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近期的头等大事,是致力于打消我3岁半的女儿奋勇争第一的念头。有一天,从幼儿园接女儿,问她晚饭吃的是什么,她答非所问却充满自豪地告诉我:“我第一名。”黄昏的阳光照在她得意扬扬的小脸上,镀了一层金黄色。费了半天劲,我总算闹明白,她的意思是说,她吃得最快,老师夸了她。结果我一路都在给她讲,吃好吃饱最重要,不用第一名,和小朋友们差不多就行。  相似文献   

2.
永远的留言     
正在台湾,有一个60多岁的母亲,每天都给女儿打手机,她听到的总是语音信箱的留言:"对不起,我现在很忙,有事请留言哦!"那甜美活泼的声音,让母亲禁不住笑容满面。明知女儿没接手机,她仍会慈爱地回答:"好,你去忙,妈妈明天再给你打!"而事实上,这个手机的主人已在一年前因车祸去世。这句熟悉而亲切的留言,是母亲找到女儿的唯一方式。它像一把神奇的钥匙,可以随时开启一扇通向秘密花园的门。那里,盛开着有关  相似文献   

3.
翁溯利 《天风》2016,(1):36-37
正有一天,我在一家快餐店用午餐,对面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女。母亲为约五六岁的女儿点了蒸饺等四样小点心,服务员一端来点心,小女孩就大口地吃了起来。那位母亲则在一旁以手支颌,面带微笑注视着孩子,有如自己饱餐一顿般的满足。小女孩食量小,吃了一些后便把盘子推开,嚷着说不吃了。母亲倒了一杯水给女儿喝,然后以弃之可惜的神态把餐盘中的剩菜三口两口吃完了。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商界女杰因病即将离开人世了。她的年轻的女儿成了她公司的唯一继承人。没有任何经营和管理经验的女儿哭得一塌糊涂,她对母亲说:“您的公司可能要毁在我手里了!”母亲听后笑了笑,从枕头下面取出一支崭新的口红,说:“只要你能把它完整地使完,不要剩下一点红,公司就毁不掉。”在女儿不解的神情中,母亲走向了天堂。  相似文献   

5.
一天,42岁的女工程师陈某亲眼看到了刚满14岁的女儿在家里与男同学亲热的场面,她的心碎了,当时气得没头没脑地把女儿打了一顿。过后,静下心来,又苦口婆心地劝女儿不要早恋;决不能再与那男同学继续来往,可女儿一言不发。最后,母亲伤心地跪在女儿面前,求女儿答应不再与那个男孩交往,孩子见妈妈跪下,也吓得跪在母亲面前,哭着发誓再也不与那男生交往了,母女俩抱头痛哭。可是,一个星期后的一天放学后,陈某左等右等,不见女儿回家,外出寻找,发现女儿与那男生在一家快餐店,你一口,我一口,旁若无人地互喂汉堡包。陈某气极了,一言不发走到女儿面前,拉…  相似文献   

6.
张文华 《天风》2023,(7):34-35
<正>最近网络上有一个视频很火:在即将降落的飞机上,一个母亲与一个坐在靠窗位置的男子对话:“打扰一下,请问我们能和你换个座位吗?就是飞机降落那一会儿。因为我女儿很想看飞机降落时的样子,这样就会让她冷静下来。”男子嚼着饼干嘟囔着:“如果我说我不想换呢?我觉得给你女儿在人生中上一课更重要,  相似文献   

7.
母亲一辈子都没戴过首饰。六十大寿那天,我给她买了一枚金戒指。当我把戒指给母亲戴上的时候才发现,在母亲的手指上,依然还戴着那枚磨得发亮的顶针。在岁月的打磨下,母亲的手越来越粗糙,唯有手指上那枚顶针依旧锃亮。看着这枚泛着光泽的顶针,我又想起了一些往事。从我记事起,母亲的手上就一直戴着这枚顶针,据说那是姥姥送给母亲的陪嫁品。那枚顶针是黄铜做的,环圈有两枚戒指那么宽,里圈刻有细小的梅花图案,外圈布满密密匝匝的小窝点。  相似文献   

8.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9.
宽容     
一次外出开会,中午在所住宾馆吃饭的时候,上菜的服务员不小心,把一盘子菜统统倒在我的裤子上.同桌就餐的几个朋友大声训斥着服务员,责备她不该犯这样的错误,要求她快点给我把裤子弄干净。服务员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本来就闻了祸,再加上众人的责备,  相似文献   

