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春派是明代高道刘渊然在云南创立的道派,未被收录于清代白云观保存的《诸真宗派总簿》.长春派的祖师刘渊然是净明道第六代嗣师,在明太祖、成祖、仁宗、宣宗统治时期不断被重用和晋封,刘渊然及其高徒邵以正曾先后统领天下道教事务,而长春派从明代至今在云南一直有传承,对云南地方道教及中国道教有着深远影响.举凡研究明代以来的中国道教,特别是云南道教历史,多会涉及刘渊然、长春派,一些学者和笔者曾有相关研究发表①,而关于长春派的历史源流和道脉系谱的由来,则仍有存疑.  相似文献   

2.
肖杰 《中国道教》2003,(1):35-36
在中国道教史上,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他上承陈抟、陈致虚丹法,著《金丹直指》、《金丹秘诀》、《无根树》、《大道歌》、《大道论》、《玄机直讲》等丹经道籍,遂开三丰一派。李西月编《张三丰先生全集》中,称之为“隐仙派”、“隐派”、“犹龙派”,并将其师承追溯于老子的弟子文始先生——关令尹喜。据白云观1926年抄本《诸真宗派总簿》所载,至清末时奉张三丰为祖师的道派就有17个之多。其中武当一脉尤以内家拳术誉名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真道发展历史上,全真七子名下各创有一派。其中,宗郝大通(1140~1212)的一支称为全真华山派。北京白云观收藏有道教《诸真宗派总簿》,李养正先生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时将其收录,其中有全真"华山派"的传法谱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找到史料证明郝大通驻世时,自己曾亲自开创以"华山派"命名的这么一个道派。那么,郝大通的后传法裔们具体是在什么时候开宗立派;《诸真宗派总簿》所载全真"华山派"传法谱系形成于何时;郝大通后裔法  相似文献   

4.
<正>丁培仁新书《元前道派研究》,不仅说理到位,且史料齐备、注释严谨,易忽略之处常予以指出,学者亦可按图索骥、深入阅读和研究。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认为道教"杂而多端",恩师丁培仁先生评述此语则认为多端不假,杂却未必。多端意味着在历史上存在着对于道的多种思想与信仰方式,并得以传承而形成道派。北京白云观藏《诸真宗派总簿》就记载了一  相似文献   

5.
云翠山南天观在宫观建设、道派传承、碑文碑刻、道士墓群、天仙派道教音乐等方面具有特色,特别是"全真宗派之图"与陈垣《道家金石略》《增修集仙宫记碑阴》(宗派图)有较大的不同,其内容不但记录了天仙派的传承和演变历史,而且丰富了《增修集仙宫记碑阴》中相关内容。南天观许多碑刻墓志属国内首次发现,具有较高的文物和考古价值,对于研究道教天仙派在云翠山地区的活动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派     
东汉道教初创时,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区分。晋代和南北朝以后,又有上清、灵宝等派别先后出现。各道派教义思想基本一致,只是道法和道术的侧重点不一,或师承系统有别。而真正各立门户的宗派,当是从南宋和金、元南北对峙之时开始。这时最大的宗派有四:(1)正一道:亦称正一派,是道教符箓各派的总称,系由天师道长期演变并  相似文献   

7.
宋金元时期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道派孳乳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清微派、神霄派、玄教派等等 ,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道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而净明道是新兴道派中的一派。单纯站在道教史的角度看 ,宋金元时期道派孳乳 ,原因似乎在于北宋道教教法之颓弊 ,尤其是宋徽宗崇道 ,使道教为文化清流所不耻。汴宋既亡 ,则道教摆脱旧规 ,新道派自民间兴起 ,有一种革故鼎新的气象。同样是宗教变革 ,宗旨却不尽相同。也惟其不尽相同 ,所以呈现出诸宗并行的局面 ,不同宗派奉行不同的宗旨 ,从教义教制上探讨道教文化的新模式、新方向。就其所代…  相似文献   

8.
踏着春日的晨曦,信步来到京城西南,街巷深处,隐见一处红墙古瓦、规模宏伟的宫观,一阵清悠淡雅的诵经及钟磬、管弦之声飘然而至,这便是著名的道教丛林——白云观的道士们做早坛功课。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的“天下第一丛林”。全真龙门派的祖师邱长春(处机)曾住持这一宫观,他羽化后又藏蜕在这里,故而后世全真派的道教徒尊白云观为祖庭。白云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是唐太宗为奉祀老子而建,称天长观,金时遭兵火焚烧,大定十四年(1174)重建,先后改称“十方大天长观”、“太极宫”。元代全真祖师邱长春,于1224年入居太极宫,与弟子募化兴工修葺,三年后,宫观殿字焕然一新,元太祖谕旨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从此,邱长春在此演立龙门之宗。明成祖于永乐(1403—1424)时敕命重修,以处顺堂为中心扩建,始定现在的规模,更名为白云观。白云观的道教音乐,唐代始建之初的情景已不可考。到了金代已有记载,据《道藏》所  相似文献   

