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元代玄教门人朱思本<舆地图>的地图科学思想进行考论,指出其地理科学思想方法有五大特色与创新:"使于四方"、"讯遗黎,寻故迹,考郡邑之因革",注重实地观察和田野调查;"参考古今,量校远近",强调地理文献知识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言之者既不能详,详者又未可信,故于斯类,姑用阙如"的科学规范和严谨态度;在地图绘制思想方法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计里画方"思想,并巧妙地运用"随地为图,乃合而为一"的全国性地图绘制方法;在地图图例方面,首创简捷明了系统的几何符号标示法.  相似文献   

2.
新进路的丰富传统与前提可以在地理边界学这门有关边界的新学科中,区分出多个可以认为是传统的或者后现代的连续的理论进路。每个阶段都会看到结合而不是替代始终在不断加以完善的传统进路,来应用新的进路(明吉,1963;鲁姆莱和明吉,1991)。诸如历史地图绘制、类型地图绘制、功能地图绘制和政治地图绘制等等传统的进路,在一些理论著述中已经早有描述(科洛索夫和奥洛克林,1998;科洛索夫和图罗夫斯基,1998;科洛索夫和米罗年科,2001)。我们在这里将论述大多在20世纪90年代和最近10年之间出现的后现代进路。地缘政治进路全球化和一体化对于政治边…  相似文献   

3.
目前,关于五台山古舆图的研究中,所涉最多的就是对敦煌壁画《五台山图》的研究。《五台山图》绘制精美、场面宏阔,是一幅难得的佛教胜境地图。但是,除此之外,带有明显地理要素的其他佛教胜境图却也比较少见。而美国国会图书馆藏的《五台山圣境全图》就可以做为这方面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在地理学领域,地图被认为是以数学和定量方式再现"客观"地理的科学过程,但是这种观点在当代遭受很大质疑。依据图像理论分析西西里岛伊德里斯1154年绘制的世界地图,这张地图是2018年湖南省博物馆"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十三至十六世纪意大利与中国的跨文化交流"展览的展品。学者认为地图可以呈现有关知识生成、传递和演变的客观历程,地图呈现的对边界处境的认知,代表的并非地理界限,而是一种"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5.
刘阳  唐思洁 《心理科学》2022,45(6):1314-1321
目的:研究旨在探究定向运动员在识别定向运动地图时的决策绩效与视觉搜索特征。方法:研究采用组内设计,操控地图难度(简单和复杂)和运动员识图方式(精确识图和概略识图)对高水平定向运动员进行实验研究。结果:(1)随着地图难度的加大,定向运动员识图准确性下降,概略识图反应时增加。(2)识图时,简单地图比复杂地图注视频率和眼跳距离更大,注视次数更少;概略识图比精确识图注视次数更多、注视频率更高、眼跳距离更大;概略识图时,简单地图条件下运动员从起点开始正向搜索,复杂地图条件下从终点开始逆向搜索,注视区域面积大且分散;精确识图时,无论是简单地图还是复杂地图,所有运动员均首先搜索检查点说明表和终点,注视区域面积小且集中。结论:地图难度制约着定向运动员的识图决策绩效。定向运动员识图的视觉搜索特征受识图方式与地图难度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搜索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运用人类学的宗教认知研究视角,尤其是目前影响较大的"宗教性分歧模式",来尝试解读华北乡居民众的宗教偏好。作者以在当前河北蠡县城郊地区观察到的弘阳教三个流派为例,分析了它们分别在"教条型"和"法术型"二元分歧宗教原型分类框架中的位置,接着讨论它们的兴衰如何反映出当地民众的宗教偏好。在结论处,作者主张华北乡居民众的宗教偏好本就呈二元分歧状态,教条型新教派的快速崛起是因为它填补了当地这类型宗教的真空,这并不意味法术型宗教的消亡。最后,作者以此案例批判了"宗教性分歧模式"的缺失。  相似文献   

