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水平的馆员才能营造出高水平的图书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军  阮秀玲 《美与时代》2003,(10):89-90
图书馆工作作为高校的第二课堂,承担着培养、提高读者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的实际能力的重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图书馆潜移默化的教育。这就要求高样图书馆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培养和提高员工的素质。只有这样,图书馆才能为读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知识信息,为培养素质的人才队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今天,我国图书馆事业正在由传统的、封闭的图书馆向现代化的、开放型图书馆转变。读者工作已逐渐成为图书馆的业务重心。开发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是图书馆改革的出  相似文献   

3.
读者心理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心理浅探杨文闽读者,这是广义的名词。这里所讲的读者专指图书馆这个特定范围的读者;确切地说,就是利用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寻求知识再创造的\。笔者从事图书馆工作多年,体会到要做好为读者服务工作,必须对广大读者的阅读心理活动有所了解。现在就读者阅读的心...  相似文献   

4.
我在图书馆借书时不慎丢失了一本词典,于是赶紧回到图书馆,向管理员说明来意。接着就是管理员和我的一连串对话: 管理员问:你丢失的是什么词典? 我答:是英汉词典。问: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 答:是小型的。问:是新的还是旧的: 答:旧的。管理员见我说的与他方才捡到的英汉小词典情况完全一致,便去柜中取了给我。当他交给我时,我也一眼就认出了这的确是我丢失的那一本。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我在大学图书馆从事管理员工作,整天穿梭于报刊和图书书架之间,在数百种期刊中《思维与智慧》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仅知其名而已。  相似文献   

6.
本刊启事     
李跃 《思维与智慧》2008,(8):M0002-M0002
十年前,我在大学图书馆从事管理员工作,整天穿梭于报刊和图书书架之间,在数百种期刊中《思维与智慧》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仅知其名而已。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我在大学图书馆从事管理员工作,整天穿梭于报刊和图书书架之间,在数百种期刊中《思维与智慧》对我来说只不过是仅知其名而已。  相似文献   

