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分析与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供应对象 ,由政府扶持、保本微利销售的经济适用住房是目前我国住房供应体系的主要渠道。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以来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在目标定位、产权管理、价格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待进一步完善。其完善措施主要有 :把经济适用住房的优惠政策扩展到整个普通住房市场 ,实现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与普通住房政策的并轨 ;取消经济适用住房的购买审批制、上市交易的市场准入制 ;改变经济适用住房“只售不租”的政策 ,大力发展房地产租赁市场 ,等等。  相似文献   

2.
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梅 《学海》2002,(4):52-57
本文以洞庭湖区“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政策实施过程为例 ,着重考察社会政策实施过程中不同行为主体的变迁行为 ,也即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刘太刚  曾艳清  余小豆 《学海》2022,(5):135-144
政策执行的研究尽管繁多,但是在“关键影响因素、阻力的源头、阻力的传递机制”等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上缺乏具有整合力的分析框架。本文基于需求溢出理论,借鉴扎根理论的方法论,通过对与“教育减负”相关的重要政策文本和2018年以来的重要媒体报道做内容分析,理解四类关键行动者的“需求”和“行为”。研究发现,关键行动者的需求处于分化的状态,政策在满足部分需求的同时,抑制了其他需求,导致这些需求持续地向公共领域溢出,形成了政策阻力。本文提出的“政策执行阻力的动力传递链”分析框架具有一定的整合性和延展性,可作为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姜晓萍  郭宁 《学海》2023,(1):103-113+146
价值与工具是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的核心要素,深刻影响着政策制定的科学性与政策执行的方向性。本研究构建了“健康医疗大数据价值链-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探究了政策注意力分配与聚焦、政策工具影响策略与手段,以及价值链与政策工具的匹配性问题。本研究认为政策工具通过影响价值链过程达到政策价值目标;目前“强供给”的工具选择策略与基础建设阶段的价值链相匹配,为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价值转化创造了可能并奠定了基础;但是面向标准规范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需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以人民需求为根本进行政策工具的选择与调整,进一步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张晓峰 《学海》2004,(6):178-181
一理性主义政策分析以逻辑性、程序化和模式化的作业方式去寻求政策方案的最优化,认为此种方法是公共政策中最为科学和有效的。理性主义政策分析虽然是现代社会人类决策的主流,但是它过于强调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其基本理念仍然是“西方化”的文化传承,对此,我们在发挥其正  相似文献   

6.
钱宁 《学海》2015,(1):94-10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治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压力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作政策分析并探讨这一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对老龄化问题的治理功能和社会政策意义,对完善和丰富这项政策的内涵,推动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叶扬兵 《学海》2002,9(4):198-202
新政时期 ,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政策和措施 ,主要有 :设立各级行政性工商管理机构 ,劝办工商界自治性管理机构———商会 ,以建立较为完整的工商管理体系 ;颁布和实施一系列经济法规 ,规范各类经济活动 ,保障工商业者的合法权益 ,并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采取参与官股、借给官款 ,给予专利 ,实行税收减免等政策和措施 ,直接扶持工商业的发展 ,采取设立商品陈列馆和举办“赛会”等措施 ,创造有利的经济环境以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潜在转变分析考察“双减”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投入的转变类别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347名小学生为被试,对其“双减”实施前后的学习投入水平、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进行了纵向追踪。结果表明:(1)小学生学习投入存在“低学习投入组”、“中等学习投入组”、“高专注低活力组”和“高学习投入组”四种不同类别;(2)“双减”政策实施后,“中等学习投入组”和“高学习投入组”稳定性较强,“低学习投入组”更易向“中等学习投入组”转变,在政策实施半年后,“高专注低活力组”学生更易向“中等学习投入组”转变,政策实施一年后,该组学生保持在“高专注低活力组”的概率较高;(3)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双减”政策前后小学生学习投入类别转变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小学生学习投入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因素,还为“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9.
“封建迷信”是我国的习惯称呼,它主要指世俗的鬼神迷信,既不包括宗教迷信,也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迷信古人”、“迷信书本”、“个人迷信”等等。对待封建迷信的政策与对待宗教的政策是有区别的。对待宗教是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而对于封建迷信则是坚决取缔和说服教育的问题。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某些偏差,正是由于未能正确区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央一再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宗教政策不落实,在一些地方仍很突出。如某县信仰基督教的农民,为了了解中央关于教堂建设用地的有关政策,结队到县政府“抄政策”。还有相当一部分县、乡统战干部、宗教专干,对广大信教群众询问的有关政策竟然一问三不知,或答非所问,或敷衍塞责,或搪塞应付,甚至错知错解,误导信教群众,使教会和政府的宗教工作被动。有些乡村教会的同工作为代表,为了免费口舌,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了申请当地政府落实宗教政策,批  相似文献   

