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握阳光     
1878年冬天,一个衰弱不堪、嘴唇冻得发青的乞丐在街上拦住了匆匆经过的屠格涅夫。乞丐伸出一只通红的、肿胀的、肮脏的手,向作家乞讨。作家掏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但什么都没找到。他窘极了,便紧紧地握住乞丐颤抖的手说:“别见怪,兄弟,我身上一无所有呢,兄弟。”乞丐也“紧紧地捏了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盼望     
张丽丽 《天风》2008,(14):39-39
托尔斯泰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某人为了逃避野兽的追赶,被迫下到一口枯井当中,当他快到井底向下观望的时候大吃一惊,一条张着血盆大口的毒蛇正在等着他,这个不幸的人既不敢爬出井口,因为他怕追赶他的野兽;也不敢下到井底,因为他怕井底的毒蛇。无奈,只好紧紧地抓住井边的灌木条不放,正当他不知应该如何是好的时候,  相似文献   

3.
贫民孤儿的贴心人牙克甫新疆莎车县的穆斯林,只要一提起阿不都热西提卡日阿吉,总是个个称赞,人人尊敬。他是莎车县莎车镇人,县城寺伊玛目、哈提夫。他全家7口人,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一家人辛辛苦苦地劳动,精打细算地过日子,生活还是紧紧巴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相似文献   

4.
回家     
在一辆行驶的火车上,一个男人百无聊赖地坐着,他旁边是个十来岁的小男孩。但这个孩子一路上都显得心事重重,眉头紧锁,不停地看着窗外,像是寻找着什么。男人心里很纳闷:这么小的年纪能有什么心事呢?男人从包里掏出一本书开始读起来,显然他不想再琢磨这个孩子的举动。但是,过了一会儿他禁不住抬头又看了一眼,小男孩把脸紧紧地贴在了窗户上。他想小男孩肯定是在克制自己不要哭出来。男人试图问问发生了什么,“我能帮你做些什么吗?”孩子擦了擦眼泪,朝他笑了一下,并没说什么。就这样车开了一天,男人百无聊赖地看着自己的书,小男孩一直盯着窗外。  相似文献   

5.
金素银 《天风》1996,(9):39-39
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撑着雨伞伫立雨中,望着汽车远去,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临别前,他怀着对母校的无限依恋,对母校弟兄姊妹的依依深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但他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道一声:“再见。”便进了汽车。他没有再回头看我们一眼,也没有伸出头来或挥一挥手。他在哭。 他叫杨海涛。他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身材也很瘦小,但他很精练能干,他的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他在和我们交通的时候常常说:“回忆主恩的滋味,便觉美善。”另外他总是嘱咐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他这样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一年来。  相似文献   

6.
请你放轻松     
汪振帆 《天风》2010,(3):8-8
<正>我的美国朋友马特身高2米。我坐在那里,他走过来时,我只感到脑门上有两条大腿直晃。他的手很大,一根手指就像一条胡萝卜,然而,他却能灵巧地使用筷子。这着实让我感到吃惊,我问:"你是怎么学会用筷子的?""我开始用筷子时,我把筷子抓得紧紧的,结果什么也夹不起来。"马特开心地笑着说,"后来,我就放松一点,食物一下子就夹起来了。"  相似文献   

7.
法国自然学家约翰·亨利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一些毛毛虫一只接一只排成一个圆圈,中间放一堆食物,奇怪的是,这些毛毛虫只是一只跟一只地向前爬行,就没有一只会独自离开那个圆圈爬向食物,直到最终饿死为止。分析指出这是一群受第一只毛虫影响的毛毛虫,后面的毛毛虫不过是紧紧地跟着前面的爬而已,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种典型的盲目的从众行为。我们且莫笑话毛毛虫的愚蠢,其实类似的行为我们人类也同样存在。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有一天,一个人直着脖子呆呆地朝天空望着,显出一副十分投入的样子。一个路人从…  相似文献   

8.
雨下得淅淅沥沥,我们撑着雨伞伫立雨中,望着汽车远去,轻轻地他走了,正如他轻轻地来。临别前,他怀着对母校的无限依恋,对母校弟兄姊妹的依依深情。他的眼睛湿润了,但他努力地抑制自己的感情,紧紧握住我的手,声音颤抖地道一声:“再见。”便进了汽车。他没有再回头看我们一眼,也没有伸出头来或挥一挥手。他在哭。 他叫杨海涛。他是他们班年龄最小的,身材也很瘦小,但他很精练能干,他的话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他在和我们交通的时候常常说:“回忆主恩的滋味,便觉美善。”另外他总是嘱咐我们“少说话,多做事”。他这样说,他也确实这样做了。一年来,我们404房间一直很  相似文献   

9.
假象     
一个旅人艰难地跋涉在浩瀚的沙漠中。他已经几天没有喝过水了,干渴像魔鬼一样紧紧跟随着他。他脚步跟枪地行走着。突然.他看到前面隐约有水的波光.他兴奋批了.加快于伐走了过去.可是.他失望地发现.前面并没有水.刚才不过是自己的幻觉里、他步履瞩册地继续走着。不久.在极度的干渴中他又看兄不远的前方有一泓水影。他满怀希望地走了过去,可是,他再次失望地发现.那又不过只是自己的幻觉。他摇摇晃晃地走着,焦灼地无声地呼唤着“水”。可是,依然是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他的力气越来越小,但他仍然挣扎着向前走去……他仿佛看见前方…  相似文献   

