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地区自古以来素有神仙信仰,齐文化更是道教思想的主要来源;在道教发展史上,山东也是道教传播的重要地区.金代,中国北方兴起了三个新的道教派别:太一教、大道教和全真教.其中全真教与山东关系密切,这已为学界所熟知;而大道教和太一教与山东的关系,由于材料稀少而不为学者所重视.本文仅以目前所知的有限的材料为依据,对大道教在山东传播和发展的情况,做一简要的考察.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其对儒家经典的翻译和诠释,理雅各的道教研究则较少为人所重视.他在早期对于道教持强烈的贬斥态度,对于道家思想家如老子、庄子等也很少涉猎.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理雅各应马克斯·缪勒的邀请负责编撰翻译《东方圣书》之中国部份,从而开始对道教的系统研究.从理雅各在不同时期的言论和作品来看,随着资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理雅各对道教的看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转变.而本文最后所讨论的手稿本,则展现了理雅各在看待道教思想时的模糊和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的美学思想评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徽宗赵佶,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但在艺术上却有着极高的天分.他一生崇信道教,曾多次亲注道经,留下了大量思想丰富、文笔优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所反映出来的道教美学思想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他所提出的以"神"为核心的宗教审美判断、"无心"的审美态度以及"淡而无为"的道教文艺观等,对我们研究道教思想文化以及中国古典美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红 《中国道教》2007,(1):16-23
二、当代道教音乐研究之检讨1.研究价值和意义上述道教音乐研究成果的出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和文化意义是重大的,尤其是其独特、珍贵的学术价值更是引人注目。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当代道教音乐研究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第1版)是孙亦平教授所撰写的新作。近年来,孙教授将道教研究视野从中国扩大到整个东亚地区,创造性地提出"东亚道教"的概念,并撰写了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地研究东亚道教的著作《东亚道教研究》,填补了学界"未曾有过整体性东亚研究的空白"。(1)《道教在日本》和《道教在韩国》是孙教授在此基础上对道教在日本列岛与韩国半岛的传播和发展所做的专题  相似文献   

6.
陈霞 《哲学动态》2005,(4):35-39
性命、形神、身心、肉体和精神、元神和识神、精气神、身心意等都是道教表达身心的术语,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常常交换着使用,但道教看重身体却始终一贯.身体在道教里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即是体验的领域又是体验的媒介,是其他价值得以实现的起点和场所.人与外界通过身体而交通.身体还具有文化的意义,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皆被身体所呈现.存在是在身体里的存在,离开了身体,无从谈心灵和精神.道教对于身体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在世界宗教中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在藏经洞所发现的数万份文献中,道教讲经文仅仅有四个卷号、三种文本,分别是BD.1219号(列19/北8458)<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BD.7620号(皇20/北8469)<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与P.3021+P.3876号<道教中元金篆斋讲经文(拟)>.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对于此论断,学界虽有不同见解,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都说明了道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深刻影响.而道教的"贵生"思想,对于中国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最为直接和最有吸引力的.  相似文献   

9.
在敦煌藏经洞所发现的数万份文献中,道教讲经文仅仅有四个卷号、三种文本,分别是BD.1219号(列19/北8458)<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BD.7620号(皇20/北8469)<道教布施发愿讲经文(拟)>与P.3021+P.3876号<道教中元金箓斋讲经文(拟)>.  相似文献   

10.
杜光庭是唐末五代时著名的"道门领袖",他曾在蜀地弘道五十余年,对道教的哲学理论、思想源流、修道方法、斋醮科仪、神仙信仰等作过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性研究,由此而成为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考察杜光庭在蜀地的弘道活动来说明他对蜀地道教乃至中国道教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