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文昌帝君阴骘文》的论理观浅析李刚宋元时代,道教劝善书产生并流行于社会上,对中国社会的民俗及国民心理均产生很大影响。劝善书是三教合流的产物,融道儒释为一炉,其中又贯穿一条主线,即道教劝善成仙的生命伦理学,融通儒释就是为这条主线服务的。劝善书保留了较多...  相似文献   

2.
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教生命伦理的形成与生存环境的危机认识是密切相关的。在道教看来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关系。保持自身形体的完整与健康 ,这不仅是孝敬父母的基本要求 ,而且是天道流转人间的必然体现。道教生命伦理有自己的思想特点 :“劝善成仙”精神奠定了道教生命伦理的主调 ;神明监督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强化手段 ;在道教劝善成仙与神明监督的生命伦理中还有配套的符号示范。道教生命伦理把道德修养与身心健康联系起来 ,强调行善去恶对于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 ,同时也注重药物治疗 ,这种内心道德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思想为现代生命伦理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道教生命伦理建立了修道的整体性原则 ,把个人的身心健康置于宏观环境之中来加以考察 ,这为当今人类的整体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系。道教生命伦理 ,强调阴阳协调 ,和合美善 ,这对于维持社会人口生态的良性发展而言具有发人深省的现实功效。道教生命伦理以“自然无为”作为道德实践的基本理路 ,这对于维护全球的自然生态平衡而言具有深刻的道德方法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道教信仰中 ,神仙信仰是其核心内容。因为修道成仙是道教徒终生追求的目标 ,神仙是道教徒修道成仙的榜样 ,神仙事迹是道教徒实现成仙的楷模。由此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些积极的有利的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表现在劝善、济世、稳定社会、民俗文化等方面。一、道教神仙信仰的劝善功能劝善是一切宗教的积极因素之一 ,它广泛而深入地融汇在神仙信仰之中。在道教神仙信仰里 ,劝善始终是其重要内容和精神旨趣。如果我们对由神仙信仰而引起的神话进行根本剖析 ,便会发现其真正的内在价值———社会伦理教化功能。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论》一书中指出 ,…  相似文献   

4.
《十戒功过格》及其伦理思想特色陈霞道教劝善书最能体现道教伦理思想的特色,是道教宗教道德在宋元明清时代的主流。道教劝善书的总体伦理思想是教人行善立功、达到长生成仙的目的。“功过格”是道教劝善书中的一类。“格”即量度的意思。李善注引《仓颉篇》说:“格,量...  相似文献   

5.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道教生命伦理的价值原点姜生对于生命的本质及其价值的认识,是生命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道教对人类生命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认识。考察其生命起源说,我们可以把握道教的生命本质和价值观。“生”是道教教义的一个基本概念。道教的宗教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不死,因此十分...  相似文献   

6.
道教善书是指以《太上感应篇》为发端而产生的一批道教劝善经书,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太微仙君功过格》、《关圣帝君觉世真经》、《文昌帝君蕉窗圣训》等。这些经书既可以被视为一套伦理系统,也可以被视为一套解释系统,还可以被视为一套仪式系统。以其所具有的融合性、阐释性、实践性,道教善书在当代伦理重建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可为在当代宗教冲突与对话中寻求建构普世伦理,并将其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道教追求长生成仙乃是人类渴望超越自身生命的有限及能力的局限这种心理的扭曲反映。道教对世界的产生与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道教的神灵与灵魂观念,道教的政治与伦理学说以及道教的宗教实践理论等皆与长生成仙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长生成仙信仰乃是道教思想体系的核心。文中对道教长生成仙学说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了大致勾勒。  相似文献   

8.
正一"贵生"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也是道教生命伦理的基本理念。所谓"贵生",即是重视现实的生命存在,因此道教中又常常将"重身贵生"并提。道教的理想是修道成仙、长生久视,非常重视"生"的问题,因此"贵生"思想是道教的一贯主张。  相似文献   

9.
正道教诸多经典都非常注重对慈与善的解读,并且把它们具体化为种种的行为准则作为修道者的戒律,成为道教重要的一以贯之的自我修行与教化民众的优良传统。今天,我们在泰山以"正直行化,利物利人"为主题,共同研读、体会我们道教的劝善经典《文昌帝君阴骘文》,这部经是以劝善为宗旨的,与《太上感应篇》一样,是在道教发展史上乃至中国历史中具有重大影响的劝善书。泰山是奉祀主掌人间生死的泰山神东岳大帝的洞天。因此我们在泰山脚下解经、讲经是有特别意义的,其意义在于,行善去恶不仅仅是我们修道、行道的手段,更是关乎我们生命质量的一种价值  相似文献   

