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唐代书家卢携在其《临池妙诀》中说:“吴郡张旭言: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孙,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其中的张旭就是唐代草书大家、被誉为“颠张醉素”之一的张长史张旭,他也是中唐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恩师。从卢携的记述可以理出“晋唐书法秘籍”的传承路径:即颜真卿的老师是张旭,张旭的老师是其堂舅陆彦远,  相似文献   

2.
张倩茹 《孔子研究》2020,(1):111-119
正德九年朱陆之辩是发生于明代正德九年至十一年的一场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发生于崇陆的阳明一派与尊朱的魏校一派之间,是明代中后期朱陆之争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现。《朱子晚年定论》是正德九年朱陆之辩争论内容的深化,相应地,正德九年朱陆之辩也为《朱子晚年定论》之作提供了理论与舆论准备。正德九年朱陆之辩构成了阳明《朱子晚年定论》的成书背景之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正德九年朱陆之辩与阳明《朱子晚年定论》写作时间的重合;一为正德九年朱陆之辩与《朱子晚年定论》在主旨、内容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3.
    
前一阵子,我心血来潮,广罗关于风的诗文来读,从宋玉的《风赋》,到李商隐的《风雨》,到刘亮程的《风中的院门》,凡能搜集到的,都不放过。一连好几天.我沉浸其中,直到某个深夜,有一种声音,在窗子外面飘了进来:你认识风吗?  相似文献   

4.
《孔子诗论》中“邦风”及“夏”的诗类名称发现 ,解决与澄清了《诗经》研究中一些重要学术问题。《诗经》“风”类名原为“邦风”而非“国风” ,说明《邦风》分类虽然参照当时的行政区划 ,但主要是以《风》产生区域的历史上著名地望为其命名原则的 ,而非尽以当时分封的诸侯国名称命名 ,由此可以揭开《风》中“周南”、“召南”、“王风”、“豳风”等为何不出自于“国”之谜 ,而“国”在采风过程中却起到了“统一音韵”的作用。《孔子诗论》还再次证明古时夏、雅二字互通 ,《大夏》主要为王室皇族所用 ,而《少夏》主要为贵族大夫所用。  相似文献   

5.
“朱、陆异同”问题的争论是宋明学术史上的重头戏。“鹅湖之会” 开了和会朱、陆的先河。在和会朱、陆历程中,徽州学者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郑玉认为朱、陆之学各有优劣,应取长补短;赵访认为朱、陆思想“合并于暮岁”;程敏政提出朱、陆“早异晚同”说,并著《道一编》论证之,其思想影响王阳明及其后学,王阳明“因之遂有《朱子晚年定论》之录”。程敏政关于朱、陆“早异晚同”的思想,在和会朱、陆历程中起到承前启后、引导学术走向的作用,但朱、陆“晚同”思想并不符合朱子晚年思想实际,表现出程敏政援朱入陆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6.
回忆之海     
这个困在内陆的城是一片安静的海。我悠游其中的许多岁月都沉没在这里,透明而澄澈,偶然风过时,泛起回忆的雪白泡沫。  相似文献   

7.
紫薇之美     
正对于"薇"的最早认知,准确地说是在阅读了《诗经》之后,其中的名篇《小雅·采薇》至今还能够吟诵几句,同时知道那所采之薇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这种弥足珍贵的野豌豆,后来还被隐居首阳山的伯夷、叔齐采食过。可是了解"紫薇"这个名词,却是在电视剧《还珠格格》热播之时,那知书达理、温柔娴淑的紫薇格格,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而真正认识那花团锦簇、灿若云  相似文献   

8.
重评《中美商约》王建科,刘宋仁一般以为,《中美商约》集近百年史上不平等条约之大成,比《南京条约》、《二十一条》、《日江协定》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残酷性、奴役性堪称空前。“笔者以为,此番论断失之偏颇。纵观列强强加于中国人身上的上千个不平等条约,除了政治上...  相似文献   

9.
探寻现代化的本质──读江德兴著《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东宁江德兴教授的力作─—《马克思的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已出版发行了.这是一部探寻现代社会发展本质的专著,是江先生多年潜心研究的成果。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问题,这是当今理论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学...  相似文献   

