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文学创作中,莫言一向把自己的目光聚焦于乡土。在他的作品中,以“高密东北乡”为创作背景的小说比比皆是。从1985年发表的《透明的红萝卜》到2009年发表的《蛙》,莫言描写的对象都活跃在高密的乡土世界中。从乡土叙事出发研究莫言的小说创作,主要以魔幻传奇的故事、圆形回环的结构、变换多元的视角为中心,从不同角度展示莫言小说的魅力,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体会莫言笔下的苦难与温情。  相似文献   

2.
莫言在他的短篇小说《球状闪电》中进行了一次叙事视角的实验。他以叙事视角的转换为小说构造出了一个新的叙事秩序,并且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也展示了他独特的想象力和感受力。本文试着从叙事视角的多变、叙述角色的特异以及优美的叙事画面与叙事节奏的反差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檀香刑》是一部具有独特叙事艺术的作品,本文主要通过结构与视角、叙述者与人物、叙述者与声音、叙述者与味道四个方面,来谈谈《檀香刑》中的点睛之笔,体会其中独特的民间叙事内涵。走进民间,走进莫言。  相似文献   

4.
韩晓华 《美与时代》2004,(11):95-96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著名女作家乔治·爱略特的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所渗透的“协和”意识,与理论家史蒂芬·格林布拉所主张的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相一致,这为我们研究这部小说和小说的作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孙亦平 《中国道教》2005,9(6):14-17
在中国古代小说创作领域,由于道教的神仙传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想象的空间,因此,到唐代时,道教小说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峰。唐代道教小说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于唐末五代著名的“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手笔。杜光庭在撰写《道教灵验记》、《神仙感遇传》、《墉城集仙录》、《录异记》等书时,通过搜奇述异,塑造了许多颇具魅力的求道者形象,讲述了许多颇具传奇色彩小说故事。在杜光庭的小说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神仙感遇传》卷四的《虬须客》。《虬须客》因与后世影响甚大的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在人物与情…  相似文献   

6.
陈思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20-122
本文主要运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分析法对爱伦·坡的《人群中的人》和鲁迅的《示众》两篇小说进行深度的对比和剖析,分别从故事内容、文章主题、描写对象和艺术手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揭示了爱伦·坡和鲁迅是如何在自己的小说中成功地利用二元对立结构来增强艺术感染力、丰富作品内涵和深化文章主题的,为解读和赏析两篇作品提供新思路,并为这两位文学大家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素材。  相似文献   

7.
在《汤姆·琼斯》中,菲尔丁用自己的小说写作原则生动形象地描写的英国社会十八世纪的生活全景,并将其独创的“散文体喜剧史诗”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入手,分别从喜剧、史诗、散文形式三个方面研究此小说的内容和形式,以此采了解《汤姆·琼斯》经久不衰、常读常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从"身体社会学"视角来解读莫言的小说《蛙》,可以发现,"我姑姑"、"小狮子"等女性的身体是被政治化的,"王仁美"、"王胆"等女性的身体是被工具化的,"陈眉"等女性的身体则被商品化了,而这正是小说中女性悲剧的主要成因。《蛙》实际上已经提出了一个如何让女性身体乃至女人本身克服异化、回复本真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9.
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提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治道思想的是《管子》。历代学者对其持肯定态度,但柳宗元却是例外。他以《管子》释义四维有误、“廉与耻,义之小节”“不得与义抗而为维”为由,论证四维论的提法不确切,进而得出“四维者非管子之言”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一种教条主义的学究式裁断。  相似文献   

10.
《管子》教育思想丰富,并自成体系,其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终极目标等方面均有创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论述《管子》的教育成就:《管子》第一次提出了百年树人的终身教育理念,第一次提出了礼义廉耻的四维社会教育观,第一次提出了四民分业的职业教育思想和父子相袭的家庭教育思想,第一次强调情感熏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第一次记载了我国最早的学生守则——《弟子职》。  相似文献   

