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相似文献   

2.
心寻     
正小姑娘老低着头。身边的爷爷叹了一口气:"你看什么呀?""不早告诉你了吗?手机!""手机有什么好看的,总看不完?""你不懂,手机就是个世界。""啥世界能装在那么小的物件里。""虚拟世界,好玩着呢。""啊,虚无的世界。"爷爷换了一个字。老爷爷也低着头,像在寻找什么,又好像只是在想什么。身边的小姑娘说:"你找什么呀?""没找什么,什么也没有了,也找不到了。"小姑娘听糊涂了,爷爷说的车轱辘话,没听  相似文献   

3.
品味中年     
行到中年分外明,明白自己要什么,追求什么。梁实秋先生说:"中年最大的妙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我觉得,这个时候是真正面临人生工作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看一档访谈节目,主持人问嘉宾在工作之余,最喜欢做什么?最喜欢去哪里旅游?最爱的一本书是什么?等等。嘉宾很认真地想了想,说:"我其实倒没有什么最喜欢的,生活中很多的东西我都很喜欢,没有非此即彼的情况,也没有什么不可或缺的爱好。"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问孩子:"你最喜欢谁,爸爸还是妈  相似文献   

5.
无为子 《天风》2010,(8):64-64
<正>中国有句古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意思是说人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它提醒人不要为荣华富贵、金银财宝、名利地位所缠累。正如耶稣那句经典的话:"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  相似文献   

6.
一个老和尚伸出自己的食指,问小和尚:"这是什么?"小和尚回答说:"这是一。"老和尚又问:"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手指。"老和尚接着问:"你再想想,这是什么?"小和尚想了想,回答说:"这是食指。"老和尚继续问:  相似文献   

7.
<正>三卷福音书中都记载了"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这句话(参太7:2;可4:24;路6:38),不过三卷福音书记载这句话的上下文不同。根据马太、马可、路加的记载,有人从"施比受更为有福"的角度来理解,我们的一生是从上帝那里领受丰盛恩典的一生,上帝从未停止过赐给我们恩典,  相似文献   

8.
恩惠 《天风》2012,(8):37
"只要信!"某人来到教会,问牧师:"上天堂有什么条件?"牧师说:"不要其他什么条件,只要信!"等了一会儿,那人悄悄塞给牧师一个信封(里面装了一百元钱)。牧师问:"这是什么意思?"那人回答:"没别的意思,就是一点小意思!"牧师很不解:"小意思?真不懂你是啥意思?"  相似文献   

9.
寓言四则     
幼虎与虎王有一次,一只幼虎走近虎王面前询问道:"尊敬的大王,我长大后,您能否成全我也当虎王?"虎王回答道:"不能。"幼虎问道:"敬爱的大王,在什么情况下您才能成全我也当虎王呢?"虎王说道:"孩子,你只有做到优秀,我才能成全你的优秀;你只有做到出色,我才能成全你的出色;  相似文献   

10.
正唐穆宗时期,牛僧孺有一段时间担任户部侍郎。一天,牛僧孺正在办公,唐穆宗的贴身宦官急匆匆地赶过来找到牛侍郎,说:"皇上有要事召见你,你赶紧去面见皇上吧。"牛僧孺心想:"除了在朝廷上议事,平时和皇上没有什么交集啊,如果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也是找户部尚书才是。是不是自己惹麻烦了?"  相似文献   

11.
房赢 《天风》2014,(10):10-11
<正>对基督徒来讲,孝敬父母是上帝对每个基督徒的命令,同时也是基督徒生命的自然流露,是一种本分,是理所当然而应该做的事。有一则故事,说的是父子之间的感情。老迈的父亲和儿子一起坐在花园里,这时飞来一只麻雀,父亲问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一眼,又盯着报纸说:"麻雀。"麻雀飞到了另一个地方,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有些不耐烦:"爸,我告诉你了,那是麻雀。"麻雀飞到空中,落  相似文献   

12.
学诚 《法音》2012,(3):42-49
时光对于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年轻时勤奋努力,未来就会有所收获。一个道场也是如此,现在做了什么,以后就会得到什么。就如俗话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任何事情都不是无缘无故的。现在有许多优秀的青年人出家,也有很多素质比较好的善男信女护持佛法,这些都是有原因的。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佛法。  相似文献   

13.
气场与职场     
正我们单位分公司开业的时候,人事部朱经理力排众议大胆招聘了一个当了母亲的女子任职前台接待员。其实那次面试我也在场,没见她有什么过人之处,不过是个子高点,气场稳点。我们都很好奇朱经理的选择,人家自信地大手一挥:"什么人什么位置,我心里有数的。"果然是阅人有道啊。开业当天,各路人仰马翻,前台熙熙攘  相似文献   

14.
正当年,孟子离开齐国,停留在休邑,公孙丑问道:"做官不受俸禄,合乎古道吗?"孟子说:"不是的。在崇邑我见到了齐王,退下来就有离去的意愿,不想改变,所以不受俸禄。随后齐国有战事,不能提出离开的请求。在齐国久留并不是我的本意。"这里边就包含着这样一个规则:无功不受禄。如果孟子当时接受了俸禄,而自己又没有做什么,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不讲规则的人,而这样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君子,也不会成为什么圣人。可见,一个人只有牢记规则,他才  相似文献   

15.
放下     
唐代,严阳尊者问赵州禅师:"我在禅修的道路上抛弃了一切,下一步还应该怎么做?"赵州禅师回答:"放下吧。"他又问:"我已经两手空空,还有什么可放下呢?"赵州禅师又回答:"如果实在没有什么可放下的了,那就拿起来。"他听后,突然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6.
活着的意义     
曾经有一个对生活失去信心的人找到古希腊哲学家安提丰,愁眉苦脸地向他求教:"大师,请问人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安提丰说:"我至今也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所以我要活下去!"活下去,也许这就是生活的意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几人能真正地"闻道"呢?也许,正因为人们没  相似文献   

17.
求必得着     
叶予之 《天风》2008,(9):10-12
经文:腓4:6;路加11:9-13 在<(马太福音>21章22节中说:"你们祷告,无论求什么,只要信,就必得着."在<雅各书>4章2节也说:"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这两节简短的经文都告诉我们:祷告中存在和强调一个"求"字.祈祷一词的原意就是"要求"、"请求".就是向上帝表示自己的愿望,向上帝要.  相似文献   

18.
1897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曾与政治家犬养毅有过这样一次交谈。犬养毅问:"孙先生,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革命——把清政府推翻。"孙中山回答。犬养毅问:"除革命之外,你最喜欢什么?"孙中山顿了片刻,用英语答道:"Woman(女人)。"  相似文献   

19.
谋生之道     
正发型师的发廊开在一家高级酒店里,但他收费并不高,我一直担心他赚不到钱。有一天早上我去得很早,却发现他的发廊挤满了人。我说:"原来你的生意这么好啊。"他笑着说:"也是一时的,今天恰好发型师都回来了。"我惊异道:"什么叫发型师都回来了,他们不都是你雇的吗?"他笑着说:"没有,我只雇  相似文献   

20.
学而不厌     
正叶公问子路,对孔子什么印象?子路是孔子最贴心的学生之一,本来应该脱口而出,子路没有。同为孔门弟子,宰我说:"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说:"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这些话神采飞扬,后来都被记录在《孟子》里面。平日惯于"率尔而对"的子路,这回竟讷讷无言。孔子闻知此事,启发他说:"你何不这样告诉他:那个老头的为人啊,不过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