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表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1984,2(1):24-31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于表象的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在此之前,行为主义心理学拒绝研究表象,有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B.F.Skinner,虽然承认存在表象,但也只是简单地把产生表象的过程等同于一般的外部行为。Skinner说过:“当人在想象中看到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时,他仅仅就是在做那个人或那个地方出现时做过的事情”。(Skinner,1974,pp.82)现代认知心理学扬弃了行为主义的反心理主义的做法,对表象进行了许多具体研究,取得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表象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鸣 《心理科学》2004,27(2):258-260
本论文从表象研究的历史沿革入手,对迄今为止几种主要的表象研究方法及其有关方法论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认为当代认知心理学的表象研究给心理学传统的反应时指标赋于了新的方法论意义.但单一性的反应时指标有较大局限  相似文献   

3.
行为主义的一兴一衰可以看作两块最关键性的里程碑,把心理学的全部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大阶段:一、行为主义以前的心理学;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三、认识心理学。在第一个大阶段中,不管有多少不同的学说,但就其主流而言,都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自我的觉察状态,是只有本人才能体验到,而别人无法观察到的主观状态。到第二个阶段,即行为主义兴起后,则一反第一阶段之道,认为心理学的对象绝对不应该是意识这种只能由本人体验,不允许别人观察的东西;而必须是可公之于众的  相似文献   

4.
行为主义的演变与新的新行为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2):21-26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支配实验心理学达半个世纪之久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逐渐衰落。而认知心理学正在崛起,并日趋强大。实验心理学内部出现了一股“回归”到以往的意识心理学的趋向。传统上被行为主义拒绝的心理学概念,诸如意识、思维、表象等,再次成为心理学的合法对象。这种变化如此之在,以致于一些心理学家认为“有某些证据表明,心理学正在经历着某种类型的‘革命’……”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一部分新行为主义者既不愿意重蹈传统行为主义的复辙,又不愿把自己纳入认知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试图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取一条折中道路,从而导致了新的新行为主义(neo—ncobehaviorism)。  相似文献   

5.
行为主义的一兴一衰可以看作两块最关键性的里程碑,把心理学的全部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大阶段:一、行为主义以前的心理学;二、行为主义心理学;三、认知心理学.在第一个大阶段中,就其主流而言,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是自我的觉察状态,到第二个大阶段,即行为主义兴起后,则一反第一阶段之道,认为心理学的对象必须是可公之于众的行为,即由可以客观观察的刺激物所引起的可以客观观察的反应。在此阶段尽管不一定所有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以批判的方式概述行为主义者反对内省的斗争,涉及的范围是心理学的和哲学的行为主义者。从历史上看,这两类行为主义者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影响,而且提出的问题和所设想的解决办法也相同。但是,当哲学行为主义者对内省的批判得到了哲学界的认可时,心理学行  相似文献   

7.
1引言早在1890年,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就说过,注意是心理学的中心课题。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它也是信息加工理论框架的中心概念。但是,自本世纪20年代以后,统治心理学近半个世纪的行为主义却把注意看成是心灵主义的概念,认为科学心理学中不应该有注意的地位。因此,长期以来,注意一直得不到很好研究。直到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研究者才开始关注注意的问题。近几年来,选择性注意的机制一直是注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选择性注意机制的研究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与目标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哪个阶段有关。研究者曾提出两个形成鲜明对…  相似文献   

8.
西方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与中国周易思想的一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表象研究方面,继表象认知理论之后,新近提出的表象活动周期理论对表象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它重申表象在问题解决中对目标计划、管理和调控的促进作用;更强调表象活动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动态过程。同时,文章把表象活动周期理论与中国古传统文化周易等思想做了比较,发现两者有某些一致性,在表象研究方面中西方文化将趋于高度融合,其研究成果将为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侏儒说动物有机体内有没有一个“侏儒”,为它接受刺激,发出反应呢?这是心理学基本理论中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与这个“侏儒”说势不两立,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不是意识,所有一切与意识有关的术语都应被废除。我国行为主义者郭任远以为控制行为的东西不是有机体或人,而是刺激,所有一切主观心理学的术语,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感情、意志等等都是阻碍心理学前进的鬼魂,科学心理学为了革传统心理学的命,就要消灭这些鬼魂,但是这个快刀斩乱麻的办法是有困难的。华生要坚持刺激反应的公式,以为心理学研究要做到从刺激预测反应,从反应逆测刺激。但刺激和反应的关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同是一种刺激,可以引起不同个体的不  相似文献   