9.
一位日本道教信仰者曾经这样说过:世界文化的根在中国,中国文化的根在道教,我到中国是寻根来的……一些日本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中国秦朝的方士徐福,据说日本至今还保留下来徐福的坟塜及大量徐福东渡日本的故事和传说。就连日本人奉行的古神道也吸收了一些道教文化。今年,又有一位日本友人满怀道心自东瀛而来,首次到北京白云观朝圣拜祖。他就是号称道教全真龙门派弟子的早岛正雄道长。早岛道长现年八十有二,先后开办了三十多处道场,并且撰写了《老子庄子事典》、《道家入门》、《不老回春法》等道教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中国道教与北京白云观[马来西亚]陈柏荣北京有一座中国道教极具代表性的白云观,是道教全真派第一丛林的宫观,建於唐朝开元二十七年,距今有一千二百五十六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有北京人骑驴子逛白云观的刁俗,与窝风桥下掷金钱眼,以及朝山时抚摸一下建筑壁上三只石刻小...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古老的道教宫观,久住北京的人们——“燕九”游人都知道它就是白云观。白云观是“全真第一丛林”,又是道教北七真中开创龙门派的丘长春真人(丘处机)的藏蜕之地,所以它还是极负盛名的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国道教学院坐落于北京市西便门外白云观内,是道教界的第一所全国性的宗教院校。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全真派道士,我曾经在道学院学习和生活了2年。如今,从学校毕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回想起在道院生活的每一天,仍然历历在目、感悟颇多……读 经在道教学院的日子里,学习经典是我们每天所必须修持的功课。道教的经典包罗万象,寓意极强,是每一个道教徒必须要学习的基础知识。正如《功课经序》云:“经之为经,是前圣之心宗;咒之为咒,乃古仙之妙法。诵之诚者则经明;行之笃者则法验。经明则道契于内,法验则术彰于外。经明法验而两全,内功外行而俱…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25日下午,瑞典王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古斯塔夫松上将一行在总参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继禹向客人介绍了中国道教的历史,信仰特点,宗派等。他说道教一向主张慈善,主张世界和平,我们经常为人类和平而祈祷。  相似文献   

14.
论瑶族道教的教派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瑶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的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老挝等国,约有300多万人。瑶族中的蓝靛瑶、过山瑶和茶山瑶等支系至今仍虔诚地信仰道教。瑶族道教因来源于早晚不同时期而形成不同的教派,道教传入瑶族各支系后,又与其原始宗教信仰融合,形成了各具特点的不同教派。本文将据其来源、教义、道法科仪、神灵系统、经书等各方面的差异,讨论瑶族道教的教派分野及各派的特点。一、梅山派及其特点梅山派是道教在中国南方的一个支派,尤其在南方少数民族中流传甚广。梅山派之名并不见于中原道教经典,而是…  相似文献   

15.
宋金元时期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 ,是道派孳乳 ,全真道、太一道、真大道、清微派、神霄派、玄教派等等 ,各种宗派相继兴起 ,道教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而净明道是新兴道派中的一派。单纯站在道教史的角度看 ,宋金元时期道派孳乳 ,原因似乎在于北宋道教教法之颓弊 ,尤其是宋徽宗崇道 ,使道教为文化清流所不耻。汴宋既亡 ,则道教摆脱旧规 ,新道派自民间兴起 ,有一种革故鼎新的气象。而站在宏观历史的角度看 ,宋金元时期道派孳乳以致道教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新态势 ,也许取决于民族冲突与融合的时代大环境。民族的冲突与融合 ,不但发生在现…  相似文献   

16.
<正>道教是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它与儒、释二教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建构起中华民族的人文性格和价值取向。自东汉末年创立以来,道教就宗派纷呈、派别众多。南宋以降,金丹派开始出现"南宗"与"北宗"的分野。北宗指由王重阳所创立的全真派,而南宗则尊奉北宋张伯端的内丹学说,故又称为"紫阳派"。相对于北宗而言,有关南宗的学术研究亟待加强。盖建民教授新著《道教金丹派南宗考论——道派、历  相似文献   

17.
正《水陆神全:北京白云观藏历代道教水陆画》收录有白云观第一代至第二十一代律师、方丈、监院画像36幅,每幅画像都附有题词,这为我们研究全真道历史,厘清白云观法脉传衍提供了很多珍贵史料。2011年9月,李信军道长主编的《水陆神全:北京白云观藏历代道教水陆画》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笔者因近期致力于研究全真道历史,见到书中首次公布的北京白云观历代律师方  相似文献   

18.
正2019年2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将所藏华北株式会社(1939~1945)在日军侵华时期拍摄的华北地区照片档案资料数据,在网上全部公开,名为《华北交通写真》。~1其中有20余张北京白云观的照片档案。主要是白云观道教民俗庙会的照片,也有少量反映白云观道教活动的影像。北京白云观照片可以在该档案数据库中按名称进行检索。~2照片档案在图片上方分为四格:原板编号、拍摄场所、文字说明、摄影年月(日本昭和纪年)及摄影师姓氏(名章或手写)。每幅照片都有编号。下面以档案中一幅白云观道教晒经活动的照片为例来说明。(图1)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0月25日下午,瑞典王国武装力量总司令古斯塔夫松上将一行在总参有关同志的陪同下参观了北京白云观。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张继禹向客人介绍了中国道教的历史,信仰特点,宗派等。他说道教一向主张慈善,主张世界和平,我们经常为人类和平而祈祷。古斯塔夫松上将向张继禹道长赠送了介绍瑞典王  相似文献   

20.
位于北京市西便门外,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北京白云观,在党的宗教政策指引下,道观整体形象和道众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白云观是全真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并有道教天下第一丛林的美誉,中国道教协会设于观内,这里成为全国道教界的中心和与海外道教界交往的纽带,也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活动、研究中心。白云观的历史潮流源远流长,据《北平庙宇通检》载:白云观的前身系为唐朝天长观的帮墟,始建于唐开元二十九年。金正隆五年(1160),北方契丹族南侵,天长观遭兵火焚烧殆尽。金大定七年(1167)年敕命重修,历时七年乃成,为庆贺殿宇落成,观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