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霞 《美与时代》2003,(10):31-32
歌唱艺术它不仅仅是学习演唱技巧,要更好的完成声乐作品,歌者必须掌握各种音乐知识和技能。比如我国一些专业的音乐院校和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除学习专业外还要学习与音乐相关的课程以及文科类的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音乐修养。声乐作品来源于生活,以其精练的语言反映人的生活和精神面貌,也反映出作曲家的审美立场和世界观,歌者在表达作者意图的同时,也必然要加进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因此,对歌唱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些歌唱者音不准、节奏不稳,旋律演唱生硬,缺乏美感,这都与歌者本人音乐知识和音乐修养有着…  相似文献   

2.
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评价歌唱技术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也是歌唱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来自于声音、情感、表演等三方面的良好表现和完美结合,因此,使歌唱的声音、情感、表演三方面的表现力都得到提高,才会使歌唱获得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歌唱艺术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是要靠演唱来实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在歌唱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以下的八个环节:内涵的理解、意境的想象、声音的运用方法、风格的掌握、韵昧的体现、艺术的处理、忘我地演唱、艺术与技术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在歌唱中,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歌唱中,发声器官各部分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会在稳定而平衡的状态下,使歌唱达到接近人的声音的理想美.在具体的歌唱中.歌唱者需要注意呼吸运动的平衡,喉器与呼吸的平衡,真假声的平衡,还要在头腔共鸣中寻求平衡,以获得歌唱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5.
刘世嵘 《美与时代》2003,(10):29-30
歌唱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较高的水平,歌唱者不但要有丰富的感情,还要有一系列表达感情的方法,认真理解歌曲思想及其音乐表现手段,熟练掌握吐字发声技巧,这是唱好歌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咽音"是意大利传统美声的-种特殊的唱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练声方法.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咽音"在美声发声训练中的运用,对提高歌唱者的发声能力,改进歌唱者声音的音质,增强歌唱的持久力,增强艺术表现力等方面确有奇效.笔者以林俊卿先生的"咽音"练声八个步骤为基础,加以概括和总结,浓缩成八个练习.  相似文献   

7.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音域跨度大,戏剧性对比强的叙事性艺术歌曲.想要完整地完成这首歌曲,我们应该注意声音与气息的结合运用,在熟练的前提下再注意情绪语气对声音的配合,并且融合声乐伴奏,从而达到歌唱者歌唱的声情并茂以及与钢琴伴奏者的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8.
思维与想象都是人们较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在歌唱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内容是作品的思想情感,必须依靠对歌词正确的理解,才能将其生动地表现出来。正确理解来自人们的思维活动,一个歌唱者,只有启动思维和想象,才能把握和领悟歌词内容,才能用歌声表现出语义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才能为欣赏者所接受,产生审美共鸣,因而歌唱中的这种思维和想象是每一个歌唱者所必须经历和完成的心理过程。人们在参与歌唱的实践当中,得到了感性知识经验的积累,经过概括、加工,形成了对声乐理解的概念。正确声音概念的形成是与思维、内耳听觉、感性知识分不开的。歌唱…  相似文献   

9.
歌唱中的紧张,主要是心理因素,也就是心理状态不正常造成的.歌唱者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他的歌唱控制活动水平.如何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10.
声乐是一门美化语言的艺术,它用咬字、吐字的技术将语言加以艺术化、音乐化、形象化、具体化."旋律作为歌唱的材料,它本身是一种代表音高概念的符号或外壳,而歌词是艺术思想的媒介,但它本身不能直接构成音乐形象,只有通过歌唱者的丰富联想、语言的加工,在想象中呈现音乐形象,并诉之于听觉大众."  相似文献   

11.
刘一先 《美与时代》2004,(11):68-69
歌唱艺术主要有七大要素:情、气、字、腔、韵、味、形.在这七大要素中,字与腔是表现歌唱艺术魅力的主要手段.因为人们欣赏歌唱艺术的基础在于能听清字,听懂歌词;其次是通过行腔体会歌唱语言的韵味和美.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唱好一首歌?这是许多歌唱者经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每个人的审美情趣、艺术修养、演唱风格、歌唱习惯不尽相同,所以采用的方法和步骤必然存在着差异。现就如何唱好一首歌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歌唱是靠呼吸器官、吐字器官、发声器官和共鸣器官的矛盾运动产生的。这些器官在歌唱运动中是对立的统一体,这种辨证关系构成了整体歌唱状态和发声过程。每位歌唱者在声乐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弄清和掌握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歌唱欣赏中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是由于歌唱者、音乐欣赏者往往以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为出发点,受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教养、个人经历、个性特征影响与制约,因而形成个人在歌唱中的爱好与趣味上的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歌唱审美意识的美感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歌唱欣赏中审美意识的个性差异是由于歌唱者、音乐欣赏者往往以个人的爱好和兴趣为出发点,受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教养、个人经历、个性特征影响与制约,因而形成个人在歌唱中的爱好与趣味上的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歌唱审美意识的美感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歌唱和其他表演艺术一样,演唱者平时练习的成果要在演唱的瞬间完美地表现出来.歌唱者在音乐会演唱时,自始至终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对演出时出现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控制和提前准备,便能减少心理紧张和生理反应,提高演唱者演出的质量.打好演唱功底,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调整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演出心态;考虑各种因素,做好演唱前的准备工作:增强歌唱欲望,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这是我给演唱者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情至声,声情并茂!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发自内心的去体验和细腻的分析作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情、字、韵、形结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歌唱活动已非常普及,但是一些歌唱者由于技术不精或是只注意发声技巧而忽视歌唱内容,缺乏激情,口中所唱与心中所想毫无关系,声音空洞乏味,舞台表演不自然,无法让观众很好地感受音乐美。随着社会的进步,歌唱活动已非常普及,但是一些歌唱者由于技术不精或是感受到音乐的美。为改变这种现象,声乐教学要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吐字咬字水平,培养情感表达能力等,让学生有表情地歌唱。  相似文献   

19.
任何艺术都以创作形象为主要任务,歌曲作品也不例外。大家知道,一幅画、一篇文章或一件工艺品,一经作者创作出来,便可供人们阅读或欣赏,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容与风格。而歌唱是一门听觉艺术,一首歌曲创作成形毕竟只停留在纸上,人们不能直接从纸上听到它欣赏它,必须通过演唱者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将歌曲进行艺术处理后,再对它进行演绎。每一位歌唱者要想把歌曲真正地表现好,是要下一番苦功的。下面就如何艺术地处理与表现歌曲,浅谈一些笔者的看法:一、了解熟悉作品是前提1、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心思想和…  相似文献   

20.
周曼娜 《美与时代》2014,(12):132-132
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作品呈现给听众并供听众感受的艺术,歌者的歌声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得到、看得见的艺术形式,并影响和感染听众,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