7.
<正>"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史"项目启动于2003年,项目主持单位为法国远东学院、法国高等实践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有二十余位中法学者和学生参与研究,其目的是要理解寺庙在城市中的作用及其与市民的关系。研究过程包括如下几部分:首先是利用地图查找寺庙。我们主要依据清乾隆十五年(1750)绘制的《京城全图》,辅以若干种近、现代地图,清点并记录地图上已有标注的庙宇。《京城全图》于乾隆十年(1745)开始绘制,乾隆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750)进呈御览。我们在这份地图的内城部分中一共找到了829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境域很早以来村落庙宇众多。繁峙位于五台山佛教道场北麓,当地村落庙宇多为佛教寺庙。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对佛教的推崇,民众也频繁地进行佛教寺庙的修缮。在明清修庙碑刻记载中,凡参与修庙的民众皆被称为“善人”。从“善人”群体的社会构成及其修庙“善举”可见,对于当地佛教信仰而言,“善人”的称呼是佛教话语对民众修庙行为的认可,更是民众接近佛教的通行证;对于当地村落生活而言,“善人”群体的实质为民众,“善人”是沟通佛教信仰与日常生活的纽带。“善人”称呼的泛化及“善人”的修庙行为,体现了明清五台山境域民间信仰佛教化与佛教信仰生活化的特征,有助于深入分析村落佛教信仰的内在意涵。  相似文献   

9.
《管子》除《地图》篇是专论地图外,还有《地员》篇、《度地》篇、《水地》篇等有关土壤地理、植物地理、水文地理以及采矿方面的地理知识。因此,《管子》也是一部古代重要的地理著作。本文试就该书在中国地理学上的成就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望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为迎接高考,现阶段我们正如火如茶地进行着第一轮复习,在复习中,大家都会想办法提高复习效率,笔者以为加强地图教学不失为其中一个好的方法。在教学中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有利于学生建立知识联系,展开想象,拓宽思路,形成知识网络,便于提取应用。当然,毋须讳言,近些年绝大部分高考题也多以地图为载体,来考查考生提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其命题图像多种多样,而且多数是课本中图的变形或创新,这也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地理课堂上加强地图教学。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年轻道教徒,我是第一次到台湾,内心自然十分激动。在香港飞往高雄的华航班机上,顺手从行李包里拿出一张台湾地图,仔细阅览起来。地图上“台湾”这个神圣的名字,让我想起那美丽的日月潭,鹅銮鼻上那闪烁的灯塔……多少次梦里神游! 这张地图,也让我想起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升起的紫荆花区旗,想起了1999年12月20日澳门升起的莲花区旗,更想起了台湾诗人李一羽的:“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都是中国人,谁无思乡情,归去来兮!” 高雄旗山全真道教总店是我们参访的第一站。这里前眺大海,后倚旗山,殿堂宏伟,翠…  相似文献   

12.
刘添 《美与时代》2014,(4):106-106
美术馆也称为艺术博物馆,是专门负责收集、保存、展览和研究美术作品的文化机构。它基本的职能是展示视觉艺术作品,如摄影、雕塑、插画、装置艺术、工艺美术等。其展示的目的是服务公众,丰富广大民众生活,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与求知理想。但是,在当代社会,美术馆也面临了很艰巨的问题,即美术馆的展示手段与欣赏群体存在着相应的缺位,作为这样一个公众的展示平台,如何让公众与展览缩短认知距离,如何让更多的公众走入美术馆,这就需要美术馆在职能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3.
能源短缺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节约能源是人类需要采取的刻不容缓的行动。仅仅依赖金钱刺激很难解决能源浪费问题,而心理与行为科学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应用行为决策的经典理论(如,安于现状偏差、决策双系统模型、参照点效应、框架效应和社会规范等)促进节能行为的研究成果,同时总结了诸如情绪、认知对象特点、信息呈现等影响个体节能行为的因素,最后从开展本土化研究、研究方式改进和拓展应对措施的角度对未来研究提出建议。希望本文能给心理学研究者一定的借鉴和启发,在节能管理领域做出更有价值的研究,以最终提高民众节能意识、增加民众节能行为。  相似文献   

