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张建新  张妙清  梁觉 《心理学报》2000,32(3):311-316
该研究探讨不同社会情景下,泛化信任、殊化信任以及可信任性知觉等对信任行为起作用的理论模型。223名工人被试平均年龄24岁。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各种拟合指标十分理想。三种交往情景下的人际信任路径模型之间的异同主要表现在:(1)殊化信任在所有情景下对信任行为都有直接而显著的作用;(2)泛化信任则只在与熟人和陌生人交往时才起作用;(3)与目标人物的关系越疏远,对他们作出信任行为时所需要的心理资源也越多。  相似文献   

2.
信任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慧云  丛杭青  朱葆伟 《哲学研究》2012,(6):3-12,111,127
<正>在任何形式的社会合作中,信任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古代文明将 "诚"和 "信"作为重要的德目,乃至作为做人和进入社会以及为政和构建社会秩序的根本准则来看待。在欧洲,自罗马帝国始,"遵守承诺和信守契约"被看作是公正的基础 ( 西塞罗,第 13 页) ,成为普遍的商业乃至司法原则,并形成悠久的文化传统。现代性制度在本质上与信任相关。20 世纪下半叶,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化的深化特别是 "风险社会"的出现,使信任问题极大地凸显出来,成为全球性问题和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3.
信任是委托方基于积极期望自愿接受受托方行为的意向。网络购物中的信任可分为信任倾向、制度信任、信任信念(商家信任)和信任意向。个体经验、个性倾向和认知影响信任倾向; 网络安全机制建设和独立的第三方服务影响制度信任; 网站使用体验、商家信誉和商家规模影响信任信念; 信任倾向、制度信任、信任信念三者共同作用于信任意向, 进而影响信任行为。未来的研究应关注网络购物信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文化对网络购物信任的影响, 消极事件后信任重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信任是人机成功合作的基础。但个体在人机交互中并不总是持有恰当的信任水平,也可能会出现信任偏差:过度信任和信任不足。信任偏差会妨碍人机合作,因此需要对信任进行校准。信任校准常常通过信任抑制与信任提升两条途径来实现。信任抑制聚焦于如何降低个体对机器人过高的信任水平,信任提升则侧重于如何提高个体对机器人较低的信任水平。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校准效果评估的测量方法、揭示信任校准过程中以及信任校准后个体的认知变化机制、探索信任校准的边界条件以及个性化和精细化的信任校准策略,以期助推人机协作。  相似文献   

5.
创业投资家(VC)与创业企业家(E)之间信任已经成为创业研究的热点,但是这一构念的维度尚未得到充分的讨论和研究。本文基于中国VC和E的数据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Cronbachα系数验证了信任构念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VC-E之间的信任包括谋算性信任、了解性信任和认同性信任三个维度。这一构念符合VC-E之间关系的多维度特点。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人际信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研究均认为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信任是一种差序格局的模式。本文将人际信任具体区分为亲缘信任、熟人信任和外人信任,指出信任水平从亲缘、熟人到外人依次降低,并且宗教信仰对不同的人际信任类型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对2007年居民文化生活调查数据的分析表明,无论哪一种宗教信仰归属都不会显著增强亲缘信任和熟人信任的水平,比如佛教徒、道教徒的亲缘信任、熟人信任水平显著低于无信仰者;但是宗教信仰可以显著增强普遍的外人信任,比如佛、道教和基督宗教都能显著提高外人信任;宗教信仰的重要性和宗教活动参与频率也能够提高信任水平。另外,基督宗教比佛、道教具有更高的教内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7.
自编《大学生内-外信任问卷》,考察大学生人际信任半径和信任水平的现状,结果表明:(1)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男生的信任半径大于女生,信任水平低于女生;(3)学生干部的信任半径小于非学生干部,信任水平高于非学生干部;(4)大学生信任半径随着消费水平的升高而减小;(5)高年级学生的信任半径大于低年级学生,信任水平却低于低年级学生;(6)信任半径和信任水平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68名大学生对随机生成的300张面孔进行是否值得信任的评价,结果显示评价者对陌生面孔的初始信任程度不同,表明由结构特征所决定的面孔可信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评价者对其信任程度的高低。随后研究进一步考察了信任倾向与面孔信任评价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信任倾向与面孔信任评价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在"不值得信任面孔"评价中表现尤为显著。这些结果表明,面孔可信度和信任倾向两因素对于初始信任判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于信息的结构性垄断的特征,社会网络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而且是既定社会人情关系和庇护关系的体现.就当前我国社会信任问题而言,由于社会结构分化呈现为断裂和边界固定化的状况,信息更是体现结构性的垄断.这种垄断导致了一系列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的信任问题,尤其是结构、阶层之间的隔离导致群际之间的沟通阻塞,这就是体制洞或结构洞存在的原因和表现,它致使私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交往中占据主要地位,私人信任替代体制信任.  相似文献   

