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阮恩荣 《天风》2003,(4):32-33
或许我们已经无数次地听过或从圣经中看过彼得三次不认主的经历。对任何一个基督徒来说这已是耳熟能详了,但这发生在近两千年前的事迹到今天仍然在散发它不可抹去的光辉。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完全把握未来,保证自己永不跌倒失败的强者几乎是不存在的。彼得失败的事实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当我们  相似文献   

2.
摒弃抱怨     
抱怨者不见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欢迎。他们以为自己经历了世界上最大的困难,却忘记了听他抱怨的人也有这些经历。抱怨者认为自己是强者,只是社会太不公平。抱怨者不承认失败,敢于承认失败的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人们如同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神色平静的男士,如同英雄。人们本来同情弱者,可抱怨者  相似文献   

3.
两分钟机会     
观看中央电视台节目《艺术人生》,嘉宾是著名演员李雪健。当现场摆出一个贴有痦子的李雪健的大剧照时,他讲了一个真实的,颇耐人寻味的小故事。当时剧团里要排演一出话剧,跑龙套的演员有许多个,其中  相似文献   

4.
幸运的真谛     
正荷兰的阿因·图腾在16岁的时候,进入了阿姆斯特丹一所化妆学校,学习特效化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制作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他非常着急。一次,他在观赏自己所崇拜的迪克·史密斯的作品时,突然,心下生出一个想法,何不给他写一封信,请教一下特效化妆的技艺呢?他想着立即写起了信来,才写了一个开头,同学们纷纷笑话起他来,迪克·史密斯可是好莱  相似文献   

5.
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还是哈佛大学二年级学生的时候,突然决定辍学,去从事自己喜欢的计算机软件开发事业。这意味着放弃世界著名学府的毕业证书,以前的寒窗苦读将付之东流。面对当时人们的不解和各方面的压力,他最后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给出这一选择的理由是:干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姑且不谈当时稍纵即逝的商机,不看他今天的成就,只看这一决定:认为自己有一个好主意,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去干好了。给自己一点理由去干自己喜欢的事,这难道不是做任何事情的充分条件?给自己一点理由,在发明创造之中。在一次次失败…  相似文献   

6.
正在瑞典赫尔辛堡有一家博物馆,专门展示设计不佳或者被市场淘汰的产品,因此被称为"失败博物馆"。馆主是瑞典心理学家萨穆埃尔·韦斯,他厌倦了整个社会充斥的成功学故事,他认为"让人生厌的成功都是类似的,而每个失败却都有各的不同"。于是,他独辟蹊径,决定为失败建一所博物馆。提醒人们在创新领域,有80%到90%的失败率,这很正常,只有坦诚地面对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7.
让失败改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缅因州,有一个伐木工人叫巴尼·罗伯格。一天,他独自一人开车到很远的地方去伐木,一棵被他用电锯锯断的大树倒下时,被对面的大树弹了回来,他躲闪不及,右腿被沉重的树干死死压住,顿时血流不止,疼痛使得他的眼前一阵阵发黑。面对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失败和灾难,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我该怎么办?"他看到了这样一个严酷的现实:周围几十里没有村庄和居民,10小时以内不会有人来救他,他会因为流血过多而死亡。他不能等待,必须自己救自己。他用尽全身力气抽腿,可怎么也抽不出来。他摸到身边的斧子,开始砍树。但因为用力过猛,才…  相似文献   

8.
这里有两个故事,很能说明自信对于胜败的重要作用。  故事一:尼克松败于不自信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所以大多数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优势获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很不自信,他走不出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极度担心再次出现失败。在这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干出了后悔终生的蠢事。他指派手下的人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  相似文献   

