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汇歧义消解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义现象是指同一语言形式可以表示多种意义的现象,它是一种语言语法系统里的错综复杂和精细微妙的反映,是语言的一种比较普遍现象,可以在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多个水平上发生。与句法、语义和语用歧义相比,词汇水平的歧义则是一种基本的歧义现象。词汇歧义消解(lexical mbiguity esolution)的过程涉及到了语言理解的多个水平,探讨词汇歧义消解过程的价值并不限于考察歧义现象本身,它还有助于了解人类语言加工系统的一般机制,即激活和抑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病案语言一直是医学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医学语言的语用规律为理论依据,对103份抽样病案中的语言材料,从语体、语用、语义、语法、文字五个方面切入观察,指出这些语料中的语言失误表现,并重点分析了在语用、语义、文字三方面产生失误的原因,从语言学视角为医院病案管理科学化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3.
五十年代,美国分析哲学家乔姆斯基创立了转换生成语法,在西方引起很大反响。概括起来说,这种语法理论由句法、语义和语音三部分组成。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句法部分。句法部分包括短语结构规则和转换规则两个规则系统。短语结构规则生成语言的深层结构,深层结构通过转换规则而形成语言的表层结构。下面试图借用这种语法理论举例对辩证语句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或许人类语言的最大秘密就隐藏在洪堡的一段论述中,可以概括为:"语言是‘有限方法的无穷应用’"。根据对有限方法的理解,语言学分野为句法主义和词汇主义。沿着这两个路线,语法与语义界面理论形成了两条进路,一条是语言传统下的以句法为中心的句法主义进路,另一条则是逻辑传统下的以词法为中心的词汇主义进路。句法主义进路和词汇主义进路在处理语法与语义不匹配时候采取的策略有差异,句法主义倾向于在语法层次进行更多地抽象,同时通过语法生成过程来解决不匹配问题,而词汇主义则倾向于通过丰富词库和语义本体来解决不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5.
针对温宾利命名的"什么……什么句",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该句式与驴子句和关系结构的不同之处,然后从逻辑语法的角度综合分析了该句式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特征,提出其中成对出现的疑问词是不连续的全称量词,该句式是汉语表达充要条件的一种句法手段,充分条件意义和必要条件意义都是其默认含义,由语法系统自动计算得出,可在特定语境中被撤销。最后运用以不连续兰贝克演算为核心的逻辑范畴语法,推导两类"什么……什么句"。  相似文献   

6.
类型逻辑语法(Type Logical Grammar)是经典范畴语法(Basic Categorial Grammar)的一个现代版本,是范畴语法与类型逻辑语义学联姻的产物。利用加贝(D.Gabbay)[1]给出的加标演绎表述,类型逻辑语法实现了句法生成和语义组合的并行推演,句法生成基于Lambek演算提供的范畴运算,而语义组  相似文献   

7.
蔡林  张亚旭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7):1112-1121
EEG时频分析旨在通过测量单个电极各频段的能量变化, 揭示事件相关振荡活动。采用该技术, 最近的句子加工研究发现, 句法与语义过程均与多个频段(θ、a、b或γ)能量变化相联系。此外, 不同方面的句法(如语法性、数)和语义加工(语义整合或预期)与不同频段振荡活动相联系。将来的研究应该使用多种EEG能量计算方法, 在多种语言中, 探讨时态、词序等句法加工所伴随的振荡活动, 特别是句法和语义过程相互作用在EEG能量变化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口语词汇习得过程中存在语法促进和语义促进效应,而语法又包含了句法和词法。本研究采用优先指向范式考察了语法和语义线索对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影响。实验1发现, 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实验2发现,4岁儿童可以在增加句法线索词或语义线索词条件下习得动词;实验2a发现,4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单音节词判定为动词,实验2b发现,在增加语义线索词条件下, 3岁儿童更倾向于将双音节词判定为名词。结果表明,5岁儿童可以利用单个句法线索词习得动词,4岁儿童可以通过多重线索习得动词。本研究拓展了以往关于汉语儿童动词习得的结果,提示语言习得研究应考虑语法线索的独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句子是人们交际过程中的基本使用单位。一个句子的语义,就是说话人通过句子这言语片断所传达给听话人的信息。句子的语义信息往往是很复杂的,比如有基本意义,有附加意义;有词汇意义,有语法意义;有理性意义,有指称意义;有字面意义,有言外之意等等。这些不同的句义都是由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负载,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平面上对句子的语义进行词汇的、语法的语用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法研究除了讨论现代汉语的一般句式外,更多的要研究较为特殊的而又十分常见的特殊句式。如:把字句、被动句、连动句、兼语句等,这些句式在语义、语用、句法上都有独特之处,早就引起了语法学界的重视,成为语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宋玉柱先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对包括主谓谓语句、存现句、可逆句在内的汉语特殊句式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写成了这本专集。笔者不想就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全面评价,只是将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一种最常见、最复杂的社会现象,按照李先焜教授的观点,语言具有符号性、指谓性和交际性三个最重要特征。(参见李先焜:《语言、逻辑和语言逻辑》,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与此相应,现代语言问题的研究涉及到语形、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问题。传统语言问题研究的重点是语形问题,特别是语法问题。本世纪以  相似文献   

