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郁迭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很多外国作家的影响,其中屠格涅夫对其创作的影响尤为深刻。本文试着从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小说独特的叙事手法,以及女性形象的塑造上“接着”谈两人在文学创作上的渊源关系,并试图回答郁达夫对于屠格涅夫接受和继承的成因。  相似文献   

2.
同情的宝贵     
冀慎杰 《天风》2008,(16):21-21
有一天,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街上走,一个乞丐上前求他说:"我肚子饿了,请给我一点钱买点面包吃."屠格涅夫说:"好"就伸手到口袋里去找,可是袋里空无一物.  相似文献   

3.
大后方庇护、滋养了战时作家,提供了相对安稳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战时作家也在大后方营造了浓厚的文艺氛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大后方文学创作打上了强烈的时代烙印——抗日救亡是战时作家书写的主题,是许多战时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大后方文学创作的繁荣发展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它漫长的传播过程中,其思想教义对信仰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而影响生产生活乃至文学创作。基督教文化是信仰基督教为主的人群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文化,它不仅是一种崇拜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宗教信仰体系,还包括其相应的精神价值和道德伦理观念,对作家文学创作有不同层次的影响。基督教不仅对西方文学有深刻的影响,传入中国后,中国现当代作家对基督教的理解和吸收,在他们的作品中也有体现和反映。  相似文献   

5.
李文华 《美与时代》2006,11(11):91-93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作家们往往一身二任,在致力于文学创作的同时兼及学术研究。他们的学术研究又和当时的大学文学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中国现代作家参与大学文学教育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双重身份、深厚的中西学养、突出的人性化教育。  相似文献   

6.
改土归流是明清时期中央王朝为巩固国家边防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其直接影响了滇西北地区的政治、军事、文化等的发展。在纳西族文学发展史上,改土归流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改土归流的出现不仅使纳西族学习汉文化,打破了土司的垄断,在文学创作上也冲破了木氏作家群一枝独秀的局面,从而涌现出了一大批清朝纳西族著名作家,为纳西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对改土归流以来的纳西族文学创作发展脉络及改土归流前后创作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改土归流对纳西族作家汉文创作的影响,将对纳西族文学发展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包兆会 《天风》2016,(10):47-48
正苏雪林(1897-1999),安徽省太平人(今黄山市黄山区),楚辞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著名天主教作家;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上为基督宗教贡献颇丰。她是楚辞研究专家,写有《屈赋新探》:也是文艺评论家,著有《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也是著名天主教作家,曾被阿英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著有小说集《棘心》、《天马集》,散文集《绿天》、《屠龙集》等,各类作品  相似文献   

8.
手握阳光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说:“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学去研究作家心理深层次无意识创作动机,将注意力深入到人们未曾注意到的深层心理活动之中来分析文学创作。他关于深层无意识创动机的研究,性欲升华说和作家白日梦理论,揭示了作家内心深处意识之外灵感产生的动因,发现了隐蔽在作家深层心理结构中的“新大陆”。  相似文献   

10.
<正>现代文学作家们通过内外转换,把佛教文化中的要义提炼为对当下时代具有积极效用的观念,以文学阐释的手段将佛教具体化、外在化和现实化,以回应时代的精神呼唤与现实关切,成就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幽静与深邃并存的作品。佛教为中国现代文学变革赋予了新的文学形式与宗教内涵。现代文学史上,有许多作家在创作上深刻地受到佛教文化的陶染,如鲁迅、许地山、周作人、废名、老舍等作家通过文学创作与佛教文化产生了呼应。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导师列宁,在十分关心社会主义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很关心无产阶级应如何正确批判继承文学遗产问题。列宁多次谈到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谢德林、契诃夫等人的作品;在西欧古典作家中,他很推重莎士比亚、歌德、海涅、雨果、狄更斯、左拉等人。在列宁所留下来的光辉经典著作中,常常运用为人们所熟悉的古典文学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来阐释一些理论性的问题,并把它们作为对广大人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工具。如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土地问题和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家》等文章中,他引用了屠格涅夫长篇小说《烟》中的一个假装博学  相似文献   