10.
心的逻辑     
1.心灵哲学的复兴从20世纪20年代下半叶到20世纪中,心灵哲学在西方思想中陷入低潮。在那枯燥的时期,心理学受到行为主义的统治,而哲学被多少有些消弱了的实证主义统治着。那时的时代法则是面向外界:心、思想、知觉和情感的实质应该从外在的动物和人的行为去发现,而不应该在内在的意识探索中去发现。这种实践不仅要排除一般被认为只有内  相似文献   

11.
关于心理与活动的关系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了研究,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进行着激烈的争辩,有时,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分成各种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派别。内省心理学只研究人们内部的主观世界,认为只有意识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与此相对立,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  相似文献   

12.
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文章主要阐述了三代实证主义对构造心理学、激进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实证主义方法论对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至今仍是在心理学研究中起主要指导作用的方法论之一。  相似文献   

13.
在《逻辑研究》的第五研究中,胡塞尔批评了布伦塔诺的“表象”概念,批评的焦点只有一个:布伦塔诺认为表象是所有意向体验的基本的意向性结构,而胡塞尔则认为客体化行为才是所有意向体验的基本的意向性结构。布伦塔诺的表象理论奠基于描述心理学的分析,也即是以他对“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王才康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2):67-70
有关心理旋转内部过程的探讨始于Shepard和Metzler1971年发表于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著名论文《三维物体的心理旋转》,这使刚刚兴起不久的认知心理学研究又多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因此意义十分重大。第一,认知心理学强调通过客观的途径探讨人的内部世界,有关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无疑是这方面研究的最精彩篇章,因此它是从认知心理学战胜行为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重要标志(张述祖,1987)。第二,有关心理旋转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一种完全不同于命题表征的新的表征系统,即表象表征系统(Mart,1982),它不是用概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旨在研究道德意识、人们相互关系的道德方面、道德调节的规律以及个人道德的形成。它不仅与哲学直接相联,而且也和心理学有关。伦理学是哲学科学的一部分,但它在研究自身对象的方法上具有独特之处,因而它可用于解释道德意识的发展及其功能的特征,并可对一系列心理学的概念和术语加以说明。这些心理学的概念和术语体现着个体主观表现的特征以及心理学的规则和方法。 如果粗略地进行考察,确立道德的哲学解释和心理学解释之间相互关系的必要性,似乎是因为道  相似文献   

16.
当前对意识的几种看法意识在心理学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传统心理学一般不把意识当作心理研究的对象。认为意识是哲学研究的对象。特别是行为学派,他们不承认意识的存在。近几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工作者非常重视意识的研究,并把意识作为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心理表象训练新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鸣 《心理科学》2001,24(2):132-134
本论文对日本新近开发的心理表象训练程序(简称MITP)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问题,认为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和想象表象的有机结合运用是提高心理训练效果的良好途径,但如何提高练习者的表象机能水平(如表象的清晰准确性、鲜明生动性以及对表象的操作控制能力等)则是表象训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一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研究对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始终具有重大的决定性意义.解放前,我国心理学一直走着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心理学学习的道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学派——机能主义、格式塔主义、行为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等学派的学说都先后在不同的时期被介绍过来,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传播,从而转化成我国心理学结构中的组成要素.这样的心理学就知识内容来说固然有不少值得我们继承和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东西,但是就哲学思想体系来说则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占着统治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心理学开始走上了系统地向苏联心理学学习的道路。苏联心理学与西方资本主  相似文献   

19.
试论现象学的特征及其对心理学中人文主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象学对于心理学家来说,它的意义是明显的:支持了意识的研究、内省方法的使用,并且为表象等内在心理现象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象学的科学观是一种非实证主义的观点,为人文主义心理学家以非自然科学模式塑造心理学奠定了哲学基础;作为一种方法论,它与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截然对立,它在心理学方法论上的特色是整体描述、问题中心、非还原论等原则。  相似文献   

20.
表象的信息表征方式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脑成像技术在该问题的研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以初级视觉皮层(V1)在表象表征方式研究中的作用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基于脑成像技术开展的表象实质争论的核心问题,归纳分析了相关争论问题演绎发展的内在逻辑脉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表象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关键问题,以期能够促进相关研究问题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