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敢说,陌生人与朋友其实只有一纸之隔,而且这张“纸“本来就不存在。我与太太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演完了,大家都往外走,我的胳膊被人搀上,我手插在裤兜儿  相似文献   

2.
通俗化的电影美学和电影美学的通俗化──读《通俗电影美学论稿》陈辽当代人,极少有不曾看过电影的。从会看电影到会欣赏电影,这是一次提高;从会欣赏电影到能道出电影艺术的奥秘,又是一次提高;从能道出电影艺术的奥秘到把电影当作审美对象并应用美学原理来研究电影,...  相似文献   

3.
<麦克白>这部作品我曾经对照着朱生豪的翻译看了原著,从中深刻感受到了莎士比亚这位戏剧和语言大师运用语言的魅力,同时也深深折服于朱生豪在翻译上的艺术造诣.戏剧的语言是夸张的,但也是具有魅力的.而电影作品又是另外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4.
看过电影<李慧娘>的,大概都还记得阎罗殿上的情形,那不过是唱戏的,但戏上有,人间也一定会有.80年代初,<李慧娘>风行一时,我在电影散场后,一边捉摸看小鬼判官那些情节,一边就回到了我的住处--阎罗殿.  相似文献   

5.
和爱稣 《天风》2014,(3):54-55
<正>《爸爸去那儿》也许并不能被称为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电影,电影版似乎与原来电视节目的区别并不大,没有明显的故事情节,没有专业的演员,就是一堆生活琐事的记录。但就是这样一部简单到就像过家家的电影,横扫了全国的影院,创造了新的票房纪录。坐在电影院里,我在想,这样一部不是电影的电影(包括电视版在内)为什么会如此风靡中国呢?看完电影,我感到好电影其实是十分单纯的。它们其实是灵魂的产物,无关形式,美好的东西不管是在电视上,还是在电影院里,不管是用DV拍,还是用胶片摄像机拍,都是美好的。《爸爸去哪儿》从某种角度,正是回归了电影的根本——人与人之间那种美好的情感,那种美好的关系,这些情感和关系,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示,都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6.
《请叫我英雄》作为一部漫改丧尸片,不仅成为了最广为人知的日本丧尸片,也被视为漫改电影中的成功之作。《请叫我英雄》虽然是一部漫改电影,有大量御宅族等亚文化的元素,但制作精良、叙事策略较为保守,回归了传统的好莱坞丧尸片模式化的叙述手段,同时两位当红女优出演双女主,其商业上获得的成功也就不足为奇了。  相似文献   

7.
1934年4月22日,鲁迅先生写过如下一篇杂文,题目是《朋友》。全文如下: 我在小学的时候,看同学们变小戏法,“耳中听字”呀,“纸人出血”呀,很以为有趣。庙会时就有传授这些戏法的人,几枚铜元一件,学得来时,倒从此索然无味了。进中学是在城里,于是兴致勃勃的看大戏法,但后来有人告诉了我戏法的秘密,我就不再高兴走近圈子的旁边。去年到上海来,才又得到消遣无聊的处所,那便是看电影。 但不久就在书上看到一点电影片子的制造法,知道了看去好象千丈悬崖者,其实离地不过几尺,奇禽怪兽,无非是纸做的。这使我从此不很觉得电影的神奇,倒往往只留心它的破绽,自己也无聊起来,第三回失掉了消遣无聊的处  相似文献   

8.
正记得一部电影里的台词:"演员这行太惨了,导演让干吗就得干吗,导演让跳楼就得跳楼……"听起来很搞笑,但在剧组导演就是老大,导演不说停,没人可以随便停。虽然我道行尚浅,但关于这点我已经深有感触了。对于我来说,小时候演戏靠的就是天分,一个四岁的小孩子,哪知道什么是"生活不易,  相似文献   

9.
我和苏老接触不多。他长我二十七岁,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音宿,初见时我自然比较拘谨。但他活泼的举止、康洒的言谈、豪放的性格,很快使我们亲近,这是缘份!和苏老直接联系是在199O年,那时我正在编《佛教嘉言书法集》。一日,赵朴老给我一张亲笔书写的字条:“上海有位苏渊雷先生,书法很好,可以请他写两条。”苏老是华东师大教授,中国佛协常务理事,上海佛协副会长,又是佛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我很容易就与他联系,请他惠赐墨宝。他慨然允诺,一下子寄了五幅,使我又高兴又感动。过了几个月,赵朴老又给我写来了一张字条,内容…  相似文献   

10.
靠主得胜     
李小琴 《天风》2001,(5):27
当我上小学刚认识“癌”字的时候,觉得它每一画都那么难看、凶恶。后来除对它有一种厌恶之外,还对它无比愤恨,因为在我年幼时,癌症这个恶魔夺去了我父亲的生命。愤恨之余,天真的我感到它离自己又是那么遥远,久而久之对“癌”的认识也就渐渐淡漠了。  相似文献   