12.
道德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新时期以来,随着时代生活的变革和文学禁区的突破,我国不少作家对此倾注了越来越多的热情和心血,文坛上出现了一大批表现伦理道德的作品。透过这些作品展现的各种伦理观念和道德面貌,既可看到当代社会诸种现实性因素的影响和投影,也可看到某些历史的积淀和承袭;能够了解社会变动所引起的人们心理变动,又能从人的心理变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思潮之一,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沈从文作为"最后一个浪漫派",他在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等诸多方面都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沈从文以湘西为背景的小说《丈夫》,以湘西某河畔的妓船为写作背景,讲述了妻子在船上"做生意",丈夫逢年过节偶尔来探望的故事。小说《丈夫》典型地体现了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浪漫主义,一方面是城乡二元对立的创作模式,另一方面是"回归自然"的创作倾向。这也是沈从文独特的浪漫主义精神追求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4.
人们天天都在说话,但人们说话并不是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说话总是双向的,它要根据说话的对象、场合的不同,说不同的话,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气氛,达到说话的目的。为此,说话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尊重的原则。说话要尊重他人,这是对说话者的起码要求,不管说话的对象地位高还是低,穷还是富。尊重是沟通说话者与说话对象心灵的桥梁。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个穷人走过来向他乞讨。屠格涅夫伸手到口袋里摸了好一会儿,抱歉地说:“兄弟啊,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钱袋也丢在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新时期小说创作从启蒙话语转向民间文化立场。文学创作回归民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政治意识形态话语和精英文化启蒙话语的超越,是回到民间寻找文学创作的活力源泉和新的文化价值取向。山东新时期小说对民间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不同作家从不同的切人点挖掘、表现民间文化的不同内涵。就其共同方面而言,主要有对大地、母亲的礼赞,对民间生存意志和生存智慧的表现,对民间道德伦理精神、普通民众英雄精神的阐释,从民间文化精神发掘新的价值观念、新的表现视角重写历史,实现对意识形态话语的解构。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俄罗斯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屠格涅夫的小说被公认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屠格涅夫小说的美感或曰其创作的审美客体,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美好的少女形象的塑造;迷人的风景画面的描绘;独特的抒情笔调的运用。屠格涅夫的作品跨越时空地给世界各国读者以永恒的美感享受,充分说明了美才是艺术,美就是艺术。伟大的作品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7.
题材选择与作家风格常春文学创作是一种独创性的精神劳动,文学的独创性产生了风格,这是一个作家的精神个性、思想品格和艺术才华在作品中的集中体现,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中呈现出来的总特点。风格既表现在题材、主题、创作方法等内容诸要素中,又表现在语...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0月5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日裔英国籍作家石黑一雄,以表彰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他的小说富有激情的力量,在我们与世界连为一体的幻觉下,他展现了一道深渊。"石黑一雄享誉文坛,与鲁西迪和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91,(5)
佛法东流,历汉魏两晋初兴时期,而南北朝发展时期,隋唐鼎盛时期,以迄宋元明清渐趋衰落,前后约二千余年。慧皎《高僧传序》称:“此土沙门,含章秀起,群英间出,迭有其人”是也。自玄奘西迈,达磨东来,六祖传灯,南禅崛起,其影响我国学术思想之结构,与夫社会风俗之移易者,积厚流光,有由来矣。迨至清末民初,世界畅通,西学东渐,佛教亦随之转变。杨仁山居  相似文献   

20.
没有吃过西红柿的人,就不会有对西红柿的感受,也不要对西红柿的味道作评论,你可以评论吃过的西瓜之类.搞创作也一样,作家只能写好自己熟悉的生活.正如史铁生先生对“文学创作须有生活”的理解:“任何生活中都包含着深意和探情.任何生活中都埋藏着好作品,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出现好作家.”这段话对于生活——作品——作家三者的关系;无疑是一种独辟蹊径的精辟见解。对于现实生活中活着的人,正象史先生分析的那样,你无法将他们的生活分解为“有生活”和”没有生活”.可是艺术创作却要求“有生活”,否定“没有生活”.这也是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