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武帝在位时的有关经济政策,曾经引起激烈的争议,反对派指责这些经济政策是导致民间疾苦的主要原因,呼吁废止;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曾作为汉武帝经济改革实际支持者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郡国所推举到中央任职的"贤良"、"文学"就有关的政治方向进行辩论,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作"盐铁会议".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曾发生过一起关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争论与博弈。司马迁以其史学家敏锐而深刻的观察触角,对这场争论与博弈的全过程进行了客观的记录和描述: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商人地位的改变,到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选商为官、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都为我们做了历史的复原。我们拟从经济伦理的视角,结合当时的社会生活实践,对《平准书》这一经典文献进行分析和梳理,以期对我们今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经济伦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任何时代的思想文化,都是某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西汉后期,象数易学兴起,同样有着自然生态和社会政治方面的深刻根源。全面、深人地认识这种根源,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汉代易学史、思想文化史的研究。汉武帝以后,易学作为官方经学的组成部分而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步入了一个分化变革时期,其主要表现就是以孟喜、京房为代表,以卦气说为中心的象数易学的兴起。我们知道,易学的发展是与现实社会政治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的。汉武帝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西汉王朝进人颠峰状态,但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此时封建社会的固…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在位时的有关经济政策,曾经引起激烈的争议。反对派指责这些经济政策是导致民间疾苦的主要原因,呼吁废止;汉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曾作为汉武帝经济改革实际支持者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与郡国所推举到中央任职的“贤良”、“文学”就有关的政治方向进行辩论,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作“盐铁会议”。汉宣帝时一个叫桓宽的官员根据盐铁会议的“议文”,整理成一部专书,这就是著名的《盐铁论》。《盐铁论》虽然是一部经济政治方面的著作,但也以许多中医治疗学的内容来借喻。这些内容反映了当时的医疗情况以及知识分子对医学的认识。现就《盐铁论》中提到的医学内容与《内经》相对照论述。  相似文献   

5.
经济改革的实践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正确认识、分析和处理经济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离不开作为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个经济学工作者不避“班门弄斧”之嫌,拟就经济改革理论研究中的某些方法论问题提出一点看法,向哲学界的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6.
医学目的再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20年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活力,目前我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阶段,而医疗改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却相对滞后。卫生改革初期所推行的一系列市场经济化措施曾起到过提高效益、稳定队伍等积极作用,但未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医药卫生事业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随着改革的深入,以往的一些措施日显其弊端。为保证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重新思考和提出改革必须服从医学目的。  相似文献   

7.
拒绝的魅力     
她出身卑贱,无奈流落风尘,却因为一首歌而被汉武帝所宠爱,从此她只以歌中的倾城之色示人,甚至在病重垂危之际,断然拒绝了汉武帝见她一面的请求。她的拒绝曾经让汉武帝很没面子,但却留给他无尽的追思与怀念。她就是死后被迫封为孝武皇后的李夫人。  相似文献   

8.
陈曦 《管子学刊》2009,(2):105-108,123
窦婴不惜得罪喜好黄老的窦太后,在汉武帝即位之初,即以丞相身份积极倡导儒术。在当时“独尊儒术”的思想环境下,窦婴冤死于“矫诏罪”的人生悲剧,既为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实质,为封建社会集权政治的残暴特性,给出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注脚,又反映了汉武帝是如何利用皇权塑造一种合乎专制统治需要的官僚意识的。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认为,从理论上搞清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当前改革的性质和方向,增强改革实践的自觉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在《史记》之《货殖列传》和《平准书》中,揭示了人与物之间的本质关系,商业与其他各业的制约关系,商业的特殊作用,商人才干的重要意义,奸商的破坏作用,以及汉武帝新经济政策带来的利弊等等,将这一系列的经济现象与国家的治乱兴衰加以有机地联系,合乎逻辑地提出了"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的政策原则,引起后人关注,人们引用此组命题来阐述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主要是工商业政策思想。但见仁见智,历来看法不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适应我国商品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司马迁的这组命题也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哲学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关系是解析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方程式。而对经济关系的本质性认识,又有赖于哲学的审视和剖析。尤其在当代,世界性的改革和新技术革命潮流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理论课题,它呼唤着经济哲学理论光亮的烛照。  相似文献   