11.
虽说是去年的事,但入夜已是两点,该是6月11日凌晨了,我竟兴奋得眼都闭不上。白天那一席席感人肺腑之言,一幕幕催人泪下的场面,仍在眼前“过电影”,挥之不去。也好。那就叫它们在我脑际驰骋吧,我也乐于再一次品味那真诚爱的温馨。 6月10日,是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为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20,(3)
正我很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因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和婚姻家庭咨询师,在工作中见过太多的悲剧,因此想借助喜剧来释放压抑的心情。但当我满怀期待观看电影《囧妈》后,发现自己上当了,这根本不是一部喜剧,而是延续千年的悲剧。电影《囧妈》主要讲了三段亲密关系。其中,主线是讲徐伊万与妈妈之间紧张的亲子关系问题,副线讲述徐伊万与妻子的婚姻问题,同时,也映射回妈自己的婚姻问题。电影一开始是徐伊万和妻子正在讨论协议离  相似文献   

13.
眉上有心痕     
认识她很偶然。那天学校放电影,是露天的。因为是初冬,天气有点冷,所以我去的有点迟,带了一条长凳子。电影已经开始了,找不到同班的,就随便拣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我可以在这儿坐吗?”一个长长黑秀发穿红色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的一位朋友从远方写信来和我交通一件事,让我想到很多,现把信的部分内容介绍给大家,并与大家分享我由此而得到的启示。 1998年最轰动的一部电影就是“泰坦尼克号”,不晓得你有没有去看?这部电影描写的是,1912年4月14日深夜,一艘当时最大的,重达46382吨,号称为不会沉  相似文献   

15.
正刘轩8岁时随父亲刘墉定居美国。一天,刘墉带刘轩去看电影,在电影院门口买完一杯爆米花后,刘墉就对刘轩说:"我今天没戴表,你去帮我问问卖爆米花的阿姨,现在几点钟。我先进去了,过一会儿你问到的话,就进电影院;没问到的话,就不要进!"刘轩问父亲要怎么问,父亲说得用英文问。可是刘轩以前从没有开口对外国人说过一句英文,这下吓懵了,他声音颤抖地问道:"What time it is?"一开口就把主谓语的顺序搞错,结结巴巴纠正了  相似文献   

16.
外婆有部《金刚经》,是一种石版繁体的经书。这经书如同她的命,谁也不敢去摸一摸,碰一碰。其实全家压根就没有谁想去动一动它,只是外婆将书看得如此重罢了。全家跟随父亲的调动,从湖南到贵州,一路上外婆把《金刚经》捂在心口上,颠颠簸簸又是汽车又是火车,从不曾掉以轻心。外婆的珍宝唯独我可以随意动一动,例如她那几块光洋,就唯独我见过,还有她的一些金银首饰及玛瑙之类,也只有我开过眼界。即使是那本在她看来比命还贵重的《金刚经》,我也可以翻翻。外婆若看见我翻经书,脸上即刻露出少有的笑容:“翻一翻也好,那是要长功德的。”倘若家里其他人动。  相似文献   

17.
珍惜情感     
当我孤独地漫步在江边,我总要停坐在我们初识的那片草地,望着对岸的远山,把你想象为永不凋谢的花影。 一阵江风吹来,我仿佛又看见有你坐在我身边,长长的秀发轻拂着我的脸,眼睛里含着缠绵的秋水,你唇边永远的微笑,真淳得就象我眼里永远的期盼。 爱情小说和电影,其所以感人,大都有一个爱情故事作为骨干,而这分爱情,往往不为双方所知,作为局外人的读者和观众,乃为之感动得泪流不已。我本不希望我们的爱也成为小说或电影的模  相似文献   

18.
现代的时间老人,脚上长了风火轮,轻轻一点就是三百六十天。眼看着太阳升起又落下,没经意又是一年!进了腊月门更觉得快了。二十九那天天色已晚,花鸟市剩下一只小鸟,孤零零很可怜的样子。我随即买下来,准备放生。  相似文献   

19.
蝴蝶的舞蹈     
正五个月以后,宝宝每天都在我的子宫为她筑建而成的小床上欢快地起舞。最初的那种胎动,真的像一只蝴蝶在悄悄起舞,以至于我都不能够确定那是否可以被称之为胎动。我的肚皮在我清晨睁眼醒来的时候,就跳啊跳。或者在我愉悦地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开心地大笑时,她都会配合我的心情,适时地起舞。书上说,宝宝已经开始学会练习吞咽了,偶尔还会偷尝一口自己的尿液或者羊水。于是想象之中,她便像一条住在深海里的  相似文献   

20.
走出困境     
“我下岗了,我好痛苦,我真没用……”这是下岗女工刘英在下岗之初的日子里见人都哀怨的话。她越是这样说,就越感到沮丧和无能。一天,她又是苦恼地唠叨着,她的丈夫冲她嚷了起来:“你整天说自己不行,你就不好好想想你还有没有行的地方。你织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