10.
网络人际信任是人际信任在网络交往中的延伸.网络人际信任表现出脆弱性、认知性的特点,其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网络环境因素、网络使用行为、个体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网络人际信任水平;此外,网络人际信任对个体网络自我表露、知识共享、行为决策以及团队合作等网络行为起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未来应基于网络人际信任的特点开展深入研究,明晰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公共信任:概念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任是一种与未知领域的行动相联系的信念,而公共信任是公共生活特有的一种信任。公共信任有两大特性:其一,公共信任是一种普遍信任,即对一般他人的信任,还包含了制度信任的内容;其二,公共信任是信任者与被信任者的利益博弈,具有策略价值,同时也是建立在利他主义基础上的道德品性。这两大特性是深刻认识并解决当前社会"信任危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友谊状态下,初中生的社会比较对认知与情感信任的影响,及两种信任在社会比较与亲密度变化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有效被试为522名(M=12.87岁, SD=0.67),开学初让被试提名一位最亲密朋友,期中考试后让其比较与该好友的成绩排名并评价对好友的认知与情感信任水平,随后重新评价该好友的亲密度。结果表明:在亲密朋友(第二次依旧为最亲密的朋友)中,向下比较的情感信任高于向上比较,社会比较不影响认知信任;在普通朋友(第二次亲密度降低的朋友)中,向上比较的认知和情感信任均高于向下比较;社会比较只通过认知信任影响亲密度变化(完全中介),即相比于向下比较,向上比较时的认知信任水平较高,从而更有利于维持友谊的亲密性。  相似文献   

13.
自动驾驶是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实现完全自动化驾驶前, 驾驶员和自动驾驶系统共享车辆控制权, 协同完成驾驶任务。在该人-机共驾阶段, 人对自动驾驶系统的信任是影响自动驾驶中人机协同效率与驾驶安全的关键要素; 驾驶员对自动驾驶车辆保持适当的信任水平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本研究结合信任的发展阶段与影响因素提出了动态信任框架。该框架将信任发展分为倾向性信任、初始信任、实时信任和事后信任四个发展阶段, 并结合操作者特征(人)、系统特征(自动驾驶车系统)、情境特征(环境)三个关键因素分析不同阶段的核心影响因素以及彼此间的内在关联。根据该框架, 信任校准可从监测矫正、驾驶员训练、优化HMI设计三类途径展开。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驾驶员和人机系统设计特征对信任的影响, 考察信任的实时测量和功能特异性, 探讨驾驶员和系统的相互信任机制, 以及提升信任研究的外部效度。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元分析方法对道歉的信任修复效果进行探讨。通过中英文献检索,共有18篇文献36个独立样本符合元分析标准(N=4731)。元分析的结果表明,道歉在信任修复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呈中等效应量(d=0.44)。调节效应检验发现,信任违背类型的调节作用显著,相比于诚实型信任违背,道歉对能力型信任违背有较好的修复效果。此外,控制组设置对道歉的信任修复效果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以沉默为控制组的信任修复效果优于以否认为控制组的信任修复效果。信任类型、道歉所包含的成分以及测量工具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利用信任游戏考察242位小学3~6年级儿童在经济活动中信任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1)在游戏中,儿童信任的年级差异显著,三年级儿童信任水平显著高于四年级,而四五六年级儿童信任水平逐渐增高;(2)在代表群体做出决策的情境下,儿童表现出比个体情境下更高的信任水平;(3)经济活动中儿童的信任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的信任水平要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6.
采用物品命名任务的模式, 对60名2岁、3岁、4岁幼儿的选择性信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更信赖那些正确率高的信息传达者, 形成选择性的信任。这种选择性信任的认知能力在3岁左右出现, 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 4岁达到稳定。(2)选择性信任一旦形成, 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即3岁以上的幼儿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再见到先前的信息传达者时, 依然能区分出他们。(3)基于信息判断的选择性信任可以迁移到人际信任的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17.
群际信任是衡量群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尺度.群际信任指人们在群际互动中对其他群体成员的行为或意向做积极预期而且愿意承受相应的风险,这种信任主要是由群体成员所属的社会身份所决定的,表现为内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成员的信任.影响群际信任的因素包括社会群体身份及其表征和群体之间的接触经验,增进群际信任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认同与群际接触两大类方法.未来的研究需结合已有进展和社会现实问题对中国的群际信任问题及增进方法进行深入和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徐芬  王杨丽  马凤玲 《应用心理学》2012,18(2):120-128,138
本研究通过对129名大学生的信任倾向和社会适应的研究,考察了大学生的信任倾向对社会适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信任倾向与社会适应的各个指标之间显著相关,即信任倾向越高,个体的人际适应、自我适应与情绪适应就越好。而且信任倾向能够直接预测自我适应,并通过自我适应的中介间接影响人际适应和情绪适应。  相似文献   

19.
综合了伦理学、法学和经济学对过度医疗的研究,从医患双方各自的资源、权力和利益等角度出发,认为在过度医疗中,医患双方在信任和可信任性上表现为明显的不对称性,即患者对医生有较高的不信任性,医生容易同具有相似社会经济地位的的患者发展出良好的信任-可信任性.  相似文献   

20.
组织内信任的维持与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组织内信任可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的沟通, 增强组织凝聚力, 提高工作效率; 而信任违背与不信任则会给组织造成巨大的经济、情感和社会成本消耗。因此, 信任破坏后的修复就变得十分重要, 也逐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组织内信任是一个多水平的结构, 它的建立与维护受到个体、人际、组织等不同水平的多种变量的影响。信任违背后的修复策略有很多种, 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因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明确组织内信任的概念, 完善研究工具以及进一步探讨更多影响信任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