11.
李学娟 《管子学刊》2009,(2):100-104
在农官制度相对比较完备的基础上,汉代帝王亲耕,地方官吏劝勉农桑,乡里社会选拔“力田”助成重农风气,从中央到地方的劝农政策,都闪烁着教化的光彩。汉廷通过宏观调控确定农业发展的大方向,具体细则由地方官吏自主制定,其内容是国家劝农务本的宏观政策的具体化和优化,往往因地、因时制宜,百姓易于接受。地方官吏作为汉政府的代表,躬劝农耕,具有比较大的号召力,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百姓安居乐业,有利于社会稳定,进一步为国家政策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 ,美国政府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逐步调整对中国台湾问题政策 ,以维护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在这调整过程中 ,克林顿政府的对台海两岸关系政策明显表现出“两面性”。一方面 ,它希望保持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的稳定 ,一再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对台“三不”政策 ;另一方面 ,又在实际上支持台湾当局的分离主义倾向 ,继续对台军售 ,维护实质上的“一中一台”、“和而不统”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李娉 《学海》2023,(5):13-24
政策试点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阐释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治理现代化历程的关键线索。已有文献较少对中国政策试点的整体逻辑进行提炼。本文基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解析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政策试点的历史脉络,区分政策试点不同时代的典型特征;探讨“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摸着石头过河”“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的理论谱系;提炼“权威引领的政策试点”“府际互动的学习网络”“多样化的试点模式”“适应性的政策制定”的实践逻辑。历史、理论、实践三重逻辑具有内在统一性,共同揭示了中国政策试点的独特机制:议题驱动的强化学习、高位驱动的专项授权、评价驱动的经验吸纳、注意力驱动的创新迭代。推动政策试点的持续发展,既要总结历史规律,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试点理论,也要从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汲取新知识,回应时代性的重大改革议题,更有效地发挥政策试点在全局性改革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6,(1):62-66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标志着在中国实行了35年之久的独生子女政策的终结。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究竟是恰逢其时还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是否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逆转?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社会关注与讨论的热点。本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政策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错误,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形势早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面二孩政策绝非恰逢其时而是姗姗来迟,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不会因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而改变,中国的生育政策调整具有亡羊补牢的性质。全面二孩政策是生育政策调整的"中点"而非"终点",要想取得预期的生育率回升的效果,相关的配套改革必须跟进。全面二孩政策是中国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对广东省阳光用药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广东省阳光用药制度的实践经验,分析问题及其主要原因。运用政策信息转化法对《广东省医疗机构阳光用药制度实施意见》等政策信息转化,通过运用前后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政策实施前后的数据变化,研究广东省阳光用药政策实施效果。广东省阳光用药制度政策实施效果非常明显,政策目标实现效果显著,阳光用药基础数据和结果干预管理效果良好,粤东中西北地区阳光用药制度执行效果差异大。加快电子信息系统建设,保障政策执行平台的功能完善;加快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升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能力;整合药物相关政策,形成政策合力;增加对粤东粤西粤北部分偏于地区的卫生资源投入,保障政策执行能力的平衡。  相似文献   

16.
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于1997年提出经过20余年的沉浮,在世纪转换中日臻完善.尝试以政策网络的分析途径,探究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并分析政策过程中各参与行动者的互动网络关系.据此找出政策发展的线索和剖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作为中国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以及公共政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参考,为将来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燕阳  杨竺松 《学海》2022,(5):128-134
我国行政运作体现了领导重视的重要性,由领导关注而形成的政策注意力深刻影响着政策的设计与执行。通过对省市两级地方党委书记上任后议题关注的测量分析,本研究认为我国地方领导干部的注意力配置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行政二分法,体现了当代中国将经济社会发展统一于党的领导之下的体制特征和制度优势。但是,受制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和注意力资源的稀缺性,地方官员容易产生政策议题的“策略性偏好”、议题关注的“碎片化”和“不连续”等注意力配置“失灵”现象,这给地区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对此,亟待通过加强宏观战略规划的引领示范、提高决策者的注意力管理能力、改革干部考核体制机制等途径加以应对和治理。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或者西方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论坛和大众媒体上 ,对于俄罗斯的一些最重要的发展问题进行着广泛研究 ,但在这些问题中间 ,对于制订城市政策十分重要的战略纲领却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此同时 ,不断侵袭着正在改革道路上前进的俄罗斯的种种危机 ,表现为必须实现的任务与我们所具有的文明水平之间的脱节。要提升我们的文明水平 ,只能依靠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战略作用。没有拥有发达的城市文化的名副其实的城市 ,我们所面临的经济、文化、社会或人权等种种问题 ,都不可能找到任何卓有成效的解决办法。众所周知 ,“城市居民”和“市民”概念基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生育政策根源于资源有限性与人之欲望无限性的矛盾,处理的是人的生命平等权与资源占有权的关系问题。我国生育政策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其实质却在于以牺牲伦理的善来追求和实现政治的善。由此,我国生育政策陷入了艰难的伦理处境中。从理论预设、实施过程以及实施结果的环节对我国现行生育政策存在的伦理困境进行理论层面的揭示,并从终极根源与现实根源的角度对这种伦理困境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在困境中推进我国生育政策的健康走向,从而实现人口增长与社会进步的良性均衡。  相似文献   

20.
自2007年国务院出台免费师范生政策之后,这一政策就收到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这一政策出台的合理性值得肯定,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充分分析该政策利弊的同时,以期能对日后该政策的完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