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水墨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现象之一,它在中国水墨画的基础上更新而又与之不尽相同,吸收了西方抽象画而又别具一格。实验水墨在"85思潮"的背景下产生,1933年被命名"实验水墨",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新形式之一。刘子健是现代实验水墨中的代表人物,其在现代实验水墨创作领域具有重大影响。通过刘子健的实验水墨发展历程展开分析,可以分析实验水墨的当代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墨动画是从建国后开始发展起来的,与水墨画传统艺术有着根深蒂固的传承关系。水墨动画的视觉语言通过传统水墨画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墨动画的细节刻画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水墨画的题材、审美情趣甚至是意境都在水墨动画中展现了出来。水墨动画是一项新兴产业,是我国近几年发展的较为快速的文化产业,虽然根植于传统水墨画艺术,但是又利用现代科技,将传统笔墨艺术与现代动画有机融合了起来。但是水墨动画具有一定的语言局限性,如果说水墨动画是美术作品,但是其缺乏一定的画面感染力,在动作方面又不逼真;如果说水墨动画是电影,又缺失一定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3.
水墨元素的审美特质及其在插画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水墨画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质,深刻影响着现代艺术。插画将水墨元素融入其中,既丰富了插画的艺术表现手法,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发展。人类对审美的需要,促进了现代文化、传统审美观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我国水墨艺术发生了新的变化,以一种强烈的姿态呈现在中国的艺术文化中,并且形成了"现代水墨""当代水墨""实验水墨"等时代气息浓厚的多样化称谓,已经成为我国艺术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水墨画面临着多元化问题的巨大挑战,所以首先介绍水墨画的内涵,然后对新形势下我国水墨画创作的多元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墨画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墨画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瑰宝,它的继承以及发扬也带动了水墨动画的健康发展。而笔墨趣味作为中国水墨画的基本要素,它是真实反映创作者艺术精神的重要媒介。所以,想要对中国水墨画的魅力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就必须从中国水墨画的墨趣出发,对中国水墨画的生命魅力进行研究探索,从而为今后中国水墨画的传承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艺术的理论研究和艺术表现形式也在不断拓展,艺术跨界现象越来越常见。特别是将水墨与动画结合产生的水墨动画,可以说是艺术跨界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水墨动画是对传统水墨画艺术视觉表现形式的拓展和创新,在发展中诞生了许多优秀的动画作品。目前的水墨动画大多是基于二维平面水墨画转化的三维视觉画面。随着近年来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具有视觉沉浸、多感官联动的虚拟交互式体验平台为水墨动画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文章将通过对传统水墨动画的发展状况、优缺点分析,探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制作水墨动画的可行性,希望能对今后的水墨动画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代的中国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水墨画艺术必须跨进现代视觉的领地,才能建立起不同于传统水墨的现代水墨本体化语言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应从符号的建立、视觉语言的表现和形式与媒介材质的拓展上着力践行。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中国步入历史的转型期,社会的古今转型、文化的中西碰撞、生活方式、视觉观念都发生着巨大变化,由古代文明转向现代文化。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交流与融合,使源远流长的中国水墨画发生了变革与振兴。面对中西文化的交融,艺术家所持的观点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等为代表潜心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艺术创作过程中有意识地拉开中西艺术的距离,植根于本民族土壤变法求新,借古开今并摆脱因袭摹仿之风。另一种是以徐悲鸿、林风眠、李可染等为代表,探讨中西文化的相通之处,致力于中西的交流与融合,引西以润中,拓展中国艺术的领域并弘扬本民族的艺术精神。中国水墨画在中西文化的激荡与融合中,由传统水墨画向现代水墨画转型。港台现代水墨的出现要比中国内地的略早些,在香港现代水墨画的发展中,周绿云女士是女性画家的代表并且在现代水墨画发展中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水墨"本身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即客观世界的色彩的抽象与升华,对五色斑斓进行超越。水墨是绘画语言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是我们中华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转化而不断地被继承和创新。在新时代,水墨艺术也经历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融入西方的构成、色彩、表现等技法,更具时代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文化精神交流更加密切,艺术思潮更是争先涌现,文章就此对传统水墨和现代彩墨之异同做出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一、中国水墨艺术的现状与实验水墨的产生与发展(一)实验水墨的产生与发展1.实验水墨兴起的历史时代背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改革开放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代主题,带来了全社会文化的转变,就文化生活、思维意识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前卫艺术家们普遍认为中国当时的艺术界缺少一种现代艺术精神,艺术怎样才能融入现代化,是摆在艺术家们眼前的最现实问题。为此在中国水墨艺术界引发的创新、反思、争论、实验、  相似文献   

