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以色列占领军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手无寸铁的巴勒斯坦人民任意枪杀,进行了野蛮的血腥镇压,这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犯下的又一新的罪行。巴勒斯坦人民面对这种野蛮镇压进行了英勇斗争是理所当然的。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以色列当局不顾世界舆论的反对,对巴勒斯坦人民进行的野蛮镇压,只会进一步激起巴勒斯坦人民的强烈  相似文献   

2.
海外消息     
《天风》2014,(11):63-63
瑞典信义会支持承认巴勒斯坦地位迈出促进和平重要一步在瑞典政府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后,瑞典信义会亦公开支持承认巴勒斯坦的地位,并称此乃促进和平进程的重要一步。瑞典信义会国际政策组主任Erik Lysen(利逊)指出,正当局势因以色列非法定居区的扩张而日益恶化之际,瑞典政府的决定成了事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至今,约130个国家——其中包括一些欧盟成员国——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另一方面,世基联亦通过多项倡导举措,动员其成员教会和合作伙伴为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和平努力,为该地区所有人民带来和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3.
4月22日上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伊里亚斯·沈遐熙、副会长努尔曼·马贤、艾买提·瓦吉提怀着沉痛的心情,前往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驻北京办事处吊唁遇害身亡的巴勒斯坦武装力量副总指挥阿布·杰哈德。伊里亚斯,沈遐熙会长代表中国伊协和中国穆斯林对巴勒斯坦人民杰出的领导人,中国人民尊敬  相似文献   

4.
巴勒斯坦解放神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出现的基督教解放神学的最新表现形式,受到拉丁美洲解放神学、反殖民主义运动和民权运动的启发及影响。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导致巴勒斯坦基督徒面临着严重的身份危机与信仰危机。巴勒斯坦解放神学关注和回应本土基督教徒的忧虑与希望,试图以基督教神学为基础,寻求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出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长期流血冲突的历史和现实,当地多元宗教并存的社会环境,使巴勒斯坦解放神学与本土社会处境密切结合,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民族性,是“处境化神学”与“本土化神学”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5.
在中东地区形势持续紧张动荡,世界舆论要求召开国际和平会议,公正解决阿以争端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巴勒斯坦人民在以色列占领区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伊斯兰会议组织的建立本身就同世界和平问题直接相关。为了保卫和平,就必须制止战争,包括制止局部的常规战争和可能毁灭人类的核大战。而伊斯兰会议组织正是为了联合所有的伊斯兰国家以便制止犹太复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而成立的。它在1969年成立后,曾号召用圣战解放被占圣地耶路撒冷。它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为背景,包括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殖民主义、支持被压迫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战争,反对犹太复国主义、支持巴勒斯坦人民恢复合法权益的斗争等。90年代冷战结束以后,伊斯兰会议组织在…  相似文献   

7.
海外消息     
《天风》2014,(6):63-63
世基联呼吁关注被囚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囚犯 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Olav Fykse Tveit,于巴勒斯坦囚犯日(4月17日)发表公开信,呼吁全球教会及信徒守望、关注约5000名关押在以色列监狱内的巴勒斯坦男女及儿童。设立巴勒斯坦囚犯日的目的是记念囚禁于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人。Olav Fykse Tveit在当日向世基联成员教会发出的公开信中,邀请教会记念巴勒斯坦囚犯,藉祈祷和团结的行动,让他们重获具备正义与尊严的自由。Olav Fykse Tveit敦促联合国会员国主动劝说以色列遵守1955年囚犯待遇的标准规则,尊重日内瓦第四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公约》,并且确认其他人权公约。世基联将于9月举行巴勒斯坦及以色列的"世界和平周"活动,继续唤起全球教会对以巴和平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正巴勒斯坦的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其大多数居民是穆斯林,但巴勒斯坦同时也生活着一定数量的基督徒。他们尽管是少数,却也在巴勒斯坦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巴勒斯坦穆斯林和基督徒将各自的关系视为"友爱共存的标志",互相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9.
先秦哲学与爱国主义卞敏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传统。这一传统萌发于先秦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提出的“历史轴心期理论”认为,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并独立地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  相似文献   

10.
有关各方立场的变化一、以色列有关耶路撒冷地位的立场变化以色列的政策也不是一时形成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形势的变化、实力的强弱在不断调整。19世纪末犹太复国主义诞生之初的最高纲领是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甚至不敢提出建立独立国家,也就没有提出耶路撒冷问题。1947年联合国大会出台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之前,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处于劣势地位,在国际上也是影响有限,同时,也为了避免刺激阿拉伯国家,他们对耶路撒冷并没有独占乃至得到一半的奢望。当时的犹太代表处曾建议将耶路撒冷国际化。联合国出台…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10,(10)
<正>·应以人道立场看待圣地冲突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特维特牧师近日探访中东教会并造访几户巴勒斯坦的家庭,他们都是被以色列驱逐离开东耶路撒冷的。特维特牧师表示虽然圣地有许多神圣的地方,然而住在当地的人民也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巴以冲突中的宗教因素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全球巨变的时代,那么中东更是一个诡谲无常的综合舞台,在社会术语中,“政治流沙”、“世界火药库”、“文明冲突的发射源”等成了中东的代名词。历史学家、宗教学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文化学家都格外关注这一多事之地。当四次中东战争的硝烟慢慢散去、巴勒斯坦人民的起义渐渐平息、和平理解的希望刚刚升起之时,2000年9月28日以来持续发生的巴以冲突,又使巴以人民再次经历暴力、痛苦与磨难。巴以冲突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政治与宗教的一个热点,本刊特邀专家撰文,从宗教的角度来解答读者的疑惑。  相似文献   