12.
曾涛  段妞妞 《心理科学》2014,37(3):587-592
本文通过对五名汉语儿童的长期跟踪调查,旨在从词汇增长、句法出现和语义发展三方面发掘词汇飞跃时期儿童的语言特征。结果显示:儿童在18个月左右词汇迅猛增长,出现词汇飞跃现象;标志句法出现的词语组合和词汇飞跃在时间上紧密相连;词汇飞跃期儿童语义发展显著,体现为过度延伸词的逐渐减少及下位层次词的逐渐增加。词汇飞跃是汉语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里程碑,表明其在词汇、句法和语义多个语言层面的飞跃。  相似文献   

13.
句子语境中语义联系效应和句法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俏  张必隐 《心理科学》2003,26(2):289-291
通过对比研究句子语境中句法成分和语义联系对目标词加工的不同影响,来探讨句子语境的作用机制和作用点问题。实验一采用词汇命名任务研究发现,句法违反对词汇命名会产生抑制作用,而语义违反对词汇命名却没有发现抑制作用。实验二利用词汇决定任务发现,句法和语义成分影响词汇决定任务,句法违反和语义违反对词汇决定任务均会产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句子语境加工中,对内容词语义整合过程中存在一个句法成分的独立加工水平。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人们说话总是有一定的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各种思想情态的,具体说,人们所说的每句话总是带有一定的语气情态的,并且每种语气情态都要选用一定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所以研究现代汉语的语气情态的语法、语义及语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语气情态的语法和语义语气在语言中属于语法范畴,它是表示一个句子的不同表达作用的语法手段,也是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  相似文献   

15.
“得”字句在语法学界已算是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了。“得”字句研究在目前已比较全面了,不过《老残游记》中“得”字句尚未有人探讨,因此本文是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老残游记》中“得”字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跃平 《学海》2014,(6):167-172
本文在考察规约隐涵、一般性会话隐涵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语句的非真值条件意义的再处理设想,即缩小"隐涵"范畴,扩展"语义预设"范畴。具体言之:解散隐涵集合体,只保留特殊会话隐涵,即"隐涵"等于"特殊会话隐涵";取消"规约隐涵"概念,把它归入语义预设(强规约隐涵归入典型语义预设,弱规约隐涵归入非典型语义预设);取消"一般性会话隐涵"概念,把它归入非典型语义预设。"预设"概念的外延扩展后,其分类系统则为:预设分为语义预设与语用预设;语义预设再分为典型语义预设与非典型语义预设;语用预设再分为命题内容条件语用预设、预备性条件语用预设、真诚性条件语用预设和实质性条件语用预设。  相似文献   

17.
汪玉霞 《心理科学》2017,40(3):527-533
本研究使用两个自控步速阅读实验和两个问卷测试,探讨句法约束原则和先行词有生性语义特征对汉语母语者简单和复合反身代词指代消解的在线影响。研究发现,有生性语义信息能够调节反身代词指代消解的加工进程,当只有一个有生性先行词,两类反身代词都优先指向该有生名词;当有两个有生性先行词,简单反身代词倾向于近距离先行词,复合反身代词倾向于远距离先行词。该结论支持以特征约束为基础、句法和语义等因素竞争的内容可及性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18.
句法和语义在汉语简单句理解中的作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江新  荆其诚 《心理学报》1999,32(4):361-368
两个实验探讨句法和语义在汉语简单句加工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实验一采用施事判断任务,发现句法作用与语义可逆性的作用都很显著;实验二采用快速句子判断任务,发现句法作用是主要的,语义可逆性无显著作用;两个实验都发现句法与语义可逆性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1)在汉语简单句理解的过程中句法因素的作用是主要的,语义因素的作用是次要的,只要当实验任务更多地强调语义分析时,语义因素才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戴宁淑 《学海》2012,(5):190-194
预设和蕴涵的鉴别是预设的语义分析重点研究的内容。现有的研究过分强调预设的真值定义和否定测试法会导致对语义预设的片面理解。因此,有必要对语义预设的界定和已有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并根据预设是语义和语用的接口的语言事实,结合语用来弥补预设语义分析的缺陷,以便更准确地鉴别语义预设。  相似文献   

20.
组合原则     
组合原则是逻辑语义学的基本原则,表现为函项的思想和句法与语义的对应。就构造逻辑系统而言,组合原则是一种方法论。作为延伸到自然语言形式语义学的产物,组合原则起到一种核心灵魂的作用。组合原则在理论层面和应用领域皆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结果。自然语言违反组合原则的实例主要表现为歧义现象、语用因素和句法与语义不对应的情况,这正是调整组合原则的适用条件从而促进形式语义学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