8.
蒿志强  ;杜启莺 《天风》2014,(12):33-35
有这样一种学者,他们在学问上广采博纳,却又精耕细作;在学习上以书为伴,却又书写人生。福建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方允璋老师便是其中之一。她是位敬虔的基督徒,又是位十分敬业的图书馆研究馆员,当她被邀请参与福建神学院图书馆迁馆与建设事工时,她非常热心前来指导与培训图书馆管理员。时值炎炎夏季,整个暑假,方老师来回穿梭于福建神学院新旧校区图书馆之间,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教导给学生,并指导图书馆的迁馆工作。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作为人类科学文化的信息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教育中心,在传播美育知识信息、开发美育资源、以及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此,可以开展审美教育的专项读书活动,举办美展等;要通过图书馆的建筑美、生态美、环境美给读者以熏陶;馆员要以美的形象、语言和行为感染读者。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市伊协在省市宗教局和广大穆斯林的关心支持下,投资改建完成了图书馆、档案室、阅览室。档案柜、图书架都是按国家标准定制,可收藏图书档案10万册,并配备两名管理员,实现网络化管理,努力创建华东地区最大的穆斯林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读者心理与服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者心理,是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现象,如阅读动机、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等。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为了提高为读者服务的水平,增强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及时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不断增长的阅读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纪元,科技的腾飞使整个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子计算机的产生给网络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电脑的普遍应用给整个世界营造了新的信息环境.图书馆多年来一直都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以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方法为读者服务,但这种服务已经不适合图书馆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快速腾飞,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馆要谋求生存和发展,就要适应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改变原有服务模式,抛弃封闭、陈旧的手动方式,完善自动化办公系统,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其他优秀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是为人们提供图书阅读功能的公共服务机构,它的核心功能是为读者提供图书阅览和借阅服务。但是在实际情境中,读者的图书阅读利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和实现。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简称,中文名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这种通讯技术的特点不需要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仅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系统就可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一个标准的RFID系统通常由射频标签、读写器和计算机通信网络三个部分组成。基于RFID的图书馆索书系统服务设计方案,是在充分分析现有图书馆图书管理技术及读者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流程的基础上提出的,目的是提高读者查找图书的效率,优化读者阅读体验,提高图书馆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和网络化过程中图书馆馆员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云 《学海》2001,(5):178-179
因特网给全球带来了全新的数字信息环境。一方面 ,在网络环境下 ,各类文献为载体的知识信息都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数字形式 ,可以直接入网或者被建成数据库 ,而不一定要首先进入图书馆 ,因而 ,各公司、企业、电脑中心 ,任何团体或个人都可以利用全球信息资源在网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 ,并与图书馆、情报中心形成竞争。另一方面 ,图书馆成为网络的一个结点或子系统 ,将本馆资源数字化 ,通过网络传递给用户 ,让读者根据需要去检索和利用所需的文献信息。这样 ,每一个拥有个人电脑的用户通过网络都可以十分方便地使用世界上任何一个图书馆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
张长琳 《美与时代》2006,(12):93-95
图书馆作为文化设施,本身具有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对读者实施美育正是它本身价值的体现。图书馆的美育是于潜移默化中通过美的形象达到美育目的的,它通过提供现实和艺术美的审美条件,通过对历史动态美和地域静态美的借鉴,扩大读者的眼界,陶冶读者的情操,从而提高读者各方面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渴求知识的愿望越来越浓厚,更多的人们开始走进图书馆,沐浴书籍的芬芳,渴求知识所带来的无穷力量,这对承担着传播知识和进行社会教育职能的图书馆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的图书馆不再是过去那个停滞不前,观念落后,坐着等读者来阅读的图书馆了;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图书馆的工作有了生机,获得了新的发展.国家下大力度无偿投入了现代办公设备,电脑、电视、多媒体投影仪等,让各个公共图书馆都能进行现代化办公服务.但是在现阶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县级图书馆怎样能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抓好社会效益,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扭转职能萎缩、读者锐减、效益低下、人才危机等多种困扰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不利局面,这就向我们图书馆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根据图书馆所处地域不同、藏书不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做好有自身特色的服务,以此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孕育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场所,将美学元素融入图书馆的造型设计能进一步地发挥图书馆的美学功能,增加文化氛围,调节读者身心。通过分析湖北大学图书馆造型艺术的设计理念和美学实践,探讨了高校图书馆造型艺术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小贝 《天风》2016,(7):40-41
正晚间,图书馆的阅览室里照旧只有我和勤工俭学的管理员两个人,但并不代表这里安静适合学习。尽管我们已经关闭了所有的窗户,甚至拉上了厚窗帘,但隔壁礼堂喧嚣的排练声响仍有力地穿透进来。我以老师的身份跑去表达了抗议,但收效甚微,不过几分钟礼貌性地减弱,随即又在亢奋的情绪中失控了。管理员无奈地对我说:"没用的,现在同学们都热衷于此。"这话我能理解:年轻人爱动、爱唱、爱展示是天性使然,本无可厚非,毕竟我也曾经历过热血躁动的青春时期。  相似文献   

19.
韩英 《美与时代》2004,(9):82-83
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图书馆是采用电子网络技术提供信息服务的中心,图书馆是传播知识、掌握研究方法、形成科研成果的场所。 图书馆审美教育的具体方法体现在通过优美的环境进行审美教育,提供美的精神食粮进行审美教育等。研究图书馆学与美学的联系,可以揭示其基础理论与工作实践中的美学价值;同时,可以吸收美学及其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来丰富和发展图书馆学。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改造的实际情况。图书馆空间改造有利于优化建筑布局,改善阅读环境,有利于读者打造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有利于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拓展服务途径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高校要在图书馆空间改造上进行深入探讨,推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