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立足批判 锐意探新——读潘菽教授《心理学简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潘菽同志以70—80岁的高龄和带病之身,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对传统心理学和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严肃的回顾,对自己几十年来的心理学工作做了审慎的反思,并将多年研究、思考所得,用简札的形式,辑成一书。《心理学简札》(为行文方便,以下均简称《简札》)对古今中外的心理学思想繁简不一地均有涉猎,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百科全书式的书。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勇于探新、创新的精神和  相似文献   

2.
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有幸反复学习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最初是手稿,以后是油印稿。我有不理解的地方,还反复得到潘菽教授的指导。现在《心理学简札》公开出版了,我又再次学习。《简札》的内容十分丰富,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见解,也对许多人、许多学派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有点象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百科全书式的书。但从实质上来  相似文献   

3.
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潘菽教授著《心理学简札》的公开出版,是我国心理学理论战线一件喜事。七八十年来,我国现代心理科学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种引进有利有弊:利者,可以加速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以应付实际需要;弊者,如果缺乏独立思考,不加鉴别,照抄国外形形色色“理论”模式,不合我国国情,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有害。例如在儿童年龄特征和语文学习等等方面,中外差别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照抄照搬岂能奏效;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我国不少心理学老前辈也随声附和,时至今日,美国行为主义衰落,人本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是我国也急起“转弯”。俗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走弯路,怎样才能育高明的预见?这就需要开展心理科学的战略学研究。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心理学理论工作的结晶,其中不少战略观点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简札》可以看作是一本指导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对于每个渴求科学真理的人来说,阅读它时,倍感亲切。 1979年,在上海举行的师范院校编写公共课《心理学》教材讨论会上,我第一次阅读了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得到不少启发。后来,联系自已的工作——无论是心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的巨著《心理学简札》(以下简称《简札》)问世了。这不仅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界的喜事,而且也是整个心理学界的喜事。这部著作是潘老几十年来研究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总结;是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心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体系的重大尝试;是促使我国心理学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性思考。它必将对我国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它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潘菽教授在十年动乱的困难条件下,对传统心理和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严肃的回顾,并将自己多年思考所得,用简札的形式,写成《心理学简札》一书。这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的百科全书,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勇于探新和创新的精神。因此该书实在是心理学专业作者应该一读的书,特别是从事培养我国未来的心理学界,以及立志开创我国心理学新局面的青年心理学工作者不可不读的书。  相似文献   

7.
一本有深刻而独特见解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心理学简札》不久前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以札记形式(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作者的健康条件下只得采取的形式)探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专著。作者潘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心理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他从二十年代起开始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迄今已六十载。后半期在学术上主要从事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本书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六十来万字,分上下两册。作者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对传统心理学各主要流派的理论和古今中外一百多位心理学家、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或详或略地  相似文献   

8.
熊十力早期研究佛教心理学,他采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佛家唯识学进行诠释,首次提出“阿赖耶识”及所含藏种子相当于精神分析学所说的“潜意识”。不过他认为佛家的“阿赖耶识”有宗教“神我”观念,而儒家的“本心”更能够洞彻心源。在对佛家唯识论的心理学思想扬弃和抛却后,熊十力回归到儒家心学体系中构建其“哲学心理学”。熊氏心理学思想虽然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没有什么地位,不过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来看,也会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9.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普汶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把弗洛伊德称为“盖世无双的天才”。埃汶在他的《个性心理学导论》一书中,认为弗洛伊德“为全人类开拓了心理的新希望”。波林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把弗洛伊德看成是“最伟大的创设者,时代精冲的代言人”。他甚至认为三百年之后写心理学史时,如果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子,就写不出一本好书。可见弗洛伊德的声誉之高,影响之大。本文主要介绍一点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学思想,供读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1引言“现代实验心理学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顾问、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周先庚,因病于1996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2岁。”光明日报这短短的一则消息也许不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因为真正熟悉他的人并不是很多。然而他的确堪称我国实验心理学的一代宗师,他的逝世意味着心理学界一颗巨星的悄然陨落!周先生逝世的消息令我潸然泪下,无限的怀念和对往事回忆使我彻夜难眠。因为周先生是我在北大读研究生时的导师,是带我走上教授之路的领路人。1958年我进入北大心理学专业,周先生任我的实验心理学课教师,他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  相似文献   

11.
一、容格美学思想的心理学基础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容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美学思想完全衍生于他的心理学理论,是他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神话乃至文学艺术的成果;容格的美学思想又是容格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支柱,因为他的重要的心理学贡献往往从美学分析与艺术分析入手。因此,要了解容格的美学思想,需先了解他的与之相关的心理学理论,而了解容格的美学思想又是了解容格心理学的不可或缺的途径。容格的心理学理论建立于他对人类心灵问题的深切关注。他曾反复指出:“我深信,心灵的探讨必定会成为未来一门重要的科学……这是一门我们最…  相似文献   

12.
张俊峰 《美与时代》2006,(12):27-28
“移情说”由德国美学家立普斯提出,朱光潜在他的《文艺心理学》里进行了引述,提出了“物我同一”的审美境界,并且引用了庄子的“鱼乐”加以论证。那么“移情说”中的“物我同一”与庄子“鱼乐”中的“物我同一”具有相同的美学内涵吗?  相似文献   