11.
陈璐 《美与时代》2016,(9):54-55
当今画坛所呈现工笔画为盛,写意画呈现日益渐衰的趋势。"笔墨"随着表现主题、题材、对象、深度的不同而变化,其表现范围和力度会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水墨画的现状。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的对传统水墨提出质疑并试图突破的艺术活动中发展而来的当代水墨,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格局。水墨当代性要从传统中来,只有从传统中找寻自身的营养,才能真正展现中国水墨画的当代艺术面貌。  相似文献   

12.
岭东(潮汕)中国画名家严玉莲以鲜明的艺术态度及审美取向坚持创作探索并形成自己的文化定位。在后现代时期回归传统价值观之文化语境中,奉行"借古开今"的宗旨,在坚守中国传统水墨独立体系的前提下实现了水墨画创造性转机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水墨画是一种蕴含独特的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及手法多样,带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装饰性。从水墨画中提取美的元素,合理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可以体现出中国的水墨韵味。文章通过对水墨元素艺术特征的分析,论述了将墨韵美应用在青年女装面料设计中的应用形式、现实意义以及理论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对服装面料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将水墨元素美应用在面料设计中,不仅能够满足现代青年女性对服装多元化的需求,提升面料的视觉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及市场竞争力,丰富现代设计和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能赋予水墨画这一传统艺术新的传承及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使中国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潮流中得到弘扬和巩固。  相似文献   

14.
水墨动画片属于由中国艺术家独立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将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两种表现手法用于水墨画技法,成功突破了动画电影史上"只有单线平涂,无其他艺术形式"的局面,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完全中国式的动画",是中国动画史上一个非凡的创举。  相似文献   

15.
叶旋 《美与时代》2014,(10):82-82
从素描是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基础出发,论证现代水墨人物发展的过程中,素描起到的作用,素描对徐悲鸿与蒋兆和水墨人物艺术成就的作用。80年代中期对素描作为中国画的基础质疑与争论以及对素描的探索与改革。素描如何才能更好的与现代水墨人物画、中国传统艺术的融合,使素描在现代水墨人物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水墨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对以水墨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有着与生俱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而现代艺术家们在对水墨元素的应用设计中也在追求这样一种境况。探索传统水墨元素在软陶艺术衍生品中的应用,将传统水墨意象与现代软陶设计相融合,让人们在了解传统水墨文化的同时,也加深对软陶这一新型手工材料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汪晗 《美与时代》2014,(4):119-119
水墨不仅是中国绘画的一种技巧,且是一种东方思想,具有独特的文化美感形式与视觉表现张力。本文首先进行水墨的美学精神相关文献搜集、分析及整理,选定分析井上雄彦的作品,研究水墨的实与虚的表现方式。传统水墨画各项技法结合现代数字媒体,把水墨的特有效果融入视觉影像,对融合古典与科技且带有东方现代水墨风格的作品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文人画和实验水墨是新时代都市生活的产物,当代艺术家以都市生活为创作背景,试图通过对现代社会生活及生存状态的揭示,来表达都市人精神上的空虚迷茫或动感激情。回顾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都市化或现代性已经成为中国水墨画不断追求和发展的一个新的过程,也就是说现代水墨是在追随时代发展的过程中成长的。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水墨出现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它在"85美术新潮"影响下应运而生。因此从实验水墨中可以捕捉到西方文化的种种印记,同时还可以借由实验水墨向我国优秀的传统进行发问。通常情况下,实验水墨中的很大一部分作品与西方现代艺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它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气息、氛围以及较为复杂的当代情怀,因此这也就表明加强对实验性水墨同当代文化的研究,对于我国文化等方面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对当代文化和实验性水墨的问题进行分析,能够推动我国传统绘画的发展与传承。  相似文献   

20.
刘铁彬 《美与时代》2023,(3):102-104
水墨画作为中国画中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方式,近年来逐渐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开展水墨探索课程教学创新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水墨、解构水墨,进行水墨画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开拓创新精神、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要想达到课程目标,高校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理念,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重构,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获取创作灵感。此外,教师应加强笔墨教学、意境教学、构图教学,在水墨探索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拓展绘画材料与技法,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