10.
宫欣君 《美与时代》2023,(4):118-120
以明代秦耀所题《寄畅园二十咏》、宋懋晋所绘《寄畅园五十景图》两种文本和图像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传统文化与明代造园艺术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融合表达,深度挖掘江南园林的文化内核,解构、诠释图文意境。以“寄字语园”为例,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有关江苏无锡寄畅园的诗画与园林意境相结合,探讨江南园林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审美意蕴数字化表达的路径,探索立足传统园林文化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1.
赵汸是元末明初理学界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针对元儒学术之弊,提出了求“实理”的治经主张,深刻影响了当时乃至清初新安学术的发展。他的学术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和会朱陆”,其中所提出的朱、陆“始异而终同”等一系列的观点,成为元末明初“和会朱陆”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赵汸在学术上的另一项主要成就是系统地提出了《春秋》学说,其中包括求索《春秋》笔削之旨的“属辞比事法”、“先考鲁史遗法,再求圣人之法”的治学途径以及关于《春秋》中具体问题的看法等。赵氏的《春秋》学说,是我们今天研究《春秋》学史不可忽略的一派观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学术讨论会综述宁梓(南京大学哲学系)为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写作150周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南京市社联、南京大学哲学系和江...  相似文献   

13.
《陆小风传奇之绣花大盗》是电视电影“陆小凤系列”中的一部,它在许多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一面。本文就它的独特性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笔者曾非常荣幸地聆听了江老师的示范课。江老师那亲切自然的语言,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独特的教学风格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笔者就江老师的《心田上的百合花》谈谈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5.
九、刘宋陆修静(406-477)对灵宝科仪的整理和发展南朝刘宋陆修静是一位在多方面做出了贡献的高道,尤以科仪方面的贡献最为卓越,被视为道教史上的“科教三师”之一。陆修静一生撰述的“斋法仪范”据说有“百余卷”4○69,现存于《道藏》的科仪书包括《洞玄灵宝五感文》(DZ1278)、《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470○(DZ524)、《太上洞玄灵宝法烛经》471○(DZ349)、《太上洞玄灵宝众简文》(DZ410)、《太上洞玄灵宝授度仪》(DZ528),他书著录者还有《然灯礼祝威仪》47○2、《宿启建斋仪》473○、《升元步虚章》、《灵宝步虚词》、《步虚洞…  相似文献   

16.
陆王心学直承《孟子》,以本心为人生之发源。陆象山的立其大、王阳明的致良知皆在尽心知性上立论,由内而外扩充人生的精神宇宙,以使人生充实而有光辉。把内圣践履看作一个精进不已的过程、通过知行并进成就自我是陆王心学的真精神。徐梵澄先生晚年力作《陆  相似文献   

17.
朱熹注《诗》凡两易稿。初稿名为《诗集解》,后稿名为《诗集传》。二稿所论诗旨差异很大,这反映了朱熹解《诗》观念的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朱熹注《诗》前后稿诗旨的差异,然后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一是朱熹以前说《诗》领域废《序》之风影响所致,二是朱熹从文学角度看《诗》的结果,三是他从理学角度解《诗》的必然。《诗集解》和《诗集传》所论诗旨的差异,反映了朱熹解《诗》思想的巨大变化,勾勒出他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轨迹,代表了两宋《诗》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杨怡 《美与时代》2014,(4):33-33
扬州地理位置属于江南,地理、气候都具江南特点,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划分中,扬州园林归属江南私家园林,由于扬州的地域情况、文化特色、园林主人的身份、园林发展变迁中的一些政治因素等,扬州园林总体承袭了江南园林的秀雅之风,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北方园林的元素,别具特色,有着“南秀北雄”的美誉。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一般认为 ,在“朱、陆异同”的争辩中 ,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是“和会朱、陆”的“定论” ;陈建的《学艹部 通辨》则是朱、陆学术相异的“定论”。其实 ,在王阳明和陈建之前 ,徽州的新安理学家程敏政、程业已形成上述两种观点 ,并且直接影响王阳明和陈建等人。即是说“朱、陆异同”的两种“定论”是程敏政、程所作。  相似文献   

20.
《名医类案》辨证论治思维特征及其失误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医类案》辨证论治思维特征及其失误原因安徽中医学院(230038)高明明,刘惠玲《名医类案》(以下简称《案》)为明代医家江编撰,江应宿增补而成。共12卷205门,载历代名医案2405则,其中大部分案皆记有治疗包括失误过程。从两千余案分析及失误原因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