13.
潘菽逝世已有30周年,中国心理学界缅怀他的最好方式之一是,弘扬他的三个心理学思想精义,将之体现在行动中,促进中国心理学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坚持潘菽“心理学是中间科学”的主张,使中国心理学研究的视角、方法与主题更加多元化; 秉承潘菽重视研究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遗志,提高研究成果的原创性水平; 落实潘菽关于中国心理学“要走我们自己的道路,有自己的特点”的倡议,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使中国心理学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体系和灵魂上都真正获得独立。  相似文献   

14.
对PASS智力模型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立 《心理科学》2000,23(6):708-709
首先我就《智力》与智能。从物理学的“能”与“力”的区别而讨论心理学对时间概念,从哲学与心理学的角度谈及时间概念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出巴甫洛夫讥笑拉希里及斯皮尔曼的“豆腐脑”的批评及回答。然后就PASS的分别涵义提出例证,例如P(计划),我即以TOTE来论证简单的S-R之缺点,对比S-R与TOTE的优势。对A(注意)从个人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望文生义,则注意不属智力范畴。再者就二个SS加以区别对待。特别提出有关记忆的两种功能。最后则总结过去百年业绩。提出前后两个范式,留待读者考虑。  相似文献   

15.
冯定的“杂货店”里兜售各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货色,其中也贩卖资产阶级心理学。在《平凡的真理》这本书中,他曾经论及某些心理学的问题。冯定为什么抄用心理学呢?因为他知道心理学理论尚未经彻底批判,其中还残存着不少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货色,他正好据此宣扬自己的谬论;想按着他自己安排的所谓生理—心理—社会这一逻辑公式来布置自己的门面。他自己说:“我觉得从具体的思惟器官开始,从生理现象至心理现象再至社会现象,就使读者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接  相似文献   

16.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出生于瑞士苏黎世的贫民教育家。他反对当时经院主义式的教育,主张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寻找教育、教学的心理根源。这是裴斯泰洛齐教学理论的核心。他强调把教育、教学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要求有一个适合于人类本性的、心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方法”,并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在《论教学方法》一文中,他开门见山地说我探索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一、裴斯泰洛齐关于“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理论来源裴斯泰洛齐接受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在其亲身实践中敏锐地感觉到社会、教育与人的…  相似文献   

17.
一、现代“科学逻辑”的先验范畤如果把康德的作为一种科学逻辑的《纯粹理性批判》与现代“科学逻辑”作一比较,我们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是一种“意识分析”,后者则是一种“语言分析”。康德力图阐明科学的客观有效性,为此他实际上是用先验逻辑取代了由洛克和休谟发展出来的知识心理学,但是他的探究方法仍然与作为意识之“极点”的“意识的综合统一”相关联。而且根据这一先行概念,康德提出了他的先天综合法则,即关于诸如直观、想象、知性和理性等心理能办的功能法则,以取代休谟的心理学联想法则。这与现代“科学逻辑”是大相径庭的。现代“科学逻辑”不仅对心理能力不置一词。而且连  相似文献   

18.
序言马赫是一位在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的科学家。作为物理学家,他在音响学和光学领域的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马赫数”象征着他的功绩。但是他不是一个仅仅以实验研究和数理分析为满足的人,他还展开了科学哲学和科学史相融合的科学论。马赫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自然科学家,而不是哲学家。他说:“不存在马赫哲学,至多不过存在自然科学方法论和认识心理学。这两者和所有科学理论一样,它们是哲学的、不完全的尝试。对于在这之外渗进外在的附加物而编造出来的哲学,我概不负责”(马赫《认识和谬误》序文原注2)。在《力学史》的序言中他则说:“在我的著作里,大家可以  相似文献   

19.
“吾丧我”之说源自《庄子·齐物论》,因其深刻的哲学意味,为历代治庄者所关注。“丧”是整体上的“减法”状态——从“我”之中剥离出去一部分,“吾”是高于“我”存在的某种理想的人格状态。“丧我”,即消解以“形体之我”为基础、以“精神之我”为核心、以“人物关系之我”为张力碰撞凝合而成的“我”,复归自然之“吾”。通过以“吾丧我”为线索的一系列“互文性图景”的建构,庄子不断深化消解一切“不齐”,表达“复归于道”的寓意。看似文字游戏的“吾丧我”,实则凝聚着庄子对个体生存境遇、精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也是其为“我”摆脱束缚与局限,走向开放的生命提供的途径。在纷争加剧、矛盾凸显、人与他者关系更为紧张的今天,“吾丧我”之说尤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韦茂荣 《心理学报》1981,14(4):20-27
戴震是我国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在他的哲学著作中有丰富的心理学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人区别动物类的标志,人性善是指人具有比动物更优越的认识能力;他将人的心理分做欲、情、知三个部分;他认为有了物质才有人的心理,心理现象的产生是“物至而应”的结果;他认为“耳目鼻口之官接于物,而心通其则,”心是人体的主宰。戴震的心理学观点是十分可贵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