10.
等电话     
正日已西沉,归家的人步履匆匆地往家的方向赶。可老周依然坐在村口的凉亭里,他手里紧紧地握着一部老人手机,眼睛盯着手机屏幕出神。"晚了,赶紧回去整吃的吧!"路过的老刘催道。老周咯咯咯地笑,却不言语。"还在等儿子电话啊?"老刘问道。老周点点头,可眼睛一刻也没离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  相似文献   

11.
哈增福,是秦皇岛市卢龙县城关一街农民,全家四口人,在吃大锅饭的年代,他全家辛辛苦苦地劳动,精打细算的过日子,生活还是紧紧巴巴。1981年,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他家承包了17亩地,拴上大车搞起了运输,仅二年就告别了贫困。他致富后不忘国家,不忘乡亲,不忘教门,几年来为集体为  相似文献   

12.
论财富     
让人变得贪婪而失掉情感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就是最好的例证。对财富贪得无厌的追逐,致使精神世界完全商品化。因为在他的心目中除金钱以外,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妻子和女儿只是在金钱有关时,在他心目中才具有意义。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因为她一死就得为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当他知道女儿愿意放弃遗产时,“他热烈地拥抱她,把她紧紧地搂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甚至在他临终时神父为他出终傅时的十字架,他也以为是金子,抢攥在手。这种对财富畸形的贪婪,造成了他的心理变态,以至于除金钱外看不到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13.
我们敬爱的赵朴老去世周年有余。用赵朴老首创并提倡的“汉俳”体纪念他,以表达对他的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一 浩浩太湖水。 天地精华蕴英伟。 山川诞聪睿。 赵朴老的家乡是太湖县。或许,是这太湖的灵气,加上天地山川的精华,才诞生了他这样圣睿的人物? 二 奇途创佛社。 释义圆融兴国祚。 心燃情炽热。 1928年,21岁的赵朴老即在佛教团体任职,并担任“佛教净业社”的社长,从此开始,赵利、老能够走出一条把佛教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奇路,不能不说是他的大智慧。 三 抗战大旗卷。 掩军救民不畏险, …  相似文献   

14.
也许你听说过或在电视中见过如下情境:一个人手握一根小棒,棒端有一个发亮的物体,他要求受试者在离小棒很近的地方紧紧地盯着发亮的物体,在受试者集中注意力凝视数分钟以后,拿小棒的人轻声说:“你的眼睛开始疲倦起来了……你已经睁不开眼睛了……你全身越来越放松,头脑也开始模糊不清了……你的眼皮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第六章进驻客纳罕许地西乃盟约以一种新的方式和新的关系将天主和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时的希伯来人已成为雅威上主所简选的民族,接下来的救援计划就要通过他们付诸实施。但这并不意味着世上其他的民族已被排除于天主的眷顾和友谊之外,而是指天主的祝福最终将通过他所...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一家酒店中,几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士正围绕在丰盛佳肴的餐桌四周,在那里边吃边喝边闲谈。有一位喝得半醉的成功人士正在提高嗓门,用地道的开封话畅谈起他那生活哲理。他言道:“当前人们就先得把家照顾好,然后再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我这话不知你们信不信?”这就是他那对当今人生的看法和生活哲理。笔者驻足细听,他还是在那里洋洋得意,信心十足,一个劲儿地以此人生哲学向在座的朋友们宣讲。看样子,他像是被工作压力弄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似的,乃至喘不过气来后才深深体会到,就连现代经理老总们也用不着天天把脑神经绷得紧紧地没命劳累,甚…  相似文献   

17.
与主连结     
魏悌香 《天风》2011,(4):51-51
主题经文:我的心默默无声,专等候神,我的救恩是从他而来。惟独他是我的磐石,我的拯救,他是我的高台,我必不很动摇。(诗62:1-2)"等候"在圣经别处还有"绑在一起"的意思,因此透过等候,其实是让我们和神紧紧地绑在一起,他是我们力量的源头,是我们生命的供应,也是随时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岁月的风雨中,我曾经如一棵脆弱的小草,风雨飘摇中,不知前面的路该怎样走。 如今,我信靠了上帝,他高大的身躯像座山,我靠上去,紧紧地靠上去,顿时,觉得头顶的一方天是那样湛蓝湛蓝。 从此,我丢掉了自  相似文献   

19.
一、1859年,恩格斯在他的《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写道:“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形式尽管那么抽象和唯心,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紧紧地平行着……”,黑格尔“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在说了这些话之后,恩格斯又接着说:  相似文献   

20.
日本著名科学家系川莫夫在他所著的《一位开拓者的思考》一书中,讲过一个极富哲理意味的比方:人生的重挫酷似确部,为使身体不致由于水流动力紧紧地吸附于船底,造成窒息性死亡,就要手落水后借助坠落的劲儿使编身体一沉到底,然后再顺着水流浮出水面,以求摆脱葬身鱼腹的命运。系川莫夫对此剖析道;“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俄缩身体就像压缩弹簧一样,是在积黄大量能量。人身处于逆境时,如硬要违背客观规律,结果只能加剧事态的恶化。逆境之中最关键的是顺应所处环境并充分积蓄力量,而扰缩身体正一是积蓄力量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