12.
《汉武帝内传》中所呈现的服食与养生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内传>一书,<隋书·经籍志·杂传类>有<汉武内传>二卷;<旧唐书·经籍志·杂传类>有<汉武帝传>二卷;<唐书·艺文志·道家类>有<汉武帝传>二卷,均不著撰人姓名.今所见者,约有二种版本,其一为文渊阁<四库全书>刊本,其一为<正统道藏>刊本.  相似文献   

13.
拒绝的魅力     
她出身卑贱,无奈流落风尘,却因为一首歌而被汉武帝所宠爱,从此她只以歌中的倾城之色示人,甚至在病重垂危之际,断然拒绝了汉武帝见她一面的请求。  相似文献   

14.
天涯沉思     
相传汉武帝在少年时初见表妹阿娇(后为陈皇后)极为惊艳,他的母亲曾问他有何想法,汉武帝说:“若得阿娇为妻,当金屋藏之。”后来,果然如他所愿娶得阿娇为妻。阿娇初入宫时极为得宠,占尽风光。但是没过多久即失宠,被贬居长门宫,后再未得汉武帝恩宠,尝尽失意落寞之苦。宋代著名的文  相似文献   

15.
史载:汉武帝刘彻比较注重维护法律的尊严,即使是自己的亲属犯了法,也不宽容。汉武帝有一个姐姐,叫隆虑公主,隆虑公主有个独生儿子,叫昭平君。昭平君娶了汉武帝的女儿夷安公主为妻。这样,对汉武帝来说,昭平君既是外甥,又是女婿,是亲上加亲。这个隆虑公主对儿子百般溺爱,使昭平君不知天高地厚,经常倚势欺人,到处闯祸。昭平君在外边惹是生非的事,隆虑公主虽然时有所闻,只因对儿子过分娇惯,也从来不予理会。一次,隆虑公主病重,开始考虑起儿子日后的生活来。当时的法律有这么一条规定:犯法的人可以用黄金或铜钱赎罪。犯死罪的人只要花赎罪钱五十…  相似文献   

16.
幽默的自责     
史上最著名的幽默大师东方朔,为汉武帝侍臣。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人们开始对以效率和经济为中心的传统公共行政质疑,进而发动了新公共行政运动。新公共行政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的理论,强调把社会公平作为现代公共行政发展的价值核心,对政府行政改革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被后人视为宝物,尤其铜鼎更是珍贵。后代的帝王倘若得到一只周鼎,就会以为是上天降下的吉兆。汉武帝时,有一次在汾阴发现了一只周鼎,武帝高兴坏了,先把它放在太庙,感觉不妥,随后又藏在甘泉宫。大臣们知道汉武帝特别迷信,为了讨他喜欢,都纷纷上表祝贺,极尽献媚之能事。唯有光禄大夫吾丘寿王却与众不同,说:"这并非周鼎!"汉武帝一听十分生气,就差人将他召来问道:"我得到一只周鼎,  相似文献   

19.
西汉一朝,由儒生们倡议、主导的改制运动成为贯穿始终的一项重要政治实践活动。汉武帝的"太初改制"虽然在正朔、祭祀、官制、明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但并未实现以儒家教化矫正秦政流弊的诉求。由对"太初改制"的不满,加上儒学影响与儒生群体的增大,汉元帝之后的儒生们继续以复古为基调倡导民生与礼制方面的改革,努力实现儒家政治理念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贯彻与执行。西汉中后期的改制运动中折射出的既是儒家政治哲学从理论体系落实为政治制度的建构过程,也是制度建构的政治实践对儒家政治哲学理论的检验与影响。我们可以从中洞察西汉儒家的时代际遇,以及汉代儒家政治哲学的理论缺失与实践局限。  相似文献   

20.
吴伟庆 《中国宗教》2022,(11):50-51
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467-499)以坚定的决心和极大的勇气颁行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开启鲜卑族全盘汉化道路。孝文帝通过整顿吏治,实行班禄制和三长制,颁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