9.
正失败很痛苦,但是没人能避免失败,个人再好强,也不能把控天时地利,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输"一次,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永远不懂什么叫成功,就像没尝过苦味的人无法对比甜有多么可口。假如一个人活到25岁,还未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是运气也好,刻意规避也罢,都不是一件好事。好强的人往往会压抑着自己,无论大事、小事,强撑着让自己不失败,压力大是其次,最可怕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并非易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的不少人,他们或因工作、事业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家庭、婚姻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念头,生命似乎是那么的脆弱。我的同学张慧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业,有一次他竟然对我说他曾经产生过轻生的念头。他是一个因循守旧的人,不习惯面对变化与变革。当他得知自己可能被指派去干他既不熟悉也不喜欢的工作时,潜在的焦虑、恐惧与厌世情绪随即涌上心头。他本来可以去竞争另外一个更适合自己的职位,可是他由于胆怯自卑而失去了竞争的勇气…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学者西谷·泰人勇敢探究“神灵——意念——现实”三个世界间的联系。他近日撰文,对一个人的失败做了主观上的分析。如果你招致了某种不幸,请你首先承认造成的不幸有你自己的缘由。西谷·泰人列举的十种意念,使你明确自身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2.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优秀,大学毕业找工作,却四处碰壁。面试了几十次,都以失败告终。朋友很不解,他成绩好,特长多,是个全才,可就是没有单位看上他。屡战屡败的他想弄个明白,在一次面试后,他大胆地问考官为什么自己会被淘汰。他得到的回答竟是:你会得太多。会得太多,竟成了他失败的原因。我想,你会得太多,恰好给  相似文献   

13.
正奥利弗·B·亚当斯原来只是新英格兰一家小杂货店的伙计,然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取得的成绩令人刮目相看。所有的这一切,缘于亚当斯给过自己一次失败的机会。亚当斯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12岁那年,父亲意外因病去逝,为了帮助母亲养家糊口,亚当斯辍学后开始在一家杂货店打工。不过,在那里只干了3年的时间,老板斯诺便将杂货店转卖了出去,亚当斯随即也跟着失业。走投无路之际,亚当斯揣着自己攒下来的一点钱去了纽约。  相似文献   

14.
美国建筑师F·L·赖特是现代建筑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不仅设计了大批优美且饱含意义的建筑作品,而且形成了自己的建筑哲学,为现代建筑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其建筑思想在他死后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却显现出一种人类思维与追求的恒久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的幽默短篇小说大师,是个文学创作的杰出天才,但他在商界却是个十足的笨蛋。他一生中曾有两次经商活动,都失败了。第一次失败于他的轻信。一个叫佩吉的人告诉他,自己“所研制的打字机即将成功,产品投放市场后,金钱就会象河水一样流来,谁敢投资...  相似文献   

16.
正他又一次投资失败,这次简直把他整个人生都输进去了,好像这辈子都无法翻身了。他心里愤懑难当,为什么所有的不顺都让他赶上了?上天好像是专门要惩罚他一样。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失落又茫然。他觉得自己像一粒渺小的尘埃,被命运的风刮得南北东西,一路流离,完全不能被自己左右。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语丝     
1.当一个人喜爱梭鱼跳跃的水声时,他是个诗人;当他知道了这不过是强者追赶弱者的声音时,他是个思想家。2.有一个聪明的人,就有一千个糊涂虫;有一句至理名言,就有一千句蠢话。——契诃夫我们都是人,人的可悲是人都自私,人的可喜是人都是人。"自私"使我们总是先从自己的角度想事情,"人都是人"让我们能用自己的心想别人的心。——刘墉  相似文献   

18.
结束吧,结束吧……我一次次对自己说应该结束了,应该尽快地结束这种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不应该再继续下去了。可是,每次面对他闪烁着纯粹天真犹如孩子般的眼睛,享受着他那温暖双唇所给予的热吻,陷入他那宽厚深情的怀抱,以及所有令人难忘又一次次上瘾的激情之夜,我那欲言又止的话语又吞回了肚里。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了不气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才不失为伟人气质。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如果失败了就想到“我不行了”,那肯定是难以成功的。阿基米德很有自信心,他说过一句名言:“如果给我一个适当的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自信心,否则,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20.
靠主喜乐     
刘美纯 《天风》2016,(6):27-27
使徒保罗写《腓立比书》的时候是被囚禁在监狱中的,此时,一方面,他所面对的是被囚的现实;另一方面,他提出了上诉,正等待着最后的判决:重新获得自由,或是被判死刑。他自己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他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的将来。这样的现实和这样的等待,让我们看到保罗处境的艰难。就是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保罗给腓立比教会写了这封充满信心、满怀喜乐的书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