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月清风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主持寄语 赵朴老逝世转眼就是一年了,我们发表了上海吴梅居士为朴老遗偈谱的曲。这首偈子体现了佛教的生死观,也反映了朴老的胸襟。配上曲调吟唱起来既可缅怀朴老,也能使我们对这种精神有深一层的体会。明月清风@家振  相似文献   

2.
有的存在句用“有”表示存在,如: ①尖古堆旁边有个大王庄。(谢雪畴《“老虎团”的结局》) ②旁边还有几十枚铜元。(鲁迅《伤逝》) ③仔细一看时,屋角上还有两个人。(鲁迅《阿Q正传》) 这种存在句的格式: 方位词+有+名词  相似文献   

3.
挽赵朴老     
法门领袖圣门旗 ,济世康民力已疲。诗好安能除百病 ,曲工犹记《哭三尼》① 。商潮暴涌谁登岸?艺海横流孰指迷?“慈忍”凄然留二字② ,每观绝笔泪沾衣。挽赵朴老@霍松林①《哭三尼》为赵朴老散曲名篇。 ②5月21日“日中书法大展”在西安隆重开幕 ,大堂展出有赵朴老书“慈忍”一幅。  相似文献   

4.
叶小文 《法音》2005,(6):9-10
五年前,朴老留下“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的一纸遗偈,离我们而远行。转眼间,朴老已经走了五年。哲人其萎,风范犹存。他的事业和精神,真是“生固欣然,死亦无憾”。他的人格和风范,犹如“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他的音容和笑貌,虽已“我兮何有,谁欤安息”,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遗产,仍在“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朴老一生为和平奔走呼号。佛教的“和平”是广义的和平,是小而身心、大而世界的和平。和者,和谐也;平者,公正也,和平就是和谐、公平的略称。佛教希望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  相似文献   

5.
正明张正常《汉天师世家》有云:“天师之号,见于《素问》、《庄子》,盖谓有道者之极称。”~①“天师”为道教内修道之人的最高称号,地位尊崇,非寻常可得。《太平经》称:“天师者,乃天地凡事教化之本也。”~②元陈致虚《上阳子金丹大要》则言:“有受命而居天职者,天师之谓也。”~③一般而言,能称为天师者,需道法高超、  相似文献   

6.
《诗》学古有四诗之说,又有风、雅、颂三体之论。三体或谓三类①。然三体四诗如何匹对,三体名义为何,皆有争议。宋王质《诗总闻》、程大昌《诗论》倡《周南》、《召南》之“南”自为一体②,后顾炎武、梁启超从其说③。如此则以《诗》有南、风、雅、颂四体。此说虽巧为牵合,实颇违古义。今就四诗本义、四诗与三体之关系以及风、雅、颂之名义详为考述,以还《诗》教之原。  相似文献   

7.
一、版本考述《管子》一书,经西汉刘向编订始有定本。在此之前,管氏书甚为流行,韩非《五蠹》篇云:“今境内之民皆言治,藏商、管之法者,家有之。”宋人叶适也称:“汉初学者讲习尤著,贾谊、晁错以为经本,故司马迁读管氏书曰,详哉其言之也。篇目次第最为整比,乃汉世行书,至成、哀间,向、歆父子论定群籍,古文大盛,学者虽疑信未明,而管氏、申、韩由此稍绌。”(《习学纪言》)汉末,诸葛亮读书隆中“自比管乐”,刘向之定本,似尚较完整,  相似文献   

8.
访日行吟     
一4月9日上午会见日本文部大臣有马郎人时赋汉俳樱绽江户川法脉相传两千年佛缘一线牵二4月9日晚出席东京欢迎宴会以史为鉴乐也鉴之哀也鉴之开辟未来坦荡为怀慈悲为怀三4月12日上午在比睿山题词留念山以此比睿智教以此传东瀛水以此盈灵秀人以此聚精神四4月13日晚出席奈良佛教界欢迎宴会关东关西总关情花落花开新芽绽珍重两邦兄弟谊扬州明月奈良天第三、四句借用朴老“鉴真像荣归故里二十年纪念”之句。访日行吟@叶小文  相似文献   

9.
在报纸杂志上常常看到“最……之一”这样的句子,我认为是一种病句。现仅举几例进行分析探讨。例①“一九八○年摄制的八十多部影片里,《巴山夜雨》是我们最喜爱的作品之一。”(《中国青年报》1981年1月29日) 例②“五角大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之一,……”(《中国青年报》1981年5月24日第五版) 例③“在世界教育史上,中国是最早  相似文献   

10.
一、“误用集合”的提法不准确有这样两个句子: ①他今天学会了五个词汇。②“二七”罢工遭到镇压,林祥谦、施洋两位优秀的中国工人阶级慷慨就义。很明显,这两个句子有逻辑错误。句①中的“词汇”应改为“词”,句②中的“中国工人阶级”应改  相似文献   

11.
一、主语和施受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有: ①你那老和尚几曾吃他? ②师父不曾吃。这都是多义句。一解:吃的动作由“你那老和尚”、“师父”发出,是施事主语句;另一解:“你那老和尚”、“师父”是被吃的对象,是受事主语句。作为受事主语解的,当然可改写为: ③我几曾吃你那老和尚? ④你那老和尚几曾被吃? ⑤那妖怪不曾吃师父。⑥师父不曾被吃。  相似文献   

