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将绵竹年画元素应用于民宿设计中,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提升绵竹年画这一民间艺术的影响力,满足现代人对于民宿空间环境的精神需求。以“耘·栖”民宿设计方案为例,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分析将绵竹年画元素运用于主题性民宿空间设计中的途径与方法。绵竹年画题材、种类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与较高的艺术价值。对绵竹年画进行分类、元素的提取设计,结合民宿的主题及现代工艺、材料,将其应用于民宿各个功能空间及产品设计中,能实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合理应用,使年画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民宿增添人文气息,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翔木版年画的秦风汉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画是中国民俗的形象反映,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凤翔年画曾经和滩头年画、高密年画、佛山年画、杨柳青年画一样是我国独有的民间文化遗产,但是现在正逐渐从人们的生活中消逝,它造型古朴风格坚劲具有秦风汉韵.  相似文献   

3.
滑县木版年画是由洪洞县人韩朝英于明朝时期创立的,经过韩朝英的努力,滑县年画打破了传统年画只能在节日期间使用的壁垒,在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度有所增加。民国初期,滑县年画发展达到鼎盛期,其出产量高达百万张。由于历史和地理双重因素的影响,滑县年画走向衰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努力下,滑县年画最终重回大众的视野并得到保护。与其他产地的年画相比较,滑县年画在造型和色彩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特点。中原民风和民俗文化为滑县年画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神像是滑县年画的主要创作题材,人物、对联、花鸟鱼虫都是年画的重要内容。在艺术风格上,滑县年画同样具有其他形式年画所不具备的艺术特色,诸如色彩柔和、线条细腻灵动、"版味十足"、人物造型夸张等等。在岁月的变迁中,质朴的审美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盼望被滑县百姓寄予在一张张木版年画之上,借助这些版画,可以帮助广大民众体会滑县百姓在数百年间的情感变化。  相似文献   

4.
绵竹年画具有独特巴蜀文化审美特征,其复杂的工艺和制作方式、图形图案等元素,为世人津津乐道。然而作为一项中国古老文化的凝结,其中诸多的图形设计元素、表现形式,则需要很好地传承与发展,这其中尤以市井生活中的风俗人物形象及其生活文化最为突出,可以针对绵竹年画中的风格文化图形元素进行再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5.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矗时期。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  相似文献   

6.
滑县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有名的民俗艺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主要以神像作为题材,结合当地的人文历史与发展环境,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年画样式。滑县木版年画的制作仍旧保留着传统制作方式,通过初步制稿、雕版印刷、装裱彩绘,打磨创造出线条优美、人物灵动、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文章通过对滑县木版年画的研究,对滑县年画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加以了解。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文化传播与象征符号,年画是中国农耕社会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早先本无新旧年画之称。新年画是抗战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方针下成长起来的,党运用其为战斗、为政治、为人民服务。作为全国性的"新年画运动",则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建国初期新年画运动中,党和新政权对新年画图像符号进行规训与指导,通过图像符号形式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渗透到新年画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识形态图像符号表征系统,在基层群众日常生活场域中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优势话语权。检索和探求新年画运动的推进过程,既要尊重特定时代政治需要的历史国情,也无法忽视图像符号背后所彰显出来的政治规训与群众需求的时代症候。  相似文献   

8.
滩头年画作为湖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图形不仅造型独特,色彩鲜艳、形式新颖、其背后更蕴含着吉祥寓意的文化精神内涵,在没有传播媒介的时代承担着寓教于乐的教育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居环境的改善及滩头年画自身题材的陈旧,导致滩头年画日渐衰落,传承现状甚为堪忧。文章旨在总结滩头年画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滩头年画的传统元素,唤起人们对于滩头年画的传统记忆,为滩头年画的保护与发展献出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正佛教年画是年画艺术的一个特殊类别。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在作为民俗文化载体的年画之中也有所体现;而佛教年画更是直观地反映了佛教的中国化特色。年画是中国传统民间绘画的一个独立画种,用于岁时节令的装饰,特别是在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中是必不可少的。年画承载着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佛教年画是年画艺术的一个特殊类别。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  相似文献   

10.
对取材《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杨柳青年画点滴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杨柳青博物馆 ,坐落在中国北方历史名镇———天津市杨柳青镇 ,是一座以收藏、陈列、研究名扬海内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为主体的区(县 )级博物馆。 1 991年成立伊始 ,有关部门移交该馆一批以《文昌帝君阴骘文》(简称 (阴骘文》)为题材内容的杨柳青年画 ,这些年画共十八幅 ,皆为纸本 ,设色。据口碑资料 ,年画作于清光绪十一年 (公元 1 985年 ) ,由当时著名年画艺人阎玉桐精工绘制 ,藏于镇内道教古建筑文昌阁内(注 :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迄今保存完好 ,辟为学校 ) ,当时制作时共有二十四幅 ,每逢上元节(农历正月十五 )取出张悬展示 ,旋即 ,…  相似文献   

