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冰 《美与时代》2014,(9):87-88
从动画造型在动画剖作流程中的重要性和目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基础造型训练和分忻优秀作品,主题练习等实训项目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角色设计的构思、表现方法,设计出符合角色性格特点,塑造出鲜活角色形象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在艺术设计制作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艺术设计制作课达到有效教学效果的关键。通过在艺术设计制作教学中的设计理念、构思、构图、技巧、实践、训练、选材以及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探讨等环节,全面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设计创作课,全面提高教学效果,达到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训练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运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方法来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调整,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学生的竞技水平。本文从高校乒乓球教学目标出发,分析了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心理训练的现状,并探究了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代平面构成是运用工业艺术设计教学理念与基础教育结构的方法作为指导,引导学生以全新的造型观念进行设计创意,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能力,并不断尝试视觉领域的创造与表现。它的要点在于,在视觉形式完善的基础训练上,注重运用基本形群化的组合方式。将图形的创新向主题和意念转换,使形态和意象表现溶入一体,由构成训练进入到设计的整体思维阶段。  相似文献   

5.
郭成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4,27(2):274-277
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292名学生为对象,考察了三种思维训练方式(元认知内隐训练、元认知外显训练和一般思维策略训练)对三种不同认知方式学生(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和中间型)数学应用题解题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1)思维策略的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元认知内隐训练比一般思维策略训练能蜓有效地提高场依存型、中间型和场独立型三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2)元认知外显训练和内隐训练对于场独立型和中间型学生同等重要。但元认知外显训练更有助于场依存型学生应用题解题能力的提高。成为该类学生的优势圳练方式;(3)在小学五年级.场独立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明显优于场依存型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在对北京市六所中学437名初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和策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普通中学257名初二学生为被试,考察了数学学习策略训练的不同方法、不同时间和不同性别对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策略训练方法(讨论法、学生出声思维与实验人员指导相结合、教师随堂渗透讲授)影响训练效果;(2)策略训练时间的因素影响训练效果;(3)性别因素也对训练效果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归因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韩仁生 《心理学报》1998,31(4):442-451
以归因理论为依据,选取普通学校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实验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各班均参加前测验、后测验,教育干预阶段实验班接受归因训练,控制班不接受任何训练。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成败归因、期望变化和情感反应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3)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的坚持性水平。(4)短时间的训练对高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教学实践证实,科学方法是实施自主能力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创新、自主追求等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基于这样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渗透科学方法训练,逐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从普通学校选取小三、初二、高二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采用等组对照设计,一为实验班,一为控制班。研究分前测验、教育干预、后测验三个阶段。结果发现:(1)归因训练可使学生的交往成败归因向积极方面转化。(2)归因训练可提高学生对未来交往成功的期望值。(3)短时间内的归因训练对高中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建筑写生是学生进入手绘快速表现课程学习的过渡性训练科目,它有别于绘画类专业的风景写生课,更强调训练学生准确表现空间构成、结构比例、环境尺度与掌握表现技巧的方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针对环艺设计专业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现状,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生技能进行课程结构、方法、知识点等方面的探讨。写生是最易将学生引入自然的课程,他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写生训练了解建筑的结构、造型、比例、透视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使这些未来的设计师在自然中感受到认识的升华,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以及手绘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向阳  戴吉 《心理科学》2007,30(5):1099-1103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的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教程对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1)对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其阅读理解成绩;(2)对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的效果优于对重点中学初中生进行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存在着基础课训练与专业设计脱节、重技能训练轻创意、重电脑效果轻草图构思等问题,从而影响了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办学模式,提倡创新、培养个性,重实践、重传统、重基础,提倡个性化办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教学环境,才能使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不断地向着更高、更新的领域迈进。  相似文献   

13.
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已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因此要重视并激发儿童的创造活动。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自编了一套创造性思维训练题 ,并设计了传统讲授教学法和促进、诱导学生自我发现的发现法二种训练方法 ,同时与未经训练的对照组比较 ,考察了小学三~五年级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几个维度和总体水平上在训练前后的变化。结果表明 :经过一个学期的短期训练 ,无论在创造性思维的不同维度上还是在总体水平上 ,都对小学儿童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而所设计的二种训练方法在短期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实验设计,运用SRSD策略教学模式,对23名小学写困生进行构思策略的训练。实验结果表明,在训练之前,实验组与控制组学生在故事文的长度、6项分质量指标及总体质量上的得分差异均不显著;但在接受策略教学后,实验组学生所写的后测故事文在情节吸引力、条理清晰度和总体质量上的平均得分均显著优于控制组学生,其总体质量的改善效应为0.80。因此,构思策略的教学能显著改善小学写困生的故事文写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语文阅读精加工策略的训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国韬  郭忠银 《心理科学》1998,21(2):172-173
1引言精加工策略(elaboritivestrategy)是一种增加信息间联系的编码方式,是在课堂学习中广泛运用的认知策略之一。Simpson(1994)的研究发现,对学习材料进行概括等精加工策略与学生的阅读成绩高度相关,这意味着精加工策略的培养将有助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张承芬(1995)指出,我国初中生阅读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为阅读方法不当,对课文理解不深。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初中生进行阅读精加工策略的传授与训练。本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能否通过训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阅读精加工策略,并提高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16.
刘电芝  孙泽军 《心理科学》2004,27(6):1410-1413
本研究以两所中学的136名初二学生为实验被试.采取平衡组实验设计,编制专门的(实验教程).以专门训练与日常教学渗透相结合和专门集中训练两种方式进行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结果表明:1。说明文形式图式阅读策略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2。策略训练对优生、中等生的帮助更大;3。在迁移效果上,阅读策略的专门训练与教学渗透相结合的训练明显优于专门的集中训练。4。在本实验的延迟测验条件下.对策略的运用,激活组显着优于未激活组。  相似文献   

17.
训练儿童理解心理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它已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但训练研究的结果很不一致,此原因可能是研究方法的差异,包括训练目标的差异,训练标准的不同,训练方案的区别,训练强度的差别。对成功的训练研究不应过于乐观,但也不能得出心理理论无法训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以积极的归因训练、表扬与奖励和适当的竞赛等手段对中学生的好胜心进行培养,通过一个学期三个阶段的培养,结果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好胜心水平增量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增量也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好胜心水平与学习成绩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归因训练、表扬与奖励、适当的竞赛是培养中学生好胜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在全实验组几次研讨会基础上,七系小组三位老师从总体构思、具体备课、组织安排等做了极艰苦的工作,终于在七系拉开了帷幕——首次“大学生思维训练课”在73951班(29人)开始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前测-训练-后测的实验程序,对22名五年级小学生和29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在不同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可塑性情况进行了考察和比较。两个年龄阶段被试在前后测中均接受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和纯视条件下的测查,训练时两个年龄阶段被试中分别有一半接受纯听训练,另一半接受视听训练,训练时间历时10天,每天30分钟左右。对训练效果的分析发现:(1)接受纯听和视听训练的五年级学生在纯视测查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有显著差异,视听训练被试显著高于纯听训练被试,在其他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2)接受两种训练的大学生在所有条件下知觉英语辅音/s/和/θ/的提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儿童表现出了更强的视听双通道语音知觉的可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