11.
《晏子春秋》的文体属性可谓众说纷纭,近年来,认定它为小说的观点日盛,持小说论者依据的主要是小说文体的部分特征,如具有故事性、以塑造人物为核心、具有虚构成分等。这种依据并不科学,它忽视了小说作为纯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我们要判断《晏子春秋》是不是小说,关键要判断它的文学属性,即它是不是审美的。《晏子春秋》在价值取向、人物塑造及表现手段上都表现出明显的非审美特征,这与标志着中国小说审美初始的《世说新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不能轻易把《晏子春秋》定性为小说,它是一种具有历史具体性的特殊文体。  相似文献   

12.
将当代作家方方的小说《风景》与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位作家在这两部小说中的叙述手法明显相似,人物性格命运也有着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两部作品叙述结构中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比较,可以发现两个文本叙述结构的基本形态以及其带来的同与不同的悲剧呈现方式,显然,福克纳"多视角"的叙述方式与方方讽刺的语言则又是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3.
龙其林 《美与时代》2005,(11):73-75
优秀的作家总能在其作品中为我们营造出别具一格的艺术审美空间:荷马与爱琴海文明,屈原与南方巫鬼文化,塞万提斯与风车之乡,福克纳、波特、韦尔蒂、奥康纳与美国南方文学,莫言与高密东北乡等,无一不在说明一个独创性的小说世界对于作品而言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4.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是D.H.劳伦斯分别于1915年和1920年创作的两部伟大的作品.如劳伦斯本人所言,从某种程度上说,《恋爱中的女人》是《虹》的续篇.因此,两部小说不可避免地存在互文性关系.具体而言,两部小说在人物、环境对圣经文本结构的运用以及两性关系探索等方面存在互文关系.从互文性角度对小说《虹》与《恋爱中的女人》进行解读,可以为小说的理解和诠释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新小说”流派出现并逐渐风靡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作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之一,米歇尔·布托尔在其力作《变》之中很好地为我们展现了他在小说创作过程中叙述、形式等方面对传统技巧的继承与创新和对写实和心理描写折中运用的高超技艺。同时,小说中人物符号与城市符号的重叠,三角关系的架构、错落有致的时空交接等都为小说创作注入了活力。此外,小说在形式上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了我们现实和生活态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以平视的角度、虔敬的态度抒写广大善良无声的平凡小人物,其文学创作善于观察发掘民间中真善美的民族心灵和性灵。王淡人是汪曾祺小说《故乡人》中"钓鱼的医生"的主人公,集中体现了恬淡豁达、乐善好施、心系生民等中华传统美德。汪曾祺小说《故乡人》中王淡人的人物形象将从真、善、美三个方面进行了挖掘论述,这有助于探索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7.
新写实小说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活跃并在90年代走入低潮的一种小说类型,20世纪后现代主义小说正在世界范围内取得支配性的地位,以池莉的《烦恼人生》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在主题、人物、叙事结构这三个方面自然受到后现代主义强有力的渗透和影响。  相似文献   

18.
《周易·系辞传上》提出了"天地之大德曰生"、"一阴一阳之谓道"、"化而裁之谓之变"和"生生之谓易"四个命题,这四个命题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构成了《周易》的辩证法思想体系。从语言表达、价值取向和矛盾解决方式等方面,可将欧美的辩证法概括为"矛盾斗争辩证法",而中国以《周易》为代表的辩证法,则可概括为"矛盾和通辩证法"。中西方辩证法思想存在着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管子》社会伦理道德思想中蕴含有以"四维"为核心的丰富的荣辱思想,其基本内涵包括热爱祖国、爱民护民、重诚尚信、团结同德、节俭去奢、遵纪守法等方面。《法禁》篇也对《管子》荣辱观基本内涵有所折射。《管子》荣辱观带有鲜明的齐文化"经世致用"的理论色彩。  相似文献   

20.
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是20世纪人类意识和焦虑的卓越记录者,很多作品因描写人性的复杂而著名。《恋情的终结》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小说围绕着小说家莫里斯·本德里克斯、政府公务员亨利·迈尔思及其妻子萨拉的三角关系而展开,刻画了嫉妒满满的情人、愚蠢呆板的丈夫和捉摸不定的妻子的形象。但这部小说并非仅仅讲述红尘中的男女,而是通过在本德里克斯跟踪萨拉的过程中,探讨了爱自己、爱他人和爱信仰这三种单纯而基本的感情,充分揭示了人性与宗教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