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习惯可以带动自己向好的方面发展,更好地为自己的人生服务。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孩子小的时候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儿时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从小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在此借助以下观点来介绍一下自己从教多年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2.
习惯与道德之间有着天然联系。“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路径。习惯养成能有效规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 ,形成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辐射效应。从“三思而行”到“不虑而行”是未成年人良好习惯养成必经的心智历程。  相似文献   

3.
养成好的习惯会使学生终生受用。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尚未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时候正是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但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太过急于求成,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育,应以顺应儿童发展的规律为前提,并施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让他们慢慢适应小学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养成一个自己的求知欲是一个求学者的求学前提,养成一个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是一个成熟求学者的标志,只有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面,理清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不断创新,引领学生养成自己独特的学习习惯,走向今后求知的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怎样培养?本人认为良好的学习习惯犹如一把宝剑消铁如泥,然而养成求知欲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要求为前提。  相似文献   

5.
所谓习惯,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逐渐培养成的比较稳定的经常性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起着潜在的巨大的作用。习惯,是非意识行为,也可以说是不自觉的行为,它是在人的生存,生活实践中经多次重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固的动力定型。  相似文献   

6.
城市薄弱学校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管理难度极大。本文拟针对城市薄弱学校学生在习惯养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成因,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等维度探索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引导社会成员重塑日常良好行为习惯是增强公共政策有效性的重要路径和切入点, 洞悉并把握行为习惯的形成机制对具体培养策略的制定和实施大有裨益。行为习惯是指通过高频重复的奖励习得, 在记忆中形成的情境与反应之间的内隐联结。作为一种特殊的内隐记忆系统, 行为习惯具有自动化、情境线索依赖性、对当前奖励低敏感性等特征。行为习惯的形成机制包含两个独立且共发的习得机制, 即联结习得机制和奖励习得机制。在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初期, 目标引导着个体对行为价值的习得。在培养社会成员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 应将情境线索的稳定性、高频行为的低认知重复以及奖励的合理设置, 作为公共政策助推社会成员养成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三大核心策略。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力于加强习惯研究的学科视阈融合, 更新行为习惯领域的研究范式, 重置公共设施以提升有益行为的易达性, 以及引入商业模式以共促社会成员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重塑。  相似文献   

8.
对初学者来说,如何才能轻松的学好一门外语?唯一的答案就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就要使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明白: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教师要告诉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英语学习活动中,经过反复运用正确的英语学习方法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小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第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这句话出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之口。如果说优秀是一种习惯,那么懒惰也是一种习惯。人出生的时候,除了脾气会因为天性而有所不同,其他的方面基本都是后天形成的,是家庭影响和教育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很好的习惯,有的人养成了很坏的习惯。所以我们从现在起就要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相似文献   

10.
幼儿期是孩子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多维环境的创设,能给幼儿自我发展提供交往、互动、合作空间,促使幼儿的个体建构和共同建构得到有机结合,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人生成长进步打下坚实的根基.挖掘教育资源,创设品德多维环境,能够引导幼儿感受优良民族文化,为幼儿良好品德形成搭建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打好什么样的基础最重要昵?我认为,打好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将会影响其一生的学习。作为一名工作在农村小学的一线教师,我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2.
幼儿时期是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关键期。以814名幼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良好行为习惯间起连续中介作用,且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高于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要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应注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与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幼儿时期是培养个体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关键期。以814名幼儿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系,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显著正相关;(2)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良好行为习惯间起连续中介作用,且权威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高于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的链式中介作用。因此,要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应注重父母教养方式的选择与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生心理适应性的研究和实验》是国家教委人社会科学研究的“九五”规划立项课题,我们的研究,旨在科学分析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失衡状况及其原因,采用正确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调节,增强自我体验,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非智力方面的素质,促进智力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培养完善人格,造就具有创新品格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接触英语、吸收语言材料、获取感性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阅读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听、说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掌握了熟练的阅读技巧,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才能为在阅读方面打好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幼儿期一般是指人3—6岁的成长时期,这一时期,是幼儿身体发育、习惯养成、品格形成、学习能力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拓展等的关键时期。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六岁以静是人格陶冶的最蕈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势培养下去,自然成为优秀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坏了不易变。”  相似文献   

17.
反思性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方法,具有培养自学与思考能力的优点,是解决当前临床技能教学内在矛盾的有效方式之一.反思性学习理念要求教师重新设计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认真对待错误,时刻检省自身学习态度,并通过不断重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根深叶茂”。初中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正处在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此时,他们尚未脱离天真幼稚之气息:活泼好动,是非观念模糊,但又不乏向上心理。如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管理,不断健全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根深叶茂”。初中阶段是人生学习的重要基础阶段。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正处在从童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此时,他们尚未脱离天真幼稚之气息:活泼好动,是非观念模糊,但又不乏向上心理。如何引导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管理,不断健全人格.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  相似文献   

20.
什么叫教养?辞典上解释为"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也就是通过教育、教化,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使自己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