10.
自信的太阳     
一个女孩,平素对自己的一切都显得马马虎虎,漫不经心;常常衣衫不整,丢三落四,甚至吊儿郎当,浮皮潦草,学习成绩很差。她的母亲为此也一筹莫展。一天,母亲把女儿带到一位心理学教授面前,诉说起女儿的情况,“她如今都17岁啦,还这么不懂事,这可叫我如何是好?”教授笑着说:“请允许我单独跟她谈一谈,好吗?也许我能了解她对自己和周围一切漠不关心的秘密所在。”母亲走了,教授仔细观察着女孩。这位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少女长得很美,但她的美却被邋遢的外表掩盖了。姑娘成熟了,而心理却很幼稚。教授跟  相似文献   

11.
为他人许愿     
小时候,邻居潘姥姥的嘴很瘪,妈妈让我把刚刚蒸好的蜂糕送去给她吃,她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吃那糕以前,她把糕上的红枣都抠下来,让我很吃惊。后来听妈妈说,如果潘姥姥有钱安上假牙,她就可以像我一样享受红  相似文献   

12.
我的朋友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一个令她异常烦恼的消息:她那没有结婚的女儿怀孕了。  相似文献   

13.
为他人许愿     
小时候,邻居潘姥姥的嘴很瘪,妈妈让我把刚刚蒸好的蜂糕送去给她吃,她高兴得不得了。可是吃那糕以前,她把糕上的红枣都抠下来,让我很吃惊。后来听妈妈说,如果潘姥姥有钱安上假牙,她就可以像我一样享受红枣的美味了。  相似文献   

14.
养蚕     
黑压压的小蚕,象种子发芽似的,纷纷从蚕种里钻了出来。我干脆就将桑叶直接放在蚕种纸上,让它们出来了就直接爬到上面去吃。那时候一片桑叶上就有好几十条蚕,几十条蚕也只能在桑叶上吃一些洞洞点点,撇一把桑叶在上面,就可管一天。去年一个朋友,说他孩子养的蚕太多,就带了几十条来,说给我的女儿养。女儿连摸都不敢摸,更不要说养了。特别是采桑叶,那是要跑到效区的河边田边上去寻的,这就更不是她能胜任的了。养蚕的任务也就完全落到我的身上。不过几十条蚕,吃的并不多,但它们结茧了,变成的蚕蛾子,生下的蚕种却特别多。随着这些小蚕的一天天长大…  相似文献   

15.
正成家立业之后,越发懂得了作为母亲的不容易,所以这几年,但凡出去旅游我都带着母亲,我想让她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想让她尝尝各地的美食。可是上一辈的人,是不喜欢外食的,不是嫌贵就是吃不惯。母亲更喜欢亲自张罗一桌菜,把我们招呼在一起,看着我们大快朵颐。母亲的厨艺是真的好,她了解我们的喜好,每个人都能吃到最爱吃的菜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建议出去吃,也让母亲轻松一下,母亲却坚决反对:"外面的不卫生,还贵得要命,不去不去,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意识到女儿有“私心”,是在她6岁生目的时候,那天我给她买了一个大大的很精致的蛋糕,切蛋糕的时候,我和她的父亲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想不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女儿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她爸爸,继而开始生气落泪,又哭又闹,不依不饶……弄得我和她爸爸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吃了她的奶油蛋糕,难道孩子有了“私心”?  相似文献   

17.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18.
教堂幽默     
单信 《天风》2018,(6):47-47
看不见了一对基督徒母女第一次坐高铁,途中吃香蕉解饥。母亲刚吃了一口,此时火车正好驶入漆黑的隧道。母亲惊问女儿:"你吃了香蕉没有?"女儿答:"没有啊!"母亲说:"你千万别吃了,我才咬了一口,眼睛就看不见了!"[提示]时间上前后发生的事,不一定都有因果关系。神圣晚餐一位受洗不久的张先生,第一次听见牧师宣布下个主日礼拜后有圣餐,请大家预备参加。"  相似文献   

19.
用心感受     
在最近一次聚会上,有人问:作为男人,你认为优秀的男人应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但却使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医院见到的一个男人。那年中秋,我在一家医院照看病中的母亲。傍晚时候,忽然一阵喧哗传来,夹杂着哭闹声。我趋前去,见担架上抬下一个伤势严重的女人,后面跟着两个60多岁的老人,还有一个穿着米黄衬衫的年届不惑的男人以及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一个熟识的护士告诉我,这是一家人,女人遭了车祸。她的父母、丈夫与女儿都跟车来了。我看见女人的父母在一旁捶胸顿足地嚎啕,女孩也“妈妈,妈妈”地叫着,惟有那男人,一张轮廓清晰的面庞铁青着,毫无表情,只是在与医生交谈时,透出  相似文献   

20.
我和3岁的女儿小美坐在客厅地板上看电视。电视里放的不是小美喜欢的"天线宝宝",她于是很不情愿,老是想把遥控器抢在自己的手上,她知道,只有那东西可以改变电视上那些她不喜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