12.
说"寓作于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述而不作”说起一般人对于古代中国学术的印象,往往是“述而不作”,这显然和强大的经典解释传统有关。注、疏、传、说、记、笺等虽各各不同,但它们从事的都是以经典为中心的述的工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源出于《论语》,是夫子自道之辞。述是传述,作是造作,前者是述旧,后者是作新。孔子自称只是述旧而非作新,当然有谦虚的意味,①却也不妨看作是一句大实话。他的确只是在述旧,述《诗》《书》,述《礼》《乐》,自己并没有造作出新的文献。②但如果仅仅是“述”,似乎不能解释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这当然让我们重新思考述与…  相似文献   

13.
冠子其人 ,《汉书·艺文志》注云 :“楚人 ,居深山 ,以为冠。”应劭《风俗通义》佚文 :“冠氏 ,楚贤人 ,以为冠 ,因氏焉。冠子著书”① 。《隋书·经籍志》曰 :“楚之隐人。”可见 ,冠子应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位隐士。《冠子》一书 ,历来是很少人接触的一部子书。唐柳宗元作《辩冠子》一文 ,认为此书“尽鄙浅言也 ,吾意好事者伪为其书。”后世学者多认可此说 ,伪作之说似成定论 ② 。然吕思勉先生曾指出 :“此书义精文古 ,决非后世所能伪为 ,全书多道、法二家论 ,与《管子》最相似。”③1973年 ,马王堆汉墓出土大量帛书 ,有…  相似文献   

14.
于珍 《中国道教》2001,(3):34-38
《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以下简称为《正》)系明《正统道藏》力字部作品。陈国符考证“正一经 ,张陵一派所传经也。”① 即原始道教五斗米道一派所传授的经文。全文包括五部分 ,其一没有分篇标题 ,其二名为《大道家令戒》 ,其三名为《天师教》 ,其四名为《阳平治》 ,其五名为《天师五言三牵诗》。“其中三、五两篇在体例上与其他各篇皆不相类 ,可能不是同一作者所造作 ,出现的时间也许有先后的不同。但因其内容均为教诫 ,遂被编成一卷。”② 对于其成书时代说法不一。深入研究《正》一文 ,可以发现 :第一 ,《正》中所提到的年号有建安、…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数词中的基数、倍数、分数以及基数与量词结合的数量短语,通常表示准确的数目与数量。但是它们也可以经常地不表示准确数量,而只是表示概数或各种模糊不定的数目和量值。①这个小伙子,比不要她那个强百倍,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是个万元户。(《北京文学》90年10期《棒子》) ②男人功成名就的背后总有一个女人。虽是套话九百句中的语言,但古老而常新。(《深圳风采》90年10期《错过了月亮》)“百倍”在例①的意义只相当于“很多”、“万元”在例①中也不是十分准确,只相当一个概数。“九百句”在例②中也不是正好九百句,而只相当于“数百句”之类。因此,数量词语这类用法出现了“表里不一”的意义。在静态的语言中,它们是确数确量。在动态的言语中,它们表面确定,实则只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数量。这种现象我们称为数量词语的动态模糊运用。  相似文献   

16.
咏月趣闻     
一年一句咏月诗五代后唐时,有一位诗僧,赋《中秋月》一诗,只得一句“此夜一轮满”,便不得下句。他冥思苦索,一年后才得“清光何处无”的下句。这竟令  相似文献   

17.
金易明 《法音》2001,(6):39-40
本刊讯 6月1日上午,设于上海龙华寺方丈室内的朴老灵堂庄严肃穆,巨幅遗像两旁悬挂着朴老手书遗嘱诗偈:“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东西两壁“缁素表率”、“道范楷模”八个大字深沉苍劲,表达了上海佛教界四众弟子对朴老的敬仰之情。10时25分,朴老夫人陈邦织女士捧着朴老骨灰坛,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刀述仁居士、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觉醒法师等陪同下,来到龙华古寺。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王永平居士、荫远法师,秘书长照诚法师及龙华寺两序大众在山门外列队迎…  相似文献   

18.
《法音》1986,(2)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诗(以下简称《晨诣》诗),注家颇多,现就中华书局一九八○年出版(第七次印刷)的《唐诗三百首详析》一书中的析解一述管见。为便于说明问题,兹将原文和析解的全文抄录于后。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①。闲持贝叶书②,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③。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④?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⑤。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⑥!注解:①汲取井水漱洗牙齿,可以清心。拂去衣服的灰尘,可以去垢。是说内外清净,才可读经。②西域从前没有纸,常用  相似文献   

19.
试析孟子解《诗》读《书》方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书》文化对孟子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原因之一在于孟子建构了独具特色的解《诗》读《书》方法论。强调“知人论世”,注重历史经验的还原;倡言“不尽信《书》”,旨在超越文本的误区;提出“以意逆志”,追求两种视域的融合;──正是这一方法论层层推进的三个环节。孟子的这一解《诗》读《书》方法论,坚持道德理想主义与文化守成主义的基本精神,使孟子能够对《诗》《书》文化大传统予以“合法化认同”与“创造性转换”,在历史上也促进了人文精神的承传和发展。应予足够的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量词“个”和助词“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一本语法书在讲“个+谓词性成分”充当宾语时,举了下面这样的例句: ①你们可倒跑了个快。②妇女们把他围了个严严实实. ③两个师爷闹了个下不了台,……作者认为“个+谓词性成分”是体词性词组。“自然可以充当宾语”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在讲“个”“跟动作有关的用法”时谈到,“动+个+形/动”,“‘个’的作用跟引进补语的‘得’相近。动词可带‘了’”。举例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