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朋友访美归来,没有和我谈及美国华尔街的繁忙景象、纽约夜晚的璀璨灯火,也没有对我描述华盛顿、西雅图、迈阿密、芝加哥的都市风光,而是特别向我提到一位两岁的美国孩子和一位93岁的女士。我的朋友应邀到一位美国友人家中做客并探望其可爱的孩子小约翰。朋友到访时,年仅两岁的小约翰正坐在大水盆中玩水呢。他一边往身上撩水,一边欢快地叫着,玩得很惬意、很投入。朋友忽然感叹:做孩子真好啊,能永远做孩子就好了,那样便能永远与开心快乐不分离。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遥望     
朋友带我到她乡下老家玩。临走时,朋友的母亲追在我们身后,让朋友带这带那。东西都很普通,家里刚烙的饼、新摘的南瓜、尚未完全蜕皮的核桃……大兜小包,朋友掂上就往院门外跑,还示意我走快点。朋友的母亲则仍在我们后面紧迫。我有点不忍。毕竟,朋友的母亲已经是快八十高龄的老人了。  相似文献   

3.
我敢说,陌生人与朋友其实只有一纸之隔,而且这张“纸“本来就不存在。我与太太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演完了,大家都往外走,我的胳膊被人搀上,我手插在裤兜儿  相似文献   

4.
当洪水来临的时候,河中的鱼儿是如何逃生的?答案一:往下游跑;答案二:往上游跑;答案三:往岸边跑;答案四:驻守原地。许多人选择答案一。因为,下游水深、水清,生存空间大。要不,怎会有"海阔凭鱼跃"之说呢?其实,正确的答案是答案二:往上游跑。这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选择。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5.
水语     
正1世上万物,都争着往上走,唯独水,不争高,却总是往下走。世上最低的地方,常常能看到水的影子。水偶尔成瀑布,化雨雪登上高处,也不是为了高高在上,而是为了扑向下面的大地……水往低处流,水知道把自己放低,四面八方的朋友就越多。地球上为什么海最大,为什么条条江河都愿意奔向大海?因为海总是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相似文献   

6.
国庆假期,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郊外游玩。在一个农家乐,我们先是喝茶,然后就是打牌,再然后,有人提议去爬山。不远处,就有一座山,看上去挺高,山的路是一级一级的石阶,山上还有一座小小的寺院,逢年过节,山上会有很多人。  相似文献   

7.
远与近看油画,近看模糊一片,远看层次分明。有的事物离得太近便无法认清。高与低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有骄气还会下来,水流低处有压力也能上来。人把自己看低些会被别人看高,人把自己看高了就会被别人看低。上与下上山要低着头,下山要昂着头。人生上  相似文献   

8.
6.提婆达多欲害佛命然后,提婆达多请求阿阁世说:“大王!请派人杀死乔答摩。”阿阁世王命令那些人说:“汝等一切,悉听提婆达多命令。”提婆达多便命一人先去:“去吧,朋友,往沙门乔答摩所在如是如是处,往夺其命,而后来归。”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探讨了美国三所学校6~12年级学生的校内同伴网络的结构特征。要求被试提名其在校内的最好朋友以及至多9个一般朋友。将被试与所提名朋友的选择相匹配,以评价其相互关系,并据此确定出不同的朋友团体。研究考察了被试在朋友提名、好朋友、朋友团体及社会群体的年级差异和性别差异,以及同伴网络的重叠程度和等级组织。结果表明:(1)同伴关系网络结构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与同伴网络的联系比男孩更紧密;(2)随着年级的增长,同伴网络的排外性有所增强;(3)最好朋友基本上来自被试所在的朋友团体;(4)被试提名的朋友中有些不属于其朋友团体,被试也不把朋友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列为朋友。  相似文献   

10.
学会放弃     
一位从国外归来的朋友,让我回答一个问题:"皮球掉进洞,你该怎么办?"我不假思索地说:"这还不容易,往洞里灌水,皮球不就浮上来了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就讲了。"朋友听了哈哈大笑:"单向思维!这是我们处理问题的一个误区。"接着,他开始复述国外一位教师的讲课——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一位精于书法篆刻的朋友,年纪轻轻的就加入了省一级的书法家协会,有大量的作品在全国的书法和篆刻大赛中获奖, 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新秀人物。从学习书法和篆刻开始到现在,  相似文献   

12.
狐狸和狼     
一只狐狸得到了一块肉,衔着往家走,半路上遇到了一只狼。狐狸十分害怕,为了保命,只好扔下肉慌忙逃走了。过了几天,狐狸又得到一块肉,衔着往回走,途中遇到了两只狼。这次狐狸一反前  相似文献   

