预组进行了近12周健康教育选修课,采用了课堂教学、团体和个别辅导、同伴教育等,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前后对照测试.结果发现,教育后的多项指标明显低于教育前,说明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身健康水平是很有效果的.  相似文献   

8.
癌症疼痛与心身症状,应对方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疼痛,是癌症最可怕的结果之一,癌症疼痛十分普遍,据报告约75%的晚期癌症病人经历疼痛[1]。疼痛能引起生理和心理困扰,从而对癌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消极影响[2]。本研究试图探讨伴有疼痛的癌症病人与无疼痛的癌症病人在心身症状、应对方式上的差异,并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两种认识躯体化的方式值得关注:一是继发于精神痛苦的现象;一是以医学无法解释的症状为特征的基本现象.躯体化概念受到争议的根本原因,即其基于西方心身二元论的特征.本土背景下,躯体化应理解成一种普遍且正当的求医理由与症状诉说方式,应该更多倾向于临床评估与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之特征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心身统一观尽管七情学说与应激理论所产生的时空跨度极大 ,然而两者拥有一个共同的前题 :心身统一观。应激理论可以说是医学从生物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产物。由于应激和健康的关系是以心理生理系统为中介的 ,应激反应中最明显的心理表现就是情绪的变化 ,而情绪既是一种心理活动 ,又是一种生理活动。躯体疾病是一种应激源 ,可导致病人承受轻重不一的心理负担 ,反之 ,情绪重负又可成为心身疾病的病因。由此观之 ,心身统一观乃是应激理论的前提。七情学说的理论基础是祖国医学形神统一的整体观。中医认为 ,形与神是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震后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和应对方式差异特点及关系。方法:用修订的心身健康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512汶川地震重灾区37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在回避、漠然、愤怒、自杀等不良情绪维度(F=3.66,4.20,9.97,4.45,均P0.05)及兴趣(F=8.81,P0.01)及睡眠障碍(F=7.95,P0.05)维度年级主效应显著;在强迫、敏感不良情绪(F=4.88,8.97,均P0.05)及失眠、身体不适(F=8.41,6.35,均P0.05)维度上性别主效应显著;强迫、回避及自杀不良行为维度(F=4.39,3.08,3.04,均P0.05)及注意力(F=3.77,P0.05)、失眠、身体不适等生理维度上(F=6.29,3.63,均P0.05)性别与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退避与幻想应对方式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3.16,5.41,均P0.05);在退避应对方式上有性别主效应(F=4.46,P0.05);回归分析表明,自责、退避、解决问题及合理化应对方式影响灾区小学生、初中生的心身健康状况,而影响高中生心身健康状况的仅有自责应对方式。结论:重震区儿童青少年的心身健康及应对方式有年级和性别差异特点,且应对方式对不同的学生群体的心身健康有不同的影响,提醒震后对学生群体的危机干预要分性别、年级或年龄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2.
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 2 1世纪的到来 ,人才具有良好的心身素质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要求 ,心身健康是跨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 ,各高等院校中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大学教授的心理、生理状况 ,更是引起人们极大的重视。高等院校的教授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教书育人是他们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 ,大量边缘科学的出现 ,中国成功加入WTO ,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国 2 4 2个科研院所转制为事业单位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面对改革后“按岗聘用 ,竞争上岗”的原则 ,高校教授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冲击、竞争和挑…  相似文献   

13.
后现代科学与后现代医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后现代中心主任格里芬等人提出“后现代科学”与“后现代医学”的理论,认为还原论的科学传统是造成当代世界诸多问题的祸魁,因而在后现代科学中重新强调人类以及自然的经验和意识,建构整体有机的生态科学观,并进而提出“心身相关”的后现代医学  相似文献   

14.
常见的心身障碍共病可以理解为一种新的精神疾病结构模型:情绪障碍、抑郁、焦虑及躯体化障碍等归为内化性疾病谱系的组成元素,物质滥用和反社会行为障碍归为外化性疾病谱系的组成元素。本文分析探讨评估慢性疼痛与这一模型的联系。社会心理和生物学的研究证据表明慢性疼痛与内化性障碍密切相关,提示内化-外化性疾病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研究架构,为探讨慢性疼痛与情感、抑郁焦虑及其他相关精神障碍的关联共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心身医学是应用心身相关原理研究人类健康与心身疾病诊治的新兴国际性交叉学科,代表当代先进的临床医学科学体系。心身疾病是发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心身医学作为精神病学与临床医学专科的桥梁学科,从边缘状态返回医学主流,以临床应用为目的,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综合医学心理学、心理卫生、行为医学、心理咨询与治...  相似文献   

16.
张苏范  王援朝 《心理科学》1993,16(2):95-98,94
本文报告了30名健康人在进行心算、反应时、握力、冷压试验时以及其前后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发现主观感受相似的背景下,心算同样可引起明显的血压与皮电反应变化与较慢的指温变化,验证了心身相关理论的正确性。另测查结果显示个体间生理反应不同,但同一个体重复测查结果则明显正相关,验证了行为(生理反应)模式相对稳定的论点。  相似文献   

17.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中医形与神俱论与西方心身医学、五脏藏神说与情绪生理心理学、精神内守法与西方精神分析及生物反馈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中医心身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文化特质及其蕴涵的现代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期的肿瘤科临床见闻,笔者提出许多慢性病复杂的临床症状背后,可能存在心身互动机制;且研究已经明确,心身存在着共轭关系.因此,临床应具备心身相关思想,对慢性病及其症状,从人心身整体性做出考量;心身相关性症状的表现是错综且多样化的;对临床难以解释症状,主张从心身相关角度切入,常可帮助解开谜团;同时,处置时还应心身兼顾地进行干预;这样,既可反证诊断正确与否,又可帮助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及其心身反应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96名教师和1022名中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对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最重,家长的评价最轻;在四种类型学校中,农村校的评价最重;城市区级重点校次之,市级重点校最轻。总的看来,学习负担的心身反应并不十分严重,相比之下,情绪反应比较强烈且主要体现在学习竞争方面。  相似文献   

20.
从文化比较的角度,阐述了中医形与神俱论与西方心身医学、五脏藏神说与情绪生理心理学、精神内守法与西方精神分析及生物反馈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指出了中医心身相关理论与技术的文化特质及其蕴涵的现代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