13.
倪学德 《学海》2006,(1):34-3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英国结束了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但随着英国的撤出,巴勒斯坦地区的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却一再发生冲突和战争,至今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本文通过对20世纪40年代后期英国撤出巴勒斯坦过程的剖析,认为造成巴勒斯坦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英国与犹太人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美国因为争夺中东地区而采取的不合作立场,也与国际社会对这个问题的处置失当有关。英国政府试图通过谈判使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达成妥协,并不打算用强制手段实现这个目标。作为占领当局,英国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过多地地指责当时的工党政府也有失公允。  相似文献   

14.
国际动态     
阿拉法特逝世遗体被安葬在拉姆安拉巴黎时间11月11日,巴黎贝尔西军事实习医院的发言人埃斯特里普将军宣布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巴黎时间早上3点30分在贝尔西医院逝世。”当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为阿拉法特的逝世降半旗志哀。11月12日,当地时间下午2点30分,运送阿拉法特灵柩的埃及直升机在拉姆安拉官邸降落。曾经守卫过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警卫不断向空中鸣枪,向阿拉法特表达最后的敬意。参加葬礼的巴勒斯坦群众高举阿拉法特的画像和巴勒斯坦旗帜,高呼向阿拉法特致敬的口号。许多人悲痛欲绝、痛哭不止。阿拉法特的遗体被安葬在…  相似文献   

15.
自公元1095年至1291年的200年间,罗马教皇勾结西欧封建地主、贵族和城市富商,发起了主要针对伊斯兰国家的十字军东征。通过对东方的掠夺,西欧的封建贵族、国王和天主教会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也与穆斯林世界、与原本同出一源的东正教世界结下了深深的历史积怨。 时至今日,在千年之交,现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公开对十字军东征表示忏悔,先后访问了十字军铁骑所至的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希腊、叙利亚等国;并踏上由东正教控制的东欧土地,访问了东正教徒占多数的罗马尼亚、乌克兰;据悉还将访问亚美尼亚和哈萨克斯坦。其…  相似文献   

16.
张礼刚  田焕云 《学海》2012,(3):200-206
"现在实现和平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以色列的民间非政治性和平运动,该运动推进埃以和平,反对黎巴嫩战争,抵制定居点建设,倡导与代表巴勒斯坦人民利益的实体进行谈判。虽然该运动的发展存在着游离于主流政党政治之外、组织松散、目标分散等问题,但仍然对以色列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不仅推动了以色列国内和平运动的发展,抵制了极端势力对民主政治的破坏,也为缓和巴以关系提供了一种民间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一 耶路撒冷(Jeruslem)位于西亚巴勒斯坦中部,东临死海,相隔18英里;西濒地中海,相距32英里,是巴勒斯坦的首府,现为以色列非法占领。这座文化古城建筑在一个高地上,高于死海海平面3800米,高于地中海海平面也达2500米。它分为新旧两区,围  相似文献   

18.
第五回艰难处境立信仰终不改622年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636年阿拉伯人征服了巴勒斯坦和其它西亚地区,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在穆斯林统治下,犹太人要交纳特别的人头税和土地税才能使自己的生命、财产和宗教自由得到保障。8世纪初巴比伦犹太教教长与拉比学院将《巴比伦塔木德》推广到各国犹太社团,遵守共同律法传统与生活方式,但激起一些犹太人的反对。761年巴比伦人阿南·本·大卫创立了卡拉派。“卡拉”是希伯莱语“诵读”之意。因此卡拉派亦被称为“精读《圣经》派”。阿南谴责遵行《塔木德》的犹太人曲解犹太教教义,用…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纪行     
1996年6月23日凌晨,飞机降落在特拉维夫国际机场。我是为出席“圣经在现代中国”学术会议前往以色列的,会议由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杜鲁门研究所主持,定于6月23日至28日在希伯来大学召开。会议规模不大,正式代表仅20余人,分别来自以色列、中国(含台湾、香港)、美国、德国、瑞士、瑞典、比利时、斯洛伐克和荷兰。由于译介讲授圣经文学的缘故,十多年来,我对巴勒斯坦的山石草木似曾相识,并怀有一种奇特而浓厚的感情。巴勒斯坦,这片与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赛亚的名字相关,又诞生、养育了耶稣的Holy Land,如今的  相似文献   

20.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的犹地亚山区之巅,海拔790米,全城面积约160平方公里。耶路撒冷古称“耶布斯”。居住着从阿拉伯半岛迁来的迦南人支族耶布斯人。约在公元前3000年,因其地处商道要冲、地势险要,所以耶布斯人在此建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