10.
安荣 《中国道教》2006,(3):22-25
劝善书,又称善书,是产生于北宋末南宋初、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些专门宣传伦理道德、劝人弃恶从善的小册子,其中心思想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的书写形式通俗易懂,有劝善文、劝善歌、劝善图说、功过格、宝卷等。这类书籍儒释道三家都有,而道教劝善书因出现的时间较早、影响较大而起了带头的作用,如被誉为“善书三圣经”的善书即是道教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育的视角以一些道教重要善书为例简要探讨其伦理思想。一、道教劝善书伦…  相似文献   

11.
道教是关注生命的宗教。道教经典《度人经》把这一思想概括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通过对“道”的认识和体悟,遵循“道”的原则来完善人的生命,“生道合一”,达到生命无限自由的境界,这就是道教的“成仙得道”。  相似文献   

12.
一、正确理解养生理念推动道教的健康发展道教的宗旨是修仙成道、济世利人。道教文化的精华在于其性命学说,也即道教养生。道教是非常重视现世生命存在的宗教。道教的早期经典《太平经》就说: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度人经》中说:仙道贵生,无量度人,充分体现了道教贵生度人的特点。道教以长生成仙为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13.
道教生命哲学是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主张在哲学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道教哲学的核心内容。以此关注道教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影响,将有助于认识道教的思想实质是什么,以至中国文化生生不息、枝繁叶茂的思想根源何在。李刚教授所著《何以"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8年11月出版)通过  相似文献   

14.
道教劝善书作为一种伦理道德教化书 ,其中所述的伦理道德规范不仅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且还进一步推广到调节人与动植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它主张自然界生命的平等性 ,倡导“贵生”的生命情怀 ,提出“是道则进 ,非道则退”的生态伦理行为准则 ,从而形成了具有神学特征的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5.
《道教小辞典》于2001年12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任继愈先生为该书总主编,钟肇鹏先生任主编,本所卿希泰、曾召南、李刚先生参与此书的编写。《道教小辞典》出版@中言  相似文献   

16.
“道教仙传”和“神魔小说”中的“去欲就善”思想苟波道教认为,凡人要成仙,除了依据一定的方法进行身体锻炼外,还需在精神上合“道”,超越凡境凡念,即在心性和行为中符合道教的伦理要求,这也是道教神仙观念的重要内容。道教伦理从“道”以“静”为本,道“常无欲,...  相似文献   

17.
李艳 《宗教学研究》2004,(1):125-127
道教劝善书是宋明以来道教文化的重要载体.与戏曲相同,道教劝善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方式维系着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社会结构和道德秩序.道教劝善书劝善惩恶、阴骘观念和因果报应等思想对戏曲创作产生重要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戏曲也成为道教劝善书传播的重要媒介.这种关联源于二者受众主体在民间以及"有功于辅教"的共同特质.  相似文献   

18.
正劝善书,是宣传伦理道德、以劝人为善去恶为宗旨的通俗教化书籍。劝善书产生于宋代(以道教《太上感应篇》的出现为标志),兴盛于明清时期,当时各种劝善书的流通量"几与四书五经相埒",可见其传播之广。劝善书将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具体化和世俗化的处理,使民众百姓易于接受和理解。在诸多类型的劝善书中,道教劝善书出现的时间最早,影响较大,数量也较多。尤其是明清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是崇尚黄老思潮的历史产物,它尊奉老子为道祖,《道德经》为祖经,在一千多年的流变和发展中,其神学世界观和成仙方法等都随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但却一直将《道德经》作为信奉的主要经典和各个道派共同的理论旗帜。道教的最高信仰是修道成仙,超越世俗世界,享受神仙世界的永恒幸福是道教徒追求的目标。所以,道教学者注疏《道德经》一般着重阐明神仙世界的存在,成仙的可能和神仙修炼  相似文献   

20.
2005年5月21—23日,我所卿希泰、李刚、唐大潮、张泽洪、段玉明、丁培仁、张钦、李裴、郭武等赴“南宗祖庭”天台山参加了由浙江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台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天台山暨浙江区域道教”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分别在会上宣读了论文《张伯端的生平及其<悟真篇>的基本思想》(卿希泰)、《道教生命哲学的超越性》(李刚)、《明代杭州道士周思得及其灵官法考述》(张泽洪)、《南宋杭州的开封宫观》(段玉明)、《<洞玄灵宝定观经>与司马承祯的“坐忘”修炼法》(丁培仁)、《论道教养生学的哲学基础》(张钦)、《罗隐<太平两同书>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