13.
时间荏苒,韶光易逝。离家修道已经一年有余。回顾往岁,似乎来了灵感,驱使我执笔敬致我的同路人。当我辞别父母,辞别了对我感到困惑的朋友,载负着愿望,开始了新的旅程。一条新的路在我眼前展现:路边没有艳丽的鲜花作伴,也没有潺潺的小溪环绕,在这条路上,有荒凉的沙漠,贫脊的土地,也有险峻的悬崖,深邃的峡谷。我虽知旅途艰难,但已立定了志向,走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随喜丹霞寺     
二月河 《佛教文化》2011,(4):102-103
我中年之后喜爱研读一些佛经,来南阳挂单或化缘的大和尚也就常有睹面的。大约十年前吧,北京法源寺和尚能行来宛,曾有一夕谈。我由是知道近在咫尺,南阳有个丹霞寺.因为他本人就是来就任丹霞寺方丈的。他的弟子张兼维是我的朋友,向我求字,我的字差劲,又求文,我当时在读《心经》,于是造了个长短句:磋跌磨折苦,欲行不宜行,欲往更难往。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编教师组织公民行为问卷和我国台湾学者陈信君编制的学校效能问卷,对301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高级职称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低级职称教师;②省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市一级学校教师,而市一级学校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高于区一级学校教师;③教师组织公民行为与学校效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④教师组织公民行为的学校认同、责任意识和利他行为因素对学校效能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位养蜂的朋友送我一小塑料桶蜂蜜,大概有5斤左右的样子,还特意嘱咐我最好用玻璃瓶储存,以免变质。朋友走后,我找了5个空酒瓶子,洗刷干净,就把蜂蜜倒了进去,不多不少,整整5瓶,满满当当的都与瓶口平了。因为急着看新闻联播,瓶子在茶几上放着也没收拾。刚刚看完新闻联播,客厅传来妻子的惊叫:怎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摩梭人和汉族人在性吸引和利他行为上对亲属、阿注/情侣、朋友和陌生人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倾向,以确定在摩梭走访制下阿注关系的性质。实验1要求被试分别想象与亲属、阿注/情侣、异性朋友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然后评定自己的情绪,发现两个民族的乱伦禁忌存在着民族差异,汉族人对与亲属发生性关系的厌恶感强于摩梭人,对与阿注/情侣、朋友和陌生人发生性关系的厌恶情绪评定却不存在民族差异。被试在想象与特定对象发生性关系时激发的情绪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更多地激活了消极情绪(包括厌恶),抑制了积极情绪(包括浪漫),但这种性别差异却未在亲属关系上表现出来。实验2要求被试评定是否愿意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亲属、阿注/情侣、朋友和陌生人,发现摩梭人比汉族人更愿意帮助亲属、朋友和陌生人,但当对方是阿注/情侣时,汉族人比摩梭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汉族人对亲属与情侣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异小,摩梭人对亲属与阿注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距大;摩梭人对阿注与朋友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距小,汉族人对情侣与朋友的利他行为评定的差距大。两个民族对阿注/情侣的利他行为存在着性别差异:汉族男性比汉族女性更愿意帮助情侣,摩梭女性比摩梭男性更愿意帮助阿注。总的来看,汉族人对待情侣更像对待亲属,摩梭人对待阿注更像对待朋友。这表明,阿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朋友关系,与主流民族的夫妻关系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心佛     
朋友信佛,我相信,这与迷信无关。    一日,朋友大老远地跑来看我。现实社会,事务繁芜,久未见面的我们一边喝着故乡山野里采摘自制的本地茶,一边闲淡地交谈着古今世事。伤心处,自是一番感叹:高兴时,难免大笑两声。    临别,朋友小心翼翼地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尊铜佛送我,其佛高两寸,重过百克,是一尊在莲台上打坐的观音。我生性好洁净,心自喜佛,朋友有这么贵重的礼物送我,自然无比高兴,爱不释手。朋友说:“送你一尊铜佛,只愿她能唤醒你的心佛,从而带给你安宁和快乐。”朋友还说,人们自古就喜欢在天下众多的灵山秀水间,供奉各种…  相似文献   

19.
正净土信仰,可以说在佛教产生之前就已形成。婆罗门教徒就以毗湿奴天(梵Vi2zu),作为其信仰往生之净土。在大乘佛教还未兴起之前,原始及部派佛教没有他方世界及他方诸佛之观念,所以也就没有往生净土之说。而净土信仰真正大行其道之  相似文献   

20.
每当朋友遇事不敢拿主意时,都会让我帮助参谋一下。我并不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而是把收藏着的那篇终生难忘的文章读给他们听。听完后,朋友都不会再问我怎么办了,而且从此以后再也不问,偶尔有朋友会把那篇文章复印下来,收藏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