14.
许:从应用研究的角度来说,奇点问题具有很现实的意义。因为系统演化在奇点附近,只要花费很少的控制成本,就能取得很大的控制效果,特别是能调控系统使它朝有利于我们的方向演化。湛:系统演化到奇点,既是一种危险,又是一种机遇,既有失败的可能,又有胜利的希望。对奇点的研究,有助于作出新的决策。许:从系统观点看决策,当系统处在平衡态或离平衡态不远的非平衡稳态时,常规性决策尚能应付,而当系统进入第三态即远离平衡的非平衡稳态时,就要求作出创造性、开拓性的决策,尤其进入奇点附近,更是决策的关键时刻,预测、决策的重要性才能充分体现出  相似文献   

15.
聪明的长宫,必教导自己的百姓;贤明者的施政,必然有条有理。人民的首领怎样,他的属下也怎样;市长如何,所有市民也如何。品行不良的君王,必使人民丧亡;因首领的明智,市民必然增多。统治大地的权柄,是在上主手里,万邦的一切不义,是可咒骂的,到了指定的时刻,天主必给大地兴起一位有才的人君。民众的福利,是在上主手里,他必将自己的尊荣赐给立法者。(德10:1—5)民众领袖当有智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两个“旗敖包”祭祀仪式的田野研究,着重对祭祀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仪式过程及其意义进行了考察,探讨敖包官祭作为一种传统,在今天如何完成意义演变与价值重构,旨在说明仪式及其意义通过祭祀过程所构筑的有形世界和无形世界来表达。敖包官祭作为一种象征,通过民众的参与,完成了从神圣秩序到世俗秩序的转换,并在此过程中,凸显了敖包祭祀的文化价值。 王伟,鄂温克族,哲学博士,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程恭让,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7.
认知地图技术是用来获取个体对某个特定领域独特理解的图形化描述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包括认知诱发技术与分析技术.在详细阐述其概念、原理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一个共享心智模型的研究实例,展示了认知地图技术应用的一般步骤.然后,介绍了认知地图技术在管理心理学中的应用.并针对认知地图技术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即从认知地图技术的理论、应用及软件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公共管理的本质是公共决策。"公共决策的社会许可"指当地民众对于公共决策的持续接受和支持程度,是公共决策合法性的基石。本研究借助"行为公共管理学"的理论视角,通过两个调查实验(N=354+354),一个现场调查(N=520),全面考察公共决策透明(过程透明和内容透明)与社会许可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明确这一关系的作用边界。结果发现:1)决策过程透明与内容透明正向影响社会许可; 2)政府信任调节决策内容透明与社会许可的关系;3)结果依赖调节两类透明与社会许可的关系。基于这些结果,作者总结出正性的"决策透明效应"以及"谨慎的不介意"和"有选择的忽视"之双缓冲作用,即"一提两抑",以更好地理解公共决策的社会许可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地图的应用,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公元前1125年的西周初年开始,地图就以不同的用处及特点,出现在各个历史阶段中。直到五代时期,地图的发展并未间断。这时的地图,不仅起着自唐发展到宋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栾墨  吴霜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0):2194-2205
彰显社会地位是消费者行为的一项基本动机。以往的消费心理学研究大量聚焦产品特征如何彰显社会地位(即令观察者产生高社会地位的推断), 却很少探讨消费决策过程这一购买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地位推断有何影响。本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基于最优化决策过程信息的社会地位推断模型, 系统探讨: (1)最优化决策过程能否及如何彰显消费者的社会地位; (2)彰显社会地位动机是否为消费者进行最优化决策的原因之一; (3)最优化决策过程如何通过社会地位推断影响观察者后续的消费行为。本研究将为社会地位推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扩展最优化决策研究的外延, 并从全新的角度揭示最优化决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