11.
剑云 《中国道教》1995,(4):58-59
北宋元丰年间。 四川绵竹武都山严仙观道士杨世昌(当家),对琴、棋、书、画、黄白药术、阴阳八卦,样样精熟。 元丰四年,从京城纷纷扬扬传来:“当今大文豪苏东坡先生蒙冤谪贬黄州。”杨道士闻讯,八方打探。一天有绵竹人从京城归来,来严仙观朝拜严仙君平,谈及东坡先生谪贬一事。世昌闻罢,心中忐忑不安,忘食废寝。  相似文献   

12.
木版年画以“驱凶辟邪”“祈福迎祥”为重要题材,其神像画也多取材于佛教、道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各种神灵,因此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蕴藏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作为非遗的木版年画年画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之际用以迎新接福的一种普及性的传统艺术样式。年画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汉代驱邪的神荼和郁垒;在宋代,逢到岁时,以张贴印刷的神灵像来乞求平安的习俗已出现,称为“纸画”。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木板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深思。文章将从凤翔木板年画的题材内容、构图思考、设色观念三方面探求其生命观的体现。同时关注到木板年画的生存现状,提出如何继承发扬这一民间传统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年画以方寸容万有,以尺壁摄万象,承载了民族精神、文化、情感,积累了人民的智慧与经验。木板年画作为时代精神象征的记录者,反映了当时人们真实的审美追求。面对当代社会文化激荡的局面,其形式与功能在现代审美的重新审视下,产生了新的解读,并对当代设计作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先生的邮票设计为例,分析传统年画元素中的色彩语言对其邮票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而思考当代设计作品该如何把握好年画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找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5.
张融 《美与时代》2013,(1):50-51
朱仙镇木板年画人物造型充满了原始质朴的力量之美,构图则彰显饱满厚重之感。这些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语言相加,构成了朱仙镇木板年画的气韵生动之美。朱仙镇年画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也是我们今后进行艺术创作与研究所根植一片肥沃的土壤。朱仙镇隶属河南省开封县,与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明清时称为"天下四大镇"。相传其为战国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关于朱仙  相似文献   

16.
侯杰  王凤 《宗教学研究》2016,(2):249-255
中国传统木版年画是民间信仰的重要载体,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着人们的宗教情怀和人生愿望。妈祖作为被"神化了的人物"为世人所敬仰、崇拜,成为辐射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强的女神之一。作为载体,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不仅再现了妈祖的女神形象,更传递了她勇于牺牲与奉献精神。妈祖信仰传入天津后,与本地文化相结合,杨柳青年画不仅记录了天津皇会及民俗活动中的宏大场面,还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并加强了妈祖信仰在天津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在充分肯定年画传承文化传统的作用与价值之同时,对于其所运用的传播方法及其媒介作用也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与解析。  相似文献   

17.
赵宏婧 《美与时代》2014,(11):92-92
《三猴烫猪》是绵竹年画中最具有特色的讽刺小品之一,反映了一方世俗民风,体现了川人诙谐幽默的个性和社会文化生活。讽刺和鞭挞了世间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成教化,助人伦”的艺术指向,体现了民间艺人朴素正直的人生观念,并体现了装饰年节的娱乐审美。反映出民间百姓新的精神信仰和审美追求,画里画外呈现出了丰富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8.
侯先芝 《美与时代》2016,(9):106-107
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门神画",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十足的汉族特色,多用于新年时张贴,因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的寓意而得名。年画不仅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更是汉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对中国画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韩静 《美与时代》2013,(5):45-46
婴戏图为宋代绘画流行题材。娃娃类年画是早期杨柳青年画作品的主要内容。《秋庭婴戏图》色彩浓艳、厚重、深沉,具有引人入胜的审美境界。受《秋庭婴戏图》的影响,杨柳青娃娃画色彩讲求鲜明典雅,手法以版印和传统的工笔重彩相结合,具有写实、纤巧、工整的院画风味。《秋庭婴戏图》对杨柳青年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更正     
《美与时代》2013,(5):89
本刊2013年4月(上),总第504期第50-51页《浅议杨家埠年画题材的发展与探索》一文(包括摘要部分)中共6处"木板年画"均应为"木版年画"。因我们的疏忽造成以上失误,特此更正,并向作者、读者致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